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名媛
2024-04-06蒙曼
近年来有一个很流行的话题,叫名媛。本文就借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来聊聊什么是真正的名媛。
古代和今天不一样,今天的名媛或许还可以白手起家,但是,古代的名媛,却必须有良好的家世背景。比如,东晋的谢道韫,那是大名鼎鼎的名媛,而她的背后,是更加大名鼎鼎的王谢家族。再比如,本文的主人公李清照,她的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李清照从小饱读诗书,而且很早就有名气。他父亲的师兄、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曾经多次在当时的文人圈子里提起她,说她工诗善文,才力华赡,逼近前辈,近世罕有。中国古代有名气的妇女并不算少,但绝大多数都是在成年以后,以贤妻良母的身份为人所知。能够在未嫁的少女时代就暴得大名的,恐怕也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谢道韫,另一个就是李清照。谢道韫的名气,靠的是一句风雅的议论:“白雪飘飘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李清照的才华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她留下的诗文可比谢道韫多多了。比如,我们中学课本学过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我时常记起那一次,在湖边亭子里喝酒一直喝到薄暮,天又黑,人又醉,竟然找不到回家的路。尽兴而归的我们,划着小船摇摇摆摆,居然划进了荷花深处。为了钻出荷花荡,我们拼命地划呀划,河滩上扑棱棱飞起了一群鸥鹭。怎么样?这个胆大活泼的少女,像不像《红楼梦》里的史湘云?史湘云喝醉了,不过是嘴里嘟囔着酒令,酣眠芍药茵,而李清照呢?居然能撑起长篙,把小船划进了藕花深处。贾府八月十五过中秋节,林黛玉和史湘云两人在凹晶溪馆联诗,正好一只鹤从水面飞过,林黛玉胆子小,说:“敢是个鬼罢?”史湘云胆子大,说:“我是不怕鬼的,等我打他一下。”她这么一打,白鹤惊飞,还引出了揭示两位小姐命运的两句诗文:一句是“寒塘渡鹤影”,影射史湘云的日后遭遇;另一句是“冷月葬花魂”,影射着林黛玉的早逝结局。这真是特别有趣的写法。而李清照呢?她也惊动了一滩鸥鹭,也引发了一阕小令,这阕小令可比贾府两位小姐的诗要开朗多了。“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能写出这样作品的少女,不是林黛玉那样的弱柳扶风,倒像是活泼好动、灵秀开朗的史湘云,是个英姿飒爽、落落大方的大家闺秀。
这样的美少女打动了一个少年郎,这位少年郎名叫赵明诚。赵明诚是尚书右仆射赵挺之的儿子,当时还在太学读书,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他早就读过李清照的诗词,对这位才女仰慕不已。可是古代讲究“男女授受不亲”,他再仰慕,也无缘得见。怎么办呢?根据元朝一本笔记小说《琅嬛记》的记载,正好这个时候,赵明诚听说,爸爸赵挺之要给自己说亲了。赵明诚就对爸爸说他梦见一本书,书上写着三句话:“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他不明白什么意思,特来请教父亲。这三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其实是一个字谜。“言与司合”,打一个“词”字。“安上已脱”,打一个“女”字。“芝芙草拔”呢?是指把“芝”和“芙”两个字的草字头去掉,那不就是“之夫”吗?所以三句话连起来看,就是“词女之夫”。