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康养”引领下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提升设计研究

2024-04-10方美清王明艳王晶晶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4年1期
关键词:盐城市滨水城区

方美清,王明艳,王晶晶,徐 红,孙 璐

(1.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2.盐城产教融合发展研究中心,江苏 盐城 224005;3.苏州园科生态建设集团,江苏 苏州 215123)

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荣。城区滨水景观是指在城市区域内由水体和周边景观元素共同组成的滨水景观,是“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主要包含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1]。随着《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水资源〔2013〕1号)的印发,标志我国正式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2]。江苏省人民政府先后颁布《关于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2020)[3]、《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4]等文件,提出统筹生态环境,全面推行河道、绿化等综合管护,加强滨水风貌设计、江河风光美化,加快改善城区居住环境,彰显“水韵江苏”的生态魅力。城区滨水景观作为区域生态环境的“血脉”,是城市绿色宜居的“基石”,现有对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区滨水景观的设计策略[5-6]、生态修复[7-8]及质量评价[9-10]等方面,虽已展开大量研究,但立足地域特色进行城区滨水景观的功能升级、空间再生、文化传承等研究还有待拓展。

亲近水体是人类的本能属性[11],特别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人们对城区滨水景观的需求越发强烈,愈加关注其康养疗愈效益。随着盐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区滨水景观存在生态品质不高、综合功能不足、植物配置单一、地域文化缺失、基础设施匮乏等现象,城区滨水景观面临的挑战亟待解决。2023年盐城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康养”的深度融合,大力建设“绿色生态之城”“绿色宜居之城”[12]。开展城区滨水景观的更新设计是盐城市强化环境治理、深化城市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围绕当前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的现状及困境,依托景观生态学、压力缓解理论、恢复性环境感知理论,探究城区滨水景观的设计原则,进行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的提升设计,不仅能营造具有弹性、康养等复合功能的城区滨水景观,而且能改善盐城市人居环境的整体质量,增进盐城市“水韵盐阜”的形象塑造。

1 现状与困境: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的表征

享有“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世界”美誉的盐城市,位于江苏沿海中部,总土地面积为1.77万km2,拥有江苏省最广的海域、最大的沿海滩涂、最长的海岸线以及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13]。全市境内河渠纵横、水网密布,有串场河、通榆河、新洋港等主要水域环境,水体景观及其环境资源颇为丰富,被誉为“百河之城”[14]。近年来,盐城市加快推进新洋港、蟒蛇河、串场河等重点河道的水环境治理和滨河景观带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且顺利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和“国际湿地城市”认证,但城区内的滨水景观还需进一步优化(特别是老城区域)。通过实地调研通榆河(新都路段)、前进河、小新河、北港河、跃进河(西环路至奋进路段)、庄沟河等滨水景观,综合评价城区滨水景观的现状,发现其面临着一定的困境。

1.1 景观生态品质不高

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的总体规划不足,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不完整、雨水适应性差,滨水景观空间的整体性、异质性较低,缺乏和谐共生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城区滨水景观中的水体遭到不同程度的点源污染,大部分水质呈“灰绿色”,城区滨水景观的生态品质不高;紧邻居住区的滨水景观因受场地范围的限制,空间尺度多较长且狭小,空间布局拥挤、形态单一,缺乏构成美和形态美;部分城区滨水景观的水体中漂浮着固体废弃物,城区河道及其景观缺乏科学的管理,导致城区的人居环境质量偏低。

1.2 景观综合功能不足

当前城区滨水景观的游憩功能较弱,市民的参与性、互动性较低,场地内缺少进行休息、观光、健身、交流的功能空间,缺乏相应的亲水性游览路线;城区滨水景观的生态功能不高,滨水景观中河流的自我净化能力及自我修复能力较差;城区滨水景观的人性化设计较为不够,对周边居民的活动行为和身心需求缺乏整体考虑,对特定人群(如老年人、小孩、残疾人等)更未涉及,康养休闲、科普教育、文化传播等功能更加匮乏。

