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世之殇

2024-04-10周宇

剧影月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阮玲玉表演区文山

周宇

《阮玲玉》是焦媛实验剧团的作品。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无锡分会场的一场重头戏,《阮玲玉》以其细腻入微的人物表演、独特灵动的舞台设计征服了观众,它以充满怜悯的笔调,刻画了一代名媛阮玲玉真诚热情、不断挣扎却又终于陷落的一生。虽然全场对话都是通过粤语进行的,但是演员入木三分的表演相当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焦媛实验剧团的作品一向以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而著称,此次上演的《阮玲玉》,与之前上演的《金锁记》均有着十分浓厚的女性特征,不论是阮玲玉,还是《金锁记》中的曹七巧,都是被世俗的世界无处不在的束缚所推向绝境中的女子,焦媛实验剧团的这些作品每一部都饱含对女性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的深入思索与同情,值得再三探讨。李铭森导演执导、锦云编剧的此剧2014年曾由徐帆、濮存昕主演巡演,此次由焦媛主演,算是重排。

舞台呈现上,本剧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锦云的剧本保留了一如既往灵活的场次转换的特征,借以呈现阮玲玉所处时代的急剧变革的社会画卷。但剧本的设计过于平淡,冲突不够激烈,仍有许多可以改进的空间。

一、戏剧结构与人物

(一)叙事结构与氛围烘托

讨论叙事,最重要的尺度是时间。然而戏剧中的时间与现实的时间并不相同,剧场中的一小时,往往是演绎了人的一生。因此,在叙事中所讨论的,事实上是戏剧之中正在进行的事件的时间与叙事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大多数戏剧都是按照事件的顺序发生的,但是时间的跳跃在当代戏剧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多。

《阮玲玉》整部戏剧总体上是以追忆的倒叙结构进行的,但同时又加入平叙的手法。阮玲玉的女儿小玉与已经年老被称为“大师”的穆天培,是贯穿了全剧的第二条引线。阮玲玉的过去与穆天培、小玉的现在交织,构成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平叙结构。阮玲玉真诚热情,她凭借着过人的才华与美貌,从一个穷苦人家的女子逐渐成为一个大明星。但在她短暂的25年的人生中,却所托非人,受到了张四达和唐文山两个男人的欺骗与欺凌,并最终不堪凌辱,自杀身亡。戏剧以小玉和穆天培而起,以小玉和穆天培而终,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圆形戏剧结构。

但是细细分析,此剧叙事的结构却比这要复杂得多。编剧并没有一开始就从阮玲玉母女受到张家太太迫害,无奈出走却被张四达收留讲起,而是先从阮玲玉在张四达父亲灵前哭灵却遭受张家上下羞辱起笔。阮玲玉去应聘蒲团导演的新片场景与她去应聘的缘由,在剧中的顺序也是颠倒的。在最后一幕中,阮玲玉遭受唐文山和张四达的两方夹击而不得不选择自杀的时候,阮玲玉以及前夫张四达的自白,也明显是跳跃在阮玲玉自杀之后的。我们所看到的阮玲玉,相当大程度上是穆天培眼中的阮玲玉,是穆天培所讲述的阮玲玉。因此,时间上偶然的跳跃也成了合理。叙事的合理跳跃有力地补足了在戏剧展开过程中无法涉及的盲区,保证了戏剧冲突的集中。但是,就人物而言,两个线索人物的设计太过平淡,性格不够突出,作为一条副线,设计得不够精致,除了无关痛痒的议论之外,缺乏戏剧张力,更缺乏戏剧动作,几乎是静态的。

