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疫病与防治

2024-04-10丽,柏

关键词:死者疫病

刘 静 丽,柏 桦

(安徽理工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由于疫病流行对中国及世界经济产生极大的影响,使学者们在关注历代自然灾害与政治、经济及应对策略的基础上,逐渐关注历史上疫病流传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以明代而言,有整体论述疫灾及应对机制者,涉及到上报、祈禳、救治、赈恤、生产、监察等制度,分析其利弊得失[1];有认为重大疫情生发就是社会灾难,充分调动与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乃是疫病防治的关键[2]。区域疫病流传与官方和民间应对策略的研究居多,如谈及明代万历、崇祯时期华北地区鼠疫流行,从官府应对策略来看社会变迁[3];从地理环境看,城市与交通要道,人口稠密地区疫病容易生发[4];一些地区由于疫病频发,在疫灾面前,朝廷、官府、民间都参与救治[5];有认为官府的应对措施对缓解疫情、安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有积极作用[6];也有认为社会力量参与疫病救治,与国家制度性指导缺位有关[7];更有认为官民广泛参与是成功应对疫灾的保障[8];有通论疫灾者,根据瘟疫生发的情况,分析其特征,考察传染与救治过程[9];也有关注疫病的诊治者,分析疫病的成因,关注当时医家救治的策略与方药[10]。可以说举凡疫病生发的原因、区域、频率都有所涉及,对于医疗救治过程中的国家策略、官府应对举措、民间社会力量参与情况也多有论述。按照明代制度规定,灾伤要进行申报,上司与朝廷进行查勘,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定的救助措施。因为在制度没有明确规定疫病属于灾伤,也没有将疫病防治纳入考核范畴,故此在疫病生发时,除重大疫病需要向朝廷报灾之外,地方官多在自己职权范围内予以解决。重大疫病申报到朝廷以后,在皇帝特许或指示下,各级官府会采取相应疫病防治措施。一般性或局部地区的疫病,主要由地方官来应对,尽量动员本地缙绅与民众进行自救。总体上看,明王朝疫病防治政策是被动的,其经验教训耐人寻味。

一、疫病申报制度

明初制定的申报灾伤制度,“凡遇水旱灾伤,则蠲免租税,或遣官赈济。蝗蝻生发,则委官打捕,皆有其法”[11]卷17,p117。灾伤主要是指水旱蝗灾,并没有将疫病纳入灾伤范畴,实际上若是大疫病,还是可以申报的。如“南安府大庾、上犹、南康三县大疫”[12]卷74,p1360,显然是地方官申报的。因为典制没有明确疫病属于灾伤,在一般的情况下,地方官往往不申报。如洪武十五年(1382),旌表定远南河寨斡罗村卒裴皮铁妻李氏,裴皮铁因疫而死,李氏“停柩二年,昼夜哀临”[12]卷144,p2271。得了疫病而死,还能够停柩二年,既可见地方官对疫病不重视,也可以看到一般疫病,地方官是可以不申报的。

永乐年间,疫病纳入地方报灾范畴,从疫病报灾情况来看,应该是疫病死亡千人以上。如“江西广信府玉山、永丰二县,疫民死者千七百九十余口”[13]卷81,p1092。“江西建昌、抚州及福建建宁、邵武等府,自五年至今年正月,疫人死七万八千四百余口”[13]卷83,p1114,“广信府上饶县,疫民死者三千三百五十余户”[13]卷84,p1118。福建“光泽、泰宁二县民,五年六年,疫死四千四百八十余户”[13]卷136,p1660。“山东登州府宁海等州县,自正月至六月,男妇疫死六千一百余口”[13]卷106,p1372,“磁州、武安等县,民疫死者三千五十余户”[13]卷116,p1486。“浙江宁波府鄞、慈溪、奉化、定海、象山五县疫,民男女死者九千一百余口。”[13]卷141,p1693疫病灾害最严重的当属福建“建宁、邵武、延平三府,自永乐五年以来,屡大疫,民死亡十七万四千六百余口”[13]卷212,p2139。从申报情况来看,多是巡按申报,也有府县官直接申报朝廷者。

疫病死亡千人以上才能够报灾,故此,一些地方申报灾伤的时候,顺便提出疫病问题。如宣德七年(1432),思南府提出“近岁疫死者六十余户,粮额未除”[14]卷86,p1989。宣德九年,“直隶扬州府泰州,仪真、宝应二县,湖广永州府道州及永明县,衡州府桂阳州及临武、蓝山、衡山、酃四县,德安府云梦县,辰州府溆浦县,重庆府涪州,各奏今年夏秋旱,陂池湖泺皆固,田稼枯槁,民饥加以疫疠,死亡相继”[14]卷115,p2588。都是在申报水旱灾时,顺便言及疫病。除了地方官申报之外,地方耆民也可以上言。如“江西宜黄县耆民李崇政等言,县民连年遭疫,死亡者多,官田重租,艰于征纳,乞如旧例,折纳土产苎布,以为民便”[14]卷110,p2483。该县连年疫病,地方官没有申报,应该是死亡未达千人以上,该耆民也没有提出疫病治疗及救助的请求。

自宣德以后,大疫申报成为制度,属于卫所者由该卫都指挥使申报,属于府县者多由巡按申报,府县官逐渐失去直接奏闻的权力,特大疫病的申报也是特例。如正统五年(1440),“湖广衡州府、宁远卫、桃州等六所大疫”[15]卷74,p1450;正德十六年(1521),“陕西庄浪等卫,夏旱不雨,至秋雨潦,瘟疫大行,军民死者二千五百余人”[16]卷6,p270,这是都指挥使申报的。正统八年,“福州府古田县,自去冬十一月至今夏四月,境内疫疠,民男妇死者一千四百四十余口”[15]卷106,p2150;景泰六年(1455),“正月以来不雨,四月霜雪,瘟疫死者二千余人”;“苏州地震,并常、镇、松、江四府,瘟疫死者七万七千余人”[17]卷72,p5481;成化十六年(1480)“琼山县人畜多疫死”[18]卷210,p3670;都是巡按申报的。正统九年,浙江台州府黄岩县“自春徂夏,民间大疫,男妇死者九千八百六十九人”[15]卷120,p2417;正统十三年,“江西建昌府新城县奏,去冬今春疫气大作,县民男女死者四千余人”[15]卷170,p3280;景泰三年,“江西宜黄县大疫,民死者四千六百余人”[17]卷31,p4597;是知县申报的。正统十年,“浙江宁波府疫,军民死者六千六百余人”[15]卷127,p2549;景泰五年,“湖广衡州府奏,去冬至今春,雨雪连绵,兼以疫疠,本府所隶一州八县,人民死者一万八千七百四十七口”[17]卷60,p5270;景泰七年,“广西桂林府疫,民男妇死者二万余人”[17]卷84,p5662;都是知府申报的。