1.3 景观植物配置单一

城区滨水景观中的植物品种单一,植物的形态、结构等设计较为欠缺,植物斑块未与盐城市自然环境的生态基质相融合,场地内缺乏完善的植物生态系统;部分城区滨水景观的地表多为郊野式的乡土绿地或为小型蔬菜种植地,滨河两岸的乔木、灌木稀疏,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开发不吻合;受直接硬化的水泥驳岸和场地内河流水质的影响,部分城区滨水景观中的水生植物难以生长,植物的场地适应能力、自我生长能力较低,混合式植物花境较少,缺乏景观生机感。

1.4 地域特色文化缺失

目前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多为区域边界式的旷野空间,对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的传承与发扬较为欠缺,几乎没有展示盐城市的“红、蓝、白、绿”四色文化和当地浓厚的风土人情、乡土风俗,城区滨水景观的多重价值与文化传播联系不紧密;城区滨水景观的场所营造未体现滨水景观设计的和谐之美,场所内的景观视觉效果较为单调,未能展现盐城市的城市文化内涵。

1.5 生态基础设施匮乏

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中的各类水利设施及雨污管网已年久、破损,可供市民游览、休息等用途的公共设施较少,滨水景观的整体设计未有效契合现状地形,缺少亲水设施、安全设施、指示设施以及卫生设施,滨水景观空间的安全性较低,特别是城北老城区较为突出;城区滨水景观中河道两侧多为石块、水泥组合而成的垂直式硬质驳岸,河道驳岸硬化明显,导致水体之间的循环受阻,水体流通性较差、下渗困难,且河道驳岸造型单一,缺少阶梯式、立体化的生态驳岸。

2 学习与借鉴:相关理论分析

2.1 景观生态学

1939年德国地理学家Carl Troll首次提出景观生态学[15],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对生物活动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科学”[16],其研究的核心是人类活动对景观的生态影响,探究不同的景观尺度下景观格局与社会-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17],重点关注景观的结构、功能、变化、管理及设计,以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来实现建立宜人景观和保护自然景观的目标。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体系包含景观的系统整体性、景观的连接与渗透、景观的时空尺度与空间异质性、景观的等级结构、景观的生态流、景观的文化性及多重价值等方面。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结构层级有斑块、廊道、基质,具有融合多维度、多层次、多学科的特点,其不仅能为景观的主观认知、设计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为跨尺度复杂的、综合的景观问题提供解决方法[18],而且能构建社会与生态、艺术与科学的相互耦合以及自然环境、人类福祉相互联系的桥梁,是我国景观设计、风景园林等领域的重要理论。

2.2 压力缓解理论

乌尔里希(Ulrich)围绕压力源的特点提出“压力缓解理论”(Stress Reduction Theory,SRT),认为当自然环境具有适度的复杂性、适当的景深、视觉的焦点、丰富的自然元素和没有危险物等特征时,人很容易被吸引,让人产生积极情绪来代替消极情绪,引发远离威胁的心理变化并激发自主唤醒水平,提高环境适应能力,使压力得到缓解[19]。自然环境能引导人产生正面的情绪,能使人的生理刺激恢复到平静的状态。人对自然环境具有本能的倾向性,无需学习就会有积极反应和情感倾向,这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此外,观看水体、绿色植物等自然景观的照片或影像也会对人的情绪、行为和压力产生积极的恢复作用,并且景观场所越易引起人的注意,则会给人带来更加明显的压力缓解体验。

2.3 恢复性环境感知理论

当人的感觉器官受到恢复性环境的直接作用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综合性的感知,即为恢复性环境感知。恢复性环境感知源自于卡普兰(Kaplan)夫妇提出著名的“注意力恢复理论”(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ART)[20]。人在进行集中注意力的活动时,注意力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减弱,易产生情绪波动、失去耐心、分神等现象,这是由于较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而引起的精神疲劳。注意力消耗过度,会触发压力的上升。相反,在观察自然环境时,不需要耗费定向注意力,会被自然景观不自觉的吸引,有助于注意力恢复和压力缓解。因为人对自然环境的向往是一种本能反应,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不需要专心注视。自然环境能给人一种无意识的放松状态,经过自然环境的压力舒缓体验后能会产生正向的情绪反应和高度的注意力。恢复性环境感知主要有远离感、魅力性、延展性和相容性四部分组成[21]。

