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烛之武退秦师》的论辩艺术

2024-04-04赖梦晓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烛之武退秦师语言艺术

赖梦晓

[摘 要]《烛之武退秦师》所蕴含的论辩艺术,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更展现了人类思维与智慧的卓越。研究发现,烛之武所运用的论辩技巧和策略,体现了高超的语言艺术与思维智慧,对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领略人类智慧以及提升论辩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烛之武退秦师》这一经典的历史文本,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英雄的智勇双全,更为我们揭示了语言与思维在复杂情境中的巨大力量。

[关键词]《烛之武退秦师》;论辩;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03-0010-03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讲述了烛之武凭借一己之力劝退了秦国围攻郑国的军队,展现了烛之武高超的论辩风采,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国家危急的时候,烛之武挺身而出,深入秦军,成功说服了秦穆公。他的这份胆识着实令人敬仰。烛之武的辩论风采通过佚之狐对郑文公说的话也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现在郑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但是假如任用烛之武,并派他去见秦穆公的话,一定能让秦国的军队撤退。“必退”二字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烛之武出色的外交才能。仔细分析文本就会发现,烛之武能够劝秦伯退兵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他对当时的政治格局了如指掌,准确地抓住了要害,有效出击;二是他应用了高超的论辩战术。以下将简要谈谈。

一、摸清了秦、晋、郑三国的历史关系

烛之武长期以来并未得到重用,这让他内心生发壮志难酬的委屈之感。通过他拒绝郑文公时说的话就可见一二——“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他对郑文公说:“我年轻的时候,尚且比不上别人呢;更何况现在年事已高,更加不能干什么了。”这短短一句话可表现出烛之武一直以来的不甘。但是当郑文公放下身段,诚恳地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烛之武就担下了“出使秦,游说秦”的艰巨任务。烛之武临危受命,却丝毫不慌张,头脑冷静地分析了秦、晋、郑三国的历史关系,以击中问题的根本症结,瓦解秦国与晋国的盟约。“晋侯、秦伯围郑”,其中的主要矛盾在于晋国和郑国,而秦国则是为了扩大本国的势力才与晋国结盟的。晋国跟秦国的关系虽说一直不错,但也并非毫无嫌隙。因此烛之武明白,只要把握了这一点再晓以大义,就能完成自己“劝退敌兵”的目标。

晋国和郑国之间的矛盾在于:晋文公曾经在逃亡途中路过郑国,郑文公言“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他认为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各个诸侯国家逃亡的公子不在少数,哪能一遇到就都好好招待,因此并没有对晋文公以礼相待,而这让晋文公在心里埋下了不满的种子。此外,在城濮大战中,楚国和晋国是敌对方。而郑国选择与楚国站在一起。之后,城濮大战楚国战败,郑国见此又主动与晋国修好。如此朝三暮四,自是惹得晋文公非常不满。因此此次“晋秦围郑”变得更加师出有名——“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郑国先是对晋文公无礼,然后虽然表面上依附楚国,但是背地里又勾搭晋国,可见对楚国怀有二心。这两点加起来使得晋国攻打郑国变得名正言顺。

此外,烛之武知道秦国晋国的联盟并非牢不可破,只要找准两国之间的问题点,自然能够循机破之。秦晋两国的嫌隙在于当年晋惠公在秦穆公的帮助下,成了晋国的国君。在受秦国恩惠的时候,晋惠公曾经承诺过给出焦、瑕二地,但是事后晋惠公又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了。自此秦晋两国的关系出现了裂痕。因此,烛之武深知,要把握住晋惠公不守诺言这一点,让其成为游说秦国退兵的突破点,以瓦解晋秦联盟。

由此,烛之武明白此次“晋秦围郑”的主要原因在于晋国和郑国之间的矛盾,而晋国和秦国关系的裂痕又使得两国的盟约并非坚不可摧,且秦国只是为了眼前的利益才与晋国结盟,其并非与郑国有深仇大恨。烛之武在深知三国历史关系的基础上,懂得此次应该以谁为突破口,从而有的放矢,为郑国赢来了一线生机。基于此,烛之武“夜缒而出,见秦伯”,开始了对秦伯的游说。试想,如果烛之武不晓得这些历史渊源而直接去劝说晋国退兵,那么可能郑国就真的危险了。