自正统以后,巡抚逐渐制度化,疫病申报也就成为巡抚的职责之一。如正统十三年(1448),“淮安府海州等十一州县,连岁水涝蝗旱相仍,加以大疫,死亡者众,人民饥窘特甚”[15]卷167,p3235;景泰五年,“去冬建昌府属县大疫,男妇死者八千余人”[17]卷56,p5177;景泰七年,湖广黄梅县“今年春夏瘟疫大作,有一家死至三十九口,计三千四百余口;有全家灭绝者,计七百余户”[17]卷89,p5740;都是巡抚申报的。作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不仅仅是申报,还必须提出应对措施,在自己权力范围之内要奏报处置经过,不在自己期限范围之内者则要奏请朝廷核准。

朱元璋在进行统一战争中,就曾经派宦官传令、监军、观兵、阅视,即位以后,成为常态,其子孙继承之,遂成制度。从永乐开始,宦官开始全面参与军政事务,“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19]卷304,p7766。到后来各地又派镇守中官,“镇守太监始于洪熙,遍设于正统,凡各省各镇无不有镇守太监,至嘉靖八年后始革”[19]卷74,p1822。“省级最高权力机构从洪武中期开始到正德、嘉靖,经历了以下演变过程:都司、布司、按司‘三司’并立——镇守中官、镇守总兵、镇守文臣‘三堂’并立——巡抚都御史主持军务。”[20]p264在这种情况下,镇守中官也有申报疫病的责任。如成化十二年(1476),“福建镇守等官奏,延平府疫疠之余,盗复窃发”[18]卷149,p2728。作为镇守中官,不但有奏报之责,还要与抚按官共同商议对策,当然他们之间也可以相互揭发检举,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明代科道官都有监督百司的权力,在分工上,六科给事中侧重于行政监督,以提高百司衙门的办事效率;监察御史侧重于法纪监察,以整肃朝纲,澄清吏治。可以说监察触角无所不及,奏闻疫病之事,自然也在权限范围之内。如正统十年(1445),“浙江绍兴、宁波、台州三府属县,自去冬以来,瘟疫大作,男妇死者三万四千余口”[15]卷131,p2606;成化十三年,“福建、浙江,以至苏、松、淮、泗、蒙、毫,并河南,自去年至今,或疫疠流行,或水潮涨溢,或雨雪交加,民物被灾,尤为苦楚”[18]卷165,p2985,都是科道官披露的,主要是对朝廷及地方官应对疫病的举措提出意见。

明代地方疫病从早期府县官以至于耆民都可以申报,到中期多由巡抚、巡按、镇守中官申报,府县官还能够履行申报之责,而耆民则完全不能够申报了。嘉靖以后,疫病基本上都由巡抚、巡按申报,府县官与耆民只有通过抚按,才能够将疫病奏报朝廷。因为没有明确规定,以至于权责不明,不但容易出现纷争,也使疫病不能够及时申报,直接影响到疫病防治。

二、疫病应对策略

朱元璋颁行《到任须知》,几乎包含地方所有事务,却没涉及疫病,可能疫病不是常态,但也不是没有应对措施。在朱元璋看来,“朕置民百户为里,一里之间有贫有富,凡遇婚姻、死丧、疾病、患难,富者助财,贫者助力,民岂有穷苦急迫之忧”[12]卷236,p3457。各府州县“置惠民药局,府设提领,州县曰官医,凡军民之贫病者,给之医药”[12]卷53,p1040。除了依靠地方官及基层组织之外,遇到大疫,还采取非常措施。如在营建中都时,军士多以疫死,朱元璋便令都督府“速遣官具医药往视之,病甚者官给舟车送还其家,仍沿途给医治疗”[12]卷75,p1383。出现大疫,按照灾伤申报规定,“所在官司,踏勘明白,具实奏闻,仍申合干上司转达户部,立案具奏,差官前往灾所覆踏是实”[11]卷17,p117。经过踏勘,户部奏闻请旨,皇帝根据情况确定具体应对措施。

在洪武之制基础上,后世皇帝往往根据情况,派遣钦差前往督促与主持疫病防治。如永乐六年(1408),户部奏启江西、福建发生大疫,死亡近八万人,当时监国的皇太子朱高炽即“遣人巡视灾疠之处,令有司加意赈恤”[13]卷83,p1114。永乐十二年,湖广武昌等府发生疫病,“命户部遣人抚视”[13]卷149,p1744。正统十年(1445),浙江绍兴、宁波、台州三府属县发生瘟疫,死亡超过三万人,“命户部即遣人驰令布、按二司官”[15]卷131,p2607,加意存恤赈给。嘉靖三年(1524),凤阳诸郡县发生瘟疫,钦派南京兵部右侍郎席书前去赈恤,“所全活百万余人”[16]卷41,p1042。自嘉靖以后,除了京城发生疫病特派钦差之外,基本上不再派钦差外出,疫病防治则委之抚按官。

因为疫病防治责成抚按官,他们提出的办法,皇帝一般都予以批准。如永乐九年,河南磁州、武安等县发生疫病,巡按提出因疫病而死,“荒芜田土千三十八顷有奇,请除其税”[13]卷116,p1480;永乐十一年,福建光泽、泰宁二县疫病生发,巡按提出“盐粮二千四百一十四石无征”[13]卷136,p1660;永乐十七年,福建建宁、邵武、延平三府大疫,巡按“核实其徭赋及卫勾补军役,俱未豁除”[13]卷212,p2139,请予以蠲免。正统十年,延绥地区发生疫病,巡抚提出“凡十六处各设医一人,随营治疗,并支给官钱,措置药饵”[15]卷129,p2568;正统十三年,淮安府海州等十一州县发生大疫,巡抚提出“淮安府仓粮数少支用不敷”[15]卷167,p3235,特拨帑银以救助;景泰五年(1454),淮徐以北发生大疫,巡抚奏请“将被灾极甚之处今年该征钱粮俱为除免”[17]卷58,p5232;成化十三年(1477),湖广因“去岁夏秋亢旱,田禾损伤,人染疫疠,死者甚众”,巡抚提出“暂免上年拖欠税粮”[18]卷165,p2994;成化十四年(1478),浙江宁波、绍兴、台州等府灾疫流行,巡按提出“暂停收买花木”[18]卷176,p3184;弘治六年(1493),因北直隶六府“水旱虫疫,连岁相仍”,巡抚提出按《救荒事例》纳银米给授官吏,“请暂赐施行,俟麦熟停止”[21]卷83,p1559。嘉靖四十四年(1565),真定、保定府发生疫病,巡按提出“远年逋负钱粮,请悉行停免”[16]卷551,p8879。河南卫辉府获嘉县,“自万历七年以来,灾沴频仍,瘟疫盛作,人户逃亡过半”,巡抚提出将该县钱粮“尽行除豁,并蠲其已前积逋”[22]卷262,p4848。凡此都得到皇帝听之,照请施行,使抚按官得以从容应对。

