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尺巷记

2024-04-10P敏

莫愁·小作家 2024年1期
关键词:吴姓张英秦始皇

� P敏

六尺巷,古来即天下游客津津乐道的打卡地。典出于桐城先贤、被康熙赞为“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的张英。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其父更了不得,乃是担任过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张廷玉。

这样的家与人,民间谁敢与之争锋?还就有。据说张英的府第与一富户吴姓相邻。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张英家人觉得自家权势大,不愿退让,还为此打起了官司。地方官谁也不愿得罪,就反复出面调解,但始终没有达成共识。事情越闹越大,张英家人为快速搞定这事,就给朝中的张英写信,意思是吴家欺人太甚,您老人家一定要给家里出口恶气。孰料相爷张英阅罢,却付之一笑,批诗寄回曰:“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愧然大悟,旋即拆让三尺地皮于吴姓。吴姓深为感动,也即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两家间一条六尺宽的巷道,成为后人必去瞻顾且唏嘘叹赏、四处传颂之地。

我呢,既来之,自然也得去看之。不过望着相府那高墙大院,我感动之余,忽然想起一句老话:“一入侯门深似海。”到底是相爷,其府内之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之煊赫,甚出我意料。倘我是那府主,或许也不会在意区区三尺之地,乐得做个好人,且事实上也流芳了千古。反之,若那张英家,亦如我等平头百姓只得几十、百把平方米老屋,恐怕头破血流也要寸土必争一番吧?然再想,我这不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吗?张英之虚怀若谷、器识宏大,也还是明摆着的。所谓有诗为证:“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其意旨浅显却十分深远。故这六尺巷之典真正动人处,并不在那三尺之地,而在张宰相之人生观的通透豁达、品格的明智高迈。有此襟抱者,纵升斗小民,也未必會斤斤计较那些世俗功利和眼皮底下一点是是非非了。更值得强调的是,人生于世,尊严至上。咱们又最在乎面子,人们百般算计、千般争斗,常常并不在于几分财利,而是“不蒸馒头争口气”。那张英贵达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让出的可远不止三尺之地,而是在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封建时代,某种程度上向平民的纡尊降贵。这就益发难能可贵了。念此不禁深感不虚此行,是以为记。

姜琍敏:一级作家、《雨花》原主编、中国散文学会原副会长。现任江苏省散文学会会长。1976年迄今,发表、出版长篇小说11部,出版诗集、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随笔集24部,多次获奖。

编辑    沈不言   786559681@qq.com

猜你喜欢

吴姓张英秦始皇
残菊
深秋
减字木兰花·乙亥清秋
艺术百家 张英
秦始皇忆师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秦始皇拜荆条
秦始皇拜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