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村干部教育的实践

2024-04-13刘辉杨学新

刘辉 杨学新

收稿日期:2023-12-11

作者简介:刘辉(1995— ),男,湖南株洲人,河北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区域社会史;杨学新(1963— ),男,河北海兴人,博士,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区域社会史。

摘 要: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干部和群众土改后出现了思想退坡、工作不积极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对农村干部的教育活动。为提高教育效果,《新湖南报》以朱中立为原型建构了“李四喜”这个典型的思想退坡的人物形象,并借朱中立怎样走出“李四喜”对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进行了引导和教育。而在这一过程中,人物原型朱中立也不断提高自身认识,积极工作,努力进取,成为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榜样。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对广大农民及乡村干部进行思想教育的运动,也是因应了时代需要的一次成功的教育实践。

关键词:《新湖南报》;农村干部教育;朱中立;李四喜思想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210(2024)01-0092-05

引 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解决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思想退坡、工作松懈現象,中国共产党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对农村干部的教育活动。在这一教育实践中,《新湖南报》通过以朱中立为原型建构“李四喜”形象,讨论“李四喜思想”,进而揭示朱中立如何走出思想退坡的“李四喜”,起到了现身说法的示范作用。这种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是在那个特殊时代产生的,因应了时代需要,产生了较好的教育效果。研究这一极为成功的教育实践,对于我们根据时代需要做好农村干部的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学界以往主要研究“李四喜思想”讨论的原因、经过、本质及其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却鲜有关注这场讨论中的原型——朱中立在中国共产党教育下的真实转变,以及对其他干部和群众产生的影响。有鉴于此,本文试从这个小人物的变化与成长的角度,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村干部教育的实践。

一、以朱中立为原型建构思想退坡的“李四喜”形象

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村干部普遍出现思想退坡、工作不积极的现象。湖南省委针对这一现象,指示《新湖南报》编辑部开展一次大讨论,来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

于是,在1951年7月18日,《新湖南报》刊发了题为《分了田不干革命是不对的》的来信,信中指出:“我们乡里有一个同志叫李四喜,他做了十多年的长工,受了一辈子的苦,解放后才讨了一个妻子,生了一个小孩。去年我们乡里搞土改,他工作特别积极,又当选了青年团的支部书记。土改完成了,他分了田,就想专门回家搞生产,不愿意干工作,不愿意开会,干部去劝他,他急得哭起来说:‘我一生受苦没得田,现在分了田,我已经心满意足了,还要干什么革命呢?”信中的“李四喜”实际上是一个虚构出来的典型人物,其原型是长沙县第十五区的农民干部朱中立,而之所以称他为“李四喜”,是指他在土改后分田、娶妻、生子、担任干部,得人生四喜。但此后他的思想便逐渐松懈,工作也不再积极。

朱中立生于1927年,父亲是漆匠,4岁时母亲难产去世。在家中十三个子女中,朱中立是唯一的儿子。据他回忆,当时“家里穷得连裤子都没得穿。我的许多姊妹卖出去当童养媳,病的病死了,现在只有一个活着”。朱中立在11岁时开始念书,一年后因家里穷而没有继续读书。12岁时,他爷爷想让他去要饭,“但他坚决不干,他觉得讨米不是正业;要活,只能出去找工做”。朱中立找了个把月后到一户富裕中农家做长工,往后十二年中一直在地主家里做工。刚开始没有丝毫报酬,后来长大了才有很少的一份工钱。新中国成立后,朱中立“没有屋住,没有田作,农会帮忙想办法,调剂了七石半毛租田,分屋,借来了农具、家具等”,此时的他认识到解放翻身做主人的好处。1950年春天,朱中立还讨了个堂客(妻子),组建了家庭。

1950年9月始,长沙县分批试点土改,朱中立从小组长做到贫雇农主席团的委员,这段时间他工作积极,经常要工作到晚上两点钟才睡觉,“心里只想:赶快干吧,土地改革完成了,开过胜利会,我就能好好生产了”。

1951年初,朱中立生了个儿子,一家三口人,生活虽说苦一点,倒还过得去。土改完成后,上级组织见朱中立历史清白、成分好、人老实,想让朱中立担任干部,朱中立填了申请书,不久后就当上了乡的支部书记。在开土改胜利会时,朱中立又当选为副乡长。

但是,朱中立当上副乡长后就后悔了,据他回忆,当时他心里想:“如今分了田,屋也有,山也有,堂客、伢子都有,已经心满意足了,还要搞什么工作呢?”朱中立干了几个月后,家里生产确实被耽误了一些,于是他就开始逃避开会。1951年6月,乡里召开为期三天的抗美援朝大会,朱中立心里却只想着回家,第二天就回家去了。工作队要朱中立搞乡里工作,朱中立也不肯。后来朱中立被区上派到凤山乡工作,松懈、退坡的“李四喜思想”渐渐形成,而且在面对同志的批评时,“心里不高兴,把批评看作打击,自己有缺点也不愿说出来”。