出现疫病,抚按官除向朝廷提出申请之外,还必须有具体应对措施。如永乐九年(1411),陕西发生大疫,巡按提出“宜令各布政司、府、州、县,储积善药,官府所无者,支价收买,遇军民有病,官给医药”[13]卷117,p1491。正统八年(1443),福州府古田县出现疫疠,死亡1 440余口,巡按“令有司葬瘗及设法拯救”[15]卷106,p2150。景泰七年(1456),湖广黄梅县瘟疫大作,巡抚将“死亡者已令里老新邻人等掩埋,缺食者设法劝借赈恤”[17]卷89,p5740。在辖区内能够自行处置,抚按官可以调剂所属,调拨一些钱物,责令府县官尽力救助。

朝廷的应对策略,除了抚按等官提出救助方案之外,科道官的建议往往也会被采纳。如成化十三年,“广西、福建、江西、河南,水旱频仍,瘟疫大作,饿莩盈途,流逋载道”。给事中提出减免逋负,“严督司、府、州、县、卫、所加意存恤”[18]卷163,p2971;监察御史则提出皇帝要修德业,中央部院寺监等衙门中“才德不称,妨废政务者”,应该“罢黜一二,以谢天意”,并且严加考核,使“人知劝惩”[18]卷165,p2985;万历十五年(1587),因为疫疠流行,给事中提出“罢营缮不急之工”,“陛下加意修省以图实政”[22]卷124,p2308;“皇上慎起居以防嗜欲,御讲筵以资启沃,减内庭光禄之供,省东南织造之烦,勤召对之典,下求言之诏”[22]卷186,p3473。科道官职司监察,虽缺少疫病防治的实际工作经验,所提出救助方案很少涉及具体操作,却也能够影响到朝廷决策。如弘治六年(1493),因永定河工程用工役甚多,给事中因为“久旱炎蒸,万一疫气流行,死亡必众”,进而提出“命科道官各一员,亟临役所,分巡访缉,可少缓者姑俟秋成,所当急者并力兴举,仍措置药饵以防疫疠”[21]卷75,p1410,最终付诸施行,有利于疫病防治。再如万历十年,“瘟疫盛行,营军死者众”,给事中提出赈恤,朝廷“发太仆寺子粒银三千两于戎政府给贫军”,使“病故者咸得人沾二两”[22]卷124,p2311,故此称为“盛惠”。

在疫疠流行的情况下,抚按官提出处置办法之后,除皇帝直接下令之外,都要由户部议定奏闻请旨。如成化十七年(1481),户部会议漕运并巡抚官所奏事宜时,针对疫病防治提出“天下郡县皆设惠民药局以济贫病,至于边军,尤宜加恤。今陕西、甘肃等十余卫所,医药俱缺,疾疫无所疗治,请敕所司各立医学一所,选精通医术者,教军余子弟习业”[18]卷220,p3805。嘉靖三年(1524),庐、凤、淮、扬四府,滁、和、徐三州,“疫之死者十之二三”,户部提出“谕天下有司,先招来逃亡,给之牛种,令其复业。其绝户荒田,则召人佃种而宽其徭赋”[16]卷40,p1012。户部多以确保朝廷赋税为前提,不愿意动用朝廷府库钱财,多是皇帝直接下令救济。正统十二年(1447),“免浙江宁波府象山县疫死人户秋粮一百八十四石有奇”[15]卷155,p3031;天顺元年(1457),“山东诸郡人民饥疫,已发内帑银赈济,有司奏报不敷,命再发银三万两赈济”[15]卷278,p5962;弘治十年(1497),山东蓬莱、黄县,“瘟死之家量给之,其死亡尽绝及贫不能葬者,给以掩埋之费”[21]卷129,p2278。凡此,都是皇帝直接下令,免赋税则减少朝廷收入,出内帑则动用皇帝内库银两,一般疫病赈恤没有此例。

每逢大疫发生,皇帝及百官除了要修省之外,在医学并不发达的当时,祭祀神灵以驱疫,也是朝廷经常采用的手段。如正统十年,因为浙江台州、宁波、绍兴,陕西西安发生瘟疫,朝廷特遣大臣“祭南镇会稽山之神”“西岳华山之神,西镇吴山之神”“赍香币灵以庇民物也”[15]卷130,p2581;正统十一年,甘州等地发生疾疫,派遣大臣“祭西岳华山、西镇吴山之神”“甘肃境内山川之神”[15]卷148,p2907;天顺五年,陕西瘟疫大行,“遣官致祭境内西岳等神”[15]卷327,p6744;成化七年(1471),顺天府灾疫流行,“祭告山川等神”[18]卷90,p1752;成化十二年,福建出现疫病,“祭其境内山川等神,以弭灾疫”[18]卷149,p2725。祭祀神灵驱逐疫疠是朝廷的责任,也是地方官的责任,有时还请僧道做法驱逐。如万历二十八年(1600),因为疫疠流行,阁臣沈一贯请令张真人行醮,“谨拟圣谕一道参进”[22]卷348,p6505。这种看似愚昧的事情,在当时却被认为是驱疫良方。至少在客观上能够起到安抚人心、稳定社会的效用,因此每逢疫病流行,祭祀神灵与请方士驱疫疠,乃是常行制度。

三、两京地方疫病防治

明代两京人口不断增多,卫生条件也逐渐恶化,疫病频发。“京师住宅既逼窄无余地,市上又多粪秽,五方之人繁嚣杂处,又多蝇蚋,每至炎暑几不聊生,稍霖雨即有浸灌之患,故疟痢、瘟疫,相仍不绝”[23]卷2,p26。再加上每遇灾荒之年,四处流民涌入,疫病容易流传。两京多次大规模疫病生发,引起统治者的关注。

