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谢立科自拟去瘕化瘤方治疗眼眶炎性假瘤经验*

2024-04-08翟孟凡谢立科郝晓凤张懿格陈子扬

中医药导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重楼眼眶川芎

翟孟凡,谢立科,郝晓凤,张懿格,陈子扬,袁 航,刘 亮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 100040)

眼眶炎性假瘤(orbital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OIPT)是一种特发性、良性、非特异性的眼眶炎性疾病,因其病变外观类似肿瘤,故称之为炎性假瘤。以眼眶肿胀、疼痛、眼球突出、复视为主要临床表现[1]。该病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临床发病率低,占眼眶疾病的7.1%~12.3%[2],属于眼科罕见病。本病多见于成年患者,高发年龄为40~50岁。OIPT通常单眼发病,也可双眼发病。OIPT分类多样,依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和复发性;依据受累部位可分为肌炎型、泪腺炎型、巩膜周围炎型、视神经炎型、肿块型、眶隔前型、混合型;依据组织病理可分为淋巴细胞浸润型、纤维增生型和混合型[3]。目前OIPT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常通过既往病史、影像学检查、激素治疗史进行判断,需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IgG4相关性眼病、眼部肿瘤疾病、眼眶蜂窝组织炎等进行鉴别,必要时需取病理组织进行活检[4-5]。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OIPT可使病情明显缓解,也可采用病变局部注射疗法,部分患者还可考虑免疫抑制剂和放射治疗。对于药物治疗不满意者,则采取手术治疗[6]。OIPT易复发,长期激素治疗不良反应大、易形成依赖性,临床上需谨慎使用[7],而反复放射、手术,患者依从性较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医药治疗OIPT,依据患者体质、症状特点和疾病不同时期致病特点进行辨证选方,针对性强,对机体危害性小且不易产生药物依赖,患者易于接受,依从性好[8]。

谢立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眼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三十余年。谢立科教授在治疗OIPT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其认为OIPT的根本病机为风热上袭、痰瘀互结,临证时以祛风清热解毒、祛瘀散结止痛为核心治法,依据病程表现将该病分为早期、中期、晚期论治。其深研古代痰瘀互结理论[9-10],自拟去瘕化瘤方,临床效果满意。笔者有幸跟诊谢立科教授,受益匪浅,现将其去瘕化瘤方来源、方义、临证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根据眼眶炎性假瘤症的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将其归属于“突起睛高”“鹘眼凝睛”范畴。《秘传眼科龙木论》曰:“鹘眼凝睛,此眼初患之时忽然痒痛泪出,五轮胀起皆硬,难以回转,难辨人物。”[11]历代医家认为本病为阳证、热证,外邪、饮食、情志、劳倦均是本病的诱发因素,各种因素导致机体阳热亢盛,热邪上壅于目而致目络涩滞、清窍闭阻。现代医家庄曾渊认为本病以“热”和“瘀”为主要病机,治疗时应清热解毒、活血散结,方药选用五味消毒饮合当归芍药散加减[12]。韦企平认为本病病理因素多样,有气滞、痰凝、血瘀等综合因素,宜选用行气化痰、散瘀消肿药物进行治疗[13]。

谢立科教授认为OIPT由风热毒邪上扰,或脏腑积热壅滞于内,日久化热,热邪伤津耗液,引发眼络涩滞,津液运行失常凝练为痰,血行不畅形成瘀血,故风热上袭、痰瘀互结为该病的根本病机。谢立科教授指出,本病典型的表现是眼眶痛,主因风热毒邪侵袭,上犯于目,壅滞于目,脉络阻滞,不通则痛。眼球运动障碍、复视和眼球突出,眼睑和结膜肿胀、充血,主因热毒日久不解,热盛伤阴,阴液亏耗,目眶气滞血瘀,转动不利。风热毒邪上攻目窠清窍,热甚毒重,则见肌肉附着点处水肿充血明显,透过结膜隐见紫红色肥大的眼外肌。若炎症侵及视神经周围,则可引起视力下降。硬化型炎性假瘤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少有炎症出现,眶深部可扪及硬性肿物。主因七情内伤,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机阻滞,血行不畅是为瘀,水湿停滞是为痰,痰瘀互结,阻于眶内,结而成肿[14]。

2 去瘕化瘤方组方探究

2.1 组方源流 OIPT虽非眼底病,但谢立科教授认为痰瘀互结为OIPT发病的根本病机,故“痰瘀互结理论”仍可指导OIPT的治疗。痰饮者为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瘀者按中医理论离经之血便是瘀,血液运行不畅、停滞经脉或脏腑组织内亦为瘀。痰、饮、瘀既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亦可是其他病理过程中的致病因素。在OIPT发病过程中,热毒上袭,导致眼络涩滞,津液不化,炼液为痰,血行不畅,积而化瘀,痰瘀之邪,相互搏结,经久不愈。根据理论指导,谢立科教授提出痰瘀互结理论指导眼底病治疗的新观点[15],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拟定“去瘕化瘤方”。其中,“瘕”字对应OIPT痰瘀互结根本病机,“瘤”字意在指出临证应首先区分真假恶瘤,“去”“化”说明本病虽治愈困难,但并非不治之证,细心诊治均可收获良效。

