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透
2024-04-12初陂
读者·校园版 2024年1期

十几年来,我阅读了一万多本书,但等到下笔时,写出的句子依旧平淡。反思昔日的粗放式阅读,才发现自己对经典作品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方法是错误的。譬如《古文观止》我只是随便翻过,生字、生词不去查,更别谈弄懂其中的含义了;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细读的《瓦尔登湖》,我只花了一个小时就翻完了,看书只讲究阅读的速度,不追求大脑的吸收率。
梁启超非常推崇《史记》,到三十岁时,还能背诵书中十之八九的篇章,并且做到了对重要段落的精读。因此他学到了那种汪洋恣肆的文风,下笔千言,横扫千军。
对待经典,应当“咀嚼”、吃透,才能将其转化为营养。否则,读再多的经典也无法在大脑中留下痕迹。
(梁衍军摘自《今晚报》2023年10月24日,视觉中国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