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

2024-04-09高晓虹李怡滢

未来传播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

高晓虹 李怡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融合传播创新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研究”(23ZDA093)。

作者简介:高晓虹,女,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怡滢,女,博士研究生。

摘  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传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文章运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蕴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时代内涵、基本原则、方法路径、国际视野等四个方面回应如何做好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这一时代命题。文章认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应当在深刻认识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时代内涵的基础上,遵循“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文化自信”的基本原则,践行守正固本与创新赋能辩证统一的方法路径,助力提升中华文明的引领力和生命力。同时,还应秉持开放包容的胸襟和国际视野,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维护文化安全、展示中国形象,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8418(2024)01-0002-07

2024年1月举行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准确把握新的形势和任务,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极端重要性。[1]新时代以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包括新的文化使命、“七个着力”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2023年10月,党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的思想体系,大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也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实践遵循。

我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可以说,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今天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以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根基和有力支撑。与之相应,在数字技术变革语境下,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也是践行新的文化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尝试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时代内涵、基本原则、方法路径、国际视野等四个方面分析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如何推动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传播。

一、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的时代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守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2]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中,专门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事关中华文明和文脉赓续,事关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巩固,事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是党和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一) 以传播创新推动中华文明赓续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其中,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作为首个突出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我们不以中国悠久的历史连续性为视角来认识这个国家,就无法真正理解古代中国的内涵,也无法深入了解现代中国的发展,更无法预见未来中国的前景。与此同时,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文化精神要求我们在今天进一步推动中华文明的创新发展。媒介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文化形态与传播形式的变革,促进了文化元素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也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赓续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创新赋能作用,通过搭建中华文化基因库、数据库、资源库等方式,实现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传播,进而有效推动中华文脉绵延繁盛,促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

(二) 以传播创新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3],突出强调了文化主体性建设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提出“文化主体性”的重大论断,认为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深刻揭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基石,中华文明的持久魅力,正是源于其文化主体性。若缺乏对自身文化的深度认同,我们将难以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磅礴力量;若缺乏自力更生的坚定信心,我们将难以在选定的道路上保持决心与恒心。增强中华文明认同,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提升每一位华夏儿女坚定对中华文明的自信,需要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播的作用。在文化传播实践中,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通过梳理新思路、提炼新话语、建立新机制、创造新形式,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广泛传播,形成强大的引导力、凝聚力、塑造力和辐射力,使得中华文化主体性落在实处,人民群众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落在实处。

(三) 以传播创新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是践行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在新的起点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肩负着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和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使命。在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结合”的重要思想,将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中的精髓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深入宣传和阐释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精神与丰富内涵,推出更多优秀的理论成果和作品,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展示中国式现代文明成果,要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和系统观念,在题材、内容、话语、技术运用等方面发力,推动传播观念与技术手段相结合、叙事内容与表达形式相统一,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以传播创新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注入动能。[4]

二、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的基本原则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在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的进程中,要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到传播活动的全过程,旗帜鲜明地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面领导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一) 明确政治方向,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力量,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是党的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都不能旁落。在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过程中,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锚定政治方位,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切实担负起“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

近年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作了一批诠释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动报道。如中国新闻网推出的《十年百变》系列短视频报道,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展开,以新时代十年为时间跨度,从大国重器、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科技强国、健康中国等表达维度,记录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以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落实中央重大工作部署的实际行动,集中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非凡巨变,折射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当代发展。这类节目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着眼中国大地上的伟大实践,以创新性传播实践生动反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成果,有利于凝聚力量、坚定信心,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激励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二) 确保创作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

