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rcGIS 和信息量模型的鄂州市矿集区地面塌陷易发性评价

2024-04-09尹业梦任宵莹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鄂州市信息量易发

张 波,尹业梦,任宵莹

(湖北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鄂州 436000)

0 引言

地面塌陷是鄂州市矿集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共计30 处,地面塌陷总影响面积135.39×104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 573.3 万元,占全市地质灾害经济损失总量的91.6%,威胁人口2 364 人,威胁财产16 168万元。随着鄂州市城市建设的发展,特别是鄂州花湖机场物流配套的建设,用地需求激增,对矿集区进行地面塌陷易发性评价尤为必要。

目前,常用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有Logistic回归法[1]、趋势面分析法[2]、概率指数模型[3]、遗传神经网络[4]、AHP 层次分析法[5-6]、逻辑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7]、证据权法[8-9]、聚类分析和支持向量机[10]、CF 和Logistic 模型法[11-12]、确定性系数和支持向量机模型[13]、加权频率比模型[14-15]等。在众多模型中,信息量[16-18]属于统计分析模型的一种,相比其他模型而言其物理意义明确、操作简单,在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研究和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3S”技术的迅速发展,ArcGIS 已成为现有和潜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有效工具[19]。本文在分析矿集区地质灾害特征的基础上通过ArcGIS 软件平台利用加权信息量模型对研究区进行易发性评价,为矿集区地面塌陷防治和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1 研究区地质背景

研究区位于鄂州市东南部,面积共172.41 km2(图1)。区域内金属矿山18 家,开矿多采用地下开采充填法,活动造成的采空区22 处。本区域的地质构造主要有花马湖- 碧石渡复式向斜影响,长约10 km,轴向北西西向,两端略发生偏斜,走向上呈反“S”形。两翼不对称,北翼倾向南南西,倾角为40°~77°;南翼倾向北东,倾角20°~45°。向斜恰在一开阔的负性低洼地貌带内,第四系覆盖较厚,仅局部地段组成一些北西西向的残丘和小山。核部为侏罗系,两翼依次为桐竹园组、王龙滩组及蒲沂组。本区断层主要为北北西向。区内岩溶性岩层较为发育,主要位于研究区北部,中部零星分布,由下二叠统和早三叠世嘉陵江组、大冶组组成,岩性主要为灰岩、白云质灰岩、燧石结核灰岩、白云岩、生物灰碎屑灰岩。岩溶发育程度中等,一般为中厚- 块状完整结构,局部呈“架空结构”,岩石致密坚硬、力学强度高。受上述因素影响,鄂州市30处地面塌陷全部发育在本区域,其具体分布如图2 所示。影响本区地面塌陷发育的主要因素有采空区、地质构造、岩溶发育、覆盖层厚度、水文条件5 种因素[20]。

图1 研究区交通位置图

图2 地面塌陷分布及地质背景图

2 评价模型

本文结合信息量法和层次分析法的优点,采用加权信息量法评价其指标,最终得到易发性的划分结果,模型可以表述如下[21]:

式中,I预测区某单元信息量预测值;Wi为第i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值;Si为因素xi所占单元总面积为因素xi单元中发生地质灾害的单元面积之和;Ii值的大小直接说明该单元产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是地质易发性区划的重要性指标。

利用信息量方法[22-23]进行鄂州市地面塌陷易发性评价,根据评价单元比例尺[24],全区划分为30 m×30 m 的栅格单元共191 559 个。

3 孕灾因子分析与权重选取

3.1 因子分析

3.1.1 采空区距离

鄂州市采矿活动特别强烈,评价区内矿山采空区共计22 个,由其形成的地表变形和地面塌陷具有影响大、破坏性强、危害面广、损失严重等特点[25]。根据采空区发育情况及相关经验将其影响范围划分为五个带:0~500 m,500~750 m,750~1 000 m,>1 500 m,如图3a所示。图4a 所示评价区内最有利于地面塌陷发生的是采空区0~500 m 范围内,其栅格数占总栅格的14.69%,发生地面塌陷比例为40%,利用公式(1)计算出该因子信息量为1.45。距采空区影响带越远信息量大体上呈递减趋势,在大于1 500 m 的区域,其栅格数占总数的13.49%,发生地面塌陷的比例为3.33%,信息量为-2.02,地面塌陷不易发生。

