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年筑梦新丝路 二次启航续宏图

2024-04-11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

现代商业银行·管理智慧 2024年2期
关键词:工银义乌印尼

宁波舟山港连接全球600多个港口,以广阔的胸襟拥抱世界;“义新欧”中欧班列驰骋于欧亚大陆,辐射50多个国家;广大浙商走遍千山万水,创造了“世界上只要有灯光的地方就有浙商”的佳话……一直以来,浙江都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者和突出贡献者。

一张蓝图绘到底。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以下简称“浙江工行”)始终把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作为重大职责使命,坚持国际视野,紧跟前进步伐,深化务实合作,助力共同发展,尤其是发挥资金融通作用,以有力有效的实际行动,多方位服务好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共同书写互利共赢、相知相亲、美美与共的丝路新篇章。

促进设施联通 激活共同发展新引擎

如果把“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实施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效帮助相关国家降低了参与国际贸易的成本和负担、提高了接入世界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2023年4月25日,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竖井、斜井正式围蔽并开挖,标志着建设进度迈到了实体施工阶段。作为浙江省大通道建设十大标志性项目之一、拥有“一桥一隧”两大世界级跨海工程,甬舟铁路项目计划总投资270亿元,其中融资190亿元,预计2028年完工通车后,不仅能加快推进舟山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同时对于宁波舟山港服务“一带一路”也极具深远意义。

为了协助项目落地,浙江工行指导并协同舟山分行建立健全三级联动机制,省行对接项目实施机构和股东单位,市行配合岛城当地相关部门,柔性专业团队成员各司其职、争分夺秒完成资料收集、调查汇报、项目上会等一系列工作,最终在一个月内完成审批流程,提供52.5亿元信贷资金支持,首笔款项于2023年5月末顺利发放到位。

向内辐射大陆腹地、向外拓展大海远洋,浙江作为开放大省,一直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10年来累计完成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备案额593亿美元,占到全省对外投资规模的51.5%。而在喜人成绩的背后,则是一家家浙江企业的积极作为。

早在2013年,某集团就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凭借丰富的水泥项目建设、生产、运营等方面的管理模式和技术经验,在老挝、尼泊尔、印尼等国家投资30多亿美元、建设八个大型水泥项目,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输送到正在发展中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目前,多个项目已建成投产。

比如2017年7月,印度尼西亚某80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启动。项目筹划伊始,浙江工行就在上级专业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跨境联动工银印尼,牵头共同走访该集团总部,深入了解客户境内外业务需求。项目推进期间,又多次协调银团成员行和中信保,落实协议签订、债权险投保和融资发放等各项事宜。

经过四年多境内外的不懈努力和持续跟进,2021年12月工银印尼向该集团成功发放7140亿印尼盾项目融资,有力支持了浙江制造业民营企业“走出去”,并在助推国内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立更加完整的工业体系、提升制造能力,从而赢得当地政府高度评价。

推进贸易畅通 拓展共赢合作新空间

千年之前,络绎不绝的驼铃商队,撑起了“古丝路”的繁华景气;千年之后,呼啸飞驰的中欧班列,续写着“新丝路”的时代传奇。在这条贯通东西的大动脉里,奔涌着商品洪流,满载着商旅客流,奏响了国内国外“双循环”的主旋律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强音。

自2014年运行以来,“义新欧”中欧班列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一线路到多头并进,充分发挥出国际铁路运输的独特优势,大力承接海运、空运转移货物,在稳定国际供应链产业链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成为浙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实践载体。

2022年8月,为了保障“义新欧”中欧班列运营方正常运转,浙江工行指导并协同义乌分行克服了时间紧张等诸多困难,一天之内完成贷款审批流程,快速发放班列公司首笔银行贷款5000万元,为“义新欧”中欧班列持续稳定开行,提供了强有力的融资支持。

丝路贯古今,义乌通天下。数据显示,义乌每年接待境外采购商超过56万人次,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各类商品出口到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外向度高达65%以上。

义乌是对外开放前沿高地,也是“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如何优化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环境?政策开启之际,浙江工行第一时间谋划义乌自贸区的专营支行设置,完善专营特色机构、专门审批渠道、专业人才配套、专属自贸区产品、专列信贷规模、专项考核机制“六專”方案配套,致力于打造自贸区金融服务“旗舰店”。