党性与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至上”的理念,指出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5]这些论述蕴含着深刻的人民性,科学回答了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为了谁”“依靠谁”和“由谁评判”等一系列问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首先要站稳人民立场,在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传播过程中,要把人民放在中心位置,挖掘人民元素、讲好人民故事、传播人民力量。其次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扎根现实土壤,贴近人民群众,既反映人民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也聚焦人民的细腻情感,让人民成为中华文明传播的主角和表现主体。最后要动态把握人民愿望,深入了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将服务人民与教育引导人民相结合,把满足需求与提高素质相结合,创作符合时代要求、满足人民期待的文化精品。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感动中国》节目,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历史,节目以人民为中心,以感动中国为主题,采写和挖掘发生在群众身上的真实事迹并推荐人选,再由公众投票加最终评议确定年度“十大人物”。获奖者的凡人善举,成为时代的一道光,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引领社会风尚、传递时代精神与中华文明、滋养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有效推动了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三) 坚定文化自信,广泛深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6]。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表明我们党的文化自信达到新高度。在践行新的文化使命、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过程中,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觉,广泛深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是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近年来,主流媒体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制作出了一批彰显历史厚度、文明深度的精品力作,展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生动演绎国宝文物历史故事的《国家宝藏》,阐释中华诗词、激发全民参与的《中国诗词大会》,传播戏曲艺术、赋予传統戏曲时代活力的《最美中国戏》,从音乐改编的角度诠释中华经典文本的意蕴与内涵的《经典咏流传》,通过经典绘画展现中国非遗节气文化的《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华文化》,复原古籍美馔、品味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馔千年》,聚焦少数民族文化符号与文明发展的《道中华》,探寻中华传统服饰美学精神的《衣尚中国》,围绕遗迹文物梳理中华文明起源与历史发展的《中国考古大会》等。这些节目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强化了人民的文化自信,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有力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和文化基础。

三、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的方法路径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历史过程。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迈入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要遵循守正与创新辩证统一的方法路径,在守正中把稳舵盘,在创新中寻求突破,不断增强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引领力。

(一) 守正固本,增强中华文明引领力

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的“守正”,是推动“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内在要求。在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过程中,必须在坚守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基础上,加强对中华文明内涵的深度挖掘和深刻阐释,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以保护传承、增进认同、凝聚力量为方向,通过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传播不断扩大精品文化产品供给,壮大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念。

第一, 深耕文明内涵,加强传承保护。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当前党和国家实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中华文明的传承与赓续。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2](49)。《“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要挖掘、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7]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中国中医药大会》聚焦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学科,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集结了近百位权威国医大师、中医药专家、文化学者深入挖掘中医药的历史渊源和中医医理智慧,嘉宾从不同维度对中医的基本理念和内涵进行权威阐释,全景式呈现中医药蕴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展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现代魅力。2023年12月23日播出的第一期节目邀请了“扁鹊脉学诊法”传承人现场展现中医切脉的传世技法,对细微症候的精准判断引发网友热议。通过权威专家的阐释与展演,带领观众领略数千年中华医脉的魅力,感悟中国中医药之大医、大德、大智、大美,有效传承和弘扬了中医药文化。

第二, 扩大精品供给,增进文明认同。在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过程中,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需要以思想深邃、艺术卓越、制作精良的文化精品为载体,在“高原”上打造出更多的“高峰”之作,以优秀的作品引导人、滋养人、鼓舞人、塑造人。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要特别注重社会效益,推动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高质量内容供给。例如,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推出短视频《新千里江山图》,视频上线1小时,公众号阅读量即突破“10万+”,话题“#新千里江山图#”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视频全网播放量超6.6亿,2023年获评第33届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一等奖。视频以国家一级文物《千里江山图》为创作基底,以数字技术和中华审美结合为创作手法,在4分钟内呈现给观众中华美学的极致体验。融合了绘画、戏曲、书法、民乐等传统文化形式,在青山绿水间讲述新时代的荣光:代表中国速度的中国高铁、象征国家实力的中国航母、筑梦天宫的载人航天、寸土必守的中国军人、英勇抗疫的中国医者等等,虚与实、古与今交相辉映,从叙事主题、场景构建、镜头运动、情感表达等方面体现出中华文明的审美张力,绘就了一幅既有历史底蕴又有新时代面貌的新千里江山图,增进人民对国家、社会以及中华文明的价值认同。

第三, 壮大主流价值,凝聚磅礴力量。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中心环节。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要始终以主流价值的引领为起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凝聚社会共识与力量。[8]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坚守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唱响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强音,凝聚磅礴的文化力量。比如,2023年杭州举行了第十九届亚运会,官方纪录片《嗨,亚运》围绕“节日”“表达”“和平”等七个主题,通过梳理70多年亚运会的历史变迁,书写了亚洲的体育雄风。作为纪录片,在极致展现体育运动力量之美的同时,还深度挖掘体育背后的人文之美和文化意蕴,对杭州亚运会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城市、文化进行了全景式的刻画和描摹,充分展现了文化遗产在文明交流中的重要价值。该系列节目获得全网超4亿次的阅读与播放,凝聚起人民对“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文化力量。

