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目标导向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2024-04-06潘冰清
潘冰清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后,我国下一阶段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共同富裕。而中国要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战略目标,关键在于农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改善农村地区的经济状况,必须要发挥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做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本文重点探究在共同富裕目标导向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价值、面临的困境及实现路径。
1 共同富裕目标导向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价值
中国社会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离不开党的领导。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现农村富裕的主力,农村工作的主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3]要完成这一目标,必须要实现农村地区的共同富裕,而要实现农村地区富裕必须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1.1 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工作上,党中央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农村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工作的主导地位不断提高,影响逐渐加深。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地区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基层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障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4]从这可以看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必须要加强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
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地位主要有以下三个措施。一是,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首先要完善农村经济运行制度,发展集体经济。农村基层党组织不仅要统筹协调农村经济发展,还要确保发展方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其次要推动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基层组织牵头,充分发挥农村经济力量,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渠道。再次要落实助农政策,激发农村内生动力。最后要促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建设适合农村发展的方式。二是,加强思想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加强乡风建设和农村群众的意识形态管理,深入群众中,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法治教育,使得农民群众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积极主动地团结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周围。三是,增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领导。坚持按规矩办事,选拔优秀的基层干部,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同时要培养基层干部的综合能力,积极开展培训工作,确保基层组织掌握并落实相关政策。
现代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发展。要在农村地区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各方面的能力,加强自身建设,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地位,以完成任务。
1.2 有利于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5]目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农村经济发展仍处在滞后状态,而且由于致贫原因不同,脱贫方法也各不相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曾说:“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6]农村基层党组织有责任带领农村脱离贫困,实现富裕。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中央实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层组织,担负着乡村振兴的重任。党作为执政党,管理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各块事务,农村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因此,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保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农村社会发展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事情,涉及经济、政治、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同时,由于村落分散、交通不便、人情关系复杂等使得农村发展有一定艰巨性,这就要求农村在发展中要秉持全局性发展,不可顾此失彼,没有统筹协调发展就无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推进农村基层工作的领导者,处于总领地位,只有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才能为农村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才能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加强基层党建,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能力和素质。
我国农村在经过体制改革、税收调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战略措施之后,农村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坚持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同时,实现农村地区的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2 共同富裕目标导向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
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推进广大农民的共同富裕已经成为中国农村地区基层党组织的重点工作,对中国农村地区基层党组织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在当前中国新型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广大乡村地区还面临着不少问题。
2.1 政治功能还需加强,党组织号召力需进一步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7]农村地区政治功能发挥不够好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党员干部政治意识淡薄,缺乏思想引导,阻碍了党在基层工作的开展。要完成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必须要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号召力,调查发现,其主要问题有以下四点。
一是部分党员干部政治意识薄弱。部分农村地区政治功能弱化,基层党组织政治意识不强,对于党中央下达的各项政策,未能理解其意并认真贯彻执行。同时,部分基层党员未树立起共产主义信仰,缺乏政治引导,难以投身于农村工作中。二是部分党建活动质量有待提高。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不够重视党组织活动,党建活动开展之后,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没有太大的提高,较为形式化。例如,在部分农村地区党建活动就是开几次会议、观看几个视频、写几份报告。三是责任落实需要加强。部分党员干部缺乏责任意识,过于看重自身的得失,未能解决农民的切身问题,致使党组织权威受损。四是党内政治生态有待提高。受西方腐朽文化的冲击,部分农村地区党内政治文化生活较为腐朽,削弱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导致部分党员缺少共产主义信仰,不谈信仰,只谈金钱。
