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果树种植技术应用与搭配科学合理病虫害防治方案

2024-04-08刘林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7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除草害虫

刘林

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背景下,为农业现代化转型提供了良好助力。林业果树种植作为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其种植技术与应用成果得到更多人群的关注。文章以北流市地区林业果树种植研究为切入点,综合介绍该地区果树种植技术的应用情况,提出相应的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希望对从业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北流市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十分适合果树生长,如荔枝、芒果、龙眼、木瓜、百香果、火龙果等。这些果树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美味的水果,还可以成为各种果汁饮品的原材料,有效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果树种植农户的收入。在此基础上,围绕北流市现阶段农业果树种植技术展开研究,提出有利于果树生长的技术应用方式,同时搭配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北流市林业果树的产出,提高当地林业果树种植管理质效。

一、林业果树种植技术的重要价值

结合果树实际种植情况,搭配针对性的种植管理技术,可以提高果树产量和品质。例如火龙果和百香果等果树,在华南地区种植能够为果树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引入先进的果树种植技术,搭配栽培管理和高效的水肥管理,能够提高果实产量,并改善果实的品质、口感和营养价值,增加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果树种植技术还可以提高果树抗病虫害能力,先进的果树种植技术包括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对果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减少农药使用,提高果树的抗病虫害能力。改善农田环境和土壤质量,种植技术可以合理调控水肥管理,采用有机肥和生物防治等措施,改善农田土壤的质量,减少土壤侵蚀和退化的风险,保护生态环境。此外,种植技术可以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作物结构,发展高效益、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推动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二、现阶段林业果树种植技术

1、果树种植土壤改良技术

以北流市地区适合种植的果树为例,土壤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改良、施肥、保水保墒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在土壤改良方面,需要做好酸碱度调节,根据果树的要求,通过添加石灰或硫酸铵等物质来调整土壤的酸碱度,使之适合果树的生长。随后要对种植土壤进行有机质添加,通过增加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水保肥性能。而在土壤施肥技术阶段,可以遵循基础肥施用原则,在果树种植前充分施入底肥,如磷、钾等,为果树生长提供必需的养分。之后还要进行追肥施用,根据果树的生长发育需求,进行适时的追肥施用,补充不同阶段所需的养分。在此过程中要保水保墒,可以覆盖生物膜,在果树行间覆盖秸秆、草木屑等有机材料,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提高土壤保水能力。例如在幼樹梢生长至15-20cm时,可以对果树施加50g尿素,并且在首次追肥后20-30d期间,再次对果树追加50g尿素,并且根据果树生长情况施加80-100g复合肥,每次施肥后都要灌水。此外,为保证果树土壤的长效养分,还要搭配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果树品种进行种植,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定期进行病虫害的巡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等。

2、矮化密植技术

果树种植过程中的矮化密植技术可以提高果树的产量和果品质量,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矮化技术是利用整形修剪,通过定期修剪果树的枝条和顶梢,控制树冠的高度和扩展,使果树保持较低的姿态,达到矮化的目的。选择矮化砧木时,应优先选用生长较缓慢、株高较低的砧木,以达到矮化效果。采用果树密植技术,需要选择合适的品种间距:根据果树的生长习性和市场需求,确定适当的品种间距,通常留株距离在0.5-1m左右,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合理定位枝条和果穗,通过定期修剪和摘花疏果等措施,控制树冠的疏密程度,使光照透射均匀,提高果实质量和产量。可以采用1500株/hm2的种植方案,具体还要根据果树种类进行调整,例如火龙果树,可以选择中干树型栽培密度为4m×4m。而对于株行距较大的果树,就要采用先密后疏的种植方式,加强树体调控,通过穴盘、夹芽、碗穴等技术手段,及时修整和调整树冠,保持均衡、稳定的树冠结构,避免枝干交叉和疏松。

