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列宁关于党的意识形态宣传工作思想分析
——基于《怎么办?》的文本考察

2024-04-13周顺顺

南方论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列宁斗争工人

周顺顺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200030)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思想和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宣传工作理论的发展和丰富,根据俄国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和现实条件加以发展的,其丰富的内容涵盖了开展宣传工作的原则、宣传内容和具体举措等多方维度。列宁于1901 年秋开始创作,耗时数月完成的《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以下简称《怎么办?》)是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建设学说的代表作品,也为无产阶级进行党的意识形态宣传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渊源和践行价值。

一、列宁《怎么办?》的现实写作背景

19 世纪末的俄国革命处在这样一种境地下: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但仍处在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下;工人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恶劣、工资低廉且生活非常贫困,任何政治性的工会都被列为非法;有益于革命的各种消息都被严格的报刊审查制度封锁,冷酷的政治警察和宪兵伺机而动地意图消灭一切革命力量。然而,工人运动内部自发的起义层出不穷,工会和工人政党在暗中发展,资产阶级民主人士和民主主义支持者积极与独裁专制政权做斗争。在意识形态方面,19 世纪后期马克思主义传到俄国,机会主义思潮泛滥于国际无产阶级的内部,先流传于学者和知识分子之中,后来逐渐滋蔓在无政府主义者、左翼恐怖分子、民粹主义者和其他反对俄国沙皇统治的势力之中,许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不符合时宜,需要进行修正。这是一个“理论混乱的时代”[1],在社会主义革命派与经济派之间;《星火报》和“经济派”的主要机关报刊《工人思想报》《工人事业》杂志之间;马克思主义和投机主义、修正主义、改良主义、恐怖主义之间的矛盾、论战和斗争汹涌激烈,这些五花八门的错误观念对社会主义党产生了重大影响,削弱了社会民主党的战斗力。出于推动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健康持续发展,从根本上终结党的思想滑坡和组织混杂的目的,列宁完成了《怎么办?》的写作。简而言之,在社会主义发展至此的历史背景之下,俄国社会民主党与生俱来就存在着一个特殊的、前所未有的革命任务:在一个专制国家里制定一个适用于无产阶级开展斗争的社会民主党的谋略。

二、宣传工作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原则

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宣传工作是列宁一直所重视的,他提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加强。”[2]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就是要与其他的错误思潮划清界限,正确的理论指导对于革命政党来说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具有指引革命运动方向的根本性作用,也关乎着革命政党的前程命运。列宁强调,为了建立一个真正统一的党,首要保障在思想上,革命政党必须坚定地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有效的组织结构,以确保思想的统一。无产阶级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更密切地团结在一起,更坚定地以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宣传工作,才能拥有坚决反对独裁统治和资本主义、坚决与错误的思潮作斗争的力量。

(一)剖析“批评自由”,揭露其修正主义真面目

《怎么办?》中关于革命理论重要性的论断:“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1]“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3]就是针对经济派假借所谓的“批评自由”来反对思想僵化、假借马克思的名义,来减弱理论的意义等高调言论,经济派提倡以新的理论取代旧的理论,在列宁看来其主张的本质是完全否认和摈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这种主张“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1]更重要的高谈阔论的言行,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折中态度和无原则性,不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解放思想”的真正自由。

除了折中态度和无原则性的特点,“批评自由”还包含着内在的虚伪性。“‘批评自由’不仅立刻表现为没有任何批评,而且表现为根本没有独立的见解。”[4]而且害怕批评、惧怕公开是他们自相矛盾的特质,“一切理论上的争论、派别的分歧、广泛的政治问题、把革命家组织起来的方案等等”是他们所惧怕甚至憎恨的,列宁评价道,“这不是什么批评自由,而是奴隶式的模仿”[4]。对于“批评自由”的危害性和后果,列宁主张:首先,要努力恢复理论工作,以科学的方法引导这场运动;其次,反对在现实运动中出现摇摆的现象,要揭露和反驳一切有意或无意地使我们的纲领和战略动摇的行动;第三,要坚决地同那些严重侵蚀人民的思想,使思想出现滑坡的合法“批评”作斗争。