成化七年(1471),“京城饥民疫死者多”,顺天府尹提出:“乞于户部借粮赈济,责令本坊火甲瘗其死者,本府官仍择日斋戒,诣城隍庙祈禳灾疠”[18]卷91,p1759。成化帝在允其请之后,特下诏云:“顺天府、五城兵马司,于京城崇文、宣武、安定、东直、西直、阜城六门郭外各置漏泽园一所,收瘗遗尸。仍命通州、临清沿河有遗胔暴露者,巡河御史一体掩藏之”[18]卷91,p1761。这是在旱灾之后,掩埋无主尸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疫病蔓延,却忽略医治的作用。

嘉靖二年(1523),“南京大疫,军民死者甚众”,刚刚即位不久的嘉靖帝,也只是“命抚按有司加意优恤”[16]卷29,p783。朝廷并没有什么举措,只是让当地官员自行处置。应天府通判吕言受命赈济流民,因疫病流行,其“亲给食饮不少避,流民存活十三,然自是君病矣”[24]卷75,p3228。可见当时主要是赈饥,连赈济官员都染上瘟疫,是没有将疫病防治纳入优恤范畴。嘉靖二十一年,北京疫疠流行,“都城内外之民,僵仆相继”。礼部左侍郎孙承恩,“乞命大医院及顺天府惠民药局,依按方术预备药饵,于都民辐辏之处,招谕散给”。此请得到嘉靖帝批准,一方面“令太医院差官顺天府,措药物设法给惠”[16]卷261,p5199;一方面“亲检方书,制为济疫小饮子方,颁下所司,遵用济民,仍用礼部刊行”[16]卷261,p5204。嘉靖帝的所作所为,也开疫疠朝廷施药的先例,自此以后,只要是京城出现疫疠,“施药于朝天门外,以溥济群生”[16]卷294,p5628,也就成为常例。

嘉靖三十三年,北京城内外又爆发大疫,死亡者充斥道路。嘉靖帝“令太医院发药,户部同锦衣卫官以米五千石煮粥疗济,用副朕好生之意。死者官给席藁,令所在居民收瘗之”。乃是施药与赈济、收葬并行,“贫民全活甚众,远方闻者争来就食”[16]卷409,p7133。应该说在朝廷主导下的施药与赈济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嘉靖四十二年,京师附近“天灾流行,民多病疫。上命内使同太医院官施药饵于九门外,以疗济贫民。又命礼部官往来巡察,务使恩意及下。上亲为制方,名如意饮。每药一剂,盛以锦囊,益以嘉靖钱十文,为煎药之费。其悯念穷愁,仁慈恳恻,周悉如此。所费亦复万计,不之惜也”[25]卷5,p99。这样的花费,实际上并没有收到控制疫病的效果,故此嘉靖帝认为:“朕闻汤药不对证,且饥馁之赐反伤生,又给米时,贫弱者无济,有力者滥与,违上行私,甚失朕意,是执事者之过也”。不管有病无病,均发给汤药,取得者要囊中之钱,并非食囊中之药,而远近听闻京城施药赈济,“络绎而来,恩泽难继,群聚日久,蒸为疫疠”[16]卷495,p8205。反而使疫病传染加剧,虽然采取在近京要路设卡施药赈济,要地方抚按有司招集安抚,减少京城压力,但也很难收到实效,以至于疫病迟迟不退去,也就无怪首辅徐阶讲:“往年施药施粥,民多不蒙实惠”。嘉靖帝也不无感叹地说:“汝谓施济二项,俱伤君恩,增民病,反害无用焉,是枉费一番心耳”[16]卷542,p8768。即便是如此,施药施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医治疫病、安抚民心的效用,也成为抗疫的常例,后世及地方均可以仿照实行。万历十年(1582),顺天府“疫疠盛行,人死甚众”,首辅张居正“止将施药、赈灾二事下礼部”[22]卷123,p2297,则是按例施行。

万历十五年,京城内外疫病盛行,首辅申时行等提议让“太医院多发药材,精选医官,分扎于京城内外,给药病人,以广好生之德”[22]卷186,p3474。万历帝同意,并“仍照嘉靖年间例,每家量给与银钱一次”[22]卷186,p3475。太医院分派医生在五城诊视给药,较嘉靖时普遍施药有所进步,能够有针对性地治疗,有病者之家才能够得到救助,“仍每家给与银六分钱十文,俱于房号内太仓动支,仍令五城御史给散,不许兵番人等作弊,及无病平人混冒重支”[22]卷186,p3479。施药赈济持续进行半个月,共计太医院医治病人109 590名,用药14 668.8斤;兵马司给散银641.94两,钱106 990文,受惠患病人口10 699名,最终“疫渐消减,人遂安宁”[22]卷187,p3508。因为治疗与施药并行收到效果,科道官“奏复药局以救荒疫”[22]卷188,p3526,也开始付诸实施,已经荒废的各地方惠民药局,逐渐恢复,有利于各地疫病的防治。

君主专制政体下的权力和义务分配原则是: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一切听命于君主,否则便有违君命和乖上之罪。官僚在君主面前,处于被管理被驱策的地位,绝对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图或根据客观条件来运用自己的治理权。疫病防治依赖于君主,若是触动君主个人利益,施药与赈济也不能够落到实处。万历二十八年,给事中提出“畿辅荒疫,乞垂宽恤,弛额外之征”[22]卷348,p6509;保定巡抚提出“畿内荒疫旱蝗,相继为虐,乞敕尽罢矿税”[22]卷349,p6652;都没有得到允许,因为这些措施影响到皇帝及朝廷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连正常的救助都难以付诸实施。如万历四十年,在畿辅连年水旱疫疠的情况下,给事中提出招抚流移,“现在都城内外饥者病者,付民部哺且疗之费,不过银米各数万,全生灵之命,回天地之心,收既散之民,消意外之衅”[22]卷493,p9281。最终因为没有得到皇帝的批准,连常例都不能够付诸实行,则可见依赖君主恩惠的疫病救助,其本身就缺乏稳定性。

