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新型玉米田除草剂的药效试验与评价

2024-04-07金时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6期
关键词:禾本科阔叶除草剂

金时平

(舒城县种子公司,安徽 六安 231300)

玉米田间杂草是造成其减产、籽粒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增加了收获难度,提高了能源消耗,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常用的除草方法有苗前封闭、苗后人工除草和化学药剂除草等。随着规模化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除草剂成为实践生产中较为经济有效的防除杂草的措施之一[1]。江淮地区大田玉米播种期一般在4 月中下旬至6 月上旬,此时温度较高,地面杂草生长较快,如遇不良天气影响,后期杂草不易控制,可能导致玉米减产。市面上常用的玉米田除草剂有莠去津和烟嘧磺隆,其中莠去津由于使用年限较长,部分田间杂草在群落演变的基础上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2];另外,莠去津具有淋溶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污染地下水。烟嘧磺隆是玉米田常用的高效除草剂,对单子叶杂草防效较为理想,但对部分双子叶杂草如马齿苋、苘麻等防效不够理想,且部分品种对该类除草剂较敏感[3]。因此,筛选出适宜玉米种植大田使用的高效、经济且安全的除草剂至关重要。本试验以几种新型玉米专用除草剂作为材料,筛选比较了不同除草剂的不同剂量处理对玉米大田主流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为玉米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玉米种子、除草剂均购自当地农资市场。玉米品种熟性偏早熟、中早熟,为当前市场主推品种。各除草剂种类及处理剂量如表1 所示。其中,编号1和10为播后苗前土壤封闭除草剂,编号2—9为苗后除草剂。

表1 各除草剂种类及处理剂量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选择在安徽舒城某试验示范基地,该基地土壤类型为夜潮砂壤土。前茬为油菜,未施用长残留除草剂,地势平坦、肥力良好;前茬油菜收获后机器灭茬、翻地和起垄;试验地由于连年旱作,田间杂草发生较严重,杂草种类和覆盖度具有一定代表性。

1.3 试验设计

苗前处理:玉米出苗前分别施用清水(CK)、1和10号对应剂量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调查施用7、14 d后的杂草防除效果。

苗后处理:玉米生长到4~8 叶期,杂草2~4 叶期时,分别施用清水(CK)、2、3、4、5、6、7、8、7+9 和8+9 的对应剂量除草剂,调查除草剂喷施处理10、20 d后的杂草防除效果。

1.4 调查方法

1.4.1 杂草防效采取样方法调查,沿各处理小区内对角线方向,随机选取4 点,每点间隔设置为0.5 m × 0.5 m[4]。分别调查记录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分别计算除草剂的播后、苗前和苗后防除效果[5]。防效计算公式为防效(%)=(对照地块杂草数量-试验地块杂草数量)/对照地块杂草数量×100[6]。

1.4.2 除草剂组合安全性苗后处理后3、7 和14 d进行调查,每个处理小区随机观察3个点,每个点选择10株玉米,观察各除草剂组合对玉米植株的影响程度,记录药害[7-8]。

1.5 田间管理

夏播玉米在6 月25 日整地施肥,施肥量及施肥方法按研究区常规操作,6 月28 日播种,人工点播,播种密度75 000株/hm2,播种、田管均按试验要求进行,重复和各处理小区标记清晰,符合试验的规范要求,定期调查田间杂草。

7月1日,播种后喷施苗前除草剂乙草胺和金都尔,土壤墒情较好,适宜除草剂发挥作用。7 月6 日玉米出苗,7月10日齐苗。7月22日,喷施苗后各除草剂组合,气温、土壤墒情等环境条件良好,有利于除草剂药效发挥。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后苗前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治效果

试验地播前无杂草,播后次日对土壤进行封闭处理,处理后7 和14 d 调查的防除效果如表2 所示,喷药后7 和14 d 的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总株数较清水对照有所降低。药后7 d 调查结果表明,乙草胺对杂草总防效为77%,较金都尔总防效提高4 个百分点,施药14 d 后,2 种苗前除草剂对杂草总防效趋于一致。由表2 可知,2 种除草剂对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的防效较好,达到81%~92%,但对莎草科杂草的防治效果均不够理想。

