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养殖关键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具体应用实践
2024-04-09陶应春
陶应春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提高,传统养殖方式中存在的环境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水产生态养殖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应运而生,通过低排放、循环利用等生态原则,减少对水质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全球水产资源日益减少,传統的捕捞业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水产生态养殖能够充分利用水域资源,提高养殖效益,并且以其稳定的供应链和高品质的产品受到市场的欢迎。水产生态养殖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实现对养殖过程的精细管理。运用现代科技,可以更好地控制水质、温度、饲料等因素,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
一、水产生态养殖的重要性
1、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水产生态养殖强调保持自然生态平衡,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水域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对水质的影响。相比传统养殖方式,水产生态养殖更加注重循环利用和生态修复,促进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水产生态养殖是一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它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合理管理水体资源、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等措施,从而达到水产生态养殖向绿色、循环、低碳的方向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
2、提高养殖效益
水产生态养殖可以提供良好的鱼类、虾类等水产品的生长环境,确保其生长健康和优质品质,有效提高养殖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与传统养殖相比,水产生态养殖能够更好地控制水质、温度、饲料等因素,减少养殖水体污染、疾病发生和死亡率,提高饲养效率。
3、解决水产品稳定供应问题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高品质的水产品需求也不断增加。水产生态养殖能够有效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安全的水产品的需求,提供稳定的供应。通过合理利用水域资源,水产生态养殖有助于增加水产品种多样性,扩大养殖规模,满足市场需求。水产生态养殖对于发展乡村振兴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水产养殖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提供相对丰富的就业机会,带动周边农民就业和经济发展。同时,水产生态养殖也为农民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选择,改善他们的生计状况。
二、水产养殖中常用的生态养殖模式
1、循环水养殖模式
循环水养殖模式是通过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多种方法对水质进行调控,保证养殖水体的稳定性,为水产生物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对养殖水体的温度、光照、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环境因子进行调控,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满足水产生物的生长需求。根据水产生物的生长需求,合理配置饲料和动保产品,保证水产生物正常生长和繁殖。借助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对养殖废弃物进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应的技术方案是根据养殖种类和规模,选择合适的养殖系统,如开放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等。同时,要考虑养殖设备的选型和布局,以满足养殖需求。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对水质进行管理,如过滤、曝气、生物净化等。同时,要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pH值等,确保水质稳定。通过设备对养殖水体的温度、光照、溶解氧、pH值等环境因子进行调控,以满足水产生物的生长需求。根据水产生物的生长需求,合理配置饲料和营养添加剂,保证水产生物正常生长和繁殖。同时,要关注饲料的质量和安全,避免饲料变质污染。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对养殖废弃物进行处理,如沉淀、过滤、生物降解等。同时,要合理利用废弃物资源,实现资源化利用。加强养殖过程中的疫病监测,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策略,防止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养殖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2、立体养殖模式
立体水产养殖模式通过优化水产养殖场地的布局和建设,在水上、水下和水中不同位置设置养殖设施,使养殖空间立体化、多层次化。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水域资源,增加养殖密度,提高产能。动物在生产过程中注重循环利用和资源节约。通过科学的养殖设施设计,充分利用饲料残渣、鱼粪等排泄物,减少养分流失,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同时,通过调节养殖密度、饲料配方等控制养殖过程,降低养殖产生的废水对环境的影响。此外,立体水产养殖模式强调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通过合理选择和配置养殖物种,建立良好的养育和生态环境,促进种群间的相互关系和复杂互动,实现生态链的平衡和稳定。在水面上搭建浮筏或网箱,利用水流冲积和氧气充足的特点,将适宜的水产养殖种类养在水面。如淡水鱼、虾等。同时结合先进的监测控制技术,确保水质稳定和环境安全。在水中的一定深度上设置养殖设施,如水下网箱、笼圈等。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水下空间,提高养殖密度,减少底部沉淀和养分流失,改善水体环境质量。适用于某些底栖水生生物,如贝类、藻类等。通过合理的底栖基质配置和养殖设施,创造适宜的底栖环境,促进生物的生长发育。通过在一片有限的土地上设置多层鱼塘,将养殖空间立体化。不同层次可以针对不同的水产种类,实现多样化的养殖。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智能化的监控和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和调整养殖环境,提高养殖的稳定性和效益。
3、池塘水库水质修复模式
池塘水库水质修复模式是通过科学的技术原理和技术方案,改善和恢复池塘水库的水质,提高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企业技术原理是通过合理调节水体的流速、水深和湖泊结构,优化水体环流和水动力条件,以减轻富营养化和水体污染的影响。可以采用引流、堰塞、淤泥清理等手段,改善水体的流动性、混合性和氧化还原条件。水体当中引入适宜的生物种群,如浮游植物、水生植物、微生物等,实现水体的自净作用。这些生物能够吸收和降解水中过量的养分和有机物质,净化水体,平衡水体生态系统。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对水体进行处理,包括悬浮微粒去除、沉淀物去除、溶解有机物降解等。常见的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包括絮凝、沉淀、膜分离、氧化和吸附等过程,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利用适宜的浮游植物、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等,对水体中的养分和有机物质进行吸收和降解。通过湿地修复、人工鱼礁建设等手段,引导和增加适宜的生物种群,促进水体的自我净化。或者采用絮凝、沉淀、膜分离等物理-化学方法,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溶解性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质。如利用絮凝剂、颗粒物过滤器、活性炭吸附等方法,实现水质的净化。也可以在池塘水库周边布设养殖场和农业生产基地,将养殖废水和农业废弃物等资源进行循环利用。通过养殖废弃物的沉淀和消化,减少养分输入量;同时利用养殖废水中的养分和水分进行农田灌溉,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减排。或者通过湿地修复、水生植物引种、鱼类放流等方式,增加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湿地修复可以净化水体,并为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境。
三、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具体应用实践
