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荷塘月色》的艺术之美

2024-04-10黄正一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田田含蓄荷塘月色

黄正一

佳作风采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现代散文名篇。文章所体现出来的艺术之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荷塘月色》的艺术之美,美在结构严谨,美在意境优美,美在感情含蓄,美在语言典雅。

美在结构严谨。文章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始,以作者回到家中结束,首尾呼应,形成一个圆。游踪是文章的明线,还有一条暗线,是作者心理的变化——从不宁静到宁静到不宁静。明线、暗线相互交织,使整篇文章形散神聚、结构严谨。

美在意境优美。作者调动了视觉、嗅觉,由整体到细节,给我们展现了一个芳香四溢的荷塘。写月色,作者先写叶子和花上的月色,又写天上淡淡的云,写高处的灌木、杨柳的倩影。从近处到仰视天空,再到远处的树木,作者视角不断转换,将荷塘上的月色一网打尽,勾勒出一个朦胧空灵的意境。月色清淡,荷香缕缕,这种优雅、朦胧、幽静的意境,给人无限的享受。

美在感情含蓄。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色彩。”那么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的感情是什么样的呢?作者在文中多次说“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可见作者内心并不愉快。文章写于1927年,彼时,国内军阀连年征战,局势十分混乱。生活在这样的世道里,一个关心国事的爱国知识分子,怎么会心情如诗如画呢?描写的景越美,越反衬作者内心的不宁静。同时,也表现了此刻自由的珍贵,凸显了现实的束缚,饱含着作者对不自由现实的不满。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也体味了包含在质朴语言中的含蓄感情。

美在语言典雅。作为北大教授,朱自清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因而他的语言具有一种典雅之美。《荷塘月色》中,尤为显著。如“荷塘的四面,高高低低,远远近近都是树,而杨柳最多”,高低远近,作者用叠词,展现了一种平仄相间、咏叹低回的缠绵,形象地写出了荷塘四周树多的特点。“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幽僻”,这个词简洁而意蕴深厚,写出了路的宁静、荒僻,少人来。如果用“偏僻”的话,意蕴就浅了许多。再如写荷叶用“田田”来修饰,“田田”来自于古诗词,汉乐府《江南》中说“莲叶何田田”,指的是荷叶相连的样子。

读一篇名篇佳作,就像和一位饱读诗书的学者交谈,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读《荷塘月色》,我就感悟到了无尽的艺术之美。

【湖北通山縣第一中学高一(7)班】

猜你喜欢

田田含蓄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作品: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含蓄和夸张、“隐秀”和“夸饰”
脚踏实地
含蓄三义
一鸣惊人
学无止境
闭门思过
王士禛 汉诗에 나타난'含蓄'의 미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