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御永定河特大洪水的实践与思考
2024-04-07孙国升
孙国升
(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100193,北京)
2023 年7 月29 日至8 月1 日,海河流域遭遇1963年以来最强降雨过程,永定河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本次洪水突破多个历史纪录,永定河流域滞洪水库建成以来首次启用,永定河泛区时隔60年再次启用,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5 年来的成效经受重大考验。复盘永定河流域应对本次流域性特大洪水情况,分析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与流域治理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薄弱环节,对永定河流域灾后恢复重建及北方缺水型河流防洪体系建设与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治理成效是成功抵御洪水的根本保障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是我国四大防洪重点江河之一,也是国家水网建设骨干水资源配置通道,战略地位和功能作用极其重要。永定河流域已基本形成由册田水库、官厅水库及滞洪水库等水库,干流堤防,卢沟桥、屈家店等水闸枢纽,小清河分洪区、永定河泛区、三角淀分洪区等蓄滞洪区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2018年6月,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定河公司)成立,作为跨区域治理项目的唯一主体。5年多来,永定河公司组织实施永定河综合治理,流域水网越织越牢,防洪体系逐步完善,协同防御能力不断提升。抗御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取得显著成效,这是永定河有史料记载286年以来,首次实现特大洪水不决堤、洪水不进城防御目标。历史性防洪目标的实现,检验了5年来新一轮流域治理成效。
1.疏浚、清障、稳河势多措并举,贯通行洪通道
5 年来,累计治理河长664 km,全面疏浚流域骨干河道,打通干流断点堵点120余处,拓宽河道行洪断面,继2021 年首次实现永定河865 km 河道全面贯通后,2023年首次实现全年全线有水。依托流域各级河长,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和河道碍洪问题清理整治,强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保障河道行洪空间。其中,北京段腾移树木5万余棵,迁移电线杆500 余根,腾退土地6400 余亩(1 亩=1/15 hm2,下同),提高了河道泄洪能力;河北泛区段异地搬迁村庄9个,共900 余户3600 余人,征迁土地1000 亩,大幅度减小了洪水受灾人员转移压力、洪水淹没风险和受灾损失。采用“以水开路、用水引路” 、生态补水水头冲刷下切以及人工诱导等方式,解决部分河道主槽不明显、沙质河床水流走势易变等问题,逐步稳定河势,有效避免洪水游荡,减轻横河、斜河影响,确保了干流堤防安全。
2.多点发力,筑牢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新一轮永定河综合治理完善了以大型水库为骨干、河道堤防为基础、蓄滞洪区为依托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在水库治理方面,开展洋河水库等水库清淤工程,保障防洪库容安全;官厅山峡段强化珠窝、落坡岭水库除险加固和安全管护,提升应急调度能力。在堤防建设方面,上下游新建和加固堤防369 km,干流堤防达标率99.7%,有效防范了北京段和大兴机场段溃堤风险。在蓄滞洪区建设方面,完成永定河泛区内主槽清淤疏浚70 km,将天津段主槽过流能力提升至200 m3/s,减小泛区淹没范围,加快洪水消退速度。
3.廊道建设与安全配套设施建设双管齐下,绿色生态河流廊道初步建成
5 年来,永定河公司累计实施74 个项目,干流上游河道治理项目基本完工,干流下游河道治理项目全部启动,逐步恢复了永定河“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竖向连通、四季有水”的自然河流形态。流域森林覆盖率由20.8%提高到28%,全年Ⅲ类水质及以上河长占比由34%上升至95%,劣Ⅴ类水质河长基本消除,“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建设效果明显。廊道建设过程中,强化跨河设施安全防护和防灾减灾救灾配套设施建设,累计建设巡河道路477 km、跨河桥100余座,在本次特大洪水中发挥了救灾生命通道作用,助力泛区8小时完成15万人安全转移。平原段燕化管架桥的安全防护保障了京西南300万群众和多家工业企业用水供水安全。跨干流重要铁路、公路桥梁无一损毁,最大限度降低了洪灾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
二、新型流域治理管理机制是成功抵御洪水的重要支撑
2017年以来,国家顶层设计推动,构建永定河流域治理管理新格局,建立部省联合推进机制,组建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部省协调领导小组,成立流域公司,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安排中央资金支持流域治理项目建设,坚持全流域“一盘棋”,形成了“流域统筹、区域协同、部门联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两手发力”的治理管理新格局,为流域协同联动共同应对特大洪水奠定了基础。
1.协同联动、信息共享,形成协同治理格局