四、省府县疫病防治

据《明史》记载,自永乐六年至崇祯十六年(1408—1643),共计发生疾疫26起。这是影响巨大的,死亡人数在四千人以上的疾疫次数,实际上疾疫死亡千人以上者更多。如《明史》没有记载弘治年间疾疫,而据《实录》所载:“四川叙州府自春以来,民间大疫死者三千余人”[21]卷91,p1678;“四川瘟疫盛行,长宁等县病死男妇三千余人”[21]卷92,p1691;“江西建昌等府,人多瘟疫”[21]卷118,p2129;广西融县“疫瘴遍及厢乡,甚至一家全无动炊者”[21]卷178,p3277;“云南平夷卫顺宁府大疫”[21]卷189,p3489;江西“大庾县大疫”[21]卷197,p3651。《明史》所记:“正德元年六月,湖广平溪、清凉、镇远、偏桥四卫大疫,死者甚众。靖州诸处自七月至十二月大疫,建宁、邵武自八月始亦大疫。十二年十月,泉州大疫。”[19]卷28,p443这里仅仅讲两次大疫,而“广西、桂林等府,兴安、灌阳、洛容县,疫大作,民多死亡”[26]卷17,p510;“辽东定辽左等二十五卫大疫,死者八千一百余人,牲畜亦数万”[26]卷78,p1713。地方志中所记载的疫病更多,如嘉靖四十一年(1562),“泉州郡城大疫,人死十之七,市肆寺观,尸相枕藉,有阖户无一人存者。市门俱闭,至无敢出”[27]卷73,p582。《闽书》记载福建各府县称之为“大疫”的疫病就有163次之多,大多数是《明史》及《实录》所缺载者,也可见在偌大的帝国之内,局部地区疫病几乎是每年都有。在大疫才能够申报的情况下,诸多疫病还是要地方官凭藉自身力量进行处置。

《朝鲜经国典》虽然法本《周礼》,但所述制度多与明王朝有关。如惠民典药局设置,“官给药价五升、布六千匹,修备药物。凡有疾病者,持斗米匹布至,则随所求而得之。又营子利,十取其一,期至无穷,俾贫民免疾痛之苦,而济夭札之厄”[28]p49。这里所讲,应该是明初惠民药局运行方式,可补中国记载之不足。明代惠民药局设置比较普遍,每州县有一、二所,经费由常平仓支出,有利于疫病防治。如万历十五年(1587),北京城内再度流行大疫,“小民无钱可备医药”,万历帝即令惠民药局“多发药料,分投诊视施给”[22]卷186,p3475。查阅众多地方志,很少将惠民药局列入建置之内,而医官往往阙如,则可见各级地方官府对惠民药局建设不太重视,明代中叶以后,大多数州县已经不复存在,一旦出现疫病,也只有地方官、缙绅与民众实行自救了。

地方官自救,在疫病达到申报标准的情况下,可以向朝廷与上司申报疫情,申请特别救助;没有达到申报标准,则要地方官在自己权限范围内实施救助,不同级别所采取手段也不同。

钦差大员权威所在,影响力大,能够调动的资源较多,面对疫情能够及时处置。如永乐时,虞谦督运皇木,“会夏暑疫,役者多病”,他认为是人员密集的缘故,“遽命散处之,病者悉起”[24]卷68,p2956。正德十六年(1521),正德帝南巡回銮,所役丁夫数十万,以至于“饥饿疫病死者枕藉”,随驾内阁大学士梁储,即“令有司散遣之,民得苏息,不及于乱”[24]卷15,p511。同年,都水主事管徐州洪事李香,在“荒疫频仍,人将相食”的情况下,“多方措籴,又劝谕富民周潭等出粟鬻粥,赈活内外饥民,又措银买药剉置衙前井中,令人得自汲,疫者以愈。其死而无归者,又措银买民间无碍地安瘗之,各碑识其上”[24]卷68,p2972,也就有效控制疫病。嘉靖十六年(1537),工部都水司主事治徐州洪事戴鳌,在岁大饥,饿殍盈野的情况下,及时召集洪夫掩埋尸体,“逾月四方大疫,而徐独免”[24]卷51,p2185,乃是预防在先。

明代省级官员主要是抚、按及都、布、按三司,“唯巡抚得以便宜从事”[19]卷159,p4352。抚按官可以指挥全省,面对疫情,使用便宜权,效果也明显。如永乐时,“西安大疫,民间比屋不能兴”,陕西巡按魏源“督有司具医药往疗,全活者甚多”[23]卷44,p1823。弘治二年(1489),四川大饥,流民涌入会府,巡抚谢士元“为广室于城内十余区,为粥以食之,而勤涤其秽以防疫,饮病者以药,葬死者以丛冢于东郭外,给归者以符,使得传食”,经此规划,“所亲活数万人,全蜀以安”[24]卷60,p2565。正德十四年,应天巡抚李充嗣“因郡邑饥疫相仍,乃书苏东坡圣散子方并前方,拯民饥疫,全活甚众”[29]卷4,p135。嘉靖时,“长夏,蓟州、遵化大疫,疫者不肯服药,得冰则汗出而解,民同取冰于百里之外,大如斗者,比还如茧,公(顺永蓟州巡抚党以平)为凿窖藏冰,更教之医药,饥者赈之,死者埋之,境内清谧”[24]卷55,p2343。嘉靖九年(1530),北直隶发生大疫,“巡按御史蒋阳施方药济之”[30]卷9,p451。当倭寇侵扰松江,避难者数万人涌入府城,苏松巡按周如斗,以“地狭民众,疾疫时兴,人给糜与药,众赖以安”[24]卷62,p2671。万历三十八年(1610),山西发生大疫,巡抚魏允贞“遣医施药救之”[31]卷16,p448。除了抚按官之外,省级其他官员也参与抗疫。如天顺元年(1457),山东“饥道殣相望,熏蒸成大疫”,参政刘璋在同官五死其三的情况下,“水争蛟龙,陆走埃氛,穷僻邑以至倒瘐,劝分药病而掩骼,心力俱尽,民全活为多”[24]卷50,p2093。隆庆时,云南疫疠大作,左参政李渭“则为药与糜食,贫民所活无算,死无椑者,官给之,至八百有奇”[24]卷102,p4576。天启三年(1623),因为盛暑,治理河道“夫役疾疫传染,死亡枕藉”,河南副使职专河务宋勋“市药遍饮之,所全活甚众”[24]卷25,p1072。凡此,都是在职权之内的处置,大多数没有预算与拨款,乃是采取自筹,或是动用地方无碍官项。