(二)批判“经济派”,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根基

在分析揭露了所谓“批评自由”的虚假性之后,列宁就开启了批判的工作。经济派以《工人事业》和《工人思想报》为阵地,替“经济主义”辩护,宣传“机会主义”的思想,在党内产生了大规模的恶劣影响,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建党思想被渗透、宣传工作难以开展的重要根源。在这一时期,党的宣传工作主要集中在批判经济派,为自己的思想理论正身,从加强社会民主党内思想的统一,与任何的隐匿的反党派别划清思想界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新型政党。

经济派崇拜自发性实则是希望工人轻视政治斗争,鼓动他们要“为改善经济状况而斗争”,认为政治斗争不是无产阶级所担负的使命,他们还说,无论什么社会主义,什么政治斗争,都不如涨薪来得实际,不如改善物质生活有价值。他们把无产阶级的政治降低为工联主义的政治,认为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的唯一“普遍适用的手段”就是经济斗争。“对工人运动自发性的任何崇拜,对‘自觉因素’的作用即社会民主党的作用的任何轻视,完全不管轻视者自己意愿与否,都是加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工人的影响。”[5]在崇拜自发性的条件下,反对政府的“纯粹工会的”那种为了达到经济目的所做的斗争,就是抛弃了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的政治。“社会民主党的任务就是要反对自发性,就是要使工人运动脱离这种投到资产阶级羽翼下去的工联主义的自发趋势,而把它吸引到革命的社会民主党的羽翼下来。”[6]在旗帜问题上,列宁坚定地认为工人阶级想要追求政治自由,就要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斗争,通过主动努力,化自发为自觉,彻底摆脱资产阶级的思想控制,并且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斗争中来。

(三)坚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背离宣传内容

批判是为了指出错误的,肃清正确的。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是,保留和发展。处在这种意识形态和理论混乱的时代,马克思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始终是列宁所坚持的,革命者也必须认识到革命理论的重要性,因为社会主义者通过理论而团结,理论又是坚定信念的来源,有了坚定的信念就能支撑他们正义的革命运动,从而获得强大的战斗力。工人阶级“所以能够成为而且必然会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就是因为它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形成的思想一致是用组织的物质统一来巩固的,这个组织把千百万劳动者团结成一支工人阶级的大军。”[7]无产阶级只有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组织原则起来,才能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只有通过加强无产阶级的思想统一与组织的物质统一,才能越来越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更加坚定地反对独裁和与资本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党的宣传工作作为社会民主党建党和进行革命历史任务的重要环节,必须从根源上肃清别的意识形态对工人阶级的头脑进行狡诈地渗透,夯实马克思主义的根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革命力量的大脑,这样才能使得宣传的内容不出错、宣传的方法更可靠、革命斗争的道路不偏倚。

三、《怎么办?》中党的宣传工作方法

无产阶级政党在进行党的宣传工作时,不仅需要肃清党内党外错误的意识形态的侵袭,确定坚持什么样的革命理论这一科学世界观问题;更需要解决如何坚持并使用这一革命理论来科学地开展党的宣传工作的问题。在《怎么办?》中,列宁提出将革命理论灌输给工人阶级、加强宣传组织建设和创办“全俄政治报”的方法。