表2 苗前除草剂7、14 d后对玉米试验田杂草防效试验

2.2 玉米田苗后除草剂对杂草防治效果

玉米4~8叶期,地里杂草萌发,生长较旺盛,杂草在2~4叶期喷施苗后除草剂处理组合10、20 d后调查的杂草防除效果如表3 所示。由表3 可以看出,除2 号外,其他8 种苗后除草剂组合对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均表现出较好防效,喷施苗后除草剂10 d 后,对阔叶杂草平均防效从高到低为8+9(96.7%)>8(94.4%)>4(92.6%)>6(91.2%)>7(89.5%)>7+9(87.9%)>3(86.4%)>5(78.2%)>2(3.5%);对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为8(97.1%)>8+9(95.5%)>6(93.8%)>4(90.8%)>7(68.5%)>5(66.7%)>7+9(63.0%)>3(60.8%)>2(1.1%)。由表3 可以看出,2—8 处理组合对莎草科杂草防效一般,处理组合7+9、8+9 为香芙净除草剂组合,对莎草科杂草防除效果较好,且在喷药后20 d 防治效果达到最大,表明香芙净对莎草科杂草防治效果良好。

表3 苗后除草剂对玉米试验田杂草防效试验单位:%

综合比较可知,处理8+9(苞卫+香芙净)的杂草防除效果较好,施苗后20 d 对3 类杂草的防效均在95%左右。其次是处理8(苞卫)和处理6(快克),对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防效在90%以上,再次为处理4(极品玉杰)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防效接近90%。最后为处理7+9(烟嘧·莠去津+香芙净)和处理7(烟嘧·莠去津)防除效果能达80%。处理3(玉洋洋)、处理5(肖磺草酮)的杂草防除效果一般,对阔叶科和禾本科杂草防效在70%左右。处理2(随意打)的杂草防除效果不够理想。

2.3 玉米田除草剂组合安全性分析

观察两个封闭除草处理,乙草胺处理区内玉米有轻微药害发生,后期恢复正常,有极少量缺苗现象;金都尔无药害发生,并且整个生育期内玉米生长正常。说明金都尔除草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玉米生长安全,无明显不良影响。观察9个苗后处理,各药剂组合处理未对玉米产生明显药害,处理4 和6 在施药初期,玉米苗出现不同程度的药害症状,后期逐渐恢复正常,症状消失。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所用的除草剂中,分苗前除草剂和苗后除草剂2类,其防除时期和防除技术不同,前者要求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对土壤进行封闭处理,后者要求在玉米出苗后4~8叶期,杂草2~4叶期喷施。玉米种植田间杂草种类主要是禾本科和阔叶杂草,部分地块有莎草科杂草,采用的除草方式主要是土壤封闭+苗后化学除草[9]。综合各除草剂除草效果、除草范围和安全性,乙草胺、金都尔两种除草剂用于播后苗前土壤封闭防除田间杂草,均具有良好的防效,防效以乙草胺较好,金都尔次之,但乙草胺的安全性略低于金都尔。可在土壤墒情良好田块使用乙草胺,土壤墒情过湿时选用金都尔作为苗前除草剂。

苗后除草使用的除草剂对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防效存在一定差异。综合除草效果和安全性首选苞卫+香芙净组合除草剂,综合防效最好,防效达95%。快克和极品玉杰综合防效较好,但部分鲜食及甜糯玉米品种对以上2 种除草剂较敏感,在选用时要注意其安全性,不宜在砂壤土玉米地中使用。烟嘧·莠去津对阔叶杂草防效优于对禾本科杂草防效,可在杂草不严重地块间轮换使用,防止长期使用单一除草剂而造成杂草群落演变,产生抗性。对莎草科杂草的防效上,添加了香芙净的处理明显优于其他组别,表明香芙净对莎草科杂草防治效果良好,若田间莎草科杂草较多,可在选用其他除草剂的同时配合香芙净一起喷雾防除。

每种苗后除草剂都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根据其除草原理、除草种类、使用时期和防除方式不同,除草剂的综合防效也有差异[10],选择使用除草剂时应根据地块的草情和使用时间进行具体分析。另外,需重视除草剂的药害,作物产生药害程度与除草剂本身选择性有关,同时与施药时间、土壤类型以及作物自身敏感度也密切相关。除草剂的残留还可能影响下茬作物的生长发育,因此,应对除草剂的防效和安全性作进一步研究分析。

综上,本试验以几种新型玉米专用除草剂作为材料,筛选比较了不同除草剂的不同剂量处理对玉米大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播后苗前除草剂可使用乙草胺和金都尔,防效良好;苞卫除草剂可用于苗后玉米4~8叶期、杂草2~4叶期防除阔叶和禾本科杂草,香芙净对防除莎草科杂草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禾本科阔叶除草剂
◆ 园林苗木
封闭式除草剂什么时间喷最合适
如何正确选择使用农药及除草剂
禾本科植物遗传中根癌农杆菌介导法的应用
禾本科植物之王
玉米田除草剂的那些事
园林苗木
沈阳市政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u 园林苗木
加拿大:拟修订除草剂Pyroxasulfone的最大残留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