府州县正官,身为“正堂”,号称“民之父母”,疫病防治责无旁贷,在得不到朝廷与上司财政支持的情况下,也只能够尽其所能。如宣德时,河南府大疫,知府李骥“捐俸市药贮之厅事,遇民有疾即与之,赖全活者众”[24]卷93,p4032。成化年间,枣强知县史英“出俸买药以疗瘟疫者,盖千有余人”[24]卷92,p4020。成化元年(1465),高州知府孔镛,以“附郭多暴骸,民以疫死,复为义冢瘗焉”[19]卷172,p4600。成化七年,直隶真定府夏秋瘟疟交作,知府田济“遂施药以疗,疾苦死无依及尸暴露者,给棺瘗之”[24]卷82,p3466。成化十六年,临城知县章忱“乡鄙旧无医药,辄事祷禳,坐以待毙,因痢疫代作,为检方书,修药饵施之,且谕以医祷缓急,所全活者不可胜计”[24]卷82,p3476。弘治元年(1488),直隶太平府知府徐节,在大疫之时,“悉心医疗,全活甚众”[26]卷140,p2772;河南卫辉知府张咨,因大疫死者甚多,“度城东隙地为义冢瘗之”[24]卷104,p4686。弘治十七年,衡州知府刘琼,在疫作时,“下车祷神修祀,施药赈食,孜孜若不及,民赖以存”[24]卷29,p1202。正德二年(1507),庐州知府杨璲,在大疫时,“遍给医药活之”[24]卷102,p4571。正德十二年,饶阳县知县仇相,本县“间有疫疠死者,给板作为棺椁,命虆梩掩之,野无暴骨”[24]卷87,p3767。嘉靖年间,直隶巨鹿县大疫,知县阎光祖“捐俸备药饵,全活甚众”[32]卷69,p677。灵璧县饥疫,知县王仪“散仓粟设糜以饲疫者,全活甚众”[32]卷74,p812。万历九年(1581),山西交城县春夏大疫,“知县吴腾龙集医,设惠民局施药治之”[33]卷1,p209。万历二十六年,河南项城县在大饥之后发生大疫,知县王钦诰“捐金五百两买药,委医官徐论疗治,活贫民刘志强等七百二十余名”[34]卷31,p2339。万历四十三年,泉州知府蔡善继在疫疠大作时,“多方劝赈,施药施钱,全活甚众”[35]卷30,p443。万历四十四年,山东福山县大疫,知县宋大奎“以药材施济,病人全活甚众”[36]卷1,p403。崇祯时,北直隶蠡县饥疫,知县姚汝明“宽徭缓赋,给槥掩骼”[32]卷68,p660。崇祯十三年(1640),宣城县大疫,知县梁应奇“广设医药以起病者”[37]卷36,p879。崇祯十四年,北直隶清河县大疫,积尸枕藉,“知县蔡际皞,设局医药,施棺收瘗”[38]卷17,p1181。除了府州县正官之外,佐贰官也时常参与疫病防治。如永乐时,汀州府通判李铨,因本府疫疾大作,“具医药给以饘粥,又为祷于神,病者皆愈,民歌颂之”[24]卷100,p4479。嘉靖时,数以万计的百姓因避倭寇,涌入松江府城,“民众壅污蒸染,因大疫”;松江府推官吴时来“四启水关,便输薪谷者,因其归舟以秽滞出之,又多置药饵,躬行视疗疫”[24]卷83,p3616,进而使疫病不至于蔓延。万历十一年,湖州府同知王懋,因“大疫,为设医药,所全活甚众”[24]卷47,p1978。从上述府州县官疫病防治事例来看,个人捐俸、劝捐与动用无碍官银并举。向上司提出申请,多少也可以得到一些资助,或者是减免赋役,但很难展开全面防治。

地方疫病防治,王公大臣、缙绅、义民也时常参与。如成化八年,“频年瘟疫流行,死者甚众”,灵丘王朱逊烇因尤精于医,便“遣医载药,遍诣乡村治之,给至三万余贴,遇井亦投以避瘟等丹,使饮水者不染患,全活者难以数计”[24]卷1,p39。成化十八年,平江伯陈锐,在“淮郡疫疠大行,死者相枕”时,“乃召富人,募得银数千两,贮之有司,命医分投诊视给药”[24]卷9,p295。弘治七年,益王朱厚烨在疠疫发生时,“遍施药饵,全活无算”[24]卷2,p88。缙绅参与救助更加普遍,如正德时,致仕官员王绍,在岁大疫时,“捐俸、输粟、顾医,存活者十之七”[24]卷71,p3086。万历时,致仕官员李先芳,在岁疫时,“所施药而疗者四百五十人,贫不能收所施槥而掩者几六十人”[24]卷77,p3263。万历十六年(1588),致仕云南布政使陈善,因钱塘“民病疫,施方药,给槥具,冬月施絮衣,掩骼埋胔不可数计”[24]卷102,p4569。在朝廷旌表,地方官劝捐下,义民自觉与不自觉地参与疫病防治。如洪武时,生员萧岐“尤不信鬼神邪怪之事,乡邻有疫疠,无惮,昏暮赴救之”[24]卷94,p4141。永乐时,里中大疫生发,余汝弼兄弟四人“日煮粥遍食之,死者为埋瘗之”[24]卷51,p2169。永乐四年(1406),因伐木之役,役夫们“既饮食不时,疲于道路,加以隆暑郁蒸,病者、死者扶踣相望”,商人萧中“乃大出汤药,分遣所亲,多方救济,役夫赖以全活者甚众”[24]卷62,p2692。成化时,淮南居士毕德,“设义学清平坊以教贫家子弟,施药饵圆明寺以疗人疾疫,婚无以娶者钱帛之,死无以敛者棺衾之”[24]卷113,p4991。正德时,汀州府兵燹之后发生疾疫,士绅舒经“竭资赈恤,人多德之”[39]卷32,p358。地方志类似的记载更多,亦可见义民在官府引导与督促下,在地方自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体来看,地方各级官员不太重视疫病的防治,这与明初制度设计有关。朱元璋颁行《到任须知》列举地方官应办理三十一款事务,号称是“为官之机要”(1)其31条目录依次是:祀神、恤孤、狱囚、田粮、制书榜文、吏典、吏典不许那移、承行事务、印信衙门、仓库、所属仓场库务、系官头匹、会计粮储、各色课程、鱼湖、金银场、窑治、盐场、公廨、系官房屋、书生员数、耆宿、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官户、境内儒者、起灭词讼、好闲不务生理、祗禁弓兵、犯法官吏、犯法民户、警迹人。,疫病并没有在列。对于疫病的防治,全凭地方官的良心,即便是大范围的感染,地方官也只是按例申报,上下多是敷衍。如福建巡按张淑上疏言,福州府古田县,“疫疠民男妇死者一千四百四十余口,已令有司葬瘗及设法拯救”[15]卷106,p2150,得到皇帝认可,便算是尽责了。嘉靖四年(1525),山东登州府“民以疫死者四千一百二十八人”,山东巡抚王尧上闻,也只不过“下所司”[16]卷59,p1402,按例实行,不可能有什么对策。即便是地方官提出对策,朝廷仅仅表示赞同,也不会予以实际支援。如陕西总制唐龙议上赈济事宜十四款,其“给医药”款内讲:“官为置买药物,属善医者分乡设局,以疗饥疫之民”。对于这些提议,嘉靖帝也不过是“谕以督率所属,著实举行”[16]卷133,p3157,其经费当然也要地方自理了。既然朝廷没有资助,地方官也就可以推卸责任了。如“黎平大疫,二月城内死六百人,兴黄、新龙之间十室九死”,贵州巡抚郭子章一句“臣不能药”[22]卷374,p7022,便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身为督抚尚且如此,府州县官更可以漠视了,疫病很难得到有效防治。