二、通过宣传朱中立走出“李四喜”教育干部群众

朱中立的“李四喜思想”,本质上“就是当时农村小生产者的落后思想”。针对这种思想,乡干部朱希寿对朱中立做了认真的思想工作,说:“你怎么不搞工作呢?是哪个坏分子扯你的后腿?……你只愿生产,不干革命工作是不对的。你想想看,假如不抗美援朝,美国鬼子来了,你的屋会住得安稳吗?生产会有保障吗?”朱中立的堂客也说:“现在虽然分了田,但是地主决不会甘心,你还是要干,莫放弃。”据朱中立回忆说:“我想了很久,不干工作确实不对,朱同志的话没有讲错,美帝和地主一来,我住的屋保不住……。我又回想十二年做长工的苦日子,那些苦楚真是回想不得,我要爱护今天的好日子,我要保住今天的好日子。我开始认识过去那样不搞革命工作是错误。我就决心再来搞革命工作。”朱中立“第二天就跑到乡政府,一连搞了三天工作,第四天,他被调到区上做个脱离生产的区干部。朱中立连订了爱国公约,保证搞好工作和学习,从八月份起,即省大米四十斤,捐献给祖国购买飞机大炮”。

1951年7月,朱中立当上了区干部,区的领导同志又不断帮助他学习,“他每天看新湖南报、图书室的通俗小册子、连环画、苏联的报刊,但经常理论学习的是中国共产党党史”。朱中立从报纸上学生产、工作经验、时事,深刻反思自己的“李四喜思想”的错误,并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晓得了“阶级”和“剥削”的含义。学习党史后,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如果说之前他在行动上克服“李四喜思想”是因为外部压力,内在思想认识并未真正完成轉变,那么经历党史学习教育后的朱中立,在思想上是真正转变了。而朱中立并不满足于这个开始,他还“对党史进行艰苦的钻研,听同志讲解,自己阅读,作笔记”。他坚持学习,无论到哪个乡工作,都会带一些书。在学习中,朱中立能够动脑筋把自己的思想和书中的理论联系起来,如用共产主义社会的光明前途克服单纯的发家致富的幻想等。

朱中立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热情更加高涨,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只是让农民初步翻身,未来还要建设一个大公无私、互助互爱的社会,这让他对国家、社会的未来产生了美好的向往。这样想通后,朱中立觉得过去的自己太自私自利,只想自己,不想国家。他通过这样的学习,产生了愧疚,下决心干革命,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回忆过去农会对自己的照顾,知道过去农友互助互爱的精神是共产党教导出来的,在党的教育下,农民才能团结成一家人,这使他在思想上认识到要坚定地跟着共产党走。此外,朱中立经历党史学习教育后,懂得了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帮助自己进步的有力武器,于是有缺点也不隐瞒了,能够公开检讨,虚心地向群众学习,并诚恳地接受同志们的批评,不再把批评看作打击。

对于广大农村干部中存在的“李四喜思想”和现实中的朱中立走出“李四喜思想”的历程,《新湖南报》进行了一系列的报道和专题讨论。自1951年7月18日《新湖南报》刊发了《分了田不干革命是不对的》,第一次抛出“李四喜”这个人物形象之后,又相继刊发了《要说服家里的人,不要受落后思想的影响》《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村的阶级斗争并没有停止》《我们要过安静的日子——反动派却不让我们安静的过下去》《把眼光放远大些》《李四喜思想在农村中是个严重问题——广大读者来信批判李四喜思想》《常德荷花乡干部开会,讨论李四喜思想检查自己》《讨论李四喜思想后长沙百禄乡干部努力工作》《从李四喜想到我自己》《乡村干部的思想问题》《加强对乡村干部的党史教育——长沙县凤山乡干部中李四喜思想的调查》等文章,对“李四喜”思想滑坡、工作懈怠的问题进行了持续的讨论,并且引导广大农村干部自我反思、自我检查。潘盈科发表了《李四喜思想的讨论教育了我》,余传心发表了《通过学习我提高了思想觉悟》,韩效齐发表了《长沙县耕庆乡干部检查自己的松气思想》,益阳五区樊家庙乡农协会读报组发表了《益阳樊家庙乡乡干部开会讨论李四喜思想订立公约,保证不松气》,对这种落后思想进行了认真的清算。

在这个过程中,人物原型朱中立通过学习和反思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9月25日,《新湖南报》刊发了《朱中立报告克服李四喜思想经过》。10月1日,朱中立在团县工委同志带领下到省团代会报到,9日下午,他在省团代会作了典型发言,讲述了自己克服“李四喜思想”的历程,以人物原型现身说法的方式进一步推进了这次思想教育运动。这是“建国以后中共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对广大农民及乡村干部进行思想教育的运动”,取得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引导现实中的朱中立成长为真正的干部榜样