2.2 方义分析 去瘕化瘤方组成为山栀子、黄芩、生地黄、白芍、重楼、半边莲、当归、川芎、煅龙骨、煅牡蛎、红花、桃仁、防风,临证时随患者症状不同灵活加减。本方以山栀子、黄芩、生地黄、白芍共为君药。山栀子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黄芩清热泻火解毒。两药配伍共增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功,切中OIPT初期毒热上壅、血热妄行之机。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白芍养血敛阴。两药配伍在清热凉血时还可敛阴养阴,顾护阴液,以防热盛伤阴,化燥化热。该四味药共为君药,两两配伍,共奏清热解毒、凉血养阴之功。重楼、半边莲、当归、川芎共为臣药,其中重楼、半边莲清热解毒力强;当归、川芎补血活血效佳,可助君药清热解毒、补血养阴之力。同时重楼、半边莲消肿止痛,当归调经止痛,川芎祛风止痛。四药均具止痛之功,可缓OIPT因“风、痰、瘀”致经络不通则痛之弊。煅龙骨、煅牡蛎、红花、桃仁共为佐药。煅龙骨、煅牡蛎配对软坚散结,可软化消除局部郁滞之邪,助君药、臣药清热解毒、凉血止痛之力;红花、桃仁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助臣药当归、川芎活血止痛之力,通经络散除瘀滞之邪。防风为使药,量小效佳,祛风止痛兼引药上行,使全方之力直达病所。

3 去瘕化瘤方临证思路

3.1 祛风清热解毒 风热毒邪为OIPT致病因素。三邪夹杂致病,起病迅速,变化多样,病情危重。临证时应祛风、清热、解毒,三邪共治。谢立科教授结合临床及古代医家经验认为三邪共治之时,应以热邪、毒邪为主,热毒既除,风邪自去。故去瘕化瘤方组方时重用清热解毒药,方中山栀子、黄芩、重楼、半边莲均有清热解毒之力,且重楼、半边莲专为清热解毒药。四药合用去除外感热毒,脏腑热毒。现代药理发现,黄芩、重楼、半边莲等均具有抗菌抗感染、消炎镇痛功效[16-18]。

3.2 祛瘀散结止痛 痰瘀既是OIPT发病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OIPT发病的致病因素。痰邪致病,阻滞气行血行,致病广泛,变化多端,不易祛除,而瘀邪易阻滞气机,病位固定,日久瘀而化热。久病多瘀,怪病多痰。两者合而为病,夹杂转化,反复不去[19]。谢立科教授认为,痰瘀致病,应以祛瘀散结止痛立法,方药以活血化瘀药及祛痰散结药为主,还可配用活血行气药。去瘕化瘤方中桃仁、红花为活血化瘀力强;煅龙骨、煅牡蛎软坚散结效佳;当归补血活血;川芎为血中气药,在活血之时,可行气、祛风、止痛。现代药理显示,当归、川芎、桃仁还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20-22],红花明确具有活血、抗凝、抗血栓作用[23]。谢立科教授指出,痰邪最难去除,对于反复不愈患者,临证时可加入川贝母、浙贝母等,以增去瘕化瘤方祛痰散结之力。

3.3 早中晚分期论治 临证时,谢立科教授常以去瘕化瘤方为主方,结合患者舌脉及全身症状,随证立方,分期治疗。早期以清热解毒、祛风清热为主,在原方基础上加入鱼腥草、荆芥、蔓荆子等药;中期以消肿散结、化痰去瘀为主,在原方基础上适当加连翘、夏枯草等药;后期化痰祛瘀同时应顾护阴液,宜减少原方清热解毒药物,适当加入熟地黄、麦冬、黄精等药。谢立科教授强调通过中医辨证治疗本病时,亦可配合西药控制病情发展,如本病初期起病危急,眼部红肿热痛严重,可通过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控制病情[24]。

