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研究
2024-04-11孙彬彬
□文/孙彬彬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宁波)
[提要]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深化改革,高职教育数字化教育改革也进入大众视野。本文结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特点,归纳总结符合我国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师数字素养内涵,并从教师自身主观原因和基础设施建设客观原因两个角度出发,分析当前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现状,基于存在的困境以及素养内涵的分析,从高职教师、高职院校两个层面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一、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不断推进教育数字化,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近几年,多项政策文件的出台将职业教育提升到了更加重要的高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国家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数字时代背景下发展职业教育,需要加快职业教育数字化建设,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等文件就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职教师队伍是推动教育数字化实现的中坚力量,提升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是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有力途径。
进入21 世纪,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迭代更新,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功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职业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高职教育亟须思考新时代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具体能力素养要求,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教师加快提升自身数字素养,运用数字思维和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培养新应用型人才,在言传身教中培育学生的数字素养。但在培养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的实践中,重要的不应是教学形式上的数字化转型,而应着眼于数字素养的提升带动学习生产力和质量的变化。高职教师数字素质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搭建一套数字素养框架体系,将高职教师现有的信息素养标准提升到数字素养标准,这样才能在实践层面持续发力,将数字素质提升落到实处,最终推动教育数字化的实现。
二、高职教育教师素养内涵界定
构建高职教师数字素养评价体系需要明确培养目的,旨在通过指标的确定为高职教师指明教学能力水平提升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并指导高职教师主动将数字化教学手段融入教学活动。构建数字素养评价体系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一是数字素养培养目的;二是当前教师数字素养程度;三是数字素养内涵,具体如图1 所示。(图1)
图1 高职教师数字素养评价体系图
(一)数字素养培养目的。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的培养目的是通过提升高职教师数字素养,能够获取、加工、使用、管理和评价数字信息和资源,以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进而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
(二)教师数字素养程度。从目前的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情况来看,高职教师的数字素养程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初阶使用者、中阶整合者和高阶探索者。初阶使用者是指已经具备基础的数字素养,愿意在教学活动中以模仿复制的方式引入数字技术,尝试将数字化教学手段作为教学活动的辅助性教学工具,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是以传统教学手段为主的高职教师。中阶整合者是指对数字技术原理已有一定理解,能够在教学设计中根据所教专业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不再只是拿来主义,能够对不同数字信息和数字资源进行整合的高职教师。高阶探索者是指熟谙数字技术原理,并能结合数字化教学手段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自主开发新兴数字技术,并将数字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目的的高职教师。
(三)数字素养内涵。结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高职教师的数字素养内涵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数字技术认知能力。数字技术认知能力的掌握是提升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的基础,数字技术的认知内容包括数字技术的概念内涵、应用逻辑、适用场景以及使用效果等方面。了解概念内涵是教师认知数字技术的第一步,对于绝大多数高职教师来说,数字技术的内涵仍是陌生领域,这倒逼高职教师通过培训等多途径加深对数字技术概念内涵的理解和掌握。掌握数字技术的应用逻辑要求教师能从本质上理解数字技术,帮助教师更加得心应手地应用不同数字技术。区分不同数字技术适用场景和熟习不同数字技术使用效果要求教师能正确选择合适的数字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作用和效益。
2、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的熟习是提升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的关键,数字时代下高职教师想要实现自身与数字技术的协同需要具备三种能力,包括数字技术产品的选用能力、数字教材的应用能力以及人机和谐的适应能力。(表1)
表1 数字应用能力内涵一览表
3、数据资源整合能力。数字资源整合能力的具备是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的进阶阶段,高职教师具备较强的数字资源整合能力,能在对专业课程深度理解的基础上,从众多繁杂的数字技术中选择恰当的数字技术应用于不同教学环节中,实现数字教学效果最大化。高职教师面对众多的数字技术切不可“为应用数字技术而应用”,需保持充分的理智,明确不同数字技术的优劣势与适用范围,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甄别与判断。
4、正确的数字价值观。“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社会带来了新一轮的伦理冲击,虽然数字技术已经愈发成熟,但是数字技术所处的生态环境尚不完善,可能引发数字伦理安全问题。高职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坚守道德底线是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具备数字技术保护意识和正确的数字技术价值观。
三、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人才需求的转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兴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推陈出新,高职教育的数字化改革被推向风口浪尖,数字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进一步挖掘了高职教育本身和高职教师队伍的无限潜力。与此同时,高职教师是当前社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考虑到目前人才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数字应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提升高职教师素质素养水平,可以通过教学活动将数字素养传授给高职学生,实现信息技术应用与人才培养的全方位融合,切实满足数字人才的培养需求,对现代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二)社会形势的倒逼。面对2019 年底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大面积爆发,线上教学成为了主流新兴教学模式,对于习惯了线下教学模式的高职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与此同时,在教育信息化洪流之下,提升高职教师自身数字素养已成为突破教师教学能力瓶颈的有力途径,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提升数字素养符合我国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发展的时代需求;二是提升数字素养顺应了线上教学模式推进的现实需求;三是提升数字素养能够全流程提高教学活动质量和水平。
