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地图视角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024-04-09梁振宁詹胜帆周清平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7期
关键词:思政专业服务

梁振宁 詹胜帆 于 瑶 周清平 钱 怡

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515

2013 年9 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支持高等院校开设健康服务业相关学科专业[1]。2016 年10 月2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其中突出了“大健康”的发展理念[2]。此外,《纲要》还明确提出:要加快健康管理人力资源建设[3]。

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适应我国健康服务与健康产业发展和健康管理人才需求,教育部于2016 年增设了“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专业代码:120410T,本科专业毕业授予管理学学位)[4]。截至2022 年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的结果显示,开设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校共有147 所,其中独立医科院校有66 所。

本文以某高校修订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为例,通过设计课程地图探索优化和完善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路径,培养适应健康中国发展战略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健康服务管理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具备基本的医疗、预防和公共卫生知识,熟悉健康行业和健康服务的基本特点、管理模式和运作规律,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组织、计划、协调与沟通等管理能力的高端管理人才,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1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中课程地图的应用概况

课程地图概念最早由英格里提出,课程地图是用于真实课堂重建、重构的描述性工具[5]。历经多年的探索,专家们为课程地图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绘制要素从最初的课程内容与技能到考虑纳入学生核心能力,应用场景从基础教育拓宽至高等教育,呈现的形态与绘制的程序也愈加丰富多样[6-7]。在卫生健康教育领域中,应用课程地图制订或优化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较少[8]。2023 年7 月30 日,以“课程地图”为中文检索式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共检索到417 篇文献,主要学科分布为学前教育、素质教育、电气工程、图书情报档案和物流管理等,尚未检索到与健康服务与管理相关的以“课程地图”为主题的研究[9-14]。

2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地图构建

2.1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地图的总体要素

美国学者雅各布斯认为课程地图的总体要素主要包括内容、技能和评价3 个方面,但在具体实践中可结合需求进行相应调整,通过多轮测试以提高课程地图的时效性与适用性[15]。美国教育学家珍妮特·黑尔将雅各布斯的观点进行了延伸与拓展,提出课程要素需要包括内容、技能、评估、评价、标准、资源和内部一致性等7 个方面,其中“内部一致性”不是一个用文字表述的要素(即在课程地图系统的记录模板中,“内部一致性”没有特定的栏目或领域),但它是视觉化的关键部分,使课程地图所包含的要素具有一致性[16]。基于当前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实践,本文围绕黑尔提出的七方面要素构建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地图的总体要素图[17]。见图1。

图1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地图构成要素图

2.2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总体结构图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深化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规范和指导全国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基本要求和精神,教育部于2018 年1 月发布了《公共事业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8]。某高校以《公共事业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指导,结合教学实践及人才培养需求,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课程体系,邀请国内10 所高等院校和国家级研究机构共16 名健康管理领域的专家对课程模块的设置给出反馈意见,共获取了120 门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作为初始课程目录供专家进行筛选[4]。经过多轮专家函询以及综合考虑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学习情况反馈后,对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进行了对应的调整,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总体结构图,将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四年本科生教育中主要涉及的课程及课程之间的联系进行直观的呈现。见图2。

图2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总体结构图

2.3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时序图

课程时序图将每学期的课程情况及学分,以时间发展为顺序进行展示[19]。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综合了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知识,为培养具备健康服务与健康管理的双重能力,既掌握扎实的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理念,又能将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运用与实践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合格毕业生。某高校基于能力培养出发,设计了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时序图[20]。以整体视角完整呈现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四年修读课程,方便学生直观了解专业学习课程并结合课程学分明晰其重要性程度,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作出针对性学习规划,提升学习效率。

从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时序图(图3)可知,第一学期基本以政治类和通识教育类课程为主,旨在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理念,培育学生心理健康和提升综合能力。第二学期引入医学基础类与管理类课程,通过必修专业课程的开展在通识教育与思政引领的基础上介绍专业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所学专业。第三学期至第六学期的课程安排大致延续第二学期,按时间顺序逐渐引入更深层次,更高难度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涉及健康管理类课程、卫生政策与管理类课程,其中还穿插着部分科研方法与实践教学类课程,引导学生接触专业相关科研,助力学生拓宽专业知识储备,从更多方向学习并应用专业知识,从而提升其专业认同感。第七学期的理论课程较少,主要考虑留有更多自主时间方便学生进行升学、专业学位论文或主动专业实践等计划的安排与执行。第八学期的课程主要是涉及学校考核要求的专业实习与学位授位必需的毕业论文设计。由实习导师帮助学生进行专业实践能力的锻炼,毕业论文导师则负责指导学生按学校学院的要求完成学位论文进展报告及学位论文撰写。

图3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必修课时序图

3 讨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运用课程地图,对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梳理,助力学生有规划地学习。构建课程地图是一项需定期更新、复杂且细致的工程,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应围绕立德树人的政治类课程、通识教育类课程、医学基础类课程、健康管理类课程、卫生政策与管理类课程和科研方法与实践教学类课程六类主干课程,进一步丰富教学内涵、完善知识结构、拓宽应用领域。

3.1 坚持立德树人,打造“思政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课程思政教育,对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均具有重要意义。在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中,应按照课程思政的要求,强调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的具体要求;制订专业核心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明确专业核心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推进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思政引领”切实贯彻到学生的校园学习与生活中[21]。

3.2 发挥书院协同育人作用,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和环境熏陶

2017 年9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探索建立书院制、住宿学院制等有利于师生开展交流研讨的学习生活平台”[22]。书院制教育是新时代通识教育人才培养和管理的新模式。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隶属卫生管理学院,与其他专业所在学院如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等组成书院,期间课程以通识教育课与入门医学基础课为主,不同专业学生共建多彩社区,有利于打破专业壁垒,加强通识教育和环境熏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3 明确专业定位,顺应健康中国战略背景培养高端管理人才

高校人才培养成功的检验标准是符合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所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应与国家政策导向相对应,合理设置课程及培养方案。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在求职市场中应更倾向于适配有医学基础知识需求,但健康管理及管理比重更高的岗位。在开设医学基础类课程的前提下,要注重管理及健康管理类课程的教授,培养学生健康管理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引导其学习管理学知识,建立管理学思维,提高资源统筹能力,成为具备综合医学、健康管理学及管理学等多重知识与技能的高端管理人才[23-24]。

3.4 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科研方法与实践教学类课程的设置比例

本科阶段是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25]。有研究表明,医学统计学、管理学研究方法等科研方法与实践教学类课程在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排名较为靠前,提示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4]。

3.5 延伸与拓展,探索课程地图在卫生管理领域更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应用与实践

为了更好地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本研究将课程地图应用在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在人才培养研究的实践中,应坚持延伸与拓展的精神,基于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实践,探索将课程地图运用于卫生管理领域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助力卫生健康事业可持续发展。

从课程地图视角出发对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整体分析,于教与学双方都有积极意义。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课程地图提前明晰专业学习课程,尽早规划学业;另一方面,通过对整个培养体系进行研究、评估并审视,有助于改进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地开展教学实践和监督管理。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课程地图在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应用与国家的需求相适应,不仅为培养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组织、计划、协调与沟通等管理能力的高端管理人才注入了新活力,还为其他领域开展课程地图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经验指导。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思政专业服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