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雨后,飞机为什么在跑道上排长队

2024-04-12潘翀

读者·校园版 2024年2期

秋天,是大自然打翻调色盘的多彩时节。国庆假期,很多人选择乘坐飞机旅行,一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如果不巧赶上雷雨大风天气,为保障飞行安全,飞机往往无法按照原定计划起飞。天气好转后,大量飞机在机场的滑行道上排起了大长队。焦急等待的乘客会发现,前序航班起飞后过了好几分钟,后机才不紧不慢地滑跑起飞,真是让人心急啊。善于思考的你们一定会想,为什么不让后机紧跟前机起飞,以缩短排队等待的时间呢?

别急,事情要从2001年11月12日的美国航空587号班机空难说起。

当天上午9时14分,美国航空的一架空客A300-600R客机,从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起飞,2分钟后在纽约市皇后区附近的贝尔港坠毁,造成机上251名乘客、9名机组成员及地面5位居民,共265人罹难。这是美国境内伤亡情况排名第二的空难。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前序航班日本航空公司的波音747-400飞机起飞约1分40秒后,这架A300即从同一跑道起飞,由此进入前序飞机的尾涡,导致垂直尾翼在承受巨大压力后整体脱落,飞机随即失速坠毁。

尾涡是什么?

当机翼产生升力时,下翼面的压强高于上翼面的压强,在翼尖处的气流就会由下翼面绕过翼尖流到上翼面,进而绕卷产生两个旋转方向相反、强度相近的旋涡。这一对从飞机机翼的翼尖处脱出、呈喇叭状向后延伸的翼尖涡,就是尾涡。气流在尾涡中呈螺旋状,边旋转边向下游运动。这对翼尖涡脱落后不断旋转着向下沉降,两个旋涡的中心间距约为翼展的70%~90%。飞机从起飞离地到降落的整个飞行过程中都会产生尾涡。

尾涡强度与什么有关?

尾涡的旋转强度和飞机的起飞重量成正比。也就是说,飞机的起飞重量越大,其拖出的尾涡的旋转强度也就越强,对后机产生的尾涡撞击作用就越明显。而后机如果恰好比前机小得多、轻得多,后机的处境就很危险。

尾涡为什么会给飞机飞行带来危险?

飞机起飞后,其拖出的尾涡可以在跑道上空持续演化一段较长的时间。如果后起飞的飞机飞入前机的尾涡影响范围,就会发生尾涡遭遇事件。此时,由于尾涡导致空气剧烈旋转运动,后机会受到额外的滚转力矩和俯仰力矩,升力也会发生低频抖动,致使飞机产生颠簸、横滚、下沉等现象。如果此时飞行员或飞行控制系统应对不当,极易发生飞行安全事故。因此,尾涡遭遇事件被视为影响飞机起降安全的主要飞行风险之一。

尾涡这么危险,可以避免吗?

答案是不可以。尾涡是飞机产生升力必须付出的代价,因此无法避免。幸好,在空气黏性的作用下,尾涡的旋转能量也会随时间流逝逐渐消散,使得尾涡撞击作用的强度逐渐减弱,这就是后机需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才能从跑道上起飞的原因。

怎样消除尾涡的坏影响?

在空管术语中,把后机起飞的等待时间称为尾涡间隔时间。为保证飞机在起飞过程中不受尾涡的影响,国际民航组织和我国民用航空局都制定了严格的尾涡间隔标准,即按照前后机的起飞重量,规定起降间隔的最短时间。

如果可以缩短尾涡间隔时间,就能有效提高跑道的利用率,从而增大机场的吞吐量,这对于繁忙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机场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民航运输业中,安全永远排在效率之前,缩短尾涡间隔时间,必须以确保不发生尾涡遭遇事件为前提。

我国有什么先进举措?

我国民用航空局于2019年发布了《中国民航航空器尾流重新分类方法与间隔标准》(RECAT-CN),有效缩短了以前的尾涡间隔时间,并且已在北京、上海等地的12个主要机场推广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等高校的科学家正在研究新的尾涡稳定性理论,设计新的翼梢小翼构型,以期找到加速尾涡衰减的新办法。相信不久的将来,同学们乘坐的飞机就不用在雷雨过后,在机场跑道上排长队啦!

(月和叶摘自《问天少年》2023年第11期,本刊节选,视觉中国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