1、水质管理
(1)水质质量要求
在水产生态养殖模式下,水质指标的要求是保证养殖水体质量,为水产生物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促进其生长繁殖。溶解氧是水产生物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对于养殖水体来说,要保持较高的溶解氧水平。一般来说,水产养殖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应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对于某些对溶解氧需求较高的水产生物,如虾、蟹等,要求溶解氧含量更高。pH值是反映水体酸碱度的指标,对于水产生物来说,适宜的pH值有利于其生长繁殖。水产养殖水体的pH值一般应保持在6.5-8.5的范围内,不同水产生物对pH值的要求略有差异。氨氮和亚硝酸盐是反映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过高会导致水质恶化,对水产生物产生毒害作用。水产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应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例如,氨氮含量不超过0.5毫克/升,亚硝酸盐含量不超过0.2毫克/升。硝酸盐是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对于水产生物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过高的硝酸盐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过度繁殖等问题。因此,水产养殖水体中的硝酸盐含量应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例如,不超过20毫克/升。总氮和总磷是反映水体营养状态的指标,过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产养殖水体的总氮和总磷含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例如,总氮含量不超过2毫克/升,总磷含量不超过0.2毫克/升。
(2)水质调控方案
①生物调控
生物调控主要是通过利用水生生物(如藻类、细菌等)的生理功能,对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降解、转化和吸收,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通过培养适宜的藻类,利用其光合作用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藻类的种类和数量,调节水体的透明度和酸碱度。也可以通过添加微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等),促进水体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降解、转化和吸收,降低水体的污染程度。
②物理调控
物理调控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如过滤、曝气、增氧等)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促进水体的污染物降解。在水体当中通过设置过滤器、砂石层等,去除水体中的悬浮颗粒、有机物等污染物。或者通过增氧机、水泵等设备,将空气中的氧气注入水体,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或者通过增氧机、水泵等设备,将水体中的溶解氧向水体表面输送,增加水体表层的溶解氧含量。选择合适的过滤材料和设备,保证过滤效果。控制曝气时间和增氧机的开启频率,避免过度曝气和增氧导致水体氧化还原电位失衡。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③化学调控
化学调控主要是通過添加化学物质(如净水剂、絮凝剂、缓冲剂等),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凝聚、絮凝、降解等作用,从而改善水质。利用聚丙烯酰胺、明矾等净水剂,促进水体中的悬浮颗粒、有机物等污染物凝聚、絮凝,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也可以通过添加聚合氯化铝、硫酸铁等絮凝剂,对水体中的小分子有机物、藻类等进行絮凝,降低其对水体的污染程度。或者通过添加石灰、硫酸镁等缓冲剂,调节水体的酸碱度,保持水体的稳定性。
2、科学选择与配置饲料,合理选择饲料添加剂
(1)饲料搭配
在水产生态养殖模式下,饲料的质量要求和搭配方案对于水产生物的生长、品质和环境污染具有重要影响。确保所选择的饲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水产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保证水产生物正常的生长和繁殖。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无病原微生物、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保证水产生物的健康。饲料品质具有良好的适口性,便于水产生物摄食。饲料中不应含有过多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免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在饲料搭配方案中,要根据水产生物的种类、生长阶段、环境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饲料种类和比例,以满足水产生物的营养需求,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减轻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要定期检查水产生物的健康状况,调整饲料搭配方案,以保证水产生物的健康生长。
(2)饲料添加剂的选择与利用
在水产生态养殖模式下,维生素、矿物质、益生菌等添加剂对于水产生物的生长、健康和抗病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添加剂主要包括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E、烟酸、叶酸、生物素等。添加量约占饲料总重量的0.1%-1%,具体添加量应根据水产生物的种类、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来调整。将维生素添加剂与饲料混合均匀,制成颗粒状饲料。矿物质添加剂主要包括钙、磷、铁、锌、铜、锰等常量元素和硒、碘、钴等微量元素。添加量约占饲料总重量的0.5%-5%,具体添加量应根据水产生物的种类、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来调整。将矿物质添加剂与饲料混合均匀,制成颗粒状饲料。益生菌添加剂主要包括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等。添加量一般为饲料总重量的0.1%-1%,具体添加量应根据水产生物的种类、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来调整。将益生菌添加剂与饲料混合均匀,制成颗粒状饲料。或者在养殖水体中直接添加益生菌制剂,调节水体的微生物种群结构。
3、病害防治
在水产生态养殖模式下,病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通过实施科学的饲养管理、生物调控、环境调控等技术措施,降低病害的发生几率。水产养殖期间应该做到合理规划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养殖,保持养殖水体的稳定性。选用健康苗种,严格检疫,防止病原体传入养殖水体。科学投喂饲料,保证饲料的营养全面、均衡,增强水产生物的抗病能力。检查水产生物的健康状况,发现病害及时处理。维持水体中藻类、微生物等生物种群的平衡,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添加益生菌等有益生物制剂,调节水体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增强水产生物的抗病能力。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消毒剂等化学药物,以免破坏水体生态平衡。保持养殖水体的稳定性,控制水体的温度、溶解氧、pH值等指标在适宜范围内。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及时处理水质问题。保持养殖场地的清洁卫生,减少病原体滋生。对养殖水体、水产生物进行病害监测,发现异常及时进行诊断。根据病害的诊断结果,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对病害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随着生态农业理念的逐渐普及,人们开始重视传统农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寻求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水产生态养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绿色养殖模式,使农业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水产生态养殖的发展得益于环保意识的提高、水产资源短缺、技术的进步、生态农业的兴起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满足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目标。
(作者单位:232242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窑口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