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通+SPOC 模式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4-04-07程艳洁周丽丽毛斌斌辛华夏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6期
关键词:知识点融合教学模式

程艳洁 林 敏 周丽丽 毛斌斌 辛华夏 陈 浩

(安徽科技学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近年来,“互联网+教育”逐渐应用,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平台和数据资源深度融合到现代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当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迅速发展,互联网科技和教育领域的结合创造了高等教育的新业态和新形式,实现了教育方式的创新[1]。然而,如何高质量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来保证和提升教学质量,是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中亟须充分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一门迅速发展的药学分支学科,是药学、药物制剂和中药学等药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这门课程系统研究药物在体内的ADME 过程,可应用于药物研发、质量提升和工艺改进等过程,例如,药物制剂工艺质量评价、剂型设计改造、新药开发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该课程的学习涉及前序课程,如高等数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药剂学、药理学和人体解剖生理学等,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应用特性[2]。当前,高水平应用型药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强,对药学类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组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的新模式,结合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课程的特点,借助学习通平台的资源建设,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探索教学相长模式,实现传统课程教学向高质量高效率课程教学的转变。本文分别就基于学习通+SPOC融合模式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混合式教学设计实践和混合式教学设计成效3 个方面进行研究。

1 融合模式构建新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1.1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等教育创新要求越来越高,“互联网+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在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中的作用越加凸显。借助互联网资源和网络平台,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应用广泛,这符合现代高等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学习的需求[3]。传统教学模式下,部分学生被动地在线下课堂接受知识,知识传递方式单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反馈不及时,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不全面,部分师生之间互动度有待提升,部分教学成效检验方式有待丰富。在进行学习通+SPOC 融合模式的探索之前,该课程的部分教学以传统填鸭式教学为主,这种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4],主要是教师对部分课程内容的系统整理和整体传授,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对课程内容的深入思考有待加强,部分知识在大脑中形成的记忆不够长久和深刻。例如,在药物动力学部分,单室模型和多室模型下不同给药方式的血药浓度对时间模型的构建需要学生进行独立深入的思考,而被动课堂听课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关键知识点有效掌握程度有待提升。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的授课内容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对知识点的思考有待深入,尤其是比较重要的药动学参数的求算推导、个体化用药的设计和静脉注射与滴注给药在模型构建上的区别等,这些以计算为主的知识点若不经过反复的求算演练,学生很难学懂弄通[5]。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在该类课程学习中的参与度至关重要,而SPOC 模式课程融合学习通的建立,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1.2 学习通+SPOC融合课程建设及其优势探析

学习通+SPOC 融合课程的建设以学生为中心,旨在满足学生的学习便利、学习偏好、学习热情以及学习态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课程组充分利用互联网、中国大学MOOC 和超星学习通等丰富资源并将其进行整合,构建了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SPOC课程。

1.2.1 学习通+SPOC 融合课程建设实践(1)完善课程知识体系。明确课程知识点,在每个章节都设置主要知识点,并录制与之相关的教学视频。教学视频的长度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而定,并在视频中嵌入相关知识点的测试题。教师将教学目标和课件上传到学习通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电脑、平板和手机等设备进行在线学习。同时,教师可以从后台了解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次数以及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建设并完善资料库。建立包含该课程800多道题的题库资源,并建立试卷库、作业库、课程幻灯片库和电子教材库等。根据教学大纲对线上资料进行系统整合,上传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并对案例的关键信息点设置考核要求。学生完成线上学习后,可以组成学习小组对案例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运用到线下的翻转课堂。

(3)收集学生的观看教学视频、题库练习等在线学习数据,对其学习进行过程性考核。通过项目加权,形成学生线上学习的成绩单。

(4)搭建学生讨论交流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教师发问、学生提问、同学互问和师生互答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

1.2.2 学习通+SPOC融合课程的优势通过学习通信息化教学平台与SPOC模式的融合,课程组设计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方式为“课前预习+课中讨论+课后辅导”,涵盖了课堂教学的前、中、后3个阶段。这种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通和SPOC 融合模式下展开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的有效学习。通过系统评价,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被动思考转变为主动思考。

(1)课前预习。教师发布教学任务后,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承担个人和小组角色,通过SPOC了解课程背景,学习基础知识,预习重难点内容,并通过学习课程视频、案例分析等完成课前预习测试,提出在课中要讨论的问题。预习过程中可以通过SPOC 课程论坛进行交流。

(2)课中讨论。学生组成小组对学习成果进行汇报。教师引导小组之间互提问题,小组成员参与解答,特别是利用翻转课堂将案例分析的知识点和重难点进行线下课堂翻转。同时,教师对学习小组的课堂翻转内容进行总结和点评,并提出课后思考。在课中的其他时间,教师针对各小组对本章节内容的薄弱点和难点进行深度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重难点知识。

