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涵养作用

2024-04-06范凯轩刘晨竹李亚鑫

中国军转民 2024年3期
关键词:中华马克思主义思政

范凯轩 刘晨竹 李亚鑫

中华文化如润物细雨,滋养中华民族千百年之精神,支撑华夏人民前行至今。文化自信,必须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才能有效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浸润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活动之中。

高校思政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实践教学过程中,都应当深刻理解“两个结合”,主动尝试融会传统文化,以中华文化涵养思政教育,为高校思政教育寻根溯源,增添文化底蕴;同时创造文化育人教育氛围,从根本上加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建设。

一、传统文化在推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从中共建党百年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中来看,根植传统文化,滋养思政教育具有理论必要性、历史必然性、现实优越性。

(一)根植传统文化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作为普遍真理,始终在强调其为指导思想与原则,必须要与实践、时代、民族特征相结合。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要与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并且被赋予能够得到民族全体人民认可并接受的精神内涵、表达方式,才能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并应用,才能真实反映国家发展历程与未来走向,才能最终转化为改造国家与世界的物质力量。五千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智慧结晶,长久以来为全民族认可并且不断丰富,形成全民共同价值理念的来源。由中华文明不断渗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文化与价值观念上为其赋予民族特色,使其与中国人民的表达方式与价值认可连接起来,成为中国式的理论。

(二)根植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

中国共产党自1921 年成立至今的百年历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完善与实践检验,可以说百年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包括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发展新的理论,并运用其解决革命、建设、改革中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过程。

在全党、全国、全人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明确提出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坚定选择,并且将持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继承并重塑中华文化新辉煌。

(三)根植传统文化具有其现实优越性

国际风云变幻,中国进入新时代这一发展阶段的同时,也持续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际、国内重大变革所产生的新命题,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迫切需要寻找答案,并在理论指导下走上新的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国之道、道德观念、思想方法等都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沃土,使得中华民族为解决世界问题与自身发展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二、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具生机与活力的群体,其思想代表社会思想文化发展方向,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在当前文化环境、教育环境中,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现实困境,尤其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更为欠缺。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在长久学习过程中积累历史文化常识极为欠缺,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内容极少,形式、承载平台相对单一,社会整体重视程度较弱。

(一)大学生历史文化常识薄弱

在我国以考试为主导的教育下,大学生至少长达16 年的教育中,需要学习的学科较为丰富,但较多涉及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仅是语文、历史科目。进入大学后,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的高校思政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因教师个人历史文化储备、教学理念等,导致传统文化与思政理论课融合不足。也就导致在大学生对于传统历史文化知识,前期学习不足,高校期间仍无法系统补齐短板,继而影响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二)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内容极少,形式、承载平台相对单一

目前高校(以本科为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部分章节与传统文化有所结合,其他则极少涉及。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少有渗透思政理论课程。而且,在课程讲授中,教师与学生也更重视课程中的思政理论,而将文化内容一带而过,缺乏系统且深入的讲解与领悟。

此外,在传统文化向高校思政教育渗透过程中,学校与教师仍然以课堂讲授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缺乏其他辅助方式。结合融合内容极少的问题,加之信息时代,学生学习阵地由课堂扩展向传播速度极快、承载内容丰富的互联网平台,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唯课堂方式极大限制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三、突破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困境的途径

突破传统文化滋养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困境,不仅需要持续完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与结构,提升教师与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同时还需开辟高校教育新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抢占新阵地,践行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内核,使其成为催生文化自信的沃土。

(一)完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

“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应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构建更为完善的现代化传统文化教育体系。”高校应当积极调整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将中华文化纳入全课程、全过程,以传统文化涵养思政理论、以传统道德映照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思政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尝试以思政课程为依托,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以选修、辅修课程作为过渡,开设以传统文化安邦理政治国观念、修身崇德道德理念、格物致知思想方法融入思政教育的跨学科课程;其次,尝试开设依托思政教育理念,以中华优秀文化精神作为核心,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为内容的通识课程,全面提升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

(二)应用网络平台,扩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渠道

随着官方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国内迎来传统文化热,推出一系列传统文化影视节目,如《典籍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等。以网络平台作为媒介,出现很多民间宣传账号,如朱铁雄、柳夜熙等。但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在网络媒体碎片化传播的特征下,很难系统、完整、全面地进行传递与解读。因此,高校需应用网络平台,以教育者身份拓宽传播渠道。尝试建立文化教育平台,整合传统文化内容,使其按照清晰脉络,系统性展示在学生面前。对有争议的文化问题与现象,突出思政引领,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分析与辩驳。

(三)践行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兴趣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融合的过程中,知行合一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同样也是提升认知并学习传统文化兴趣的有效手段。高校在思政实践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开展体验式、参与式实践教学。着力发挥社会大课堂功能,不仅将地域红色资源纳入思政教学,同时也将传统文化资源纳入教学。发掘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传统人文资源、传统节日资源等,开展多元实践,让学生感受中华文明魅力。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进入中国后生根发芽,成为中共、中国人民长久以来的理论信仰,这一结果是在和我国优秀历史文化不断融合贯通中形成的。我们必须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扎根中国文化沃土,才能真正具有抵御文化侵略的自觉与自信,这也是继承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题中之意。

猜你喜欢

中华马克思主义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