二、分步走的论辩战术

烛之武在劝说秦穆公的时候,采用了分步走的论辩战术,层层分析利害,终于成功说服了秦穆公。

第一步是制造悬念引起秦穆公的兴趣。烛之武见到秦穆公的时候,首先说“郑既知亡矣”,将秦国捧得高高的,这大大满足了秦穆公的虚荣心。接着烛之武巧妙设计悬念,“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这大大引起了秦穆公的兴趣:为什么烛之武会这样说?难道郑国灭亡会对秦国没有好处吗?其中难道有什么自己想不到的蹊跷?这种关乎国家利益的议题,自然引起了秦穆公的高度关注,使秦穆公愿意继续听烛之武说话,为烛之武接下来的游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烛之武在游说的过程中也在尽可能消除秦穆公的戒备,让气氛不那么剑拔弩张。烛之武虽说是只身一人来到秦的营地的,但是秦人对他肯定有很大的戒备。如果你的游说对象对你非常戒备,抱着紧张、怀疑的心态听你讲话,那么你说的任何话在他听来都可能有陷阱,需要仔细琢磨一番,更何况烛之武对秦国来说可是实打实的敌国的使者。因此,如果烛之武不能第一时间打消秦穆公的戒备的话,他是很难真正说服秦穆公的。对此,烛之武的第一句话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直接点出了他本次游说的重点——你们秦国和晋国一起围攻我们郑国,我们郑国知道自己要灭亡了。他如此直白坦率地讲出当前的局势和郑国的自我认识,反而会让秦穆公放下戒心,愿意听他接下来到底要讲些什么,使气氛缓和下来,为游说成功打好基础。如果烛之武没有开门见山地说出重点,可能反而会让秦穆公更加戒备。那么这就给这次游说增加了难度。

第二步是设身处地,言明利弊。此次秦晋联盟,秦国主要是想分一杯羹,充实一下国力。秦国可以说是“无利不起早”。那么,烛之武只要让秦穆公明白,出兵最终是弊大于利的,就能有效瓦解秦晋两国的盟约。于是,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直击要害,点出了“亡郑”对秦国而言会有两大弊端。第一,“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秦国和郑国并不接壤,想将郑国作为自己扩张的国土,这是不明智的,且若晋国因此增加了国土,这不就在无形中削弱了秦国的实力了吗?第二,“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如果郑国不亡的话,就能为秦国提供各种便利,对秦国是绝没有害处的。但郑国一旦灭亡,这些便利就没有了。烛之武一字都未言及郑国的利益,他选择站在秦国的立场上阐述这件事的利害关系。这便是烛之武论辩技巧高超的体现。对秦穆公而言,做或者不做一件事的根本在于对秦国有什么好处或者影响,他根本不会关心别国的情况。因此在劝说的过程中,烛之武主要围绕“退兵”会带给秦国带来什么好处,而没有谈论郑国的处境。可见烛之武懂得说话要正中别人下怀,这样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最终他成功说服了秦穆公,劝退了秦军。

烛之武在整个游说的过程中还采用了“攻心为上,离间秦晋,拉近与秦的距离”的策略。他身为郑国的使者,没有大谈特谈郑国的利益,反而设身处地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论述“秦、晋围郑”会对秦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先从地理位置上分析了郑国亡国后,对秦国有隐藏的危害,毕竟“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秦国和郑国并不相邻,中间隔着一个晋国,因此秦国要想通过攻打郑国来扩充国土,几乎是不可能的,反而只会帮助晋国扩大国土面积,那么秦国为什么非要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这些话具有发人深省的作用,一下子就触动了秦穆公。此外,虽说烛之武采用了“攻心为上,离间秦晋”的对策,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烛之武的措辞还是比较委婉的,没有直接道出秦晋联盟的不可靠性,而是谨慎地指明了秦与晋毕竟同为两个大国,肯定会有利益相冲突的地方。他们攻打郑国的行为,对晋国的益处更大。当时又逢春秋诸侯争霸,弱肉强食,各国之间的关系会随着利益的变化而变化,根本就没有永远的盟友,秦穆公考虑到这一点,逐渐认同烛之武的话。