(3)课后辅导。学生在学习通平台完成课后作业,并进行组间互批和互评。教师对焦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每个学生都对教师在课中提出的开放式思考题做出回答。在线下课堂上,教师利用手机在学习通平台展开互动抢答环节,根据课前设计的练习题和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最终点评,并形成章节得分。

2 混合式教学设计实践探索

2.1 学情分析与课前预习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计划,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药物研发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清晰的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并将学习分为个人模式和小组模式。教师在教学平台上传与课程相关的视频、音频或文本等多种学习资源,定时给学生布置各章节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线上自主学习的要求和掌握线下学习的主要内容,并要求学生在相应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6]。课前预习互动方式包括观看视频、预习测试和在线讨论等,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保留学习和讨论的视频、照片,并上传至学习通平台问答讨论区,由师生或生生互动讨论。

2.2 课程授课与课程辅导

针对学生线上自学情况,结合课程知识点,做好线下教学设计。首先,根据学生的线上自学情况,利用学习通平台发布小测验任务,引导学生课前完成。其次,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知识讲解。例如,在药物分布章节,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是重要的知识点,对此,教师就可以引入相关案例“临床中黄连或黄柏与甲糖宁联用是否会导致低血糖性休克?”并展开具体讲解,即浅层原因是黄连和黄柏在小肠中抑制糖类物质吸收,而深层原因是甲糖宁有较高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黄连和黄柏中的小檗碱在血浆中可以竞争性地占据甲糖宁血浆蛋白位点,使得游离甲糖宁增多,降糖作用过度。在讲解过程中,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帮助学生解答疑惑,使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培养其深入思考能力、追求真理的态度及严谨的思维。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要部分。再次,在小组学习成果展示交流、小组互动讨论等教学活动中,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完成相关任务。最后,根据线下教学的进展,设计后续的练习任务,并通过学习通平台推送给学生,要求其完成,以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理论知识。此外,根据学习通平台作业分析数据,及时督促和辅导错题率较高的学生。教师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引导他们选择与药物研发、药物动力学、血药浓度时间模型搭建、药动学参数计算、个体化用药设计和课程思政育人等相关内容进行学习。

2.3 课程考核

传统教学模式下,课程考核仅是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的结合,并且比例相对固定。通过学习通+SPOC 的混合式教学,课程考核的方式可以拓展到由线上预习、自学、视频学习、课堂参与、练习题、线上过程性考核和线下期末考试等个多部分的组成,根据学生对教师发布的问题、讨论等进行回答和参与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分,不同部分占比不同,以此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在SPOC模式下,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越多,在课程学习评价中获得的成绩更为科学。基于学习通+SPOC模式的融合课程教学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学习通+SPOC模式的融合课程教学

3 课程混合式教学成效分析

3.1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学习通+SPOC模式的融合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有利于弥补新形势下线下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通过增加学生学习热情倒逼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丰富教学资源和信息,避免照本宣科式教学,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自由切换和高度融合[7]。学习通+SPOC 的融合模式将教学由教师讲转变为学生提问和共同讨论,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促进学生提出有深度有难度的问题,并积极讨论独特的见解,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3.2 采用任务驱动模式

学习通+SPOC 融合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如学习、讨论、提问、互问和互评),通过多维度的学习数据采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激发学习热情。该模式致力于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考核过程单一、教学数据采集困难、评价学习效果机制不健全、教学效力持续性不足、OBE理念运行机制不畅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8]。

3.3 运用持续改进理念

学习通+SPOC 融合模式下的教学探索实践,改进了传统教学方式,学生“课前预学、课中听学和课后思学”,教师“课前牵引、课中教授和课后辅导”,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解决教师与学生间交流不畅,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设计与教学过程不足,个性化需求实现度不高等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3.4 运用混合式教学法

运用学习通+SPOC 模式进行课程改革后,学生学习的方式发生了较大转变,学习效果大幅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优良率逐年提高,课程考核的平均分和高分率逐年升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大幅提升,作业完成率、考勤率和考试结果等综合成绩明显提升。

4 结语

基于学习通+SPOC 融合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能提前预习线上资源,还能反复学习,从而达到预习—学习—巩固的学习效果。该模式符合“互联网+教育”的新时代高等教育理念[9],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结合[10],大幅提升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对教学设计的参与度。本文探讨了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过程中,将学习通+SPOC融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实践,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对学习通+SPOC 融合的教学模式推广到药学类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知识点融合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