《阮玲玉》的故事开场,便是阮玲玉遭受千夫所指、世人谩骂之下,无助自白的场景。阮玲玉所遭受的谩骂与羞辱以及她痛苦的呼喊,虽然与她当时和张四达初婚时的经历有关,却可以看作她一生所经历凄风楚雨的写照。阮玲玉无力却又掷地有声的呼喊与求救,恰是如她一般的弱女子在时代与命运的洪流中痛苦挣扎的真实诉求。从少女的清纯美好,到与残酷社会的激烈碰撞,这一开场可以看作缠绕她一生梦魇,她幼而失怙,在此后的人生中,她不断地寻求救赎,不断地寻求依靠,却最终一无所有。人世的悲苦无处不在,从最初父亲去世留下阮玲玉母女孤苦伶仃,不得不投奔张家为奴,到阮玲玉成为众人瞩目的大明星,却受尽男人的欺骗羞辱,爱人而不可得,沦为众人的笑柄,痛苦如出一辙。这样的痛苦不断地激荡、不断地回旋,终于使阮玲玉无法抵抗并最终崩溃自杀。可以说,这一开场确立了《阮玲玉》整部戏剧的氛围。但遗憾的是,在戏剧的后续部分,除了阮玲玉自杀一幕稍有烘托,并没有能够对这一氛围进行再三的烘托与深入,因此也没有能够演出震撼人心的场面,这不得不说,是十分遗憾的。

(二)人物刻画

通过对白、独白以及各种细节的精细处理,我们可以看到,《阮玲玉》对主人公性格的刻画是比较细腻的。在剧作开头,当张四达问阮玲玉想要成为什么样的明星时,她的回答是“铁样梅花”,她也确实做到了。身处大染缸中,她洁身自好、真诚随和、善待他人;为了艺术,她不惜冒着战火;为了朋友,她不惜得罪恶人。然而这难能可贵的品质并不能为她带来幸运,她的丈夫沦为赌棍,债台高筑;她的情人利用他、欺骗他,而唯一真心对待她的人,她却无法与他在一起。阮玲玉的自白,真挚动人,但是整部戏剧看下来,却让人感觉阮玲玉的一生皆是随势而动,从她嫁给张四达,到她成为明星,再后来嫁给唐文山,她的行动皆是被动的,既没有主动争取,也没有主动抗争,缺乏明确的、主动的行动,连唐文山利用小报舆论对她骗婚一场,她也几乎不做什么反抗就答应了,让人觉得缺乏冲突与矛盾甚至是乏味,那原本应该源于戏剧冲突的戏剧起伏,被人生际遇的起伏所代替,导致人物的性格不够鲜明。百乐门一场,本应是对出场的三位男主人公性格的最佳展示场,但是本剧对于三位男主人公的性格刻画并未能通过激烈的冲突爆發,而是被轻易化解,沦为蜻蜓点水,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

1.人物特有动作的反复强调

典型的戏剧动作是提高辨识度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对一些配角而言。《阮玲玉》虽对其中一些人物如马大哥的戏剧动作有所设计,在舞台的展示中,导演也有意通过老电影的影像资料与舞台上人物形象的比照来勾起观众对于那个时代风采的回忆,但是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阮玲玉的时代已经远去,那个时代所流行的影像与人物,未必能为大多数观众耳熟能详,如骆慧珠、蒲团等较为重要的配角,在剧作呈现中的辨识度不够高,没有留下能够让观众眼前一亮、记忆深刻的戏剧动作。因此在阮玲玉最后一场,阮玲玉对此生人事最终回忆总结之时,缺乏了“戏眼”,虽然场景的设计尚算精巧,但流于平庸,没有留下真正能够触碰人心的瞬间。

2.自白与独白

在《阮玲玉》中,阮玲玉有几段独白,都极有特色。阮玲玉清冷、脆弱的性格特征也在这几段对白中展露无遗。这些独白如同音乐中回旋的旋律,摇荡在剧场上空,宛如剧中无处不在却又无处存在的阮玲玉的灵魂。但是就戏剧而言,最强有力的冲突应该是在进行之中的冲突,而非静态的独白与自白。作为对于阮玲玉性格的补充,自白与独白虽然揭示出了阮玲玉一生的情结,但却未能最终化为行动,使得性格的展示不够有力。

