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国际物流人才培养路径创新研究

2024-04-05朱莎莎

中国储运 2024年2期
关键词:产教物流院校

文/朱莎莎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之下,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各行各业对高素质、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大。物流行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特别是我国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相应地对现代物流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产教融合是必然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在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方面要结合新的发展需求与趋势,将产教融合模式应用到国际物流人才培养中,探索全新的物流人才培养途径。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国际物流专业课程产教融合实施现状,提出了在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培养国际物流人才的创新途径。产教融合顾名思义是将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产教结合的基础是“产”,产教结合的根本目的是“教”,“产”必须服务于教学,即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度赋能,是行业企业与高校之间一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需求对接的合作活动、关系和机制。产教融合是涵盖多领域、多部门的一个系统工程,可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深化产教融合,建立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协同高效的运行体系是我国高校国际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的必由之路。

一、当前高职院校应用产教融合模式培养国际物流人才的情况

1.合而未融,校企协作深度有待提升。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国际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用产教融合模式的情况来看,尚未达到理想水平。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方面与不同的国际物流企业都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在校企合作中,如何激发企业参与热情仍然是个难题。一方面,部分国际物流企业仍停留在为合作院校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场所以及劳务用工的“表层”,难以真正发挥协同力量。另一方面,受当地经济发展及物流行业发展等外部因素影响,地方产业结构存在差异,部分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难以与知名度较高的国际物流企业进行深度合作。2.顺应市场需求,课程体系的“现代性”有待提升。当前在国内谈到物流管理很容易被狭义地视同为快递行业。但实际上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涉及运输、采购、库存、财务、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层面。从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具备一定数据分析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相应能力,且具有扎实外语能力的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经营型人才的综合型人才。通过对近年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跟踪回访,以及对应届毕业生的实习总结进行分析,从中可以发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之处。第一,在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与其他学科交叉较多的现象,在课程设置方面涉及课程内容较为广泛,导致学生没能清晰地梳理具体的知识体系,没能实现对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第二,在课程体系内容设计方面,主要以学科体系为主并非以技术体系为基础,为学生进行课程内容设置没能突显出对学生岗位与技术能力培养的目的。因此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存在专业能力不强的问题,对于学生就业造成一定的影响。3.师资存在短板,产教融合创新性与实效性乏力。首先,深化产教融合,师资是关键。国际物流人才培养相比于其他专业在产教融合建设与实践应用方面周期较短,在产教融合师资队伍组建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年轻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其次,学科专业规划需从就业切入。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可以得知大多数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实践工作中存在数据分析能力薄弱、问题解决能力不强、在工作中创新思维不足等诸多问题,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能及时更新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高职院校国际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都会应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但存在参与范围有限、参与深度不够、参与时间短等问题,有必要探究如何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

二、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创新国际物流人才培养的有效对策

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并依托与城市、园区等其他主体合作,发挥各方资源优势构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化智慧学习体系;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精准对接产业岗位需求与高校人才就业需要,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专业教学,同时有效开展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共同推进人才培养、协同创新。1.校企合作众创空间,构建平台支持产教融合。从我国高职院校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高校在实施产教融合的过程中都缺乏平台支持,需要构建产教融合平台。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构建硬件平台、仓储实训基地、搬运基地、组装基地、配送基地等,这些都是产教融合的平台组合内容。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集控中心、电子商务物流信息中心也是产教融合平台的内容。另外,值得关注的平台是产教融合的合作平台,通常情况下学生缺乏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真实情景中的机会,难以实现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为实现高职院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创新势必要构建相应的平台,为各项教学活动开展奠定有利基础。第一,学校、企业、行业及政府各方要统一确定人才培养体系标准,具备一致的产教融合理念与认知,从而促使各方积极参与到产教融合项目中。第二,要让学生认识到产教融合项目的重要性,以及对其自身的影响,要抓住机会,全力以赴参与到产教融合中。最后,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要综合自身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为学生更新产教融合内容与方式,让学生深入到企业中掌握更多与国际物流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实现专业知识体系的完善。2.深化现代物流产教融合,更新课程教学体系内容。高职院校在为学生设置课程体系时,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在落实产教融合教学实践过程中,要落实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课程这两部分基础内容,为确保最终培养的国际物流人才满足企业的用人需要。要针对地域范围内具有代表性与知名度较高的国际物流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当地经济特色结合较为紧密的国际物流企业对于物流人才能力与素质的要求,尽量培养出满足企业各方面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另外,要充分考虑特色元素对岗位能力进行细致划分,总结具体的岗位技能。在培养国际物流人才专业能力时,要充分考虑到物流发展趋势、特色、方向等,从中凝练出具体的专项能力、专业技能、岗位能力综合能力等。例如,在仓储规划与管理能力方面,可以具体划分为仓储规划、仓储管理、仓储设施设备操作以及仓储业务操作等各种综合能力。当前电商无人仓这项全新的仓储技术成为国际物流人才培养的一项特色内容,在具体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岗位能力细化时,要在传统的仓储知识技能方面融入跨境电商、仓储运作等具有热点性与前沿性的内容,并且要让教师在教学时进行重点讲解。3.精准育人推动产才协同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建立合作关系。在现代职业教育中,产教融合具有指导性,要建立在相应的机制与体制基础上,需要学校、企业、行业及政府各方的配合,共同参与高职院校在培养国际物流人才过程。要时刻把握市场发展趋势,主动思考多元化的合作教育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进行改进与优化,对学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创新创业等各项工作起到促进作用。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互派高层次人才参与学习实践,提升师资整体水平。共建融合育人载体以及大数据信息管理,通过建立信用积分评价与激励体系等方式,对参与产教融合的纳入人事考核激励体系,提升优秀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其次,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工作领域与职业能力、课程体系、实训基地、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共建共享大数据分析体系、智慧物流研究中心等。结合国际物流企业对岗位人才的需求共建专业、课程、教材,与企业联合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企业方面的需求,以此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国际物流人才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此外,产教融合是解决人才供需错位的深入探索,以就业为目标探索“产教融合、订单培养”的办学模式,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入合作。最后,创新创业支持,构建学科竞赛体系创新校企育人模式。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要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为两翼推进产教融合、优化培养过程,为学生构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特色学科竞赛体系。产教融合模式下邀请企业导师参与,为学生提供创意思维训练、创业孵化等创业教育,并组织开展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校际学科竞赛,通过以赛促教,校企融合、校校融合携手共创平台,促进资源共享。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若想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势必要落实产教融合这一教学模式。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方面的产教融合模式与创新也在不断探索中。在物流行业高速发展的环境下,高职院校要从产教融合的角度出发,进行国际物流人才教育教学改革,满足当前地方经济与地方区域物流行业人才需求为重点所提出的全新的教学要求。国际物流人才培养产教融合需要逐渐形成发展体系,发挥出应有的社会价值,从而促进我国物流行业稳健发展。

猜你喜欢

产教物流院校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