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村落“景区化”过程中“三生”空间转型研究
——以河南省郏县Y 乡为例

2024-04-06孙荣垆

关键词:村落村民空间

孙荣垆

(河南大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1)

纵观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从农民变为市民。城市的迅速发展对乡村产生了重要影响,都市的兴起和乡村衰落在近百年来像是一件事的两面[1]。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过程中乡村传统的产业结构、就业方式、消费结构、土地利用、行政组织和空间布局发生了改变[2]。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当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发达国家都会对本国的农村发展政策进行调整,走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乡村”的道路。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标志着乡村在未来会获取来自国家更多的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村庄分类发展原则,将我国现有的村庄分为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四种。现行政策下,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这两类村落均属于特色保护类村落。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时间较早,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并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的价值,应予以保护价值较高的村落[3]。2012 年,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此后,国家相关部门又陆续公布了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单,并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保护体系。

从地理学的视角出发,乡村振兴的目的在于通过重组乡村聚落生产要素,优化乡村地域空间内人地关系,促进乡村空间功能的提升[4]。乡村空间转型被理解为乡村空间的自我更新过程或是通过规划手段来优化和调整当前乡村空间的过程[5]。在我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的背景下,不同类型村庄的发展路径有所差异,乡村空间转型也呈现出多样化。从现有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来看,对于特色保护类村庄而言,国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倾斜。此外,不少传统村落也凭借着自身独特的自然风光或历史文化资源被社会资本所青睐,最终转变为旅游景区。在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传统村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发展转型等一系列问题,村落空间转型也呈现出多元态势。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深入挖掘传统村落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探索传统村落的空间适应性转型是一项急需深化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理论背景与解释框架

(一)空间视角下的村落社会

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空间载体中进行,传统村落作为复杂的自然、社会文化系统,其空间结构具有多重性。Halfacree 提出了农村空间的三重模型[6]。英国乡村地理学家 Michael Woods 认为,当代农村是一个复杂的空间,物质化、写实和想象的多样性与动态过程表现出来,并在不同的语境与不同的展望中表现出了不同的形式[7]。不同学科由于考察视角的差异对村落空间有不同的认识。从空间角度看,地域文化景观把文化遗产、人与地理环境整合于特定地域,构筑“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文化生态系统[8]。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讨村落的空间分布与空间演变[9-18]。地理学通常将乡村这一复杂的人居环境系统分为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李伯华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分为3 大子系统,即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社会文化环境系统和地域空间环境系统[19]。而在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看来村落包涵多重空间。村落的多重空间结构,包括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自然空间,以人际关系、社会结构为基础的社会空间和以民俗活动、庙宇空间、仪式信仰为基础的文化空间,以及今天在村落到处可见的公共空间[20]。人类学视角下的空间兼具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空间可以充斥着与性别、亲属和阶级以及各种情感表达与历史记忆,亦可以包含与更为广阔的外界文化与历史相关的多重要素,这些要素最终呈现在特定的空间单位上,并且彼此映射、相互强化、为空间实体赋予内在的一致性与复杂性[21]。列斐伏尔提出了空间生产理论,用以揭示空间发展背后的社会关系变化[22]。在列斐伏尔提出空间生产理论后,空间不仅是具体可感的研究对象也成为一种研究工具或视角。将空间生产作为分析社会变迁的视角来分析当下传统村落的变迁,不仅能够将影响传统村落变迁的内外部诸多复杂因素经由空间这一视角串联起来,同时也可整合空间的多重属性,帮助研究者更有效地探讨乡村社会复杂的变迁历程和规律。

(二)“三生”空间界定

国土空间一直以来是地理学者关注的重点,国土空间一般分为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简称“三生”空间,“三生”空间强调从功能的角度确立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三生”空间指主要承载生产、生活或生态功能的空间[23]。生态空间是指自然生态环境,主要包括人类活动的地理区位、地形地貌等内容,强调了空间的自然属性。生活空间主要包括人类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具体是指人类日常居住、交往、消费和娱乐的场所。生产空间则是人们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三生”空间在地域管辖中相对独立,功能上又相互影响[24]。现阶段,“三生”空间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理学领域。地理学视角下的“三生”空间中不同类型空间的界定主要依据各类型用地的功能这一标准。此外,由于其研究仍处于理论探索的初期,关于“三生”空间的内涵界定还不够明确,“三生”空间的边界尚不够清晰。不同学科对“三生”空间的认知还存在一定差异。从研究内容上看,地理学对于村落的历史过程分析、空间状态之外的人地关系的关注尤为深入[25-28]。地理学有关“三生”空间的研究往往把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强调空间的物理、自然属性,对空间的社会文化属性关注不够且对空间中的人及其发展缺乏足够多的关注。借鉴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笔者认为空间不仅是物理、自然意义上的环境,其本身也是人与自然、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而这体现了空间的社会文化属性。本文将村落空间视为具有自然、社会与文化等多重属性的空间,聚焦村落转型过程中村落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使村落空间的研究更具系统性和整体性。