果树矮化种植要保证定点挖穴的准确应用,实际操作时要根据果树株行距要求,提前标出树行与栽植点位,以选取点位为核心进行植穴深挖,或者以数行线为中心线向两侧扩散,通常可以安排栽植穴长、宽、深度为1m、1m、0.8m,栽植沟的宽度与深度均为1m。在果树矮化密植期间,要根据实际环境搭配养护管理方案,例如土壤肥力管理,要时刻保持土壤肥力,合理施用有机和无机肥料,根据果树需要进行追肥,以满足密植果树的养分需求。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避免病虫害对果树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在果实初期进行适量的疏果工作,保留适当数量的优质果实,避免过多果实集中生长引起的资源竞争和营养不良,才能确保矮化密植技术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3、果树种植除草技术

在果树种植管理期间,除草对于果树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现阶段北流市地区果树种植的除草技术主要分为物理除草、化学除草以及人工除草等方式。在物理除草技术环节,主要利用耕作,在果树栽植前或果树休眠期进行地面翻耕,将杂草铲除并深埋。此外在果树的生长季节,可以利用旋耕机、拖拉机割草机等进行机械除草。在果树树行间铺设有机除草布或防草膜,阻断杂草的生长,同时还具有保墒保温的作用。在化学除草技术的使用中,可以使用除草剂,例如选择非选择性或选择性除草剂,根据果树和周围杂草的特点,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喷洒或施药。务必遵循使用剂量和使用时机,避免对果树造成伤害。在果树的生长季节,使用草甘膦溶液灌根,通过草甘膦的吸收和传导,抑制杂草的生长。

关于果树人工除草技术,要定期组织人工除草队伍,利用锄草、拔草等方式,将果树树干周围和树冠下的杂草清除。特别是在果实成熟季节,可以雇佣临时劳动力进行除草工作,确保果树周围的地面整洁。此外还可以利用生物覆盖剂,如秸秆、木屑等有机覆盖剂,可以覆盖果树树行间的地面,抑制杂草的生长,并能够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同时引入异种植物竞争:合理选择一些与果树相互协调生长的植物,如地被植物或草本植物,通过其快速生长和竞争,抑制杂草的生长,保证果树的良好生长环境。

4、果树施肥技术

果树种植施肥主要包括基础施肥、定期追肥等方式,在基础施肥环节,在果树幼苗期或生育初期,进行基础施肥,为果树提供充足的养分。按照土壤测试结果调整肥料种类和用量,确保提供适宜的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将基肥均匀撒布在整个果园范围内,注意与根系分布区域相协调。而在生育期追肥,根据果树生长发育需要,在生育期进行追肥,帮助果树健康生长。根据果树品种和生长特点,科学安排追肥时间和频率,使用速效肥和缓效肥的混合肥料,以满足果树快速吸收的需求,并延长养分释放时间。结合叶片颜色、生长状况等观测指标,调整追肥用量,避免过量施肥或营养不足。通过叶面喷施肥,可以提供果树所需的微量元素以及叶面保护剂。在果树叶片表面均匀喷洒叶面肥料或微量元素肥料,注意避开高温时段和强光照射,注意叶面肥料的配方比例,确保各种微量元素的平衡供应。

在基质肥与有机肥的配合使用中,应适量添加基质肥和有机肥可改善土壤肥力、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例如使用含有腐殖酸的基质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水能力。选择适宜的有机肥,如畜禽粪肥、堆肥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要根据测试结果和观察指标进行调整和修正,以确保果树获得适宜的营养供应。此外施肥过程中应注意合理用水,避免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

三、林业果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果树病虫害

林业果树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措施,就是采用多种物理手段相结合。例如,温度处理方式是利用高温或低温来杀死病虫害。对于果树寄生的一些昆虫,可以通过热水浸泡或高温熏蒸来控制;对于一些冬季越冬的害虫,可以通过冷藏或低温处理来减少虫口数量。还可以采用喷洒水冲击方式,利用高压喷水或水沖击来清除果树上的病虫害。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比较大型的虫类,如蚜虫、白粉虱等。喷洒高压水能够有效地将害虫冲刷下来,达到防治的效果。通过覆盖保护方式,采用覆盖材料,如纱网、农用薄膜等来覆盖果树,防止病虫害的侵入。这种方法常用于保护果园免受飞行虫类和一些侵入性害虫的伤害。对于一些比较大型或特定的害虫,可以采用手工采摘或剪除的方式进行控制。这种方法常用于控制果树上的果实蛀虫等。在使用覆盖保护方法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覆盖材料,并进行固定,确保覆盖物与果树紧密贴合,防止害虫的侵入。对于手工采摘或剪除,需要认真观察果树上的害虫分布情况,并逐个采摘或剪除,确保将其清除。物理防治技术通常适用于针对较小范围或局部的病虫害控制,对于大面积果园或重复发生的病虫害,需要结合其他综合防治措施来进行有效防治。

