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复原与商业解构:港台影视剧中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探究

2024-04-04郭鹏飞杨喜超

中国故事 2024年1期
关键词:港台影视剧诸葛亮

郭鹏飞 杨喜超

【导读】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港台影视作品对诸葛亮形象的展示,既能让受众认识到港台影视作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也能让受众更好地理解诸葛亮作为历史人物所表达的态度与价值观念。影视作品的主创者立足历史与商业的观念,利用信息还原、人物重塑和颠覆主题等多种艺术创作手法,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接受期待,激起观众的集体记忆和现实情感。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宽厚仁爱、宣扬忠义、注重礼仪、崇尚智慧等理念。诸葛亮忠诚、睿智、勤政、贤明的形象不仅与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相一致,也与当今社会广泛推崇“爱国”“敬业”“友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港台影视创作者基于这一特点,在尊重观众审美的前提下,将诸葛亮形象影像化。在这一过程中,创作者将诸葛亮形象及其故事传达给观众,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到诸葛亮的历史事迹。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忠诚、智慧、勇敢等正面价值的力量,从而潜移默化地理解、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一、历史与现状:港台影视剧中诸葛亮形象的影像扫描

在传说故事、戏说演义、绘画写真、影视艺术中,诸葛亮的形象随着文化载体的演变不断发生变化,以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深度整合诸葛亮形象,融历史文献与民间传说于一体,为诸葛亮形象的大范围传播提供原型材料,至今仍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现代社会,诸葛亮的形象在影视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影视媒介及其他现代化传播手段加快了诸葛亮人物形象的传播速度,影视剧自身也收获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影视剧对历史人物的塑造和再现是有合理性和进步性的,但也产生了一种喜忧参半的复杂局面。在港台的影视作品中,有的延续了传统的诸葛亮形象,将诸葛亮塑造为睿智、忠贞的典范,增强了影视作品的历史厚重感。而有的为了迎合资本需求,将诸葛亮形象演绎得过于通俗甚至庸俗。

在早期港台诸葛亮题材的影视剧中,大多会选取一些重要的事件片段来推动建立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在画面风格上较为粗糙简陋,例如以《三国春秋》(1976)、《诸葛亮》(1985)、《三国英雄传之关公》(1996)为代表的电视剧,以《三国志:关公》(1989)、《超时空要爱》(1998)、《一代枭雄曹操》(1999)为代表的电影。在创作的萌芽期间,大部分创作者都会基于原著中诸葛亮的基本形象、性格和人生发展轨迹来进行创作,中间可能会结合与诸葛亮相关的民间故事,加入符合现代观众审美需求的情节。但也存在一些较为独特的作品,例如电视剧《诸葛亮》(1985)中由郑少秋扮演的诸葛亮。当时香港弥漫着改编明清武侠小说的潮流,导致该剧作在题材上更偏向于古装武侠和爱情剧,塑造的诸葛亮形象也与传统的诸葛亮形象存在显著差距。此外,由嘉禾娱乐事业有限公司出品的电影《超时空要爱》(1998)仅利用诸葛亮的人物背景进行再次创作,讲述了便衣警察穿越时空成为诸葛亮回到遥远的三国追寻爱情的故事,片中的诸葛亮将关羽之死营造为回到现代的契机,表现得十分自私自利,与历史形象产生了巨大分歧。

21世纪以来,港台诸葛亮题材影视剧的商业化色彩愈发浓厚,出现了以《终极三国》(2009)、《回到三国》(2011)为代表的电视剧;以《三国之见龙卸甲》(2008)、《赤壁(上、下)》(2008)、《越光宝盒》(2010)为代表的电影。在这一迅速发展的创作热潮中,导演面临着艺术导向与娱乐化趋势之间的矛盾。在主流创作与大众文化需要结合的情况下,创作者不得不舍弃自己的文化精英身份,把影视作品当作满足大众感官刺激、消遣娱乐的工具,以满足大众对世俗娱乐的需要。在这一阶段,以诸葛亮为主题的影视作品在人物核心内容方面展现了显著的创新性。创作者不再局限于对文本原始角色的刻画,而开始多角度地塑造人物形象,有的甚至只是借用人物之名。与此同时,影视剧中也陆续出现了各种不同版本的滑稽搞笑作品,使得历史中高风亮节、德才兼备的诸葛亮形象逐渐沦为受众眼中的娱乐元素。

二、重现与解构:港台影视剧中诸葛亮形象的审美演变

“中外古今,凡是优秀的戏剧影视作品多是成功地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通过最富于代表性,个性又非常鲜明突出、具有不可重复、独一无二的主人公形象,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与复杂的社会关系。”构建人物形象不仅需要基本的外形设计,还必须依赖人物故事和精神内核的加持,这样才能实现人物塑造的立体性和整体性。诸葛亮的传奇故事代代流传,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人们对诸葛亮形象的探索和想象也从未间断。通过影视剧,诸葛亮的形象得以再现,观众能更好地了解他的伟大和崇高。同时,影视剧能通过细节展现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德,让观众与他产生共鸣,对他产生敬佩。

