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工作实践

2024-04-08段振婷王海涛段绪坤

理财·收藏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制度医院

段振婷 王海涛 段绪坤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内部控制制度是医院管理的基础,对于保障医院资产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防范医疗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一、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基础,包括组织文化、管理层理念、员工素质等方面的内容。当前,部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环境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部分公立医院的管理层缺乏对内部控制的深入理解,认为内部控制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没有将其作为医院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

2.员工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公立医院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不够重视,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效果不佳。

3.组织文化氛围不浓厚。部分公立医院缺乏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氛围,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缺乏有效的内部支持。

(二)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具有关键作用。然而,当前公立医院风险评估机制普遍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识别能力有限。部分公立医院缺乏科学的风险识别机制,难以全面、准确地识别医院运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

2.风险评估方法不科学。部分公立医院在进行风险评估时,缺乏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和方法,导致风险评估结果不准确。

3.风险应对措施不到位。部分公立医院在面对风险时,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导致风险应对效果不佳。

(三)控制活动执行不力

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包括审批控制、预算控制、业务控制等方面的内容。然而,当前公立医院控制活动执行不力的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批控制不严格。部分公立医院在审批控制方面存在漏洞,审批流程不规范、审批权限不明确等问题时有发生。

2.预算控制不到位。预算控制是公立医院控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部分公立医院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等方面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3.业务控制不规范。部分公立医院在业务控制方面存在漏洞,如药品采购、设备购置、医疗服务等方面的业务操作不规范,容易引发廉政风险。

(四)内部监督不力

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保障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公立医院内部监督不力的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强。部分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机构隶属管理层或财务部,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难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和评价。

2.内部监督力度不够。部分公立医院在内部监督方面存在力度不够的问题,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缺乏持续的监控和定期的检查评估。

3.发现问题整改不力。部分公立医院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后,缺乏有效的整改措施和责任追究机制,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内部控制制度无法得到有效完善。

二、A医院改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工作实践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提高运营效率、防范财务风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公立医院实现健康、稳定发展的必要保障。

(一)持续优化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环境

1.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内控工作落到实处

充分发挥医院党委在内部控制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医院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内部控制领导小组负责人、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管理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督促落实内部控制的整改计划和措施,确保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医院成立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办公室,由财务部门分管院领导任主任。每年结合医院机构调整和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内控领导小组成员和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办公室成员,确保内控工作落到实处。每年召开涉及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的会议十余次,召开内部控制专题总结会两次。

2.增强内控意识,持续更新内部控制制度

根据政策变化,结合医院发展实际,持续梳理医院主要经济业务管理制度及流程。医院内部管理制度框架完整,制度内容基本涵盖医院的各项管理及业务活动,包括预算业务、收支业务、采购业务、资产业务、基本建设业务、合同业务、医疗业务、科研业务、教学业务、互联网医疗业务、医联体业务、信息化建设业务等业务模块。

3.构建内控机制,保障内控实施

医院建立内控管理职责分工、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关键岗位责任机制、关键人员资质能力、会计信息编报要求、信息技术应用要求、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监督评价八个方面单位层面的内控运行制约机制。医院建立健全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机制,医院内审部门每年制定《重庆市中医院职务(执业)权力明晰表》,评估权力风险等级,落实责任人和责任领导,提出制度措施,保障内控实施。各职能部门查找權力运行重要环节、风险点、关键岗位,绘制权力运行图,全面查找医院风险隐患,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切实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坚持轮岗制度,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A医院加强对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建立人事、财务、基建、药剂、信息、采购等部门负责人定期轮岗交流制度。A医院每年根据制度规定完成重点业务活动中关键岗位的轮换工作。把查错防弊、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与医院整体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以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针对“权、钱、人、项目”等重点环节,持续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二)着力完善公立医院重点业务及高风险领域的内部控制措施

1.绘制业务流程图,规范业务流程防范内控风险

医院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协同作用,确保内部控制流程业务全覆盖,深入分析各业务环节的风险问题,从上到下地分析业务、梳理流程、识别风险,绘制每项业务流程图。通过对业务流程和管控流程的梳理,规范业务流程,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强化风险管理,有效提升风险防控能力,降低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断提升医院服务质量,深挖医院的发展潜力。

2.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A医院每年实施全院资产清查,摸清资产家底,全面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财务处、审计处每季度参加所有库房的盘存,抽盘库房物资。财务处每月对收费员和出纳现金、票据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物资会计每半年对往来款进行函证,向各供应商发出往来询证函,并对回函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形成书面报告上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控制处置措施。加强资产管理,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资金资产使用效率。

3.将PDCA循环引入内部控制,持续改进退费流程

PDCA 管理循环是闭环管理,PDCA循环的定律就是每循环一次,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一部分经验及成果,医院管理工作就会提高一步。因此,内部控制体系运用PDCA循环法不时加以改进,能不断促进体系的改进,进而淋漓尽致地体现内控设计的全面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

4.加强内部控制培训,提高内控思想认识

通过加强宣传、培训等方式,促进各部门、各级员工深刻领悟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要求,更新管理理念、掌握内控方法,在全院形成“人人学内控、人人讲内控、个个受约束”的良好气氛,促使医院建立系统、规范、高效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三)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的应用

1.进一步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以风险为导向,持续完善和修订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合理保证医院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以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为抓手,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着实推进健全医院经济活动监督体系,实现人人知制度、办事看制度、审核依制度的良性发展。

2.加强业财融合,建设“智慧财务”

建设基于财务业务一体化思路的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将内部控制制度嵌入信息系统中,落实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信息智能化的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要求,充分融合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物资管理、支付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人事管理等系统,实现系统自动控制、数据共享,在提升内部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情况下,为实现智慧医院建设提供系统支撑。

3.进一步健全财会监督体系

一是建立多部门联动监督机制,形成财务部门、业务部门、审计部门、纪检部门相结合的监督体系。二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监督手段,实施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等形式的监督措施。三是明确和落实各部门的监督责任,不断完善监督体系。

三、结 语

综上所述,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一项長期而艰巨的任务。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公立医院应从强化意识、完善机制、规范流程、提升效率和加强监督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内部控制水平,才能确保公立医院在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

课题名称:基于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路径和实践研究;课题编码:CSTB2023TFII-OIX0059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制度医院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