国家层面,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部省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下发工作要点,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水利部印发年度生态水量调度计划和责任机制,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实施并协调督导、推动落实,推动《永定河生态水量保障实施方案(试行)》印发修编、年度治理效果评估。地方层面,各地方政府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公司层面,积极发挥多目标管理、多水源交易、多资源运营和多要素调度平台纽带作用。基于流域治理日常构建的区域性联动、上下游衔接、左右岸互补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实现了流域上下协同配合、信息沟通及时畅通、洪水防御科学有效。
2.不断畅通统一调度体系,提升了防御能力
近几年,京津冀晋多次联合开展永定河脉冲试验及洪水演练,进一步巩固优化了主槽形态,整治河道防洪薄弱环节,增强了下游地区对河流有水的安全防范意识。推动形成“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统一调度体系,在生态补水过程中,构建了信息共享、资源互助、协调联动的防汛应急工作格局,提高了洪水统一调度和应急处置效率。洪水期间,官厅等水库提前停止下泄,“上蓄”洪量超7000万 m3;永定河公司运营的珠窝、落坡岭水库作为山峡段仅有的两座控制性水库,充分发挥拦蓄功能,削峰率达50%,保障了库区落坡岭火车站滞留旅客和下游群众的安全。卢沟桥等枢纽“中疏”,滞洪水库首次启用,累计蓄滞洪水7500万m3,最大限度发挥蓄洪调峰作用,始终将下泄流量控制在2500 m3/s以下,为泛区人员转移争取了19个小时的宝贵时间。永定河泛区最大蓄洪量达2.56亿m3,洪峰流量由固安站2250 m3/s削减至屈家店枢纽245 m3/s,减轻了永定新河等河道“下排”压力,保障了天津地区安全。
3.专业化、职业化管理队伍成为防汛主力
汛前,及时汇总分析流域沿线雨水情监测预报信息,建立洪水演进模型,开展洪水调度推演;预判支流流量,为落坡岭等水库优化调度提供保障;演算卢沟桥洪水下泄过程并提前预警,为下游泛区调度和群众转移争取时间。汛中,组织应急抢险队伍配合地方政府妥善处置北京燕化管架桥、天津罗古判村、廊坊北村闸等多处险情,助力完成泛区人员转移;永定河公司职工在通信中断情况下冒雨提闸,保障行洪安全。汛后,第一时间组建洪水调查工作队,全面复盘检视洪水防御情况。完成300 余km 河道勘察,标记152 处洪痕点位,绘制12张流域河道淹没影响范围、泛区进退水演进等图纸;组织专家座谈,编制调查评价工作简报,开展雨水情等多个专项分析;编制水毁修复方案,谋划20 余个灾后治理提升项目,推动灾后恢复重建。
三、启示与思考
复盘检视本次洪水应对情况,暴露出当前工作中的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为永定河及北方其他缺水型河流防洪体系建设与综合治理带来启示与思考。
1.坚持底线思维,构建“四预”措施和“四个链条”相结合的防洪矩阵
流域监测手段、预报预警能力有待提升,要加快构建由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进一步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绷紧降雨—产流—汇流—演进、总量—洪峰—过程—调度、流域—干流—支流—断面、技术—料物—队伍—组织“四个链条”,完善监测预报系统平台建设,为做好防汛工作争取主动。抓紧研究建立符合流域洪水规律的产汇流水文模型、洪水演进水动力学模型,延长洪水预见期,提高洪水预报精准度。加快建设数字孪生永定河,用好现代化水文监测技术与设备,提升数字化、智慧化水平。
2.坚持问题导向,完善以流域为单元的防洪工程体系
本次洪水应对过程中,流域水利工程充分发挥拦、分、蓄、滞、排综合作用,有效降低了洪涝风险和灾害损失,充分彰显出重大防洪工程体系的关键作用。但永定河调蓄调度手段仍有不足,山峡段防洪控制性水库尚未建设,洪水拦蓄能力不足,泛区进退洪设施不完善,影响有效分蓄洪水,小清河蓄滞洪区、刘庄子分洪口门启用代价过大。现阶段必须有效提高“蓄”的能力,加快推进防洪控制性水库和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增强洪水调蓄能力,优化流域防洪工程布局,不断提升流域性大洪水防御能力,充分发挥水利工程防洪减灾作用。
3.坚持系统治理,推进流域高质量发展
永定河水文季节性特征明显,非汛期流域水资源禀赋差。在流域综合治理中要统筹好防洪与生态、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全过程,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防洪工程建设与水生态修复、水景观提升、水文化传承等需求融合,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4.坚持遵循规律,开展长期观测和跟踪研究
从本次洪水来看,三家店至卢沟桥区间山洪沟产生的洪峰增量不可忽视,需要遵循现有规律,系统考虑三家店和卢沟桥断面的设计洪水,科学确定防洪标准、工程规模和运行方式,全面提升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永定河防洪地位特殊,河道特点明显,对永定河流域的点状研究很多,但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要进一步加强规律研究,开展长期、持续的观测和跟踪,以研究成果指导流域治理管理实践。
5.坚持两手发力,全面践行“一体化”模式路径
从此次洪水的防御成效来看,要继续坚持以投资主体一体化带动流域治理一体化模式,兼顾整体治理目标和各区域需求,打造流域投建管运一体化平台,构建流域治理与运营长效机制。围绕强化流域“四个统一”,坚持全流域“一盘棋”推动,实施一个总体方案,制定上下游统筹协调的生态治理标准,探索创新统一的建设管理模式,加强水量统一调度,开展联合巡河行动,强化流域防洪统一调度,全面践行“一体化”模式路径。近期,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牵头建立了永定河流域市(区)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通过搭建“流域管理机构+地方+公司”协作平台,推动河湖治理保护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企业-社会”共同推进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