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基质和生长调节剂对山茶扦插生根的影响

2024-04-07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6期
关键词:园土不定根河沙

张 权

(苏州市石湖景区管理处,江苏 苏州 215000)

山茶(Camellia japonica)又名茶花,在植物分类学上泛指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中以观花为主的类群,包括种、变种和品种[1]。因其树形优美、花朵艳丽,自古以来就是名贵的观赏花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园林应用价值[2-5]。近年来,山茶因其独特的生态观赏特性[6]受到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袁颖等[7]、彭玉华等[8]指出目前的山茶繁殖多采用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相比,无性繁殖不仅可以保留母株的优良遗传性状、提早开花,还具有植物材料易得、繁殖速度快、操作简单且成本低等优势[9]。赵玉宏等[10]研究发现山茶有性繁殖变异大,故常采用扦插育苗。扦插育苗是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之一,通过采集植物的根、茎、叶和芽等作为插穗,依据不同植物的不同生长特性进行扦插处理,促使其长出不定根,形成新的植株个体[11]。

目前对山茶扦插育苗的研究报道较多,如殷国兰等[12]在研究多齿红山茶扦插繁育时认为,采用黄沙为基质、以100 mg/L IBA 浸泡3 h,保留2片叶时扦插效果较好;杨卓颖等[13]认为,富宁金花茶插穗用750 mg/L IBA处理的扦插综合效果最好;吴振新[14]指出,杜鹃红山茶插穗用1∶2 000 的ABT-1 号生根促进剂浸泡5 h,能明显提高其扦插生根率并促进抽梢生长。目前山茶品种‘金盘荔枝’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试验以山茶品种‘金盘荔枝’嫩枝为插穗,从不同基质和不同生长调节剂两个方面,探讨其对山茶扦插生根的影响,以筛选出适宜山茶扦插的基质和生长调节剂,为提高其扦插成活率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位于江苏苏州市植物园苗圃,属湿润性季风气候,常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为17 ℃,年平均日照时数1 937 h,年降水量近1 100 mm。

1.2 试验材料及处理

试验于2022 年6 月在苏州市植物园苗圃内进行,以生长健壮、长势良好且无病虫害的山茶品种‘金盘荔枝’(10年生)为采穗母株,截取树体中上部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试验材料,修剪为长6~8 cm,每条插穗预留2~3 片叶,每片叶剪去2/3,下切口距下端芽0.5 cm 处斜切成马蹄形,上切口在距离上端芽0.5 cm 处平切,修剪完成后40 个插穗为1 捆,先将其基部浸入0.1%多菌灵溶液中消毒2 h,再浸泡在不同生长调节处理液中[15-17];扦插基质为河沙、珍珠岩和园土+河沙(体积比为1∶3),并用0.4%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装入育苗穴盘中备用;育苗穴盘上方搭建小型塑料薄膜拱形棚。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探究不同基质和不同生长调节剂对山茶扦插生根的影响,每个处理设置3 次重复,每个重复40 株插穗,管理条件一致,插穗均采用浓度为800 mg/L 的NAA、IBA 和ABT-1 号浸泡基部6 h。为探究不同基质种类对山茶扦插生根的影响,以ABT-1号浸泡处理的插穗为扦插材料,基质选用河沙、珍珠岩以及园土+河沙(体积比为1∶3);为探究不同生长调节剂种类对山茶扦插生根的影响,分别以NAA、IBA 和ABT-1 号浸泡处理的插穗为扦插材料,并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基质选用河沙。

1.3.2 扦插方法与插后管理试验采用直插法,并借鉴韦晓娟等[3]、张杰等[15]的试验方法,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3,扦插完成后立即把基质浇透水,随即用喷壶向插穗叶面喷水至叶片不滴水;扦插后每天早晚对插穗叶片进行喷水,当插穗开始生根时适当减少喷水次数;拱形棚内空气湿度保持在80%左右,并用75%的遮阳网遮阴;及时清除霉变腐烂的穗条及叶片,另外,每隔7~10 d对拱形棚内喷洒1次0.5%的多菌灵溶液进行消毒处理。插后90 d,统计存活数量。

1.3.3 测定内容及方法插后90 d,统计每个处理的扦插成活数量、不定根数量、平均根长和最长根长,并计算每个处理下的生根率和生根指数,其中生根率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不定根数量、平均根长及最长根长为每个处理的单株不定根数量、平均根长和最长根长,数值为各类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公式如下。

测定根系生物量干质量(精确至0.01 g)∶随机从各处理中选取9 株生根插穗,用清水将整株根系冲洗干净,晾干,全部剪下放入烘箱(105 ℃烘0.5 h后,70 ℃烘干至恒质量)。分别统计分析不同基质和不同生长调节剂对山茶扦插生根的影响。

1.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10 软件统计试验测定数据,采用SPSS 19.0系统软件进行数据的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质对山茶扦插生根的影响