3.人物关系——三个男人+一个女人的铁三角

张四达、唐文山、穆天培构成了阮玲玉一生中关系的铁三角。张四达是她的初恋与初婚,爱之深、责之切;唐文山曾经是他的依靠,却终于背叛;穆天培天真纯净多才多艺,她视之为一生知己。导演在舞台调度中,对这三人的关系也有所展示。张四达的自卑自贱、流氓习气,唐文山的言行不一、虚伪狡猾,穆天培的玩世不恭、真诚热情虽然都在剧中有了一定程度的展现,然而可惜的是,每个人物所表现的性格都较为单一,不够立体,没有真正能够深入人物的内心。另外,除了这种舞台上的展示,本剧对于这三人关系的挖掘并不足够深入,缺少令人印象深刻的段落。

(三)引线

1.舍生崖与自杀

在《阮玲玉》一剧中,阮玲玉曾经到过舍生崖,她从舍生崖请菩萨回家,而这一细节也成了贯穿她日后悲剧的一条很重要的引线。阮玲玉发现舍生崖是与穆天培一起,她请佛之时遇到了唐文山,第二次拜佛之时却又遇到了急于前来报复她的张四达。阮玲玉说,在她的一生中,曾经不止一次地想到自杀,舍生崖的刺激是第一次,她的好友骆慧珠的自杀是第二次。可以说,阮玲玉最终之所以选择自杀,与这段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旧时人信佛,相信跳下舍身崖,便可脱诸罪而登彼岸。这里的菩萨似乎预示一种悲剧的命运,又似乎充满一种死神的诱惑。叔本华说,人生的痛苦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得解脱——一种是死亡,一种是疯癫。加诸阮玲玉身上的悲苦的命运,她无时无刻不想要解脱,她天性向往自由,但是她所向往的自由与依靠并没有能够给她以幸福和希望,反而让她陷入痛苦的深渊。纵观她的一生,都是始乱终弃,始于美好,而终于悲剧。不,也许不仅仅是死亡。尘世间的各种痛苦,都以某种近乎美好的方式展现在她面前,引诱她踏上深渊。而死亡——这种逃离痛苦的最终形式,也以同样的魅惑摆在她面前。阮玲玉的死,是死于流言,也是死于她自身的动摇与不坚定。死亡对于她来说既是痛苦,也是对于悲苦一生的最终解脱。

2.张梦露

张梦露是唐文山曾经的情人,她的初次出场其实很早。在阮玲玉首次前来应征蒲团导演的电影时,所看到的大明星正是张梦露。她的第二次出场仍然是在片场,此时她已是为人戕害的疯女人。她的第三次出场,正是她向阮玲玉揭开唐文山真面目的时刻。然而遗憾的是,张梦露的悲剧并不能唤醒阮玲玉身为一个新女性的独立与自觉,她仍然是任命运摆弄的尤物,就如同曹七巧在永恒的孤寂中走向了疯癫与执妄一样,阮玲玉也走向了死亡。

二、影像的交汇——浅谈《阮玲玉》舞台空间的光影运用

(一)四个表演区

《阮玲玉》通过道具将舞台划分为三个表演区——靠近观众席最近的表演区主要是小玉与大师的表演,代表的叙事时间是现在;距离观众席次近的表演区是主表演区,阮玲玉一生中的大多事件均发生在这个区域;距离观众席最远的表演区则饱含更多的情感内容,更像是人物大脑中的投射,带有非常多的主观色彩。此剧的独到之处是第四个表演区的设置——道具上不断播放的阮玲玉电影的片段与剧中舞台上正在进行的故事相互交映,构成了一个由电影影像组成的第四表演区。在我们作为观众欣赏着历史上真实人物的精彩表演的同时,也使得我们跳出了时空,采用了一种更加悲悯的态度来回望历史——那些已经发生的,无法改变的过去。本剧的主创者们或许也正是以其热情来追缅那已经逝去的光辉岁月,旧日情怀。