(一)忠实与摹写:人物形象的薪火相传

“只要我们不断地检验我们的所有前见,那么,现在视域就是在不断的形成中被把握的。这种检验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与过去的接触,以及对我们由之而来的那种传统的理解。”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文献、文学作品数量众多,它们无疑是影视创作的基础,影响着影视艺术再创作的方向和性质。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指出:“亮之为治也,开诚心,布公道,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辨。”这说明诸葛亮具有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治国才能。在蜀汉后期,诸葛亮事必躬亲,“及备卒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 ,亮皆专之。”尽心办事辅佐刘禅,体现了诸葛亮的赤胆忠心。

观众在港台影视剧中初见诸葛亮的形象,是由张瑛在电视剧《三国春秋》(1976)扮演的。这部电视剧基于史书《三国志》创作,从宏观的角度描述了三国时代的英雄争霸,对诸葛亮这一核心角色进行了深入的描绘。在刘备白帝城托孤片段,刘备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为报答刘备三顾的恩情,表示:“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也!愿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他为蜀汉的复兴赴汤蹈火,其忠诚始终如一。在刘备兵败的关键时刻,他果断地出山,协助刘备集团达成“恢复汉朝”的宏伟策略。1995年,中华电视公司推出了一部长达四十四集的电视剧《三国英雄传之关公》。该剧虽以关羽视角推进故事发展,然而其中花费大量篇幅描述了诸葛亮从三顾茅庐到最后在征战过程中因病去世的经历。该作品完整地呈现了原著中较为知名的故事片段,构建了相對完善的故事框架。对火烧博望坡、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六出祁山等传奇式的故事均有细致描写,这也是诸葛亮形象第一次在港台影视剧中得到充分的呈现。港台创作者在制作诸葛亮主题影视剧的过程中,应当准确地表现出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展现他的智慧、谋略和领导才能。同时,还要注重历史背景的真实性,将其置于正确的历史时代背景下,以便更好地展现出他的优良品格和杰出才华。

历史真实是纯粹状态下的客观存在,而艺术真实则产生于主体的创作中。港台影视剧在刻画诸葛亮形象时,既要营造出一种客观的历史外部情境,又要营造出一种受众对历史人物的真切感觉,从而使受众在历史拟态环境中体会到“合理”的艺术想象。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之间的辩证统一。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影视剧必须尊重原著。当然,忠实于原作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照搬,而是在忠实原作本质的基础上赋予原作新的艺术生命,使人物形象更为饱满。

(二)祛魅与返魅:人物形象的人性回归

“对文本的接受也包含着接受者对自我的肯定,是审美主体与被接受文本之间的一种积极对话。”创作者在忠实于原作的思想内涵上,运用间离手法,将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现象以一种陌生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人们产生新奇感,进而达到对其本质的新认识。虽然诸葛亮在历史上已为人中龙凤,但由于其独特的个人表现形式和作者罗贯中的个人意图,诸葛亮被描述为“神鬼莫测之计,包藏天地之志”的神化形象。“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正史对诸葛亮在各种战争中的描述相对较少,很多发生在三国时期的神秘事件,实际上并不是诸葛亮所为。从个人能力的角度看,历史上的诸葛亮更倾向于展现“贤相”的形象。因此,创作人员从多个角度呈现原著中诸葛亮的原始形象,以展现其真实、复杂和多元化的特征。

创作者以人性叙事为切入点,以人性化为视角来探讨诸葛亮形象,首先揭示了英雄身为普通人所具备的七情六欲,随后通过特定环境的刺激释放出的巨大潜力来刻画诸葛亮的形象。所以在《赤壁(上、下)》(2008)中,诸葛亮虽然仍旧睿智机敏,但不再像小说所描写的那样沉稳厚重,而是以天真、善良、谦虚的形象出现,取代了过去只靠神策取胜的诸葛亮形象。显然,导演试图通过展现日常生活的细节来揭开主人公的神秘面纱。影片并没有展现原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三气周瑜”这样的经典情节,颠覆了鲁迅先生评价诸葛亮“多智而近妖”的说法,但却更加接近真实的历史背景,再现了诸葛亮“士大夫”的形象。影片《赤壁(上、下)》(2008)在历史事实中还原了诸葛亮和周瑜的关系,两人第一次相见抚琴对弹、不着一言,但从琴声里了解到了对方的感受,堪称知己。所谓“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怨愤已被这场跌宕的琴韵音律所消融。与此同时,小说中“诸葛亮祭风”多被描绘成神异之事,但电影《赤壁(上、下)》将其变为“猜东风”:诸葛亮向周瑜和鲁肃表示,他根据自己的地理知识推断当天或许会有东南风,但他并没有明确风向改变的时间,至于出兵的具体日期也完全是基于推测。此外,小乔深入曹营,有效地拖延了曹操的行动时间,这才促使孙刘联军完成了火烧赤壁的壮举。

