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据单篇文本解读,巧妙设计任务群

2024-04-06涂爱平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圆明园文本课文

涂爱平

文本解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任务”为导向设计语文课程实践活动,教师要善于设计任务群,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本解读。任务群中的任务往往是有关联的,教师要不断完善、优化任务群,让其真正发挥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

一、对照学习目标,设计任务群

学习目标是开展文本解读的原点和归宿。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对照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等精心设计任务群。一般来说,学习目标既要契合课文解读要求,又要契合具体的学情,还要能切入学生语文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学习目标不仅包括文本解读的教学目标,也包括整体教学目标以及课文所在单元的教学目标等,尤其需要了解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等。

以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梅花魂》一课为例,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年往事”,其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具体而言,通过“外祖父爱梅花”去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由此,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任务群:任务一,梳理并积累课文中有关“梅花秉性”和“眷恋祖国”的两组词串,诵读课文并找出外祖父讲述“梅花魂”的核心语段;任务二,从课文中提取并整理外祖父身世经历和性格特点等方面的信息,为外祖父撰写一篇人物小传;任务三,梳理课文中有关外祖父与梅花之间的故事,借助语境观照、知人论世等方法理解文学意象——“梅花”,理解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等表达手法;任务四,以《梅花魂》为蓝本,从角色、对白、场景、音乐和画外音等方面,创编课本剧并进行表演。

这样的任务群既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梳理”(如任务一),又着眼于“实用性阅读与创作”(如任务二),既针对“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如任务三),又兼顾“跨学科学习”(如任务四)。教师通过对照学习目标设计任务群,能够确保任务群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又能让任务群紧密关联学生的日常生活,实现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有效迁移。

对照学习目标来设计任务群,意味着教师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差异,确保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要明确,同时要更具挑战性。任务群的设计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深入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于学习合作,设计任务群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依靠个人的思维和探究,更需要互动、交流、对话和合作。为了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教师不仅要对照教学目标和要求来设计任务群,还要基于学生的学习合作来进一步设计任务群。在设计任务群的过程中,教师要同时考虑学生群体和学生个体的需求,注重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动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借助任务群,在文本解读过程中交流和分享,以促进学生的进步。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大任务”——“抚摸圆明园的断壁残垣”中,设计三个“子任务”,这些“子任务”构成了一个微任务群:子任务一,画一画。画出圆明园的布局图,说一说圆明园之美;子任务二,辩一辩。探讨谁应该为圆明园的毁灭负责?子任务三,讲一讲。给圆明园撰写导游词,讲一讲圆明园的“前世今生”;子任务四,诵一诵。组织诗歌朗诵会,展示学生对圆明园的情感和理解。

教师通过这样的微任务群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倾听与对话。同时,子任务群的设计巧妙地融合了美术、历史等相关知识,教师要鼓励学生借助绘画、演讲、辩论和表演等方式,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认知。基于学生的合作视角设计任务群,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任务群的设计应当是开放的。教师在设计任务群时,要打破时空限制,从学生互动合作出发,注重他们在研讨中的经验、智慧、思想以及观点的交流与碰撞,实现其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应用任务群来激发学生的交互性学习活力,从而真正实现任务群的价值。此外,任务群能促进师生、生生以及学生与课文之间的多重互动,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三、催生反思评价,设计任务群

反思评价是学生文本解读的重要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培养他们识别关键信息和推理隐含信息的能力,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等方面进行揣摩,如表达的主题、中心观点以及论证的结构等。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这种评价既包括对文本本身的评价,也包括文本解读的评价。通过评价强化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从学生的反思评价入手来设计任务群,实际上是一种“以终为始”的教学设计。这意味着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學习目标和期望达到的效果,然后以此为基础设计一系列的任务和活动,以引导学生完成这些目标。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这篇课文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评价,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设计任务群。基于课文内容,教师可以构建一个以“采访”为主题的任务群,让学生对文中的“老人”进行采访,话题包括:在过去的十五年中,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十五年奇迹背后的动力和支撑是什么?这样的任务能让学生积极地从文本中提炼有价值的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创设情境,还原“采访”现场,让学生在“采访”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人物的精神,拓展人物形象。这个过程不仅能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解读与评价,还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写作技巧进行评价。教师基于反思评价设计任务群,而任务群又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任务群设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打造一个难忘的“采访”现场,让学生了解老人如何带领一群人奇迹般地创造出一片绿洲,感悟老人不朽的生命意义以及崇高的精神境界。

基于反思评价的任务群设计,使得任务群在学生的文本解读认知中更具有挑战性。在评价反思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科学合理的想象,如“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克服困难的?”基于反思评价设计任务群,能够挑战学生的原有认知并激发他们的思维想象力。

综上所述,教师设计单篇文本解读的任务群时,需要从学生的文本解读目标、学习互动合作、对文本以及文本写作等多元反思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实践。设计单篇文本解读的任务群时,教师不仅要关注课时教学,还要关注课文教学和单元教学等。只有这样,才能在单篇课文的文本解读任务群设计中体现单元主题,将单元与单篇文本有机整合,使学生的文本解读具有关联性、迁移性、综合性和应用性。

猜你喜欢

圆明园文本课文
梦回圆明园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游圆明园有感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圆明园里过大年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