五、结 语

疫病一直与人类共存,特别是传染性疫病,因为蔓延快,致死率高,更容易造成社会恐慌。从众多史料记载来看,明代大规模疫病频发,局部疫病几乎每年都有。在这种情况下,上自朝廷,下至百姓都会予以重视,疫病的防治不但形成了制度,也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其经验教训值得予以研究与总结。

第一,朝野均知道疫病的危害,却不能够给予足够重视,缺少防范意识。在统治者看来,疫病属于天灾。如正统帝《城隍庙御制碑文》讲:“疾疫生于下,有非人所能御”[15]卷160,p3110,只有祈祷城隍神保佑。许多官僚认识到:“疫疠时作,人情大扰”[40]卷437,p4783,所提出的建议则重在安抚。如嘉靖初,南京大理寺左评事林希元曾经上《荒政丛言疏》,罗列救荒得人、审户之“二难”,赈米、赈钱、转贷之“三便”,垂死贫民急饘粥、疾病贫民急医药、病起贫民急汤米、既死贫民急募瘗、遗弃小民急收养、轻重系囚急宽恤之“六急”,借官钱以籴粜、兴工役以助赈、借牛种以通变之“三权”,禁侵渔、禁攘盗、禁遏籴、禁抑价、禁宰牛、禁度僧之“六禁”,戒迟缓、戒拘文、戒遣使之“三戒”,共二十六目。其“六急”则谈到疫病防治,提出“令郡县博选名医,多领药物,随乡开局,临证裁方”[40]卷162,p1633,这比发银买药与发药方有效,急汤米、急募瘗涉及疫病防治,其核心则在于安抚,不在于防治。疫病不但关系到人的生命,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古代“荒政”十二策,并没有将疫病纳入,后世虽然意识到疫病灾害影响巨大,制度建构却很简单。邹元标认为:“积疫之苦,人皆知救荒,不知救疫。疫者荒之因也,民饥饿中,虚湿相蒸,始一人、终千百人,始一隅、卒穷乡极邑”[40]卷446,p4907。疫病流传的危害不亚于灾荒,救荒则局限于赈济,医治也就成为赈恤的一部分。如吕坤要求赈饥粥场,“每场设医生一人,制药二人,预备时病汤散,即与调理,不惟救济一人,恐伤传染多命,仁人不可不加之意也”[41]卷2,p271。将疫病防治归于“仁人”所为,并没有制度与法律约束,亦可见朝廷与官府都没有疫病防治意识。

第二,医疗设施与技术落后,各种迷信因素直接影响疫病防治。按照明代制度要求,各府州县均设惠民药局,却投入不足。虽然医疗免费,但看病之人要纳粮一斗,这看似不多,但对于一般民众而言,也是很大的负担,而惠民药局因缺乏经费也难以运转。永乐四年(1406),朱棣“命礼部申明惠民药局之令,必有实惠,勿徒有文具而已”[13]卷62,p898。永乐十年,江西安仁县知县曹闰奏“本县久废请复开设”[13]卷127,p1585。由此可见,当时府州县惠民药局就已经多有废弃,至明中叶则普遍废弃,虽然万历十五年(1587)经南京礼科给事中朱维藩上奏“复药局以救荒疫”[22]卷188,p3526,恢复者并不普遍,即便复设,经费明显不足。如吕坤所言,大县48两,中县36两,小县24两,这些银两“除医官照杂职吏典,月给仓米一石外,其银置买药材、雇觅炮炙以救贫民无药,及天行疠疫施舍,及赏赉医生勤敏之用”[41]卷6,p424。邹元标曾经提议编派济疫银,“一县或三百两,或四百两”[40]卷446,p4907,并没有得到认可,即便有此银两,也很难进行疫病防治。按照制度规定,各府州县都设有医学,定有医官、医生员额,官府不给俸禄,可以靠业务专长以谋生,因人在官籍,就要接受官府的考核,考满则有升迁降调,杰出者可以到中央太医院任职。官办机构若非朝廷要务,很容易废弛。如吕坤所言:“今医学署印者,既不识岐黄丹素为何书;医生在官者,又皆以接递听差为本役。其开铺摽牌挟包卖荡之人,有书者全不理会,病情药性,懵然不知;无书者,止记单方,大病危疾,悍然下药,有余不足。同治内伤,外感倒施,以至巫妇师婆等众,专治妇人小儿,毫发不知。极蒙信任有命者,或活二三,误杀者十居四五”[41]卷6,p424。要这样的医疗机构承担疫病防治责任,无异于缘木求鱼。《到任须知》,首列“祀神”,遇有大瘟疫流行,朝廷派遣大臣祭祀四方五岳之神以禳之,地方官当然也以此为先。遇有疫病流行,不想方设法防治,却先祈祷神灵。如成化十八年(1482),河南登封知县侯观,在大旱继以瘟疫时,“祷于中岳,愿以身赎,移时雷电交作,大雨如注,病者以起”[24]卷29,p1208。正德时,巩昌知县朱裳,因“连年旱荒,瘟疫大行,乃虔诚致祷,即大雨浃旬,众以为神”[24]卷59,p2504。地方志类似的记载更多,祈祷驱疫往往成为政绩,刻于“德政碑”上。官员如此,百姓更甚。如“闽俗最可恨者,瘟疫之疾一起,即请邪神,香火奉事于庭,惴惴然朝夕拜礼许赛不已。一切医药,付之罔闻”[23]卷6,p123。不仅仅是福建有此风俗,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如“吴俗尚神而信鬼,一人疾病,遍处祷赛,有因以破家者。乡镇尤盛,病则不问医而问巫”[42]卷11,p94。河南尉氏县“疾病多事祈祷,蓬茨不自完葺,而神龛佛宇金壁争崇”[43]卷1,p100。杭州府“疾病罕迎医,多事祈祷”[44]卷19,p1392。浙江新昌县“民间疾病多诣城隍庙、张侯、陈老太公、土谷等祠祈祷,继设戏台酒席酬谢,或以三牲赛之”[45]卷4,p192。广东雷州府“阖郡巫觋至三百余家,有病则请巫以祷,罕用药饵”[46]卷5,p204。诸如此类,地方志记载甚多。有病祈祷神灵,请巫师作法,属于个人行为,发生疫病还不至于大规模传染,问题是大规模的祈祷活动,虽名驱疫,实际上会导致疫病的蔓延。如松江府“巫祷率宰杀为祭品,陈列凡十数桌为叠台,遍禳诸神,歌唱达曙。又用歌童时俏,以曲鼓乐祷赛之灵,转相愚惑,虽贫家亦勉强事祷。医初顶帽步行,儒家或曾署官宾礼于有司者戴巾,今皆乘舆络绎,其以术名家者亦多”[47]卷7,p187。祈祷仪式隆重,连医官、缙绅都参与,四处敛财,百姓聚观,疫病蔓延也在所难免。这种行为也很普遍,如万历九年(1581),山陕发生大疫,传染神异,官府带头驱疫,“人皆佩符,夜放炮达曙避禳”[48]卷21,p590。崇祯十七年(1644),苏州发生大疫,“相率祈哀鬼神,设香案,燃天灯,演剧赛会,穷极瑰奇,举国若狂,费以万万计”[49]卷40,p189。祭祀历时一个月,非但疫病没有消除,传染面更加扩大,不但江苏全省,连安徽、浙江、山东也都受大疫的影响。有识之士深知祈祷无异,认为“医术盛行,巫者或敛避不齿”[50]卷10,p440。更有认为要移风易俗,“若帖下医学训科,措置银两,令其买药量病轻重,诊视调治,仍省令境内之人,凡有病者,俱赴惠民药局,任其取药,复选医家之有名者,及侨寓施药之人,与医生轮流佐理,咀蚥则所活者多矣”[51]卷7,p360。民俗难改,官府苟且,也只能够说说而已。