在当时,有谁当得起“词女”的美誉呢?当然是李清照。赵挺之看到儿子的字谜,微微一笑,心里想:原来臭小子看上李格非家的姑娘了,居然还跟我玩这种把戏!赵李两家都是山东人,又门当户对,何乐不为呢?于是,赵挺之就顺着儿子的意思向李格非求婚,从此,也就有了中国文学史上最美满的一对佳偶——李清照和赵明诚。这个小故事自然不能完全当真,但是,它仍然告诉我们,赵李两家本来是门当户对,大有渊源的。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一个问题,古代的名媛,必须有良好的家世背景,就像李清照,虽然不是像谢道韫那样出身累世相承的高门大族,但是,她是士大夫之女,又是士大夫之媳,还是士大夫之妻,这是那个时代名媛的基础条件。
那么,是不是只要出身好,就能叫名媛呢?却又不然。名媛还得有一个必不可少的自身条件,叫作有雅趣,或者按照现在的说法,有高雅的精神追求。李清照有两大雅趣,一个是属于自身天赋的,就是作诗填词;还有一个,是跟赵明诚结婚之后慢慢培养起来的,叫作金石学。
先说作诗填词。大家都知道,《红楼梦》里,那些诗情画意的小姐最喜欢下雨下雪,这样的天气变化会让她们更有诗兴。李清照也是如此。比如,我们都熟悉的那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卷帘人”是谁?有人说是侍女,也有人说,就是憨厚的赵明诚。昨天夜里,雨点稀稀疏疏,风却刮得急骤。一宿的浓睡,也未能抵消傍晚喝的那頓好酒。懒懒地问那卷帘人,院子里的海棠还好吗?她(他)却说,海棠依旧。傻瓜呀,你可知道,经过这么一夜的风雨,一定是绿叶更肥,红花更瘦。女词人的心灵,果然是比那卷帘人要敏锐吧?一句“绿肥红瘦”,说出了对春天的几多珍重,几多怜惜!这还只是下雨。如果遇到下雪,李清照就更兴致勃勃了。她会到远远的郊区去踏雪寻梅,当然,每次都少不了要赵明诚陪伴。这样一来,赵明诚可辛苦了,一边要扶着夫人赏雪,一边还要琢磨晚上的家庭作业怎么写。怎么会有家庭作业呢?根据笔记小说的记载,李清照每次赏完雪,都要写诗,而且还要赵明诚唱和。可是,赵明诚并不太擅长此道,所以,难免会愁眉苦脸,兴味索然。这不就跟如今让小学生写春游有感是一个道理吗!
再看金石学。所谓“金”,主要是指青铜器及其铭文,而“石”则是指石刻,特别是石刻文字。这是北宋发展起来的一门学问,其实就是现在考古学的一个前身。赵明诚是北宋金石学的大家,从很年轻的时候起就到处搜罗钟鼎彝器、古碑古拓,哪怕为此荡尽家财也在所不惜。可是,他要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汉也就罢了,既然跟李清照结了婚,就难免要更多地考虑现实生活。那么,这种爱好还能维持下去吗?事实上,赵明诚的爱好不仅维持了下去,而且还更上一层楼。因为李清照耳濡目染,也对金石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夫妻俩夫唱妇随,收藏就有了一种别样的甜蜜。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不久,他们的父辈就卷入党争之中,赵明诚在官场待不下去,干脆跟李清照一起,隐居到青州老家。一般人受到这般挫折,肯定会郁郁不乐吧?可是,李清照根本不觉得失意,相反,倒像是归巢的小鸟一样怡然自得。她给自家的藏书楼起了一个名字叫“归来堂”,用的就是陶渊明“归去来兮”的典故。又给自己起了一个别号叫“易安居士”,用的也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那句话:“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闲居无事,干点什么好呢?李清照和赵明诚就全心全意地投入了金石的收藏、编目和整理之中。这时候,李清照可没有什么香车宝马、高屋华堂,她只要有书、有画,有跟她一样爱书爱画的伴侣就足够了,这样的精神贵族,不就是真正的名媛吗!
