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诊断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探索与思考

2024-04-08于海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诊断学线下疾病

于海涛,吴 燕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检验中心,甘肃 兰州730000)

实验诊断学是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该课程以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为切入点,以疾病诊疗为中心,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疾病综合分析能力[1-2]。实验诊断学涉及的知识面和信息量非常庞杂,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等医学基础学科,以及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多个临床学科[3]。在开设这门课程时,医学生往往尚未学习临床课程,致使很难将基础医学与临床疾病进行衔接。此外,以往的实验诊断学教学常以“检验结果为中心”,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模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限制学生临床诊疗思维的培养[4-5]。笔者针对实验诊断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经历,探讨和思考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希望为进一步提高实验诊断学的教学质量提供帮助。

1 线上课程建设

1.1 线上教学视频制作和测验试题建设

实验诊断学线上课程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手机或电脑为工具,以网络教学平台为桥梁,基于导与学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任教教师将每个章节的基础知识和重要内容录制视频,每个视频时长大约10 min。同时对于每个视频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建设5~8道测验试题,对于整门课程建设2套各100道客观题的线上期末试题,所有线上测试题类型均为选择题和判断题。所有视频和测试试题均上传至学习通在线学习平台(https://www.xueyinonline.com/detail/225570214),便于学生进行线上实名制登录学习。

1.2 线上学习和答疑

引导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平台上的实验诊断学线上课程,课前提前预习、课后复习实验诊断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学生根据各自学习习惯和时间安排,可使用手机或电脑进行线上学习,对于学习中的疑问可通过线上平台和课堂两种方式进行提问,这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与思考。

1.3 线上学习效果评价

学生完成每个线上视频学习后,均可通过对应的测试试题检测学习效果;完成所有线上视频学习后,可通过线上期末试题对整门课程进行测评。此外,使用学习通在线平台可以提取学生在线听课评价、章节测试成绩、线上期末考试成绩、学习成绩分布、视频点击量、学习人数等参数指标数据,通过设置各类型参数指标权重,得出涵盖形成性评价内容的线上课程成绩。每位同学的线上课程总成绩=听课评价×20%+线上讨论×20%+线上章节测验×30%+线上期末考试×30%。

2 线下课程建设

2.1 线下教学内容的重构

选用以器官系统构架思路撰写的实验诊断学教材(北京大学医学部出版社),强调以疾病诊断为中心,分别对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与内分泌疾病、风湿免疫疾病、肿瘤、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疾病与出生缺陷、血型与输血相关疾病等疾病的实验检测项目和临床应用进行授课,引导学生建立临床诊断思维。

2.2 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

紧跟新形势,加强实验诊断学课程思政建设。一方面课前组织任课教师进行思政培训,树立“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学新理念。另一方面组织任课教师通过网络、图书、文献等途径收集相关契入知识点背后的历史、重要人物及事迹、临床实践中的真实案例等素材,将思政素材与课程知识点有机结合,提高教师思政能力。

2.3 常用教学方法

2.3.1联系法 准确的疾病诊断需做到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同一症状,不仅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知识上去理解,还要在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血液、泌尿、神经等方面作比对分析。如“水肿”从纵向看涉及到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等基础医学和临床课程,从横向看涉及到消化、心脏、肾脏、内分泌、血液和淋巴循环等。因此,学习实验诊断学要善于联系,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2案例法 案例教学是以临床病例为线索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教师按照大纲要求参与编写相关临床案例,课前3天将案例发给学生,针对问题提前做预习,查阅大量参考资料。课中以案例为切入点提出相关问题,如:“患者为何种疾病?”、“本病例检验项目哪些有异常?”、“还需做什么检查?”、“检测项目的方法和临床意义等?”。

2.3.3PBL法 PBL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一种采用以病例为先导,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的自学讨论式教学方法。学生在此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自学的习惯,养成设问和解问的习惯,在学习中展开思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BL法与案例法的不同点是PBL法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而案例法是教师先讲解教材,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前提下,然后做案例分析。

2.4 线下学习效果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课堂考勤和随堂测验)和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进行综合评价。每节课课前5分钟,通过学习通APP签到进行课堂考勤;每节课最后5分钟,使用学习通APP网络投屏5道相关内容的选择题进行随堂测验;期末考试试题类型包括单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线下课程总成绩=课堂考勤成绩×10%+随堂测验×10%+期末考试×80%。

3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

3.1 教学环境的创设

整合建设线上教学和线下课堂讲授的混合式教学环境,使实验诊断学课程线上和线下教学相互协调、相互补充,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可提前通过在学习通APP平台上建设的线上课程进行预习,提前了解和掌握线下课程的基础知识和主要内容,为更好的理解线下课堂讲授和互动奠定基础;同时线下授课教师可根据学生线上学习测验和线上提出的问题,提前了解学生学习状态,为线下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提供信息支持。此外,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实验诊断学线上资源,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课程学习效果。

3.2 答疑

对于学生在学习通在线平台留言的学习问题,任课老师可随时通过在线平台进行答疑;对线下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可在课堂或课间进行讨论、答疑;对于较多疑问,或需花费较长时间进行答疑的问题可以通过线上统一答疑。

3.3 考核方式

采用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综合评价模式。课程总成绩=线上成绩(占50%)+线下成绩(占50%)。

4 体会与思考

4.1 线上线下资源优势互补

实验诊断学课程内容庞杂,传统以临床检验指标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教师课题讲授的教学方式,使得有限教学时数的线下课堂教学难以很好满足教学需求,不利于学生建立临床思维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6]。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通过将线上课程资源、线上交流平台与线下课程教学相融合,形成优势互补,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掌握临床科研前沿,培养临床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4.2 混合式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实验诊断学的教学目的是以疾病诊疗为中心,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7]。根据机体各器官系统疾病特点,混合式应用联系法、案例法和PBL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对临床疾病诊疗的理解,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意识。

4.3 增进了解和友谊

老师和学生互动交流虽然占用了部分休息时间,增加了工作量,但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增进了师生相互了解和友谊。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的讨论和交流,提升了主动思考和沟通交流能力。

4.4 形成性和终结性的综合评价

对线上和线下课程分别建立“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评价模式,将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按照1∶1进行计算实验诊断学课程的综合性评价结果。该综合性评价方式丰富了评价要素,完善了教学评估体系,可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4.5 存在的不足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由于其线上学习和线上测验需要学生自主完成,可能会存在学生学习不认真和测试题抄袭现象;引入多因素的学习效果评价要素虽然可以从更多维度评价教学效果,但如何更科学的设置各评价要素的权重,是承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8]。

猜你喜欢

诊断学线下疾病
《全身 CT 血管成像诊断学》出版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