人文生态这一概念由费孝通先生提出,它是指一个社区的人口和社会生产结构各因素间存在着适当的配合,以达到不断再生产的体系[29]。人文生态空间关注了空间的社会文化属性。笔者将人文生态这一概念用于村落空间分析中,以此关注村落空间的社会文化属性。使本项研究中“三生”空间的内涵得以进一步丰富。在本项研究中除了原有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外,生态空间既包括自然生态空间也包括人文生态空间。空间成为研究乡村社会的一个重要视角或工具。从空间视角分析乡村发展过程中不同类型空间在结构、形态方面的变化,以及当地村民的反映,关注乡村空间的社会文化属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在我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空间以及空间研究对于深入理解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空间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域

Y 乡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东南部,面积7.2 km2,下辖6 个行政村14 个自然村,总人口10 260 人,其中回族占55%。Y 乡处于低山丘陵与平原结合处,土地肥沃适宜发展农业。其在历史上曾位于重要的商路交汇处,是重要的驿站。回族先民有着经商的传统,历史上善于经商的回族逐渐在此聚居,并最终形成若干回族聚居村落。Y 乡境内有明代清真寺、千年思乡槐、玉泉古井等历史文化遗迹。乡域内有中国传统村落Z 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S 村和全国生态文化村L 村。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Y 乡深入挖掘其悠久的茶食资源、地下水资源、生态资源、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明确了特色饮食经济和特色旅游业的发展方向。目前,Y 乡紧紧围绕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方向,按照“打造全域休闲环境、发展全域休闲经济”的总体工作思路正在利用本地各种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近年来,Y 乡先后荣获“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家生态乡”“国家卫生乡”、全国首批民族乡村振兴试点乡镇、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等各级荣誉200 余项,并在2020 年12 月成功创建4A 级旅游景区。2020 年,Y 乡全年共计接待游客30 多万人次,人均旅游年增收1 万多元。旅游业的发展加速了Y 乡村落的现代转型,给当地的空间形态、社会文化以及村民的生活都带来了深刻影响。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本项研究主要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围绕Y 乡旅游开发前后整体用地类型及其功能变化进行实地观察和访谈,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村落“三生”空间演变的过程及动因。具体步骤如下: 根据研究的主题及目的设计了调研大纲,调查时间为 2020 年11 月22—26 日、2020 年12 月 20—25 日和2021 年4 月11—19 日三个时段。在调查的每个阶段,研究组成员都对每一份的访谈内容编号。访谈人员主要以景区工作人员、个体经营户为主,向他们了解Y 乡的旅游用地使用状况及其旅游发展历程。此外,研究小组成员向当地村民和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着重了解Y 乡旅游业发展状况,以及其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等方面的信息。本文中的数据来源均来自田野调查。

三、生产空间农业功能的多样化与旅游功能的凸显

(一)Y 乡农业功能的多样化

在工业化进程中,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传统村落面临衰落,传统村落的振兴必须解决产业转型的问题。农业具有生产功能、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等多功能性[30]。传统上更多关注农业最基础的生产功能,而忽略了农业的其他功能。农村空间的基本功能始终被理解为食物与自然资源的供给,包括矿产品、燃料和建筑材料[7]。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村的其他功能正在被越来越多地深入发掘,培植出新的产业形态。与此同时,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如何将传统村落所蕴含的生态、历史和文化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也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问题。Y 乡在20 世纪80 年代之前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商业和畜牧业为辅的产业结构。种植业是当地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很多人都被束缚在土地上。回族有着经商的传统,商业是当地回族除种植业之外的第二大生计方式。当地的不少回族从事牛羊肉贩卖、牛羊皮贩卖以及经营小吃等商业活动,而为了满足自身对牛羊肉的需求,当地很多回族自家都会饲养少量的牛羊。在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Y 乡结合本地所特有的茶食资源、生态资源、地下水资源和非遗文化资源确立了发展乡村旅游业的目标,以实现本乡由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产业优势转变。