(二) 创新赋能,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

創新是文化的生命所在,是文化的本质特征。[9]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伴随着很多重大机遇与风险挑战,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面对文明建设新形势、融合传播新业态、数字智能新技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更新传播观念、创新生产流程、丰富内容形态、强化传播效果,推动中华文明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增强中华文明生命力,在推陈出新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第一, 结合移动传播场域,创新叙事策略。数字化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带来了数字化变革,创造了多重文化空间。当前,手机已经成为人民触网和接收信息的最主要工具,短视频成为信息和内容传播的重要载体。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10]在今天的时代语境下,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必须要聚焦移动互联网传播场域,契合移动端的传播特点与叙事策略。不同于传统媒介的消费场景,移动端的传播注重视听要素、即时感受和交互体验,同时还具有社交化、碎片化的特点。因此,在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过程中,可以让文化产品更适配移动场景的用户需求,如改横屏视频为竖屏,选择长视频中精彩片段制作节目切片,从而增强视觉叙事节奏。随着短视频的抵达,传播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立足数字媒介叙事的情感转向,将宏大叙事转变为个人叙事,彰显故事背后的情感价值,提升公众的情感联结,实现中华文明的媒体再现、价值共振与情感共鸣。

第二, 把握媒介前沿技术,创新呈现形式。全新的数字信息技术为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传播提供了重要契机。我们要抢抓战略机遇、主动应对挑战,扛起信息化条件下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的使命责任。具体来讲,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增强现实、全息影像等数字技术的发展深刻形塑了传播景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在技术性、娱乐性、文化性和艺术性的协同创新中,着力实现对中华文明的媒介重塑,实现从可“读”可“看”到可“参与”可“体验”的多模态呈现。近年来,主流媒体向科技要生产力,践行“思想+情感+艺术+技术”的创作理念,推动了中华文明在传播形式、叙事方式、话语逻辑等方面的转型升级。如新华社微电影《红色气质》融合了电影、电视、纪录片和动画、特效等多种传播手段,“活化”历史场景、历史人物与红色故事,通过3D还原技术令先烈与故人“相聚”,与家人“重逢”,带领观众“回到现场,相遇不朽”,实现了革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礼赞共产党人的百年奋斗历程。

第三, 立足媒体深度融合,创新传播模式。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指示十周年。十年间,媒体融合持续从“相加”“相融”向“深融”发展,主流媒体构建起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传播矩阵,为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传播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例如,河南广播电视台抓住媒体深度融合这一重要契机,拓展出多种新型文化传播模式,实现以文塑旅、以文彰旅。在《唐宫夜宴》破圈大火后,又推出了一系列的文化精品,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与推动文旅融合的双赢局面。2021年,《龙门金刚》播出后,国庆期间龙门石窟的客流量增加300%;《中秋奇妙游》播出后,2023年,取景地之一的洛邑古城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热门汉服打卡地第一名;河南广播电视台与无锡文旅合作线下《雨约有云期》舞剧、在海南举行大型实景演出《奇遇·五指山》,实现了中华文明传播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的跨界传播,推动中华文明传播得更开、更广、更深入。

四、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的国际视野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推动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推动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传播的过程中,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胸怀天下,兼顾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加快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一)转变语态,讲好中国故事

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文明从作为“点”的发源地开始,由点及面、由面到片、由片到圈、再到全世界,这是文明生长的过程。[11]中华文明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也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价值坐标与精神支撑。增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要广交朋友,不断扩大知华友华朋友圈。当前,全球“Z世代”已超过24亿人,成为数量最多的一代人。不论是人群的庞大规模,还是网络信息传播的巨大声量,“Z世代”都已经站在了时代的中心。他们是我们在国际传播中必须团结的重要人群,也构成了中华文明对外传播的关键目标和受众对象。

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要转变“宣教式”语态为“亲民化”语态,不断提升内容呈现和叙述表达的亲和力、亲切感。近年来,主流媒体在转换语态方面做出了重要探索,如中国日报《行走中国》系列英文视频,以青年人出镜讲述的方式、活泼亲和的解说词和还原场景的特效动漫,使得主讲人穿越中国的城市与乡村,跨过山川与河流,以个性化、通俗化、趣味化的方式讲述文化景观,升级视听语言表达,实现中华文化的激活与再现,有效传播了可亲可感的中国元素、中国因素、中国要素,减少文化误读。通过故事化、交流式的年轻语态,向世界宣传推介蕴藏中国智慧的中华文明和伟大成就,以青春面貌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二)拓展渠道,传播好中国声音