3 依照与遵循: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的设计原则

3.1 整体推进,以水兴城

城区滨水景观的提升设计要立足盐城市的总体水域河网,基于盐城市的发展目标及存量空间的限制条件,综合考虑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效益,做到科学统筹、整体推进,深化城市的综合治理,奋力创建“以水兴城”。在满足防洪抗灾的安全前提下,强化推进城区滨水景观与空间营造、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雨水调蓄等方面的融合,构建弹性且可持续的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建设体系。同时,基于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的现状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优化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的设计与建设标准,细化城区滨水景观的监管内容,实施“建、管、监、治”多重并行[22],创立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的综合发展机制,促进盐城市的全面兴盛繁荣。

3.2 生态优先,以水造绿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引领,城区滨水景观的更新设计要衔接盐城市的区域生态系统,坚持尊重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强化绿色设计,竭力实现“以水造绿”。要尊重城区滨水景观的自然属性,综合评价城区滨水景观的水体、植物、土壤、气候等景观因子,充分考虑城区滨水景观的生态敏感度和生态价值,运用低影响开发(LID)、海绵城市的生态措施,促进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的各生态单元、各景观设计要素之间的调节、耦合、共存,提高城区滨水景观的自我更新能力[23]。同时,立足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的生态基质,实行最小干预、动态保护,细化城区滨水景观的空间设计、景点规划、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优化城区滨水景观的生态结构,提升城区滨水景观的生物多样性和空间整体性,构建和谐、稳定的城区滨水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3.3 人文关怀,以水养人

城区滨水景观的提升要在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身心需求、行为特点的基础上,遵从以人为本、面向生活、关注健康的原则,综合运用压力缓解理论、注意力恢复理论的原理来提升景观品质,精确划分并组织好城区滨水景观的公共活动空间,完善各类公共设施,拓展城区滨水景观的康养、疗愈、休闲、游憩等功能[24],让广大城区居民走进水景、与水亲近,构建人景交融、人水共生,致力达到“以水养人”。注重城区滨水景观及其要素与广大居民之间的相互作用,正确处理好城区滨水景观中空间的开放性、场景的康养性、道路的可达性、水体的互动性、植物的美感性、设施的体验性、亲水的安全性等内容,增进人与水、人与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深化邻里关系建设,营造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的“场所精神”。

3.4 特色彰显,以水塑文

城区滨水景观的优化升级需依照当地水体环境的演化规律,尊重地域文化,做到遵从特色、因地制宜,以城区滨水景观的空间场所、小品设施等为传播介质,将地域文化、乡土风俗等融入城区滨水景观的设计中[25],提升城区滨水景观的空间意象,加强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的文化魅力,积极构筑“以水塑文”。同时,要引入柔性景观的设计理念,将特色文化、生态措施与城区滨水景观的设计相融合,增强城区滨水景观的协同效益,提升城区滨水景观中文化空间的特色化、生态功能的高效化、景观形态的多样化,推进盐城市风土人情、特色文化的展现与传承,增加城区居民的地域认同感。

4 突围与更新: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的提升设计策略

4.1 超前统筹,创新景观规划

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的提升设计须立足对城区滨水景观的现状评估和问题剖析,围绕“国际湿地、沿海绿城”发展目标,依托全市的水系总体规划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布局,进行超前统筹、系统设计、政策引领,科学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城区滨水景观发展规划和居民健康发展规划,疏通城区河网,预留发展空间,优化建设时序,强化综合治理,构建城区滨水景观的生态安全格局,打造盐城市的“碧水河景”。运用引导性设计方法,细化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联合周边社区共同编制区域性滨水景观专项规划,并详细制定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提质工程的建设导则和管理细则,综合提升城区滨水景观的生态修复、空间营造、景观更新、设施改建、疗愈效益、文化展示等方面的设计要求。基于大数据平台进行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的智慧化监控与管理,利用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技术[26],精确统计各区域的雨水状况和河流水体的存储容量、下渗能力,结合城区滨水景观的水文、地形、管网、植物等景观要素,建立城区滨水景观的雨洪管理系统和景观适应性设计体系;提前预测城区滨水景观未来可能面对的各种环境压力和自然变化,提早准备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综合提升城区滨水景观的稳定性、冗余性;积极推进城区滨水景观中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方式,增进城区滨水景观的雨水管理、景观设计和资源利用的高效协调。此外,创新制度建设,强化政策落实,推行多主体、多部门共管共治,共同建立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的养护管理机制,并加强环保宣传,鼓励广大居民积极参与,提高城区居民的自治能力。