(二)生产空间旅游功能的凸显

在发展旅游产业这一发展战略的引导下,Y乡重点打造以康养为主题的农家茶产业园文化;以“好水好生活”为理念的矿泉水加工产业园文化;以花卉苗木种植、杂果采摘、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和农耕体验为一体的园林娱乐产业园文化;以传统地方美食为特色的周末美食园文化。Y 乡的旅游产业迅速发展,景观农业、休闲采摘农业等新兴产业出现并进一步发展,旅游设施也逐步完善。旅游业的发展使Y 乡各个村落用于旅游景点、旅游设施方面的土地面积持续增加。

1.传统建筑、历史遗迹的“景观化”

村落的空间结构布局和建筑风格是传统村落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中的古建筑不仅传承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建筑工艺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Y 乡的Z 村于2013 年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并于2019 年入选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S 村2017 年入选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这两个村落中保存较好的民居或其他建筑被政府相关部门拨款进行修缮,并予以登记、编号进行保护。村落中的传统民居和古建筑被打造、包装成旅游景点,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也很快出台了关于这两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的条例。如乡政府聘请专家编制完成了《Z 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恢复了古牌坊、老竹园、古驿道、练兵场等历史景观并按照旅游景点标准进行打造。S 村则先后整治了运粮河,保护千年古树“思乡槐”,建起文化广场,建成“迎四方”牌坊。

2.农业的“景观化”

在现代社会城市和乡村因其特有的资源禀赋各有其自身的价值。相对于城市而言,乡村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要突出其相对于城市的资源优势并面向城市输出具有稀缺价值意义的乡村生产要素[31]。乡村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吸引城市游客的重要资源,可在乡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成为乡村的生产要素。Y 乡在打造自身旅游产业的过程中,适度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加快休闲采摘产业发展,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设“周末美食园”“千亩苗木娱乐产业园”“农家休闲茶园”,形成了以观光花卉苗木种植、杂果采摘、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和农耕体验为一体的园林娱乐产业园文化。当地政府还在每年的5 月举行以樱花观赏为主题的旅游活动。

3.旅游设施的建立与完善

旅游景区的建设离不开旅游景点的建设,Y 乡确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的目标后,依托现有的资源兴建了一批旅游设施。依托本地优质的地下水资源和浓厚的茶文化,建设50 余家茶馆。为突出茶水元素,建设了玉泉亭、苏轼问茶雕塑及茶壶雕塑62 处。清真特色饮食资源是Y 乡的另一个特色资源,金鸡、玉兔、红牛肉等色香味俱佳的绿色食品被称为“美食三香”,发展清真酒店、茶馆、农家乐60 多家,有规模的清真食品加工厂18 家,烧鸡、烧兔店、牛肉店50 多家。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深入挖掘本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当地政府建设了金镶玉展示馆和金镶玉传习体验馆,并利用改造后的民居兴建了心意六合拳展示馆。这些场馆的建设向游客集中展示了Y 乡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极大地丰富了Y 乡的旅游资源。依托乡村的自然环境和当地传统民居建筑风格,Y 乡打造了一批民宿,其中“耕读人家”就是景区打造的精品民宿,该民宿的房屋主体采用砖木混结构,建筑风格遵循当地传统。使该民宿在兼具整体设计美感的同时,呈现出古朴自然的风格以满足都市游客的需求。2020 年当地政府与相关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依托Z 村现有的自然资源与历史人文资源,对现有破旧民房进行装修改造,打造经典北方民居特色的民宿。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康、养、学”的旅游链条,Y 乡还兴建了民族团结展览馆、搁山公园、Y 乡人民文化广场、Y 乡书屋、Y 乡特色农产品专卖店、旅游大道、游客服务中心、公共厕所、景区导引牌等设施。

四、生活空间的流动化

乡村生活空间是为了满足乡村居民日常生活使用与消费功能而形成的空间聚合体,反映着乡村社会的人地关系[32]。居住空间及公共活动空间是乡村生活空间的主要体现形式,因处于平原丘陵地带,Y 乡各自然村的民宅多沿道路和河流而建,呈不规则的条带状分布。传统上,Y 乡各自然村是乡土色彩较为浓厚的乡村社会,虽然商业和畜牧业在当地经济结构中占有一定比例,但种植业仍是主要产业。村民与土地的关系比较密切,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主的生活空间。因清真寺是当地回族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围寺而居成为回族聚居村村落空间布局的特征之一。