(二)灯光的运用

《阮玲玉》中的灯光设计极有特色,一般而言,黄色的舞台灯光代表着光明、圣洁、希望,但是在《阮玲玉》一剧中,黄色灯光的出现场合却耐人寻味。在阮玲玉陷入绝望准备自杀的时候,舞台上所显现的正是黄色的灯光——这似乎也代表了主创者们的判断:世间万物皆苦,人生天地间,独来独往独生独死,苦乐自当,无有代者。既是这污浊的世界,将纯净与真诚,爱与美不断地摧毁,方才有了舍生崖上古往今来舍生取义的芸芸众生,方才有了真诚热情却又终为流言蜚语所淹没的阮玲玉。世间皆苦,无人解救,只能痛苦呼喊,唯死亡可以解脱。《阮玲玉》灯光的运用似乎带着一种哲学、宗教的意味,是对主题的不断升华与拷问。但遗憾的是这一表达极为晦涩,很难为一般观众所理解。

三、戏剧主题——生命抑或尊严?死亡抑或救赎?

《阮玲玉》所讲述的是美的陷落。这是悲剧的本质,也是悲剧的初衷。阮玲玉真诚热情地对待自己的人生,真诚热情地对待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却遭受了命运的无常,拼命怒吼却也只能沉浮于命运的脚下,所幸即使是在她为千夫所指之时,仍有人信赖她、深爱她,将她视为心中的圣母:这可谓不幸中之万幸。

正如阮玲玉在《一夜奴隶》中所饰演的新女性,她想要拥有独立、尊严与自由,同时也希望能够有所依靠。但她却始终没有一种作为新女性独立、坚定的自我意识,对于命运所赐予她的一切,她都只能被动地接受,却丝毫无力反抗。只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选择了用死亡来维护自己的尊严,用死亡来获取救赎。她在剧中坦言,在她短暂的二十五年的一生中,从没有做过一件有愧于心的事情,却因为人们的嫉妒心而不断地被恶意中伤;她所付出的努力,人们无法看到,都认为是因为她的美貌;她所得到的一切人们不认为那是因为她的付出,而是因为她的男人得到的。不得不承认,阮玲玉的悲剧有其自身的原因,因其性格的软弱、虚荣与动摇,所以她会不顾好友的劝诫,因为一副红宝石耳环而答应张四达的求婚;同样也是因为她的软弱,她又答应了唐文山的求婚,使自己最终陷入两难的境地。在阮玲玉的一生中,她始终迫切地寻求着救赎、寻求依靠,依靠男人,依靠神佛,就像一个溺水的人拼尽全力想要抓住什么,而这一迫切的愿望也是她的悲剧造成的重要原因。她或许不够独立、不够果决,也正是因为如此,该剧所塑造的是一个真实的女性,一个真实的人——一个会悲傷、会恐惧、会犯错误的人。求而不得,爱而招怨,这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极端痛苦的,对于阮玲玉这样的弱女子来说更是如此。既然美都终结为了恶与丑,既然爱都终结为恨与怨,悠悠尘世悲苦,唯有死亡对她来说才是唯一的归途,也是唯一的救赎。当排除所有其他的可能性之后,剧作中死亡的归途才最终成为可能。阮玲玉的挣扎与痛苦,也是我们每个普通人的挣扎与痛苦,唯其可信,才会动人。

四、总结

《阮玲玉》一剧以民国时期红极一时的女明星阮玲玉的一生为主线,表现了那个时代风云变化的社会画卷,探讨了在一个新女性的意识刚刚崛起的时代,女性作为弱者,在社会无处不在的束缚中被戕害、被吞噬的主题。本剧中对于女性的意识与命运的关注,在近年来上演的话剧剧本中可谓独具一格。这种痛苦的呐喊不仅仅是个人的,也是所有女性共同的呼声。虽然本剧在某些地方的处理上仍显不足,但是这种对于个人、对于弱者的人文关怀,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思索。

猜你喜欢

阮玲玉表演区文山
诗与象
诗与学
从表演区游戏中反思教育行为
小导演诞生记
幼儿园表演区游戏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阮玲玉:被三个男人毁了的一代影星
阮玲玉的人生和她的时代与社会
对幼儿园表演区活动开展的初探
两代阮玲玉的尴尬错位
Holocene paleoearthquake activity along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ruptures of the Beichuan and Pengguan fa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