自从《新湖南报》报道“李四喜”的文章刊出后,“李四喜”作为一个建构出来的典型人物形象广为人知。但不可否认的是,为了提高教育实效,《新湖南报》对“李四喜思想”和朱中立走出“李四喜”的报道是存在一定宣传意味的。不过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也确实在努力教育和引导现实中的朱中立,帮助他不断成长和提高。而现实中的朱中立也在不断学习,提高认识,积极工作,努力接近宣传报道中的形象,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榜样。

1951年10月,长沙县作出秋征公粮的决议。朱中立此时在获益乡工作,发觉一些中农开始浪费,一些贫雇农的生产开始松动。他立即报告区干部,并要写稿子给报社反映情况,他的想法得到了区干部的支持。接着,朱中立又发现农裕乡猪瘟严重,便在一个联组和一个小组做典型调查。因为他真心关切群众利益,被报社发展为通讯员。经过《新湖南报》的报道,朱中立受到很多人的关注,有些人提出朱中立会不会因此“漂浮”,但是他用行动打消了人们的这种疑虑,正如他的同事刘焕写道:“他向领导自动地提出保证,绝不骄傲,永远向群众虚心学习。”

不久后,朱中立又被组织调到耕庆乡参加土改复查工作。长沙县耕庆乡属于第十五区,“土改结束以后,工作上最伤脑筋的事情,是乡村里边的松懈情绪”,“总的说来,组织涣散,群众未真正发动起来”。究其原因,一是干部认为敌人打倒了,革命完成了,二是干部感到群众不好发动,三是干部与群众的关系紧张,四是干部受到了坏分子的影响。针对以上情况,乡里加强了干部敌情教育与社会主义前途教育,对工作好的干部进行表扬,让大家学习,而朱中立就是身边的一个榜样。

朱中立的榜样作用也有力地促进了凤山乡的土改复查工作。1951年12月24日至25日,凤山乡召开了贫雇农代表会,朱中立到会上作了关于自己克服“李四喜思想”的报告,启发群众:我们为什么要有长期对敌的观念?我们为什么不能对敌人麻痹大意?大会结合他的报告,在讨论中普遍摸了一次敌情,接着凤山乡在“25日上午一小时内,扣押了三个经县委批准的不法地主”,又“在1月14日以前的五六天内处理了下面一些问题,房屋调整:137户,柴山调整:236户,解决菜地、竹园、粪池和禾场纠纷89件。纠正错划阶级99户”。凤山乡取得上述成果,一方面是贯彻上级指示,另一方面是结合朱中立本人的转变,为凤山乡干部和群众树立榜样。在其影响下,长沙县百禄乡和耕庆乡也运用代表会的方式,用敌情教育群众、查漏网、培养典型,促使土改复查运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結 语

《新湖南报》以朱中立为原型建构了“李四喜”这个典型的思想退坡的人物形象,并借朱中立怎样走出“李四喜”对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进行了引导和教育。而在这一过程中,人物原型朱中立也在党的帮助下,积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认识,勤奋工作,用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实际行动融入干部和群众当中,成为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榜样。

这种在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下的教育方式是一次成功的教育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这一做法也得到了《人民日报》的肯定。《人民日报》指出:“新湖南报关于‘李四喜思想的讨论已进行了一个多月。这是一次组织得很好的讨论。”在《新湖南报》影响之下,各地纷纷开展了和“李四喜思想”同类的讨论,如《河南日报》开展的“雷玉思想”讨论等。《长江日报》建议各地在土改复查之前,选择有“李四喜”式思想的典型在报纸上讨论,然后由各地党的组织广泛地扩展并坚持下去。进而,《长江日报》要求各地不仅要讨论生产、农民和地主的关系,还要把农民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相互关系讲清楚。于是,全国各地先后开展了对退坡思想的讨论,湖南有“李四喜”,湖北有“王承英”,河南有“雷玉”等,通过讨论教育了广大干部和群众。这些成功的经验,为党在新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帮助干部和群众认清时代形势、自觉摆正思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The Practice of Rural Cadre Educ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Early Period of New China : Taking Zhu ZhongLi as an Example

LIU Hui, YANG Xue-xin

(College of History,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2, China)

Abstract: In the early day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rural cadres and rural people had a tendency of ideological recession and were not active in their work after the agrarian reform.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carried out educational activities for the rural cad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education, New Hunan News used Zhu Zhongli as a prototype to construct the character of “Li Sixi”, a typical character of ideological regression, and used Zhu Zhongli to guide and educate rural cadres and the people on how to get rid of the drawbacks of Li Sixi. In this process, the prototype character Zhu Zhongli also continuously improved his own understanding, worked actively, and strived for progress, becoming a role model in real life. This was the first real ideological education campaig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for peasants and rural cadre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nd it was also a successful educational practice that responded to the needs of the times.

Key words: New Hunan News; education of rural cadres; Zhu Zhongli; thoughts of Li Si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