20 世纪80 年代后,当地居民生计方式非农化趋势明显,不少青壮年外出打工,“离土又离乡”成为村民的普遍现象。很多村民只在农忙时节返乡,一年当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外打工或经商。这一时期,Y 乡各个自然村的人口加速向城市迁徙,很多村民已在县城或更大的城市买房定居,外出打工、经商成为当地人最主要的生计方式。农业从过去的主导产业变成了村民的兼业,越来越多的村民将耕地流转给他人。随着大量人口走出乡村,从传统农业的束缚中脱离出来,Y 乡的农业生产功能有所衰退,乡村产业的非农化与多样化趋势使传统上那种建立在人和土地紧密联系之上的乡土社会开始瓦解。人和土地关系的松动,使村民和村落也相继分离,当地很多村民常年在外务工、经商,只在春节或亲朋好友的红白事期间返乡。而越来越多的村民由于已在城市定居,更是很少返乡,村落“空心化”问题十分突出。Y 乡相较于人口稠密的豫东农村,人口密度本来就比较低,乡村人口的大量外流更是出现“人走房空”的现象。外出务工潮打破了土地对村民的束缚,随着人口的外流,村民日益频繁地往来于自己村落的老家和城市的新家之间,且在村落老家生活的时间日益减少。村民的生活空间呈现出明显的破碎化、流动化趋势,当地乡村社会中的血缘关系虽然有所松动,但熟人社会注重人情的特征在传统节日、传统风俗上仍有相当的延续。传统上Y 乡各个自然村的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有着相对清晰的界限,但旅游业的发展打破了这种界限。在景区化过程中村落的生产功能从传统的单一生产农产品逐渐向工业、服务业等多种生产功能演变,乡村的生产空间向生产兼消费空间转化。村民的民居本来是生活空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村民将闲置的民居改造成民宿、饭店、茶馆以及商店等经营场所,使其变成了生产空间。同时,在政府对景点、旅游设施的统一规划下具有旅游功能的生产空间主要集聚成点或条带状,如位于S 村的旅游大道是Y 乡主要的商业街,其两侧主要集中着经营具有当地特色风味的餐厅、商店和茶馆。

Y 乡生活空间重构的过程中,作为新兴产业的乡村旅游业发挥了关键作用。在传统种植业不能适应现代农村农业发展的情况下,村民与传统种植业之间出现严重的脱嵌问题。而旅游业通过对Y 乡自然生态、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将其转化为吸引城市居民的生产要素,继而实现了人和产业之间的有机链接。

五、生态空间的重构

(一)自然生态空间的“景观化”

乡村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农业是乡村最主要的产业。作为人类从自然界获取食物的手段,农业与自然生态的联系十分密切。乡村最重要的景观是农业景观,农田是支持村落存在的经济基础。村落周围的农田、林地、草地、河道和池塘共同构成了村落的自然生态景观。乡村的高植被覆盖率、清新的空气、相对安静的环境成为吸引都市居民的因素。在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观光休闲农业正是依托乡村的自然生态优势对其进行包装和改造,以满足都市居民对乡村的幻想,从而达到吸引都市居民来乡村消费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乡村的自然生态空间会经历“景观化”的过程,一部分耕地被用来发展景观采摘农业。Y 乡的L 村调整农林业种植结构,将部分原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花卉苗木和猕猴桃、车厘子、秋月梨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形成了以花卉苗木种植、杂果采摘、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和农耕体验为一体的园林娱乐产业园“福泉庄园”。果树、花卉的规模化种植不仅丰富Y 乡的农林业种植结构,同时也美化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空间的旅游功能转化。乡村生态空间的重构与生产和生活空间的重构是密不可分的[33]。乡村的农业景观兼具生产和生态的功能,生存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兼容性比较强。Y 乡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其生产空间与生态空间相互转化的趋势明显。村落中的耕地部分转变为景观用地,形成了旅游-生态复合功能空间。