四、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现状与困境
(一)高职教师主观原因的影响
一是数字技术学习意识不强,应用能力薄弱,拒绝学习新兴数字技术。从高职教师年龄角度分析不同层次的教师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可以发现出生在信息化时代之前的教师普遍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受教学习惯以及学习能力减弱两方面的影响,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数字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的新要求,常常出现抵触情绪。而出生在信息化时代的新生代高职教师,从教学生涯伊始就已经基本掌握了基础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工具,但普遍存在数字化教学模式一成不变的现象。
二是数字技术应用流于形式,未能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实现教学效果的实质提升。数字技术的应用目的在于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培育高质量技能型人才。数字时代的到来推动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倒逼高职教师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各个教学环节。但在教学设计中却出现了数字技术的盲目堆砌,只关注数字技术是否处于前沿,不考虑该项技术是否适合该课程,使得数字技术无法发挥作用。
三是缺乏数字资源的选择与整合能力,无法选择适合目标学生的数字资源。部分教师在数字技术应用阶段会出现“拿来主义”的现象,对其他教师的应用结果照搬照抄,未对具体教学情况进行个性化分析,包括应用课程、受众学生以及数字资源本身等方面,若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数字资源进行选择与整合,高职教师可能在教学过程中略显生硬,无法实现人机合一,产生适得其反的教学结果,甚至导致最终的教学失败。
四是正确数字价值观的欠缺,数字安全意识不强。数字时代尤其注重技术资源的共享和保护,亟须营造绿色、开放、共享的数字技术应用生态环境,数字资源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不例外。但高职教师在应用数字技术时,数字安全意识并不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对数字资源的保护意识,由于高职教师本身信息技术能力有限,受到网络侵扰时无法有效应对,导致数字资源受到侵害;二是缺乏正确的数字资源价值观,高职教师在不侵害他人权利的前提下,应以开放的心态推动优质数字资源在教学领域的共享,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助力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
(二)高职院校客观环境的影响
1、高职院校智慧教室建设投入不足。传统的教学环境已无法满足数字化教学要求,数字资源的应用需要高职院校加大对智慧教室的投入与建设,以满足高职教师不同的数字资源应用需求。高职院校在智慧教室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仍是以传统教室为主,配备数字化设备的智慧教室占比较低。二是部分高职院校在建设智慧教室时常出现重视硬件设施建设而忽视软件投入,重视先进设备的引入而忽视课程建设实际的需求,重视智慧教室数量的增加而忽视智慧教室使用率的提升。
2、高职院校对教师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投入不足。为提高数字化教学手段和数字资源的应用广度和深度,需要加强高职教师的培训力度。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忽视了对高职教师以下两方面的培训投入:一是缺乏对高职教师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和数字资源整合能力的培训;二是部分高职院校虽已具备供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的应用环境,但并未在校内教师群体中对该数字化教学环境进行推广和培训。
五、培养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建议
(一)加强高职智慧校园建设,营造数字化环境。随着“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需要教学环境的优化和改善,应加强对高职院校的智慧型改造。但高职院校领导层需要明确不同院校对智慧校园的需求和认知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智慧化改造时需从实际需求出发,避免落入照搬照抄的窠臼。高等院校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职业院校可以参照高校的构建路径开展数字化智慧校园改造,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一是构建完善的基础网络环境,保证数据信息在全校范围内互联互通,提高数据使用效率;二是高职院校应搭建数据一体化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提高大数据的利用率;三是高职院校通过收集整理大量优质数字化教学应用案例,丰富院校内部的智慧学习空间。
(二)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改革意识。随着信息时代带来的数字技术不断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高职教师对于数字技术的认知也在逐渐加深,已经能够接受提升数字素养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利器的观点,但部分高职教师仍存在“明知而不为”的现象,因此需要在意识层面深化高职教师数字化教学改革,把数字素养提升的意识内化于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实现:一是高职教师需转变传统观念,数字技术引入教学活动,并非仅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的增加,而是教学思维观念的扭转;二是高职教师应当增强“数字教师”的认同感,只有从内心将自己定位为“数字教师”,才会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引入数字技术来丰富教学课堂内容,并主动参与数字技术相关培训。
(三)加强培训投入,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高职教师队伍的数字素养培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高职院校可以定期聘请教育方面的信息技术专家对高职教师进行培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让教师能直观感受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的生动感和趣味性;二是高职教师积极参加校外信息化教学培训,通过参与培训,应用信息化手段制作课程所需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师自身数字教学资源的选择和整合能力;三是高职院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学能力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
(四)完善教师考核机制体制,提供动力保障。高职教师的年度考核评价结果是职称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的教师考核指标主要是从“德、廉、能、绩”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能”主要是指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是随着时代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未对教学能力的内涵进行丰富和拓展。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教学能力不仅包括传统的教师专业知识夯实程度以及教学课堂掌控能力,是否能在教学活动中合理恰当地引入数字技术俨然已成为优秀教师的重要指标。因此,院校领导层应定期对高职教师评价考核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引入教师数字素养指标,以评价指标作为激励手段,鼓励高职教师主动参与数字化教学技术的学习和培训,提升自身数字素养,以强化高职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