(一)强化革命理论的灌输

列宁坚信“灌输”是意识形态宣传的基石,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即确信必须结成工会,必须同厂主斗争,必须向政府争取颁布对工人是必要的某些法律,如此等等”[8]。“社会主义学说则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9]当工人们拥有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可以使工人运动由自发阶段提升为自觉阶段,从工联主义斗争进阶为社会民主主义斗争,然而由于大部分的工人存在种种主客观的原因,例如出生低微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工作的限制使其没有充足的时间和条件等,工人对资本主义的各种现象只能生成停留在表面的浅显的认识,却不能形成关于资本主义的深层次的认识,例如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规律、劳动雇佣的剥削关系、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前不可调和的矛盾等社会主义意识,不能理解到工人阶级肩负着的历史使命。想要俄国工人进行纯粹的自发性运动,就必须从外部将社会民主意识“灌输”给他们。从19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俄罗斯各地都有几次罢工,但都是自发的、无组织的,通常采取打斗或破坏机器的报复性抵抗形式。1896 年圣彼得堡的工业战争后,俄罗斯工人的罢工主要是持久长远的要求,这是由于他们能够考虑到更有利的方面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斗争经验,他们变得更加“自觉”。然而,当时的罢工运动还只是工会斗争的初级形式,而不是有组织、有计划的罢工。通过宣传的方式向工人阶级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有助于他们提高革命觉悟、形成社会主义意识,从而开展社会民主主义的斗争。首先,使工人认识到他们自己的利益与资产阶级的利益之间的根本冲突,并逐渐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成于他们的头脑中,是开展与工联主义的斗争的必要条件。其次,努力传播社会主义学说,让马克思主义在更大范围内发挥领导的作用,并且通过宣传的方式灌输进工人阶级中,更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指导地位。最后,自发的工人运动更容易屈从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从而接近盲目和违背工人运动的根本目标。因为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使得其意识形态的宣传也能操纵和影响工人运动的走向。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学说,是可以直观、深刻地揭示俄国广大工人群众苦难的根本原因的学说,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更可以走进无产阶级的内心,通过宣传马克思主义,更有利于将社会主义意识“灌输”进工人阶级的头脑中。

(二)加强宣传组织的建设

在列宁看来,各类学术研究者、军中政委、文艺工作者等社会主义知识分子们有必要联合成一个专门的工作小组,进行理论宣传、思想动员,以使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获得正确的政治领导并最终取得胜利。也正是他们这些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可以发展和创造那个既表达了无产阶级自身利益,又预示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无产阶级政党即职业革命家所采取的措施是外部宣传和内部灌输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渗透进工人的革命运动中去,并使工人阶级的政治意识更加敏锐。可见集中精力组建一支宣传队伍,是进行有效宣传的前提条件,也是列宁所一直强调的。

列宁提出,首先宣传队伍是由无产阶级政党和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组成的。其次这个组织需要达到以下两大要求:第一,职业革命家肩负着培养工人的任务。通过宣传的方式培养每个工人成为真正的团结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革命队伍,并在此过程中使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信念得到加强,让工人群众的意识得到提升,让他们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第二,职业革命者本身需要有经得起考验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能力水平。在职业素养上,他们必须具备坚忍不拔、救亡图存、实事求是等道德品质;在能力水平上,他们必须经过长期的专门训练和教育,有过硬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修养,有专业精神和专注力,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有良好的领导能力和对工人阶级群体的了解。列宁认为,广大工人群众会信任做好了以上两大要求的宣传队伍,进而会聚在一起听他们宣传,并且队伍的宣传水平也会稳步提高。

列宁在《怎么办?》文中认为,职业革命家队伍无论在革命阶段还是在建设时期,都在意识形态的宣传方面的起到主体的作用。“他们的沸腾的毅力能够得到革命阶级的毅力的响应和支持,”[10]他们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后进者、发动积极分子以提高他们的政治积极性,尽可能地扩大群体参与到无产阶级革命中[11]。在建设时期,他们也具有清醒的头脑和实际的才干,他们的意识形态宣传既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基础上,又在悄无声息间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工作[12]。可见,职业革命家宣传队伍的素养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也能为革命胜利后的维持社会主义道路并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持续提供支撑。

(三)创办“全俄政治报”