那么,是不是出身好、有雅趣就足以成为名媛呢?还不是。真正的名媛,还得有足够的骄傲。这种骄傲,可不是词写得比别人好,书背得比别人多,而是一种人格上的骄傲,也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昂起自己的头。李清照的骄傲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有诗为证。这首诗叫《夏日绝句》,诗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有一个重要背景,叫“靖康之变”。北宋建国之后,一直在跟少数民族打仗,先前跟辽朝打,跟西夏打,还都能勉强支持;但是,到北宋末年,在辽朝以北的东北地区崛起了一个新的少数民族政权,叫金朝。北宋的君臣都是糊涂虫,还想着远交近攻,勾结金朝来打老对手辽朝,没想到金朝实力太强,把辽朝打败之后,不是跟北宋一起瓜分辽朝的土地,而是顺势南下,一举攻破了北宋的都城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把后宫、宗室、大臣、百姓等十几万人都押解到了北方。这件事发生在宋钦宗靖康年间,所以历史上称之为“靖康之变”。岳飞的《满江红》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说的就是这件事。不过,靖康之变中虽然徽、钦二帝被俘虏,金朝却并没有完全灭亡宋朝。宋徽宗有一个儿子叫赵构,当时不在东京汴梁,所以逃过一劫。徽、钦二帝被俘虏之后,赵构一路狂奔,逃到江南,重建宋朝,历史上称为南宋。而中原大地,也就拱手送给了金朝人。这当然让李清照这样的中原儿女无比愤懑。这还不算,就在这个大背景下,李清照又经历了一次家丑。
当时不是朝廷南渡吗?赵明诚也到了南方,担任江宁知府。在这个位置上,他的巨大缺点就暴露出来了。什么缺点呢?赵明诚虽然风雅,但也懦弱。有一天夜里,驻守江宁的武官发动叛乱,赵明诚不仅没有履职尽责,指挥平叛,反倒连夜用绳子坠下城墙逃跑了!这种临阵脱逃的行为,根本不像一个男子汉大丈夫,这让他在李清照心中的形象一下子坍塌了。这时候,两个人再也没有赌书泼茶的默契了,他们相对无言,一路后撤。行至乌江,也就是当年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李清照的国仇家恨一下子涌上心头,脱口而出的,就是这四句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活着自然要当人中豪杰,就是死了也要做鬼中英雄。所以直到如今人们还怀念项羽,懷念他宁死也不肯渡过长江,苟且偷生。
项羽活着的时候是不是英雄?当然是。当年,他破釜沉舟,大破秦军,这不就是“生当作人杰”吗?但是,更让李清照佩服的,不是项羽的生,而是项羽的死。
面对滚滚乌江,项羽并非没有退路,乌江亭的亭长都已经把小船准备好了,他完全可以走。但是,项羽宁可死也不肯走。他是带了八千江东子弟出来的,现在怎么能一个人回去呢!所谓不肯,就是“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这里既有士可杀不可辱的气概,更有不肯苟且偷生的良心,这样的人,即便是做了鬼,也照样是英雄!
项羽“不肯过江东”,可是,宋朝的皇帝也罢,自己的丈夫也罢,却都争相逃命,争相过江,这样的古今对比,怎能不让李清照悲愤交加呢!这种悲愤感才是这首诗的分量,也是李清照的骄傲。
我们今天都把李清照看作婉约派的一代宗师,但是,李清照的精神是有硬度的。这个硬度,超过了赵明诚,超过了赵构,超过了那个时代的芸芸众生。她让我们一下子就想起了另外两位名媛。谁呢?一位当然是谢道韫,当年,她面对孙恩叛乱,居然手刃敌兵,这是怎样的英雄气概!另一位,则是抗日战争中的林徽因。抗战结束后,林徽因十四岁的儿子梁从诫问她,你们在李庄的时候,如果敌人打到四川来了,你们怎么办?林徽因说:“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嘛,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这又是怎样的从容!这样挺直脊梁的女性,才叫名媛。
李清照有一首著名的咏物词,叫《鹧鸪天·咏桂花》。词云:“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既是李清照的自我期许,也是古代名媛的真正风范。以这样的标准看,今天的名媛,还得加油;今天的文化建设,也还得加油。
(摘自湖南文艺出版社《蒙曼女性诗词课: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