诸葛亮“飘飘然当世之神仙”的形象可能会引起现代观众的强烈不适。因此,现代影视剧中,诸葛亮不再是一个能够呼风唤雨和掌握奇遁之术的神话人物,而是一个充满斗志、夜以继日学习、学识渊博的普通人。索莱尔斯称“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重读、更新、浓缩、移位和深化”。影视剧的艺术效果受到情节布局的深刻影响,与此同时,设计思路也体现了导演与编剧的文化追求。所以在制作一部影視作品的过程中,为了实现更出色的艺术效果,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文化方向、观众的审美观点以及情节设计等,这些都将对作品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

(三)颠覆与重塑:人物形象的嬗变离合

随着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文化市场也出现了“商业”文化的特征。有学者指出:大众文化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欲望的释放和快乐的追求。丹尼尔·贝尔认为:“大众流行文化是—种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文化,它不再和如何工作、如何取得成就相关,而只关心享乐和消费。”在当今,当代的文化理念追求超功利化的价值和精神,诸葛亮的形象也就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色彩。

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下,人们倾向于使用影像来对抗生活压力和技术的束缚。这种文化既不强调创新思维的深入,也不寻求精神领域的拓展,而是更多地关注个体,强调当下的愉悦体验和欲望的释放。港台影视剧中诸葛亮的形象也在大众潮流中沦为商业化的对象。在香港亚洲电视(ATV)拍摄的《诸葛亮》(1985)电视剧中,诸葛亮并非羽扇纶巾的军师,而是武艺超群的大侠,他手握三尺青锋宝剑,闯荡江湖无敌手。此外,该剧还描绘了诸葛亮与小乔之间复杂的感情关系,让二人共同演绎了一出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而电影《超时空要爱》(1998)则以极度夸张的手法呈现了一个跨越时空的三国传说。在剧中,穿越到三国时期的梁朝伟成为诸葛亮,在与孙权进行斗争中,竟与刘、关、张一起投降孙吴,与史实完全不符。诸葛亮一生把“兴复汉室”作为己任,尽管几次北伐失利,但仍然坚持尽最大努力完成先主的“遗愿”。另外,由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出品的《回到三国》,也以“穿越”作为创作手法,虽然该剧成功地复原了原作中诸葛亮的部分忠诚品质,但由于其“穿越”的特性,导致了该剧与历史精神之间的错位。“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身长八尺,其貌甚伟,时人异焉。”而在电影《越光宝盒》(2010)中,由曾志伟饰演的诸葛亮以极其搞笑的风格出现在银幕前,身高不足五尺,留着八字长胡,完全不是意气风发、儒雅多智的形象。在“借东风”中,曾志伟像祭祀做法一样借东风,事后竟和黄渤所扮演的角色打起架来,这也与诸葛亮儒家“修身”楷模的形象完全不符。

并不是所有的编剧都会尊重、崇敬历史人物。在部分影视创作中,诸葛亮被创作者视为实现自身投射能力的平台,人物造型、台词、布景或者剧情发展,都超出了历史人物或原著作者的常识与逻辑。这导致无法实现真正的历史叙事,彻底破坏了原有的中心主旨。

三、复原与失位:港台影视剧中诸葛亮形象的塑造原因

在理解和处理作品主题内涵时,有“忠实”和“创造”两种态度。前者强调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作品中的主题和意义,以确保观众或读者能够准确理解作者的原意。后者则更加注重个人的想象和创意。在理解作品主题内涵的基础上,创作者以个人的观点和创意来诠释作品,使其更具个性和独特性。港台影视剧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借鉴了传统文化中对他崇高形象的评价,使得观众更容易接受和认同。在当代社会,观众对英雄形象的崇拜和追捧非常普遍,制片方通过精心的市场宣传和推广,有意将诸葛亮的形象打造成为一个商业化IP,但这无疑会对未来的诸葛亮形象塑造产生恶劣的影响。