如何组成这样一个集中统一、全国性的革命家组织和它的外围职能组织呢从而达到更好的宣传的目的?一方面是自觉地培养职业革命家,加强革命队伍的建设,但这难以满足“全国性”,另一方面是通过一种“共同工作”,即“全俄政治报”。这是由于“全部政治生活就是由一串无穷无尽的环节组成的一条无穷无尽的链条。政治家的全部艺术就在于找到并且牢牢抓住那个最不容易从手中被打掉的环节,那个当前最重要而且最能保障掌握它的人去掌握整个链条的环节。”[13]这个“环节”就是办全国性政治报。其之所以“最不容易被打掉”是因为,在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时候,一些革命者团体的成员,作为宣传和鼓动工作的专职人员,会受到严格的保密性措施,且要办一份全国性的报纸,所需的机构和人力要少于办地方报纸的机构和人员,因为不容易受到损害。而之所以这个“环节”能“保障掌握它的人去掌握整个链条”是因为,办报有其日常性和共同性,而这种特性恰恰是革命组织和其它组织赖以生存的基础,依靠它们在各地和组织之间建立现实的联系,通过定期的联合工作来实现。“这种实际联系只有依靠共同的报纸才能着手建立,这种报纸作为唯一经常进行工作的全俄事业,把各种各样的工作综合起来,因而推动人们沿着所有的许许多多条通向革命的道路(像条条道路通罗马一样)不断前进。”[14]当然,这条政治活动的“链条”能够被整个“塑造”和“掌握”是需要前提的:各地方小组“同情该报的方向,认为参加该报的工作对事业有好处,同时把这种参加理解为不仅是参加文字工作,而且是参加任何革命工作的话。”[14]可见,从作为办报的共同事业生发出作为革命的真正的共同事业仍是需要“同事”们(包括群众和革命家)具有阶级意识和自觉性或革命品质的,这就需要通过前面所提到的“灌输”的方法,来加强革命队伍人员的培养。他们在办报事业中的分工是革命事业中的分工的起点,由办报而形成的“代办员”网络正是革命中的组织网络的雏形,由办报形成的信息传递网正是革命中人力、物力的调动网。建立这样的网络又正好需要革命家组织自身积极、实际的承担革命责任,并对群众进行迫切的灌输、培养,政治精英主义又一次被需要和彰显。列宁说:“决不能把革命本身想象为单一的行动,而应当看做是比较激烈的爆发和比较沉寂的平静的若干次迅速交替的过程。”[15]信息的缺乏和决策的延误都有可能会葬送时机,或葬送整个革命运动。由“代办员”网络形成的革命组织不必等待暴动的命令,而是定期开展工作,以确保在发生暴动时有最佳的成功机会。这种定期工作使各组织能够正确评估整个革命形势,并习惯于处理不同的突发事件,最终使地方革命组织能够以统一、灵活和机动的方式开展全国革命。

四、对当下宣传工作的启示

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启示我们,意识形态事关一个国家、政党、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做好意识形态的宣传工作更是社会主义政党做好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一环。列宁对于社会主义政党如何开展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理论经验,生衍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政治条件之下,会表现出基于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宣传工作的深刻烙印是无法避免的问题。而马克思主义从来都是具体而非抽象的,正确的理论必须与具体的现实条件相结合,因此列宁的理论不能照猫画虎地照搬全抄。本文通过对列宁《怎么办?》的文本分析,对列宁关于党的宣传工作思想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发现这些思想观点至今仍具有强烈的价值取向。意识形态的宣传内容、宣传阵地、宣传主体、宣传对象等都是当下需要悉心研究的对象,有些可以从革命前辈们的历史经验中得出一点启示,有些仍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如何宣传好意识形态在每个时代都是发展过程中所需面临和解决的现实难题,落在21 世纪的中国就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问题。列宁的意识形态宣传思想不仅对俄国革命的胜利取得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对新时期开展意识形态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列宁斗争工人
为了不吃预制菜,打工人有多努力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调配工人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
纪念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