第三,民间力量参与,虽然有利于疫病防治,但制度与自身的局限,能够发挥作用有限。早在洪武时期,就“命户部遣耆民于各郡县籴粮,置仓于民间储之,委富民守视,以备荒歉”[12]卷231,p3375。明代中叶以后,旌表义民、冠带荣身等制度的形成与完善,表明动员民间力量参与国家治理的机制日渐成熟[52]p47-52。在疫病发生之地,以宗族、缙绅、商人为代表的民间力量,协助地方官府进行疫病防治已经成为常态。如正德五年(1510),昆山大水,“饿殍满路,积尸盈河,乡民严春出己地瘗之,复悬金示赏,于是乡民争先掩埋”[53]卷51,p270。嘉靖三十三年(1554),山东文登“大祲且疫疠,邑人杨举埋葬二百余人”[54]卷14,p301。隆庆三年(1569)霍山县大水之后,“积尸盈野,耆老朱昱捐赀瘗之”[55]卷15,p284。隆庆六年,广东阳春县在大饥荒之后,饿殍无数,“生员陈五教捐金收埋死人,道无遗骨”[56]卷15,p159。万历三十年(1602),山西忻州大饥之时,致仕参议傅霖,“人有死亡者,施棺葬埋”[57]卷4,p137。崇祯二年(1629),山西朔州在兵荒之后,死人无数,“僧人显明、善人华时英,捐赀倡众,郊外为万人坑,数日填满”[58]卷2,p289。崇祯十四年,山西宁武灾荒,死者山积,“偏关民王士施地埋殍,掘坎深广三丈,数日而满”[59]卷10,p148。类似记载甚多,可见疫病发生时,民间力量参与防治之一斑,也应该看到民间力量虽然有所投入,但因缺乏医疗救助知识,只能够做一些掩埋尸体,捐赀赈济之事,抗疫则不得不依靠具有“仁心”的地方官。明代旌表义民制度设置,其本身就在于构建以官方为主导,以民间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期望能够官民相得,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确实有一些地方官认真执行。以疫病防治而言,一些地方官捐俸倡导,劝富民出银粮,组织士绅救助,承担领导与组织者角色,官民相得的效果明显。

第四,官僚体制则是造成疫病难以防治的重要因素。明代疫病防治之责在官府,却非施政重点。如官设医学与惠民药局,“自王政久衰,官业多旷,谈及此事便谓迂阔”[41]卷6,p424。为官者何曾关注疫病防治,“地方灾伤或天道亢晹,雨泽愆期,蝗蝻旱涝,冰雹疫疠,俱报抚按,以便早题蠲免,原有定例,有司多不得知”[60]卷上,p61。瞒报灾荒疫病是当时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报灾之后,上司要派人来踏勘,救灾银粮未到,应付上司开销难筹,更容易招来罪责,往往得不偿失,弄不好会影响政绩考核,耽误自己的前程。景泰年间,南直隶疾疫流行,“有一家连死至五七口者,有举家死无一人存者”,原本应该予以救助,“岂期郡邑之官,忍心害理者十有八九,忧国爱民者百无一二,科敛银两不下千百,侵欺粮米动经数万”[17]卷71,p5461。百姓“救死不瞻,上司复追征钱粮”[17]卷88,p5729。以至于“疫厉盛行,十人九病,应比之穷氓,悉鬼形而鹄面,守催之胥役亦下泪而伤心”[61]卷2,p86。在官僚体制下,中外臣工“多献祥瑞,以干恩泽,备极谀辞,即有灾异,匿不以奏”[62]卷6,p177。为了完成朝廷的任务,也是为了自己的前程,岂管百姓死活。如万历三十一年(1603)治理黄河,“两岸屯聚计三十余万人,秽气熏蒸,死者相枕藉,一丁死则行县补其缺,及春疫气复发,先后死者十余万”[23]卷3,p46。官场风气日甚一日地败坏,大小官吏都“不求做好人,只求做好官”[63]卷79,p859。政治日趋败坏,依靠朝廷与官府的力量,是很难解决疫病的防治问题。

明代在疫病防治方面是有一定成效的,因为大规模的疫病流行及局部地区疫病生发,民众也仅仅是不相往来,或者是亲戚不相吊唁,或者是市无行人、市廛为空、争先远避,并没有怨天尤人、聚众为乱。大灾荒使民不聊生,容易造成社会动乱,相关事例,史不绝书。大疫病常常受害人口众多,却没有见因瘟疫而引起的社会动乱。正因为如此,朝廷与官府对于疫病防治的态度并不积极,而相关的制度也容易成为具文,也就直接影响到疫病防治的效果,其经验教训值得深思。

猜你喜欢

死者疫病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ORGANIZED GIVING
走近“死者之脸”
李昌钰:替死者讲话
HCN4、Cx43在电击死者窦房结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露出破绽的真凶
浅谈猪疫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