同时,受到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年龄、能力和思想水平等限制,很难在农村地区形成积极学习党内政策的政治氛围。这就要求基层党员干部要做好带头作用,学习新思想,争做建设者,在建设农村中努力做好表率作用。
2.2 经济发展存在不足,限制党组织执行力
马克思曾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政治、精神生活的过程。”[8]经济决定生产生活,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既能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也能限制它的发展。要实现良性发展,必须要加强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资源的分配有着绝对的管理权,因此在农村也有着绝对的权威和领导力。改革开放之后,资本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纷纷转向城镇,有些地方,农村资本大量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逐渐对乡村资源失去部分管理权,在开展活动时主要依靠国家财政和自留党费运行,资金不足以完成乡村建设的部分工作。在经济转向多种经济成分时,农村基层党组织所能支配的财富相比于之前所有减少,无法支持大型经济项目建设[9]。农村集体经济是公有制在农村存在的重要方式,但由于集体资产的减少,基层党组织所能利用的资源也减少,限制了党在农村工作的执行力。总的来看,农村基层党组织经费自给的能力减弱后,其权威性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限制了农村的发展。
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要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经济支持,同时农村基层党组织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受阻时,基层党组织工作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2.3 文化基础不够优质,制约党组织凝聚力
乡村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没有了乡村文化,乡村也就‘形在,但神已散’,实际上也就没有了真正的乡村。”[10]新农村战略实行以来,党就将乡村文明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农村基层党组织也是根据特定条件进行实践活动,优秀的乡村文化是农村基层工作的助力,也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的基础。继承中华几千年优秀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追求和文化自信,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要源泉。
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会的变迁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发展,也孕育着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有其自身发展的体系,能够延续和保存优秀的文化,扎根于农村进而影响群众的行为。因此,在进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时,要借助乡村文化的作用并加强优秀乡村文化的发展,以拓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方法,激发内生动力。但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社会的持续衰退,部分优秀的乡村文化被遗失或者遗忘。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农村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社会体系正在逐渐转变,村规和族规作用逐渐减弱,村民在思考问题时更加工具化;在几千年小农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统道德观念正在逐渐减弱,传统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而新的价值观念又还没有形成,部分人的内心深处没有依靠、没有信仰,更有甚者价值观扭曲、理想信念缺失、内心缺乏寄托。农村作为文化载体的特征逐渐减弱,“乡风”“村规”“家法”不断消失[11],在这种背景下容易使乡村陷入畸形发展的困境。
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上的共同富裕,更重要的是文化上的共同富裕。若是缺少文化生活,放任金钱至上的观念发展,这将不利于乡村的长远发展。因此,在推动农村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注重文化的作用,同时借助文化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
2.4 乡村治理不够完善,弱化了党组织治理能力
有些农村基层党组织结构不健全,制度设置不完善,导致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逐渐弱化,所能辐射管辖的地区逐渐减少,不利于推动农村地区共同富裕。
调查发现,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数量逐年减少,基层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在乡村发展繁盛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管理着农村发展的大小事务,但随着乡村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上,出现一些问题[12]。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比于城市要缓慢,农村的富余劳动逐渐转向城市,青壮年大都在外务工,农村人口锐减,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基层党组织干部老龄化现象严重,后备力量不足。《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中显示,2019年有53.4万行政村建立了基层党组织,到2021年缩减为49.2万个,在两年之内基层党组织缩减了4.2万。客观上来说,基层党组织的减少是由于村落自然减少以及基层党组织结构调整造成的,整合调整后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覆盖的区域变大了,但是覆盖的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在农村社会中,基层党组织是推动农村地区发展的主力,但是在现实情况下,农村基层党组织不仅覆盖面难以达到,党员数量也很稀缺,党组织难以有效地管理农村事务,最终导致农村基层党组织运行不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正常运行就要借助公共性这一社会要素。但是,现在村落较为分散,“空心化”和“原子化”现象严重,村民的集体意识越来越淡薄,对公共事务缺乏关心,无法发挥村民对乡村发展问题的主动性,加之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必定会影响乡村治理效果。
共同富裕指的是全面富裕、全民富裕。“治理有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要改变乡村的现状,还需要落实到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治理水平上。当前,有些农村地区的基层治理水平低、矛盾突出,不利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无法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3 共同富裕目标导向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现路径
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明确目标,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围绕着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定主线、抓重点,为实施共同富裕提供保障。
3.1 加强政治建设,提升政治领导力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提高政治领导力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方面,如果政治领导力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有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发展方向就有可能不是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
