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栖之地

2024-04-10孙令辉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石柱

孙令辉

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许慎《说文解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图腾。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以龙为名的山、岭、江、湖、湾、滩、潭、塘、池、泉、门、口、桥,或镇、村……比比皆是。这些地方,或地貌似龙,或民间流传龙的故事。

我家乡的龙栖湾,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它位于中国陆地最南端的三亚市与乐东县的交界处,北边的山岭像一条卧龙,南面的沙滩似一条长龙,二龙相拥相伴,在暮去朝来、潮起潮落的涛声中,演绎了一场旷日持久、不弃不离的山海之恋。

龙栖地名历史悠久。《正德琼台志》:“海水湾旋二里,昔有龙栖于此”为现存志书较早记录。清光绪《崖州志》载:“龙栖岭,城西六十里,高三十丈,上有石柱聳立,折为两段。下为龙栖湾,有石状如锣鼓。”这里的“城”指古崖州城,州城往西六十里,山岭叫龙栖岭,海湾叫龙栖湾。岭上有石柱。传说石柱是神仙下凡游玩、歇脚下棋时留下的旧迹。年少时,曾跟随大人探访过石柱,发现石柱底下有一个岩洞,洞里的石头形似石凳、石梯、棋盘,错落有致,非常神奇。20世纪70年代,龙栖岭被辟为采石场,粗暴的爆破作业,炸毁了石柱、石洞,毁掉了龙栖岭的神秘色彩,让传说故事再也找不到承载它的物证。现存的石柱为采石队后来修筑的。岭脚下是龙栖湾,湾内“有石状如锣鼓”,这里的“锣鼓”指海中的“东锣岛”“西鼓岛”。两座岛屿屹立海中,东西相隔数里,像两艘巨舰,守护着海疆,守护着岸上的村庄和人民。关于两座岛屿,也有一个传说故事。相传若干年前,观音为阻止海水浸岸毁村,她腾云驾雾下凡龙栖湾,挑土填海,由于担子太重,扁担不堪重负折断了,两只簸箕里的土掉进大海,形成了状如锣、鼓的两个岛屿。岛屿阻隔了汹涌的潮水,迫使海流改变了潮向,保住了沙岸,从此岸上村安民乐,人间烟火缭绕。传说寄托着故乡人对龙的敬畏、崇拜和喜爱之情。

龙栖意为龙憩息之地。中国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中,但凡有龙现身、憩息的地方,环境皆极端恶劣。龙栖湾亦然。史书记载“自儋至崖八百里”,基本上是一马平川,过了今乐东县九所镇中灶村的抱陀溪,便迎来了西路进入古崖州城之前唯一一处天险——龙栖湾。山与海的苦恋成了绝唱,山与海的相连成了关隘。龙栖岭自北面连绵而来,横亘海边,从山脚至沙滩是一片乱石岗,嶙峋危岩,杂乱无章,山深林密,荆棘丛生,无路可走。平时出行靠海舟,陆上商旅往来,只能紧贴海边攀援石头绕着石缝才可通行。这里由于环境险恶,荒无人烟,劫杀之事屡屡发生,让官府头痛,令百姓胆寒。崖州民歌传唱:无事勿去龙栖湾,山高湾长乱石岗。盗劫猖獗鬼都怕,有命前去无命还。

到了明朝,驿站、铺舍出现,标志琼岛古代交通脉络初见雏形。官府在龙栖湾的东西两头设置了酸梅铺、抱陀铺,派铺兵负责护送往来商旅、递送文件书信等,以维护沿途交通秩序,这种形制一直延续至清王朝分崩离析。20世纪初,冒着黑烟的轮渡把汽车送上琼岛,也送来工业文明新气象。当汽车嘶哑的喇叭一响,光柱一样的车灯一闪,整个琼崖千年古驿道从此淡出人们的视野,湮没于无形。龙栖湾则不同,道路拓宽的同时,也拨开了龙栖湾“鬼都怕”的迷雾,让世人目睹它的容颜。

龙栖之地果真藏龙卧虎。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仅二十里长的龙栖湾就构筑了梅山高土墩、九所两个据点,对梅山根据地进行严密封锁,还修建一条从龙栖岭脚下穿过的石碌至三亚安由铁路,源源不断地掠夺石碌、田独铁矿资源。当地党组织利用龙栖岭(现叫青岭)的独特位置,建立交通站,破坏日军的电话线、桥梁和铁轨,神出鬼没打击敌人,直至最后胜利。解放战争时期,琼崖纵队第三支队一次重大战略转移,就是从仲田岭海边启航,于龙栖湾登陆的;当地军民配合琼崖纵队与顽固不化的国民党在距离龙栖湾不远的九所、梅山短兵相接,展开六次战斗,赢得胜利,迎来全岛解放。人民群众是英雄,是翻山越岭、翻江倒海的真龙,一曲曲龙腾虎跃的英雄壮歌,震撼山海。

龙栖之地,宜居之城。改革开放以后,龙栖岭下的公路一次又一次被拓宽,铺上了柏油;修建了西环铁路,老式铁路废弃了;环岛高速公路从龙栖岭(青岭)肚子里穿过,交通更加便捷,再也想象不出龙栖湾当年“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的险峻样貌了。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如今的龙栖湾畔,一座座依山傍海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一个个优美的小区,吸引了祖国各地大江南北的人群到这里置业和生活,形成万余人规模的大社区。他们聚居一起,安享阳光沙滩、碧海蓝天、椰风海韵的宜景宜人宜居之城的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石柱
立方任意岛之过河
石柱迷宫
孤独的 “巨人七兄弟”
肯尼亚十九根石柱的秘密
蘑菇石柱
通天石柱
石柱:以中蜂产业推进绿色创新发展
石柱参中人参皂苷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
巴勒贝克发现第三根超巨大石柱
蜀人南迁留遗踪 四川宜宾石柱地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