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红色文化奏响时代主音

2024-04-06本刊编辑部

中国军转民 2024年3期
关键词:用党先辈遗存

本刊编辑部

天地酿紫气,人和行大道,好的运势总是偏爱自强奋发的民族和勤劳的人民。几日前,才刚刚迎来盎然生机的春天,红红的“中国年”又火热上线。

在历经了一场漫长的疫情后,这个“中国年”注定有着更多担负与寄托,注定比往年有着更恳诚的奔赴。有过不得已,才知珍贵;有过失去,才会反思。当寻常的生活,寻常的相见,寻常的拥有在世界的某一角落沦为无常,才知道握住寻常,就是最大的幸福。所有的装点,不是应景的排场;所有的排场,都是亘古文化的赓续、不朽的蕴藉,盛装的“中国年”是对寻常的归结,又将“家”的最高境界化为寻常的集中欢腾。再没有比这个“中国年”更看重欢腾,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处处都是家人团圆、友人期会的图景,匝地的笑语在飞扬,相谈的寒暄在脉动。

这种对家的加持与奔赴,是中国“齐家”文化在这个“中国年”的一次异常隆重而又最为直观、简单的现实展现。它是存在于历史时空的一种生命本美又在这个时代从抽象走向具体,它是一种文化将心灵震颤的自觉。能震颤人心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脉搏,是一个民族所以勇毅、挺拔、砥砺的底气与靠山,更是一个民族历来文明叙事与繁荣复兴的精神原力。这种精神原力是先辈们的诗与远方,是他们用热血淬成的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先辈们丈夫许国的壮阔史诗。“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河山异样,匹夫当责,当家国碎裂、历史的云雾遮天蔽日,先辈们毅然决然,前赴后继,将青春挥洒,将生命燃烧。在淞沪,在南京,在太原,在长沙,在赤水,在湘西,在桂南,在滇缅;在延安,在西柏坡,在韶山,在古田,在井冈山,在遵义,在瑞金,在狼牙山,在大别山,在朔风凌冽的雪巅,在如履薄冰的沼泽。一处遗存,都是生命的一次慷慨铺成;一处遗存,都是英雄赤心的立体卷帙;一处遗存,都是民族的不朽丰碑。它们是民族文化的精神高坡,它们与自然合体,以风景的模样供后人观瞻,以不拘一格的旋律向子孙讲述山河故事。

红色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定海神针,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说:“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先辈们抱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家国胸怀与担当,筚路蓝缕,一身风骨。周总理的“三用”大衣、朱德总司令的扁担、半条被子……这些远年的红色文化,至今依然秉持与吐纳着民族精神,涤荡心灵。

新时代更需要先辈们的英雄情怀与家国情怀。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瞩世的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正星火汇聚、踔厉奋进,每个中华儿女都该撸起袖子加油干,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个平凡英雄;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正处于加速演进期,来自境外的意识形态日趋活跃与复杂,建立坚毅的家国情怀,有益于夯实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彻底筑牢防线,免于蛊惑。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红色文化以独特禀赋,形成了社会的弘大哲学体系,并将悲痛化作思想,将严肃化作展览,向这个时代发出最强音。

猜你喜欢

用党先辈遗存
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方向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
——庆祝第38个教师节专题座谈会简讯
不忘先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传承先辈精神 再造澧县辉煌
辽代契丹贵族墓地守冢人居住遗存和祭祀遗存初探
贵州有的唐代遗存
继承先辈精神 不负时代重托
浙江安吉汉代土墩遗存
用党给我的笔 圆我心中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