一是加强政治引导功能。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组织“末梢”,是落实党的政策的最小执行单位,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党的政策,完成党交代的任务,时刻维护农村基层党组织权威。要实现农村地区的富裕,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只有基层党组织才有总揽全局的号召力。二是提高政治站位。正确认识实现农村地区共同富裕的影响,不断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确保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不打折扣地在农村地区实施。三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握政治方向。推进农村地区共同富裕要朝着共产主义的方向发展,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把握基本原则不动摇。同时,要坚持村务由党组织讨论决定,要消除农村基层党组织被弱化和边缘化的现象,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共同富裕事业中的领导地位。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是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保障和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加强自身政治建设,认清自身位置,勇担历史使命,才能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引导农村建设和发展。
3.2 发展集体经济,增强组织执行力
农村地区受交通不便、物资缺乏、资金不足等问题的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因此要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就一定要依靠地方基层党组织的力量。一定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紧密结合起来,以基层组织促进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第一,各级政府和党要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解决城乡融合的制度问题。要积极推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以建设生态宜居、人人得以发展的城镇化为发展目标,减少“拆村”现象,积极引导优秀人才返乡,激发农村自身发展动力,找到农村地区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城乡经济交流机制,加快农村地区土地制度创新,提高农村自治能力。第二,积极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推动农村经济结构变革。鼓励农村乡镇集体企业发展,大力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地区流动,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大力发展旅游业、特色农业和特色产业,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源动力,提高农村经济发展,从而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提供经济支持。第三,利用好资本的力量,防止集体经济被排除出农村市场。要防止资本借助乡村经济掌握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主权,从而控制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要避免外资通过控制农村经济来改变农村地区发展方向,减少资本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控制。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是反映人类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程度的主要指标体系,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也是中国农村基层组织的重点工作。同时在组织农业经济建设时,要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农业集体的资源优势,用集体为社会共同富裕注入新动力。
3.3 打造良好乡风,发挥思想引领力
“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引领力。这也要求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宣传乡村优秀文化、去除文化糟粕,为时代发展注入活力,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部分,要提高党组织在农村地区的影响力和引领力,就必须建设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借助更能让人民群众接受的乡村文化,进一步丰富政党文化、拓展党建文化资源。《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13]在现代化进程中容易出现新与旧、贫困与富裕之间的矛盾,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没有把握好关键,就容易造成文化断层。因此在建设党组织时,要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乡村文化是农村地区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包涵的乡村生活、乡村管理等内容,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所提倡的思想不谋而合[14]。在进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我们要借助乡村文化的力量,充分吸收乡村文化中的重实际的务实精神;充分利用好乡村文化里的勤劳勇敢、艰苦朴素的精神来作为培养党员的文化资源。
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要保护好乡村文化,防止外来文化的侵害。同时,要借助党和政府的力量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好规划,加强文化宣传和保护。最后,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文化优势转变为生产力,以文明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和谐共进。
3.4 提升乡村治理,夯实基层组织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主力,要根据乡村振兴的需要、围绕农民的利益调整党组织结构,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同时借助多元主体的力量,提高凝聚力,打造高效的乡村治理模式。
一是以党建为统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将乡村治理和基层党建工作结合在一起,在思想上、工作上为基层党员提供指导,促进乡村振兴。二是发挥基层党组织干部带头作用。基层领导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激发起基层党员的热情,将基层党建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优势,提升农村治理水平;人民群众是党组织动力来源,要发挥好基层群众的力量,保障农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通畅,通过农村基层协商等方式,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三是通过科学技术,提高治理效率。通过网上预约、云办公等方式打破时间和地区的限制,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农村基本矛盾。还可以通过QQ、微信等新兴交流工具,加强农民群众和基层党组织之间的关系,利用公众号和网站等社交平台发布党政资讯,增加群众对中央发布政策的了解。四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加强自身功能,在推动农村共同富裕中起领导作用。基层党组织要发挥主动性,避免出现“驻村干部加油干,基层党组织靠边站”的现象。基层党组织要提高社会治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实现党的领导、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基层治理的良性互动。五是融合各种治理资源。在进行社会治理时,要借助各种治理资源,如宗族资源、乡绅力量等,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乡村治理是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目前,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来自农村,因此需加大乡村治理力度,创新乡村治理方式,补齐短板,助力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