2、化学防治果树病虫害

林业果树种植管理还可以采用化学方式来预防各种病害和害虫侵害,化学防治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防治方法,通过使用农药来控制和预防果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首先在农药选择上,要根据果树病虫害的类型、季节和严重程度,选择适合的农药进行防治。常见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在农药喷洒阶段,根据农药的使用说明,确定适当的浓度和施药时间,并使用专用的喷洒设备将农药均匀喷洒在果树上。注意避免喷药时天气风力较大或降雨的情况,以确保农药有效附着在果树上。其次要根据农药使用结果,轮换使用不同的农药,由于长时间使用同一种农药易导致病虫害对该农药产生抗性,因此需要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以增加防治效果。要合理控制施药量,根据果树的生长情况、病虫害的严重程度和农药的使用建议,确定合理的施药量。注意不要过量使用农药,以免对环境和果树产生负面影响。

在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时,需要遵循农药的使用说明和相关法律法规,选择合适的农药,正确施药,并注意保护环境和人身安全。定期检查果树的状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初期迹象,并根据需要进行农药防治。密切关注气象条件和病虫害流行规律,以在合适的时间采取化学防治措施。有些农药具有预防性质,可以在果树受到病虫害威胁前提前使用。这些防范剂可以增强果树的免疫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此外,为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应积极倡导综合防治策略,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合理的园艺管理措施,以减少对化学防治技术的依赖。

3、生物防治果树病虫害

对于林业果树病虫害问题来说,除了采用物理防治技术与化学防治技术,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式,也就是释放天敌、应用病原微生物以及调节剂等。例如通过引入或增殖天敌昆虫来控制某些害虫的数量,这些天敌可以是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或病原微生物,它们能够以害虫为食或寄生在害虫体内并对其造成致命伤害。而加强病原微生物的应用,是利用病原微生物感染和杀死害虫来进行生物防治。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线虫等,它们可以通过喷洒、施肥、种子处理等方式进入害虫体内,对其造成致命的感染和病害。同时可以进行植物提取物的利用,部分植物提取物具有驱避或杀灭害虫的作用。例如,薰衣草精油可以有效地抑制某些果树害虫的发生。这些提取物可以通过喷洒、涂布等方式应用于果树上,起到防治作用。

在生物防治的同时,搭配调节剂可以获得更好的病虫害防治成果。如利用一些化学物质对害虫进行生物调节,干扰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例如,昆虫生长调节剂可以抑制害虫的蜕皮和发育,从而控制其数量。在实际采用生物防治技术的措施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①害虫监测:定期对果树进行病虫害监测,了解害虫的种类、数量和发生情况;②选择合适的生物防治方法:根据监测结果和害虫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生物防治方法,如天敌释放、病原微生物应用等;③生物防治施行:根据所选方法,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生物防治。如引入天敌,按照一定密度释放在果树上。应用病原微生物,根据建议的用量和方法进行喷洒或施肥;④监测效果评估:定期监测果树上害虫的数量和病害情况,评估生物防治措施的效果,并及时调整措施以提高防治效果。生物防治技术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结合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并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评估。

综上所述,先进果树种植技术对林业果树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促进作用,能够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增强果树的抗病虫害能力,优化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促进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同时也对整个北流市农业种植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果树种植管理中,要灵活使用土壤改良技术,矮化密植技术,种植除草技术与果树施肥技术,以实现果树栽培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同时还要采用科学的果树病虫害防治措施,才能促进果树种植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不断丰富完善农业种植技术内容。

(作者单位:537400广西北流市北流镇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除草害虫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除草记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农业害虫的冬季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