(一)历史与复原:历史人物的史学化

港台影视剧中诸葛亮形象的历史复原主要为了尊重历史、强调民族认同感、提高作品的历史价值,以及传达积极的价值观等方面。沈伯俊先生认为:“古典文学名著的改编,决不仅仅是由文字叙述到影视画面的艺术符号转换,而是一个涉及若干重要问题的艺术工程,从事名著改编,必须以尊重为前提。”为了确保历史题材影视剧能够像经典文学作品那样经受时间的洗礼,影视创作者不仅要使观众在荧幕上欣赏到名著中的故事,还能使他们深入地体验到作品所传递的深层内涵和精神,全面地理解历史人物诸葛亮所蕴含的思想精髓。因此,影视创作者应当深刻理解经典的历史背景、真实性及其价值,并充分意识到这些经典著作对特定时代和民族文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在原作《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忠诚和智慧并存。这不只是为了凸显他的个性,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引起公众对正统思想的关注。简而言之,诸葛亮只是一个“代言人”,与“忠而无谋”的关羽和张飞相比,他完全有能力替代刘禅,但他始终保持着忠诚的姿态,这是非常宝贵的。大部分影视改编作品对诸葛亮这一角色的继承和深化需要注意两点:首先,诸葛亮的忠臣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其次,对诸葛亮形象进行贬低或淡化是与原作核心思想不符的,随意更改人物的形象可能会导致整个剧情崩溃。在文学经典的影视创作过程中,创作者有责任继承和弘扬原作所要传递的深刻内涵。在设计诸葛亮形象时,创作者应持尊崇经典的态度,在适当的场景对其进行适当的再塑造。对历史和文学创作的重新塑造,实质上是对它们经典意义和权威性的确认。在将诸葛亮的形象转化为影像的过程中,港台影视创作者必须坚守历史主义的原则,以客观和公正为基础,保持原作的思想深度和审美特色,在改编时保持适当的尺度,在抒发浪漫情怀的同时展示英雄的风采。

(二)商业与解构:历史人物的资本化

港台影视剧中诸葛亮形象的资本化主要原因在于商业价值、提高作品话题性、丰富作品内容以及迎合市场需求等方面。“不朽的经典作品总是在自身中蕴含着崇高的情感、哲学思考和对生活的生动观察”。自20世纪90年代起,基于历史资料改编的影视剧内容开始展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方向。以经典文学作品为核心的创作团队,在艺术创作上也逐步展现出更加开放的态度,拍摄手法已从最初严格按照原著将文本“翻译”为影视剧的画面,转变为结合大众文化主题和现代影视镜头及语言元素的翻拍方式。

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晦涩难解的传统文学经典渐渐失去了兴趣,这些经典的文艺作品也开始被边缘化,甚至鲜有人问津。人们更倾向于追求便捷的消费方式、易感的娱乐体验。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易于理解的作品逐渐成为主流,这导致港台影视剧出现过度商业化的趋势。商业化意味着需要迅速回收成本、获得丰厚的利润,要求影视剧在各个方面都要快速制作,因而出现越来越多过度改编、饱受诟病的三国影视剧。诸葛亮的形象与历史及文学作品中的描述逐步发生了偏差。影视剧作品为满足观众对娱乐元素的需求,增强其商业形象的影响力,对诸葛亮进行过度趣味化、庸俗化的“魔改”,这实际上是对诸葛亮形象的贬低。尽管这样的角色可能会吸引更多的观众,但港台影视剧中并没有出现更多经典的诸葛亮范本,这恰恰证明了在这种浮躁风气的影响下,艺术创作已误入歧途,一味追求商业利益本身就是对经典文学艺术的亵渎。

四、忠实于创新:找准平衡点

影视创作究竟是应该忠实于原著,还是应该进行创新,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通过梳理分析可看出,影视创作应该在忠实于原著和进行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创作者需要对原著有所理解和尊重,同时也要有创新的勇气和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既忠實于原著又具有独特魅力的影视作品。

参考文献

[1] 彭吉象. 艺术学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 德.伽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M]. 洪汉鼎,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 赵翼. 廿二史札记校证:卷六[M]. 王树民,校证. 北京:中华书局,1984.

[4] (晋)陈寿. 三国志[M]. 裴松之,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5] 朱立元. 现代西方美学史[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6] 秦海鹰. 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J]. 外国文学评论,2004(3).

[7] 丹尼尔·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 北京:三联书店,1989.

[8] 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9] 沈伯俊. 名著改编的几个问题——以新版《三国》电视剧为例[J]. 文艺研究,2010(12).

[10] (苏)波高热娃,俞虹. 论改编的艺术(一)——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改编[J]. 世界电影,1983(1).

作者简介:郭鹏飞,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杨喜超,河北地质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诸葛亮研究中心2023年度研究生专项项目“历史复原与商业解构:港台影视剧中诸葛亮形象的塑造研究(课题编号23ZGL14)”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港台影视剧诸葛亮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诸葛亮喂鸡求学
香港成立「港台青年創意聯盟」
CEM之经济分析与管制模式——港台引进复数表决权股之介绍
被影视剧带火的“胜地”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
翻拍影视剧是一种文化
诸葛亮“七擒孟获”说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