分别以河沙、珍珠岩和园土+河沙(体积比为1∶3)为扦插基质,用ABT-1号生长调节剂浸泡处理插穗6 h,进行山茶扦插生根试验,结果如表1 所示。园土+河沙(体积比为1∶3)基质作用下的山茶插穗生根率最高,约为61.25%;珍珠岩基质作用下的山茶插穗生根率最低,约为60.46%;3 种类型基质对山茶扦插生根率的影响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3种基质类型作用下的山茶插穗不定根数、平均根长和最长根长的差异也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用生根指数评价3 种类型基质作用下对山茶扦插生根的影响,生根效果最好的是园土+河沙(体积比为1∶3),其生根指数最高,为25.86;其次是河沙,其生根指数为25.70。综合来看,不同基质对山茶扦插生根的影响均表现为园土+河沙>河沙>珍珠岩。

表1 不同基质对山茶扦插生根的影响

2.2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山茶扦插生根的影响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山茶扦插生根的影响如表2 所示。3 种生长调节剂处理下的山茶扦插生根率均高于CK(清水),其中IBA 和ABT-1 号处理的山茶插穗生根率高于C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K 相比,IBA 处理下产生的不定根数量最多,为7.51 条/株,NAA 处理下产生的不定根数量最少,为6.39 条/株。3 种生长调节剂处理下的山茶插穗的最长根长与CK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IBA 处理下插穗的平均根长最长,为5.73 cm,ABT-1 号处理下插穗的最长根长最长,为9.60 cm。3 种处理下的山茶插穗生根指数与CK 相比,ABT-1号处理下生根指数最高,NAA处理下生根指数最低。

表2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山茶扦插生根的影响

2.3 不同基质和生长调节剂对山茶扦插根系生物量干质量的影响

由图1可知,3种类型基质对山茶扦插根系生物量干质量的影响中,园土+河沙(体积比为1∶3)基质作用下的插穗根系生物量干质量最高,珍珠岩基质作用下的插穗根系生物量干质量最低,分别为0.53 和0.46 g。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中(图2),各处理下的插穗根系生物量干质量均高于CK,其中ABT-1号处理下的插穗根系生物量干质量最高,为0.50 g;NAA处理下的插穗根系生物量干质量最低,为0.42 g。

图1 不同基质对山茶扦插根系生物量干质量的影响

图2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山茶扦插根系生物量干质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影响植物扦插成活的因素很多,包括基质的选择、温湿度及外源激素的处理等。李大威[23]探究了榛子扦插繁殖技术及不定根发生机理,发现基质的适合程度能够直接影响植物的扦插生根率和生根质量,理想的基质要求透气性好、保水性好、营养充足且无病菌感染。孙晓琳[24]在‘玉锦珠’杜鹃扦插繁育研究与抗蒸腾剂的应用中,指出栽培基质是影响扦插苗成活的重要因素,在固液两平衡的情况下,其能够加速插穗生根,提高扦插成活率。本试验结果表明,3 种基质下的山茶插穗生根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园土+河沙(体积比为1∶3)作为基质的山茶扦插生根率最高,珍珠岩作为基质的山茶扦插生根率最低,这与李先民等[25]在研究基质、促根剂及插穗对杜鹃红山茶扦插生根的影响中的结论一致,这可能是因为珍珠岩的透气性、排水性没有河沙好,且营养物质没有园土+河沙丰富[26-27]。本研究中,3 种基质下的山茶插穗生根指数和根系生物量干质量均表现为园土+河沙>河沙>珍珠岩。

为探讨不同基质和生长调节剂对山茶扦插生根的作用,本试验以山茶品种‘金盘荔枝’嫩枝为插穗,分别研究3 种不同基质类型(河沙、珍珠岩以及园土+河沙)和3 种生长调节剂处理(NAA、IBA 和ABT-1号)对山茶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生长调节剂处理下的山茶扦插生根率均高于CK,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3 种生长调节剂作用下,IBA处理产生的不定根数量最多,NAA 处理产生的不定根数量最少。3种生长调节剂处理下的山茶插穗的最长根长与CK 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IBA 处理下插穗的平均根长最长,ABT-1 号处理下插穗的最长根长最长。3种生长调节剂处理下的生根指数和根系生物量干质量表现一致,均为ABT-1 号>IBA>NAA>CK。

猜你喜欢

园土不定根河沙
烟草不定根发生研究进展
HvLBD19基因对大麦不定根发育的调控
生长调节剂及茎表面机械损伤对烤烟茎不定根发生影响
不同配比基质对茑萝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
沙子危机
河沙涨价对铁路工程造价的影响
不同覆盖物对红松播种育苗效果的影响
换盆土为本
紫锥菊不定根悬浮共培养中咖啡酸衍生物积累研究
高考试题中“风沙、河沙”知识点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