图4 影响因子灾害数量、信息量相关性统计图

3.1.2 地质构造

评价区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以北北东向褶皱和北北西向断裂为主,岩层被各种构造面切割错断呈不连续状,较为破碎,这就为降雨等水流进入地下提供了通道,使斜坡体在长期的水岩作用下,失稳并进而发生塌陷。根据鄂州市断层和褶皱的发育规模及影响范围[26],利ArcGIS 的多环缓冲功能,分别以距断层或褶皱500 m、750 m、1 000 m、1 500 m 划分5 个距离区间。如图3b 所示,评价区内最有利于地面塌陷发生的区域是在断层和褶皱0~500 m 范围内,其栅格数占总栅格的50.94%,发生地面塌陷比例为66.67%,提供的信息量为0.39。距离断层越远信息量大致呈减小趋势,在大于1 500 m 的区域,其栅格数占总数的7.79%,发生地面塌陷的比例为0,信息量为0,不提供地面塌陷发育的信息。

3.1.3 岩溶发育

评价区内的岩溶发育在碳酸盐岩工程地质岩类中,主要由嘉陵江组(T1-2j)、蒲圻组(T2p)、大冶组(T1d)组成,岩性主要为灰岩、白云质灰岩、燧石结核灰岩、白云岩、生物灰碎屑灰岩。根据发育情况可分为非岩溶发育区和岩溶发育区(图3c)。岩溶发育区栅格数占总栅格的2.74%(图4c),发生地面塌陷比例为56.67%,提供的信息量为0.39,有利于地面塌陷的发生;非岩溶发育区栅格数占总数的97.26%,发生地面塌陷的比例为43.33%,信息量为-0.06,不利于地面塌陷的发生。

3.1.4 覆盖层厚度

本区域内覆盖层厚度分为5 类,分别为<5 m,5~10m,10~15 m,15~20 m,>20 m[27-28](图3d),其中地面塌陷最易于发生在覆盖层厚度为15~20 m 的区域内(图4d),其栅格数仅占总栅格的12.35%,发生地面塌陷比例却为23.33%,提供的信息量为0.92。地面塌陷不易发生的区域覆盖层厚度为0~5 m,其栅格数占总栅格的48.92%,发生地面塌陷的比例为30%,信息量为-0.71。

3.1.5 降水漏斗区

评价区内矿山疏排地下水形成6 个降水漏斗区(图3e),根据发育情况可分为非降水漏斗区和降水漏斗区。降水漏斗区栅格数占总栅格的17.60%,发生地面塌陷比例为76.67%,提供的信息量为2.12,有利于地面塌陷的发生;非降水漏斗区栅格数占总栅格的82.40%,发生地面塌陷的比例为23.33%,信息量为-1.82,不利于地面塌陷的发生。

3.2 因子分析与权重

利用前面已经提取和分析影响地面塌陷的因子,通过信息量模型[29]及其理论公式计算得到参与预测各因子的信息量(表1)。

表1 各指标信息量一览表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30],对所选的5 个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划分有序层次,建立评价模型层次结构。按照各评价因子相互的内在关系,通过相关专家经验及本区域地面塌陷实际发育情况,对各因子进行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31],进行层次排序,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易发性评价因子判断矩阵见表2,计算结果按权重从大到小排序,见表3。

表2 地面塌陷易发性评价因子判断矩阵

表3 地面塌陷易发性评价因子权重

利用ArcGIS 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中的加权总和工具,完成各影响因子加权信息量的叠加,按照类内差异最小,类间差异最大的原则,利用统计学中常用的自然断点法(Natural break)将易发性区划图重新分类,将鄂州市的地面塌陷易发性划分为3 级:取信息量I>0.26为地面塌陷高易发区,信息量-0.63<I≤-0.26 为地面塌陷中等易发区,信息量I≤-0.63 为地面塌陷低易发区,如表4 所示。

表4 易发性分区统计表

4 结论

本文在分析矿区地质背景和孕灾因素的基础上,通过ArcGIS 软件分析平台,利用信息量模型对鄂州市矿集区地面塌陷进行易发性评价,主要结论如下:

(1)鄂州市的地面塌陷易发性划分为三级:取信息量I>0.26 为地面塌陷高易发区,信息量-0.63<I≤-0.26为地面塌陷中等易发区,信息量I≤-0.63 为地面塌陷低易发区。

(2)统计结果表明:地面塌陷高易发区为54.51 km2,占31.62%,中易发区为23.83 km2,占13.82%,低易发区为94.07 km2,占54.65%(图5),评价结果显示93.33%的地面塌陷点位于高易发区,6.67%的地面塌陷点位于中易发区,低易发区无地面塌陷发生。

图5 地面塌陷易发性分区图

猜你喜欢

鄂州市信息量易发
机用镍钛锉在乳磨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夏季羊易发疾病及防治方法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基于信息理论的交通信息量度量
如何增加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的信息量
鄂州市金刚石工具行业协会成立及交流大会胜利召开
春风吹来尽芳菲——鄂州市审计局开展“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纪实
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产权改革同步推进长效机制的构建——以鄂州市为例
春风吹来尽芳菲——鄂州市审计局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