4 典型病案

患者,女,19岁,2021年9月28日初诊。主诉:左眼反复肿胀伴疼痛1年余。1年前患者因“上网课压力较大”后出现左眼不适,后逐渐出现左眼疼痛伴肿胀,眼球轻度突出,外院诊断为“左眼OIPT”,行放射治疗,口服甲泼尼龙片治疗,症状好转。后因左眼疼痛剧烈行“左眼眶减压手术”。现患者左眼肿胀复发伴眼眶疼痛复发。刻下症见:左眼眼眶肿胀伴疼痛,左眼转动轻微受限,偶有过电性疼痛,夜间加重,无双眼复视,口苦咽干,全身乏力,大便干,小便正常,纳可寐差。舌红,苔少,脉弦细。眼科检查示:视力:右1.0、左0.8,左眼眼睑中度肿胀,右眼睑球结膜轻度充血、水肿。眼部MR示:左眼各眼肌均较右侧稍大,其中以内直肌、外直肌较明显。西医诊断:左眼OIPT。中医诊断:左眼鹘眼凝睛;辨证:风热上袭,痰瘀互结。治法:祛风清热解毒,祛瘀散结止痛。自拟去瘕化瘤方加减,处方:山栀子10 g,黄芩10 g,生地黄15 g,白芍15 g,蚤休8 g,半边莲15 g,牡丹皮8 g,柴胡12 g,当归12 g,川芎6 g,煅龙骨25 g,煅牡蛎25 g,红花5 g,桃仁10 g,防风10 g。30剂,1剂/d,水煎服,150 mL/次,分早晚温服。甲泼尼龙2片维持治疗,1次/d,每日08:00:00顿服。嘱患者服药期间饮食清淡,适当锻炼,规律作息,调畅情志。

2诊:2021年10月28日,诉左眼上眼睑疼痛消失,仍轻微肿胀,大便干,全身乏力减轻,精神好转,纳眠可。舌淡红,苔白,脉细。予上方去煅龙骨、煅牡蛎、重楼、半边莲,加茯苓10 g,猪苓8 g,车前子15 g。30剂,煎服法同前。甲泼尼龙1片维持治疗,1次/d,每日08:00:00顿服。余嘱同前。

3诊:2021年11月28日,诉左眼肿胀消失,夜间轻微疼痛未再复发,眼球活动受限减轻,入睡困难。予初诊方去茯苓、猪苓、车前子,加远志10 g,郁金12 g,茯神15 g。30剂,煎服法同前。嘱患者停用激素,余嘱同前。

后随访3个月,患者左眼眶肿胀伴疼痛未复发。

按语:本案患者因“上课压力”较大导致肝郁不舒,郁而化火,日久积毒,随风邪而上,扰乱局部气机,气机不畅至津液输布不通至痰,血行不畅至瘀,形成痰瘀互结根本病机,从而表现为左眼肿胀伴疼痛症状。后疾病反复发作,患者长期使用激素治疗,耗伤阴液,燥热内生,加重病情。谢立科教授用去瘕化瘤方为主方治疗本病,以祛风清热解毒、祛瘀散结止痛为根本治法,初诊时结合患者日久伤阴体质在原方基础上配伍生地黄、白芍养阴生津,滋阴清热;牡丹皮、柴胡清肝热,又可疏肝解郁,切合患者肝郁化热,阴虚燥热内生病机,同时嘱患者逐渐减量激素而非立刻停服,避免疾病突然复发,符合用药规律。2诊时患者眼睛疼痛明显减轻,故去煅龙骨、煅牡蛎、重楼、半边莲清热解毒、软坚散结药物。考虑患者眼眶肿胀、转动受限,此乃水湿不利征象,故在初诊方中加入茯苓、猪苓、车前子等利水渗湿之药,使局部水湿下行,此时患者激素继续减量服用,1片甲泼尼龙属维持剂量。3诊时结合患者眼部疼痛肿胀均消失,仅有轻微转动受限,患者入睡困难,予初诊方去茯苓、猪苓、车前子等利水药,加入远志、茯神、郁金等既能安神助眠,又能化痰散结的药物,嘱患者停药激素。3次诊病中,谢立科教授以去瘕化瘤方为基础,结合患者不同病机及临床表现加减治疗,临床效果良好。

5 结语

OIPT为眼科罕见病,现代医学对其诊断治疗方式虽多,但均未能取得满意效果,属临床疑难病。谢立科教授认为OIPT根本病机为风热上袭、痰瘀互结,以祛风清热解毒、祛瘀散结止痛为核心治法,结合痰瘀互结理论,拟定去瘕化瘤方。临证施治时,谢立科教授根据该病早期、中期、晚期不同特点及患者临床表现对自拟方进行灵活加减,且中西并用,有效控制病情,临床效果满意。

猜你喜欢

重楼眼眶川芎
悲伤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川芎外治 止痛功良
方修《重楼小诗》中的《红楼梦》情怀
《眼眶病多学科协同诊疗》新书发布
重楼:梁春宏的脱贫“药方”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川芎土茯苓鱼汤缓解头痛
多叶重楼与云南重楼中4种重楼皂苷的积累差异
基于HPLC指纹图谱鉴别云南重楼和长柱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