4.2 综合升级,拓展景观功能

基于“生态+康养”引领,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的设计需深化总体功能,进行重整扩展、多维优化、综合升级,提升城区滨水景观的生态、疗愈、休闲、观光、康复、科普等多重功能,构建盐城市的“灵水河景”。引入弹性设计理念,多选用生态性措施,将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的设计与社区景观、城市公共景观的建设相结合,提高城区滨水景观的整体连贯性,并创建多样的景观形态和循环的雨水体系,提升城区滨水景观的生态功能,为城区滨水景观的循环发展提供保障。针对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正确选用水环境基底改善技术、水环境强化净化技术、水环境动力调控技术、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水环境景观营造技术等进行城区滨水景观的生态治理[27],提高城区滨水景观自身的系统适应性、生态安全性及场景美观性。面向城区中不同的活动人群,深入调查广大居民的行为习惯和活动需求,特别关注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以及亚健康人群,综合运用循证设计[28]、康复性设计等方法,将居民的身心健康融入城区滨水景观的营造中,把城区滨水景观的物理环境设计成具有疗愈功能的空间场所,让城区居民在愉悦的滨水景观中坚信自身的价值、引发正向的情绪并提高自己的身体运动机能,不仅能强化城区滨水景观的康复效益,提升城区滨水景观对人身心的缓解作用,而且能营造城区的“15分钟康养生活圈”,促进城市水体环境与居民健康的协调发展,助力盐城市的“国家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

4.3 多元再生,激活景观空间

通过对场地现状中的空间要素、空间形态等进行详细梳理,运用叙事性设计的方法来优化城区滨水景观的空间序列和游览路线,做到多元再生、串点成面,积极构筑城区滨水景观的适应性生态空间、创意性文化空间、立体化植物空间、多样化体验空间[29],激活空间韧性,营造盐城市的“秀水河景”。按照城区滨水景观中不同的功能规划,借助“五感”设计原理,合理划分康养休闲区、生态观赏区、文化展示区、运动健身区、科普教育区等景观区域;重点保护城区滨水景观的核心源地,以河流水体为中心,以景观道路为纽带,合理运用带状式、环状圈层式、拓扑连接式、楔形放射式等形式设计来提升城区滨水景观空间的平面布局,运用立体构成原理来重组优化城区滨水景观的空间形态;以最少干预的方式来调整城区滨水景观中场地的标高和坡度,降低人为因素对城区滨水景观的干扰,并对城区滨水景观中的零散场地进行雨水花园设计处理,做到聚少成多、适地适景,提升城区滨水景观的丰富度;强化城区滨水景观的节点设计,增设儿童的嬉戏空间、老人的活动空间、残疾人的无障碍空间等,对接疗愈环境的建设,细化水体空间、道路空间、植物空间、公共活动空间、文化展示空间、边界绿化的氛围营造,提升城区滨水景观空间的艺术魅力,构建“生活的艺术”。

4.4 增绿添彩,营造植物生境

依据场地现有植被群落,系统考虑植物的品种、造型、花期、季相及生态习性等特征,运用生态设计和乡土设计的方法,合理设计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布局造型、种植密度,优化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中植物的平面形态和竖向结构,优先选择多年生且视觉效果好的乡土品种,进行增种乡土植物、添补水生植物,做到加树添花、增绿添彩,营造立体的植物生境和生态的植物系统,增强“四季有景”的景观美感,构筑盐城市的“美水河景”。多选择适应能力强、净水能力高且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既能高效吸附河流水体中的各种污染物,促进水体净化和雨水调蓄,又能有效应对降雨期和无水期,展现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的生态弹性;依据城区滨水景观中不同的水深情况,正确选择湿生、浮叶、挺水、沉水等多种水生植物[30],打造“美化植物+护坡植物+净化植物”的多维度植物生态花境,提高城区滨水景观的空间层次感和空间疏密度,并结合生态浮岛、植草沟、河岸生态带等生态措施,对城区滨水景观中的缓冲区、边缘区、乡野绿地和蔬菜种植地(私占型)等场地进行整改,营造具有特定主题、自然生态且有经济价值的植物群落。