融合传播的时代背景下,传播方式由有限演化为无限,由单向传播演化为双向互动,由单功能升级为功能集合体,为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的过程中,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依托互联网平台,拓展多层次中外交流机制、多领域人文交流合作渠道,在国际传播平台的垄断性与数字铁幕下寻求突破,以文化认同塑造文化共同体。[12]

2022年,中國新闻网推出《解码中华文化基因》系列融视频节目,实现了全平台出海,助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界。在传播广度和渠道建设上,节目上线YouTube、Instagram、Twitter、Facebook等海外知名社交媒体,在首尔中国文化中心网站进行刊播,增进两国文化交流,并与中资企业的驻外机构建立联系。如四达时代等跨国企业,利用其成熟的当地媒体平台对视频进行投放。此外,中国新闻网以其凝聚华侨华媒的独特优势,做到“以侨为桥”,作品推广覆盖亚欧美非和大洋洲五个大洲近30个国家的50余个华媒,引导6000万海外华侨华人把工作圈、朋友圈变成中华文明的传播圈。通过全方位、多渠道、广覆盖宣传中华文明,《解码中华文化基因》一定程度上跨越了西方话语价值围墙,构成了中华文化创新性传播的典型范例。

(三)敢于斗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但不可忽视的是,冷战思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一些西方敌对势力还在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的幌子,在世界各地煽动“颜色革命”。在这种境况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永葆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敢于进行文化斗争。文化安全是斗争来的,而不是求来、让来的,文化要经历“风吹雨打”,文化安全只有经历斗争才能锤炼钢筋铁骨。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阵地方面,能否利用好网络这个最大变量,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面对复杂的意识形态安全形势,在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过程中,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把文化安全视为传播的生命线,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把握和发挥互联网平台舆情监测、数据分析、内容分发、舆论引导的作用,瞄准世界文明发展前沿,及时跟进、研判国际大势和舆情风向,并有理、有节、有针对性地进行舆论引导,为确保国家文化思想领域的安全做出贡献。

科学的理论源于伟大的实践,伟大的理论又指导辉煌的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指南。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既是践行新时代文化使命的内在要求,也是摆在每一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面前的现实任务。在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传播过程中,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和系统观念,以新作为努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丰富世界文明体系提供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習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 /OL].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10/content_6907766.htm.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5.

[3]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98.

[4]高晓虹,李泓江.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传播动能[J].中国编辑,2023(10):4-8.

[5]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01) .

[6]习近平.自觉承担起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8(05) .

[7]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EB/OL].https://www.gov.cn/zhengce/2022-08/16/content_5705612.htm.

[8]高晓虹,李尽沙.赓续传统  刻印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模式建构[J].现代出版,2023(4):1-10.

[9]李书磊.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N].人民日报,2022-11-10(006).

[10]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353-358.

[11]钱乘旦.多样的文明,创造世界共同的未来[J].求是,2019(10).

[12]潘岳.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4): 5-8.

[责任编辑:高辛凡]

Xi Jinping Thought on Culture Leading the Innovative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GAO Xiao-hong & LI Yi-ying

Xi Jinping thought on culture is the theoretical summary of the Partys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leading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 the enric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cultural theory, and the cultural chapter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which provides a fundamental guideline and action guide for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Using the worldview and methodology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culture, the paper responds to the proposition of how to do well in the innovative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from four aspect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era, the basic principles, the methodological path, and th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According to this paper, public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workers should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era of innovative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deeply, on this basis, follow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mmitment to the overall Partys leadership in public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upholding the concept that puts people first, firming up confidence in its culture”, and practice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the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of preserving the correctness and strengthening the foundation and empowering innovation, so as to help enhance the leading power and vitalit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Meanwhile, public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workers should also uphold an open and tolerant mind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discourse and Chinese narrative system, tell Chinas stories,convey Chinas voice, safeguard cultural security, and display Chinas image, so as to provide a strong ideological guarantee, a powerful spiritual force, and a favorable cultural condi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try with strong culture.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
乘文化舟楫,奋无悔青春——读《中华文明五千年》有感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谈伏羲文化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意义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西周金文——中国文字的成熟 本文节选自《中华文明的早晨——西周史说》
值守中华文明——解码文化传承
俄罗斯汉学研究400年:与中华文明对话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