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碳目标下中三角城市群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构建

2024-04-05刘爽

中国储运 2024年2期
关键词:公共交通城市群基础设施

文/刘爽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群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中三角城市群是中部地区发展最快、经济总量最大、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区域,是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同时也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中三角城市群的交通运输系统对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1],中三角城市群应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充分发挥区域交通运输优势,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中三角城市群包括武汉、长沙、南昌三市。目前,中三角各城市之间的交通运输体系已初步形成,但仍存在“公转铁”比例不高、港口集疏运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新形势下,中三角应进一步发挥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提升中三角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

1.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内涵及发展方向

绿色交通运输体系是指在满足交通运输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将绿色理念贯穿于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使交通运输系统在全生命周期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2-3]。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基础设施层面,二是运输组织层面。基础设施层面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发展高效率的综合交通网络,改善传统道路和公路的服务水平,推动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一体化融合发展,使其成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综合交通网络中,公共交通是绿色交通运输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公众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经济的出行服务。随着城市群的不断发展壮大,公共交通将成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三角城市群未来将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以合肥为中心的合肥都市圈,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两大引擎”之一。未来中三角城市群将形成“一主两副”结构。其中“一主”指武汉都市圈,“两副”分别是合肥都市圈和武汉都市圈。“一主”是指武汉都市圈将承担起我国中部崛起的战略重任;“两副”是指合肥都市圈将承担起我国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战略重任。中三角城市群将在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崛起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中三角城市群未来将形成“一主两副”结构,即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都市圈、以合肥为中心的合肥都市圈和以武汉、合肥为中心的武汉-合肥-安庆3个城市为副中心构成“一主两副”结构。

2.中三角城市群交通运输系统碳排放特征及来源分析

中三角城市群交通运输系统的碳排放特征以及来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碳排放量。由于交通运输是城市活动中重要因素之一,中三角城市群各个城市都拥有较高的道路、轨道交通系统,同时社会汽车保有量也很高,导致交通运输系统的碳排放量很高。交通基础设施运营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运输工具运营过程中所使用燃油及电力。(2)能源与动力结构悬殊。中三角城市群交通运输系统能源结构不够合理,传统燃油车占比较高,但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新能源车辆购买和推广政策,新能源车辆占比较少,导致能源与动力结构悬殊。能源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燃烧,以及电力和热力的生产与消费。(3)缺乏低碳交通工具。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之间,交通运输主要依赖公路、高速公路、铁路等传统交通工具,缺乏低碳的绿色交通方式。骑行、步行、公共自行车等绿色交通方式的普及率较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4)交通拥堵加剧。中三角城市群交通运输系统的物流配送、货运等领域存在交通拥堵情况,会造成排放量增加。同时,交通基础设施维护保养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机械设备维护保养过程中使用的燃油,以及机械设备本身运行消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3.建设策略

3.1 设施层面。(1)构建绿色基础设施。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现有的基础设施上进行优化改造,采用更加绿色的技术和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二是鼓励新建绿色基础设施,如太阳能充电站、绿色屋顶等,以降低基础设施对环境的影响。在交通领域内强化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工作,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和需求,完善公共交通网络体系,优化公共交通出行质量,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节能减排效果[4-5]。(2)推动低碳运输方式。中三角城市群应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等多种低碳运输方式,并鼓励发展多式联运,以此降低碳排放。另外,增加绿色交通方式的比例,如自行车道、步行道等,也能够有效减少碳排放。(3)加大新能源车辆的充电设施服务力度。充电设施的建设是保障新能源汽车保障和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充电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在城市交通密集的地区增设充电站与氢能充电站建设完善的新能源充电和加氢站,为广大驾驶员提供更加便利的充电和加氢服务,促进电动汽车与氢能汽车等融合发展。总的来说,中三角城市群需要采取多项举措,构建绿色基础设施,推动低碳运输方式,加大新能源车辆的充电设施服务力度,才能有效减少交通运输系统的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3.2 运输层面。运输物流业务是一个典型的碳排放高的行业,为了有效地减少其碳排放,可以优化其运输结构,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具体建议如下:(1)引入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采用智能交通管理平台、交通大数据分析、智能信号控制等手段,借助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推进数字交通体系建设,打造智慧交通系统,帮助城市实现优质高效的交通服务,实现精度化配送,降低配送成本和碳排放。(2)优化运输结构,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城市群智慧物流体系,通过科技手段提升物流配送的效率和质量,优化物流运输结构,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将大宗货物集中运输,减少空运、公路运输等高碳排放的运输方式,推广铁路、水路等低碳运输方式。(3)推动低碳出行模式发展。鼓励公众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行和电动车出行等,促进低碳出行方式的发展。同时,推进公共交通发展,加强公共交通网络建设,提高公共交通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改善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的联动,推广低碳交通方式。

3.3 政策和管理层面。针对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逐步替代传统燃油车辆,提高城市交通的能源效率和环境友好性,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一步展开和扩充:(1)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是保障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法制保障,需要通过加大定制和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以规范和指导。同时,还需加强标准监督和实施力度,防范相关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出现。(2)新能源汽车推广。为了推广新能源汽车并逐步替代传统燃油车辆,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比如在停车、购车、免费充电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3)完善碳交易机制。建立碳交易机制,是通过碳交易来促进企业“减排”和社会“减碳”的一种市场化方式。政府可以建立多层次的碳市场交易机制,以碳交易方式来约束和引导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减排行为,这包括政府的碳排放交易和市场化碳交易两种方式。在政府碳排放交易方面,可以对污染较重的地区进行限排和产权交易,引导企业降低碳排放,采取清洁生产技术,以换取碳排放限额或碳金融等支持资金。在市场化碳交易方面,通过引导企业开展碳交易活动,促进碳排放的减少,同时将碳减排成果转化为项目、产品或者服务的营销亮点和附加值,推动碳减排创新和应用。政府应完善碳交易和税收政策,通过扩大碳交易市场规模,提高碳交易的透明度,引导企业和个人更加重视碳排放治理。(4)绿色低碳推广。推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应用,落实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5)加强交通管理和规划。完善城市交通管理制度和社会信用体系,加强交通规划和管理能力建设,规范城市交通秩序,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和安全。同时,政府应该加大交通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加快智能化技术与城市交通相融合的进程,实现城市交通的现代化治理,加强对货运车辆和机动车排放的管理。对于高排放的重型货车,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限制其通行,鼓励企业采用更环保的运输方式。此外,出台更为严格的车辆排放标准,推动汽车行业向更加环保的方向发展。(6)统计、核算和考核。政府可以加大对交通领域碳排放的统计、核算和考核力度。通过制定统一的统计和核算方法,在确保统计和核算数据准确可靠的前提下,对交通领域产生的碳排放进行监管和监控,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有效的碳排放减排目标,并纳入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中,逐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4.结语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交通运输系统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必须加快推动绿色交通运输发展。中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利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推进中三角城市群绿色交通发展,应从设施、运输、政策和管理四个层面制定综合策略,推动中三角城市群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低碳绿色交通;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出租汽车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完善充换电设施建设,推动电动汽车换电模式发展;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绿色出行示范区。

猜你喜欢

公共交通城市群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城市公共交通》杂志社简介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