第三步是以史为鉴,离间秦晋。春秋诸侯争霸,又称“春秋无义战”,各国都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结盟又互相攻打。当时晋国约着秦国一起攻打郑国的理由是“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里的两个理由,前者听起来更像是借口,而后者才是真正的原因。晋国就是想通过此次攻打,一方面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扩大自身的疆土,为将来的争霸奠定基础。烛之武就是明白了这一点,然后巧妙地从利害关系入手,通过劝说让秦穆公也看到了这一点,为瓦解晋秦联盟撕开了一个大口子。说到底,不止晋文公想称霸,秦穆公同样也想称霸。通过两件大事也可以证明这一点:第一,秦穆公曾经试图帮助晋惠公夺位。其实论才干和贤能,晋文公要比晋惠公强上许多,可是秦穆公却选择了支持晋惠公,因为这样做他将来面对的对手会更弱一些。第二,为了扩张,秦国与晋国大战了三次,这些都表明了秦国的野心绝不比晋国的小。这也注定了秦晋此时的联盟并非坚不可摧。再加上历史上秦穆公拥立了晋惠公,但是晋惠公出尔反尔,并未履行自己的允诺,这让秦穆公在心中埋下了不满的种子。因此烛之武说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可谓刚好戳中了秦穆公的痛处,再一次提醒秦穆公,晋国曾经那么不守信用,这次又怎能确保它会信守承诺呢?

第四步是重磅出击,迫使秦穆公意识到潜在的危机。烛之武在离间了秦晋之后,重磅出击——“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其指出了晋国的贪得无厌,在占领了东边的郑国后,晋国下一步的目标必将是西边的秦国,因为不攻打秦国如何扩张国土呢?到时候秦国或将重蹈郑国的覆辙。说到此处,再来一句“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国一被削弱,晋国必将渔翁得利。这一下子使得秦穆公如梦初醒,意识到亡郑后不仅没“利”可图,反而将引火烧身,于是转而“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至此烛之武成功说服了秦国,不仅使秦国直接退兵了,还为郑国带回了守卫士兵。可以说,此次烛之武的出使大获成功。

三、烛之武言语背后的深意

烛之武不顾及年迈的身体,放下壮年时郁郁不得志的委屈,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勇敢担下了“使秦师退”的使命,并凭借自己严密的逻辑以及高超的论辩能力,成功劝退了秦军,为郑国赢得了一线生机。通过仔细分析烛之武的言语,就可以看出来他的话既简洁,又含有深意。因此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烛之武的言语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例如,当烛之武在跟秦穆公讲攻打郑国其实对秦国并无多大益处时,他用“邻之厚,君之薄也”说明如果邻国的土地增加了,实力雄厚了,那么是否意味着秦国的力量相对被削弱了。在表达这个意思时,烛之武并没有用“晋之厚,君之薄也”,这样用字背后的深意值得探究。如果用“晋”,则是有明显的挑拨离间之意,会让秦穆公持戒备之心;但用“邻”,则委婉了许多,也间接提醒了秦穆公秦、晋、郑这三国的地理位置,既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秦穆公的戒备,又引起了他的重视。烛之武用“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激发秦伯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游说做铺垫。试想,如果烛之武直接说“郑亡无益于君”,就相当于他自己下了结论,那这个结论秦伯不一定會相信。烛之武论辩的高超性就在于他不自己下结论,但又能让对方既知晓他的意思,又有兴趣继续听他的辩论,从而达到他的目的。

总而言之,烛之武靠其冷静的头脑,对政治局势的准确把握,从不同角度层层深入分析利害,最终成功地说服了秦国退兵,瓦解了晋秦的盟约,化解了郑国亡国的重大危机。其高超的论辩艺术令人折服。“烛之武退秦师”是“三寸不烂之舌胜过千军万马”的典型案例,在强敌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以退为进,攻心为上,直击要害,成功离间了晋秦联盟,使郑国避免了被灭亡的命运。他的论辩之术一直为人们广为传颂和学习。

[   参   考   文   献   ]

[1]  杨柳.一言之辩胜于百万雄师:《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2022(30):49-51.

[2]  孙乘乘.在质疑中培养学生史传文思辨性阅读能力:从《烛之武退秦师》的争论谈起[J].语文天地,2022:(9):67-69.

[3]  王阳.《烛之武退秦师》的辞令艺术赏析[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2022(4):27-28.

[4]  张韶晨,戴启江.文言文本中的说理艺术鉴赏: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23):88-90.

[5]  任鹏娟.言妙谋变 巧语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劝说艺术摭谈[J].成才,2021(14):52-53.

[6]  张庆军,郑研.冲突背景下的对话艺术: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11):157-159.

[7]  胡云信.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自主学习导引[J].新世纪智能,2021(19):25-29.

猜你喜欢

烛之武退秦师语言艺术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关于电视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艺术探讨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符号的语言表达分析
浅谈《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劝说艺术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刍议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