4.5 融合传承,重塑地域文化

遵循盐城人的生活场景和文化印记,仔细梳理并凝练盐城市特色的地域文化,运用融合设计、交互设计的方法,对盐城市特有的“红、白、蓝、绿”四色文化(即新四军文化、海盐文化、海洋文化、湿地文化)和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间故事、人物典故、风俗庆典等地域特色进行元素推演、造型设计、氛围营造,将其渗透于城区滨水景观的场所空间、植物造景、景观小品、公共设施等设计中,做到文化注入、特色塑造、传承再现,营造盐城市地域性文化景观,建设盐城市的“韵水河景”。运用比喻、拟态、叙事、象征、转换等表现手法,对新四军抗战、盐业制作、丹顶鹤、麋鹿、淮剧杂技等故事和施耐庵、范仲淹、陆秀夫等人物进行盐城市地域文化形象的创意表现,设计出富有文化内涵的主题广场、人物雕像、故事长廊、亲水平台、滨水休闲等场所空间,提高城区滨水景观的景观意象和文化价值[31];结合生态性措施,进行城区滨水景观中的指示牌、垃圾桶、路灯、座椅、市政井盖等设施的创新设计,打造具有文化、生态等“多特质”景观基础设施,提升城区居民的文化感知。此外,借助智能交互技术,运用数字装置艺术来展示地域文化,增进城区居民在城区滨水景观中的交互体验,不仅能促进盐城市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助力科普教育、环境美育,而且可提升文化神韵,增强“乡愁”的记忆与归属。

4.6 完善服务,增补基础设施

围绕城区居民的行为方式与身心需求,运用弹性设计和无障碍设计的方法,增补城区滨水景观中的生态基础设施,更新河流驳岸形式,做到提升服务、完善设施,提高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的亲水互动体验和综合服务水平,创建盐城市的“亲水河景”。全面更换城区滨水景观中破损、老化的雨污管网,优化雨污设施的分布,规范生活污水和城市雨水的排放;准确掌握现有场地的雨水径流方向,灵活设计城区滨水景观的场地标高,合理调整地形的下凹深度和竖向坡度,营建雨水的多级处理设施系统,积极引导雨水的汇集、存储;深化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将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生态驳岸、生物滞留池、植被缓冲带、生态净化塘及透水性铺装等生态措施与城区滨水景观中的康养休闲设施、指示信息设施、观光游憩设施、运动健身设施、卫生服务设施等建设相结合[32],构建具有高互动性、高安全性、高舒适性的滨水景观;在满足各类活动功能的基础上,利用拼接铺装的施工手法对原有水泥的硬质铺装进行“化整为散、化硬为软”,运用透水性铺装材料(如透水砖、嵌草砖等)或在缝隙中添补砂石和草类植物[33],构建微小型的植物生态群落,既可促进雨水就地分散排放,又可改变原有的“灰色空间”;依据设计主题和活动组织,选用“植被+土壤+石块”式驳岸、“植被+镂空式混凝土砖+土壤”式驳岸、“植被+土壤”式驳岸等来建造生态自然式驳岸,柔化原有硬质驳岸,提升城区滨水景观的生态效益和视觉美感;综合考虑城区滨水景观的开放性、公共性,适当设计安全应急场所,并结合社区管理机制,设立专人负责城区滨水景观中各类设施的检查与维护,系统推进城区滨水景观设施的保护监管。

5 结语

基于对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现状与困境的分析,依托景观生态学、压力缓解理论、恢复性环境感知理论,从规划、功能、空间、植物、文化、设施等方面提出超前统筹、综合升级、多元再生、增绿添彩、融合传承、完善服务等设计策略,来营造“水秀、河清、疗愈、景美”的城区滨水景观,不仅能推动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的提升改造,促进盐城市的城市更新和高质量发展,而且能提升盐城市的空间活力和景观魅力,增强城区居民的城市幸福感。期待在今后的研究中,对城区滨水景观的生态环境要素和恢复性环境感知的量化、智慧型滨水景观建设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拓展。

猜你喜欢

盐城市滨水城区
盐城市深化专项整治
盐城市扛起使命担当 锻造应急铁军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现代城市滨水特色景观设计探析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浅谈滨水线性景观设计
对淮安市城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