同时,生态果蔬采摘园、花卉苗木观赏园兼具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属性。景区化改造后,Y 乡的村落景观呈现出景区景观与村落破败景观交互存在的状态。全乡的主干道、景点集中处经过改造、包装后,村落面貌焕然一新,但如果深入村庄内部则仍旧保留着村落破旧的景象。Y 乡既有“金镶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也有供奉土地公神像的传统村庙,村落的自然景观破碎化趋势比较明显。

(二)人文生态空间的调适

传统乡村社会是一个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主的生活共同体,是一个熟人社会。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形成了一套乡土文化,村民之间联系密切,互动频繁,对村落认同感强,人与土地以及村落文化是一个相对稳定且有序的人文生态体系。但乡村人口向城市的单向流动造成乡村地区“空心化”、乡村发展主体弱化,继而造成乡村地区的人文生态失衡。传统乡村社会的血亲关系、伦理价值、家庭的凝聚力和稳定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34]。人口流失使乡村传统的社会秩序难以为继,传统乡土文化的存续面临困境。乡村人口的流动消解了村民与土地、村民与村落的关系,冲淡了村民之间、村民与村落之间的情感联系,最终导致村落丧失活力。传统农业经济功能的弱化迫使村民理性地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收入。从这个层面来看,乡村产业的衰落是乡村衰落的主要原因。做好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依托乡村自身优势资源,培植新的产业形态。当下,Y 乡依托自身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尝试以产业振兴为切入点解决困扰当地乡村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但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的乡土文化也需要作出调整。乡村旅游业的良好发展也需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乡土文化。Y 乡因旅游产业发展而引起的在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方面的重构,不仅仅是空间在物理属性方面的重构,更涉及当地村民生活方式、观念等方面的调整。当地政府提出的“休闲Y 乡、风情回乡”、“茶食兴乡,旅游富民”的发展目标,是在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引导村民回乡。政府确立文旅融合的发展,深入发掘地方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发展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增强村民对村落的文化自信,强化对Y 乡的认同,重塑村民与村落文化之间的有机关系。清真特色饮食产业是当地政府主打的旅游品牌,也是当地从业人数最多的产业。Y 乡特色清真饮食业的繁荣离不开当地深厚的回族传统饮食文化。但特色清真饮食业在生产、销售和品牌塑造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当地清真特色饮食生产主要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生产不规范、规模较小,无自主品牌等方面。为了使本地的优势特色资源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造福当地群众,当地政府成立了旅游商会及清真饮食特色行业协会、旅游经济振兴党支部,通过环境、质量、卫生、诚信、文化“五A”管理,引导清真食品门店向特色化、精细化、品牌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目前,Y 乡的特色清真餐饮业及其相关从业人员近3 000 人,年产值近3 亿元。Y 乡还通过对金镶玉手工艺和心意六合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挖掘,将本地的特色文化转化为旅游资源,使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融合,不仅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增强了当地村民对本地传统文化的自信,增强了村民对村落文化的认同。

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当地政府积极寻求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路径和方式,在寻求传统文化保护经济动力的同时实现旅游产业与特色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良性互动。在政府推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产业调整的背后也是村民与产业之间文化关系的调整。Y 乡乡村旅游业的良性发展需要建立与乡村旅游产业相适应的社会文化,重塑当地的人文生态系统,在村民与旅游产业、村落文化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

六、结论

在村落“三生”空间转型过程的背后,当地的社会文化也经历着调整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村落空间的转型。村落空间的转型不仅仅是空间物理属性层面的转型,同样也是村落空间在社会文化属性层面的转型,涉及村落经济形态、村落社会文化秩序的调整。村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流动性,增强了村民的离散化程度,导致作为乡村主体的当地村民不在场或间歇性在场,继而造成乡村发展主体弱化的问题。传统乡村社会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传统村落共同体已丧失了其存在的基础。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不仅包括整个村落空间结构的布局、建筑物的保护和更新,还涉及当地社区的重构,而对社区的营造是恢复传统村落生机达到活化利用的关键。因此,传统村落“三生”空间转型过程中,需要关注当地村民的主体性地位,注重乡村人文生态的协调,不能忽视乡村空间重构背后人与自然、人与产业及人与传统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就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而言,需要营造经济层面互利合作、组织层面多元参与、文化层面自信的新型村落共同体,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要在立足村落资源禀赋、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同时,重视村落人文生态的协调。

猜你喜欢

村落村民空间
林中村落
静谧村落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空间是什么?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创享空间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