2020年11月,工行义乌自贸区支行挂牌营业,同时在义乌还开通了11家营业网点的对公外汇业务经办权限、健全了24家营业网点的本外币一体化机制,从而形成“1+11+24”的自贸区业务发展格局。依托工银集团全球化综合化经营优势,浙江工行邀约境外兄弟机构齐赴义乌,与当地政府部门、金融监管机构和相关企业代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心连心的沟通,共同解决金融服务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在共建“一带一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国内企业“走出去”参与跨境贸易的投资往来倾向日益凸显,对金融服务多样化便捷化的需求愈发迫切。

有鉴于此,浙江工行高度重视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企业的金融服务提升工作,制定全省系统本外币联动客户名单,从中筛选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的重点外贸及“走出去”企业,充分发挥“一点接入 全球响应”的集团化、国际化、综合化经营优势,着力打造全球化的融资产品线,不断加大“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优势产能输出等外向型经济重点领域的贸易融通服务支持力度。

截至目前,浙江工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跨境项目承贷金额达40亿元,多个合作项目入选《浙江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清单》,比如向某印尼项目放贷16亿元并提供优质、全面、高效的跨境金融服务,助力这家集团企业迄今最大的“走出去”项目而成为全省银行业支持“走出去”融资模式创新的经典之作。

增进资金融通 织就共富繁荣新局面

十年间,共建“一带一路”已经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进入精耕细作的“工笔画”,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增进资金融通作为重要支撑,需要国内金融机构通过创新来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而其基石则是“汇通四海”。

工银集团是全球第一大人民币业务银行,在新加坡、卢森堡、卡塔尔、泰国、加拿大、阿根廷、俄罗斯、老挝、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巴西等11个国家担任人民币清算行,并通过全球化、全天候的资金清算体系,向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全球7x24小时不间断人民币清算服务,年处理跨境、离岸人民币业务超100万亿元。

2023年6月,浙江工行跨境联动工银印尼,为义乌某出口商成功办理了中国-印尼本币结算(LCS)机制项下跨行印尼卢比收款结算与结汇业务,打通了印尼卢比跨行结算通道,丰富了中国-印尼本币结算应用场景。

据悉,中国-印尼双边本币结算(LCS)机制对促进中印双边经贸合作意义深远,一方面帮助两国企业使用本币进行贸易结算,便利化程度显著提升;另一方面通过人民币和印尼卢比的直接兑换业务,让广大客户的汇兑成本大幅降低。

面向共建“一带一路”的第二个十年,工银集团进一步发挥全球经营优势,主动服务外贸外资客户,推动银行间市场开放及业务创新,持续丰富外汇交易币种,支持办理近30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币种结售汇、外汇买卖业务,服务“走出去”中资企业货币兑换及套期保值需求。

浙江工行一直致力于产品开发、业务创新,联动30多家境外兄弟机构,合作办理单证、担保、贸易融资、外汇资金、跨境资金池等各类业务。尤其在汇率避险方面,推动“一带一路”新兴市场货币NDF交易,提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60多个小币种与美元的汇率锁定,帮助客户在“走出去”过程中规避汇率风险。

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推动浙江企业境外发债和境外IPO业务、服务好有海外融资需求的客户,浙江工行携手工银亚洲、工银国际和工银新加坡分行等境外兄弟机构,专门成立了境外发债业务联动团队,提供包括境外评级、内保外债等在内的一系列综合金融服务。

同时,和工银亚洲一起建立《浙江企业境外IPO目标客户清单》,专职客戶经理和专业团队对清单内客户逐一对接、逐笔落实,提供境外IPO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帮助浙江某汽轮有限公司等企业在香港及其他国际金融中心成功上市,还服务多家客户在瑞士交易所发行GDR全球存托凭证,累计金额超13亿美元。

十年筑梦新丝路,二次启航续宏图。站在新时代第二个十年的新起点上,伴随着“一带一路”合作渐入佳境,浙江工行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继续有力发挥金融血脉作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努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责任编辑_曲玲玓

猜你喜欢

工银义乌印尼
工银悦爱系列信用卡正式发布,助力“她经济”
工银全球付 支付更轻松
下车镇赴义乌招商引资
印尼出手
义乌展
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损益表(2019)
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资产负债表(2019)
印尼举行反恐演习等四则
一个人在印尼走山看海
为义乌试点聘任公务员制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