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与创新的美学之旅:宋代诗歌的艺术心理学

2024-04-06张恒通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观物杨万里陆游

张恒通

唐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绚烂的文采意境、真挚的情感表达以及精湛的创作技巧,让诗歌艺术达到了巅峰。然而,宋代诗人并未执着于对唐诗的模仿,而是在继承其精髓的基础上,对诗歌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创新。这种创新不仅仅是对诗歌的传承,也是诗人心理特质和审美追求的体现。在对宋代诗歌进行探究时,我们要深入理解诗人创作的动机和心理过程,探讨他们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人生观。从艺术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教师引导学生对杨万里、陆游和苏轼等宋代杰出诗人及其代表作进行探究,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宋代诗歌的独特审美价值和艺术深度。

一、朦胧含蓄,语浅情深

杨万里的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清新明快,他擅长在写景叙事之时笔锋一转,给人惊喜。杨万里的审美观念和思想情感虽然朦胧含蓄,却又真挚而深沉。

例如,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一诗中,杨万里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手法,通过写山区行路时的感受来说明深刻的道理。他将连绵的山峰与人生困境相比,传达出对生活的清醒认知以及勇敢面对困难的态度。

脍炙人口的《小池》一诗则展现了杨万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杨万里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象征意义,不仅展示了生活的趣味,更揭示了人生的深刻寓意,激发了读者内心的思考和启迪。

杨万里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反映出了他的独特感悟和思考。

二、境界壮阔,饱含热情

宋代爱国诗人辈出,其中为后世熟知的有文天祥、辛弃疾和陆游等。他们把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以及真挚的情感融入诗歌中,他们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

以陆游为例。陆游生于北宋末年,自幼便受到家人的爱国思想熏陶。宋高宗时,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但因受到宰相秦桧的打压而仕途坎坷。嘉泰二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修《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完成任务后,他选择长期隐居山阴,在生命的最后,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示儿》一诗,展现了复杂的思想情感和深沉的爱国情怀。

陆游主张抗金,并通过率真的言辞表达了他对和亲政策的反对,同时也揭露了主和派对抗金志士的残害。其中,陆游的乐府诗《关山月》富有深刻的思想与情感,且有丰满的形象和生动的描写。这首诗歌不仅充满了战斗性和针对性,同时也激发了人们的抗金意识,表达了陆游的报国热情和抗敌决心。在陆游的诗作中,既洋溢着昂扬的斗志,又蕴含着深沉的悲愤。例如,在《书愤》一诗中,陆游满怀报国之志未能实现,这种豪情壮志之中带着苍凉悲怆,不仅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遭遇,同时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

三、多感官观物,乐观旷达

在创作的过程中,观物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所谓观物,指的是以特定目的和任务为动机,经过计划和准备,长时间对某种事物进行深入观察的过程。对于诗人而言,观物需要全身心投入,借助多种感官协同开展。它涵盖了知觉、想象、记忆、理解以及情感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诗人的心理特质。观物能够为诗人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和情感表达。

苏轼的命运多舛,在世俗纷扰、政治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他始终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各种挑战和困境,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苏轼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命运的顽强反抗和坚定的信念,如《定风波》一诗,苏轼以“竹杖芒鞋”“烟雨任平生”等词,展现了无畏的生活态度。无论“料峭春风”也好,“斜照相迎”也罢,他都能保持勇往直前的恣意洒脱,让人感受到他的坚定信念。苏轼在叙述生活中的小事和在描写自然景物的过程中塑造了人物形象,抒发了自己的壮志豪情,曲笔之中写尽胸臆。另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可谓见解独特,说理通达。即便面对“此事古难全”的现实,苏轼仍擎着一颗赤诚的心,抒发和寄托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

四、诗以言志,格物致知

纵观王安石诗歌中的山水意象便会发现,这些意象似乎处处都可以找出一个“我”来,这恰好体现了“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

例如,在《入塞》一诗中,王安石通过描绘“荒云凉雨水悠悠,鞍马东西鼓吹休”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忧愁。而《葛蕴作巫山高爱其飘逸因亦作两篇》中“巫山高,偃薄江水之滔滔。水於天下实至险,山亦起伏为波涛。其巅冥冥不可见,崖崖斗绝悲猿猱。赤枫青栎生满谷,山鬼白日樵人遭”则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壮志豪情。此外,王安石的诗歌中也不乏细腻温柔的笔触。如《蒲叶》中的“蒲叶清浅水,杏花和暖风”以及《题齐安壁》中的“日净山如染,风暄草欲薰。梅残数点雪,麦涨一溪云。”从这些诗句中我们能感受到王安石无奈而超然的心境。

王安石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主张“文贯乎道”。在其创作的诗歌中可以发现,有不少议论表达了王安石的政治見解。王安石的诗作中有大量见解独到、语言凝练的议论,如“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便反映了人们在天灾人祸的双重折磨下的苦难生活。而在“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中,王安石则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这些字字铿锵的诗句,让人振聋发聩。

王安石的诗歌,即使是以描绘景色为主题的作品,诗人的关注点也更多在于自己内心的体验。在创作心理上,充分体现了对理性思考的追求和重视。以《春夜》一诗为例,这首诗中,“金炉香尽”“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月移花影”等描绘,都是诗人主观感受和理性思考后的艺术化再现。而《登飞来峰》中“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则借景抒情,表达了王安石在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不畏奸邪的坚定立场。

宋代诗歌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洞察,更通过富有哲理的言辞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和启示。

综上所述,宋代诗歌无疑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心灵画卷。在那个时代,艺术与心理交融,凝聚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韵味,让后人能够感叹诗歌之美,领悟生命的真谛。

猜你喜欢

观物杨万里陆游
观物造境——李昂界画世界的生态隐喻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陆游和他的《钗头凤》
观物取意2018“正艺术”油画作品展
杨万里诗一首
除夜雪
论邵雍思想之结构、来历与其数理论、观物说对于理学之影响(三之一)
陆游诗中“花汞”一词考释
初夏绝句
小池
邵雍先天之学对时代的契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