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风景名胜区研究回顾与展望(1979-2022)*
2024-04-03陈淑妍刘明欣
邢 君,陈淑妍 ,刘明欣
风景名胜区是以具有科学、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为基础,自然与文化高度融合,主要满足人精神文化与科教活动需求的地域空间综合体[1]。如表1 所示,广东省域的风景名胜区具备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特别是自古以来城市与风景名胜区的积极互动丰富了其中人文资源的构成。受历史发展和自然条件的局限,相较于其他区域,华南地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量少、面积小[2]。广东作为全国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3],高密度的人口聚集和优越的经济社会条件决定其对于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管理和更新利用是有迫切需求的。业内学者对于国家风景名胜区既往发展与未来定位,以及重要的国家风景名胜区个案都有深入的研究与讨论,但是以省域为例的区域风景名胜区研究仍然缺乏重视。
表1 广东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4,5]
对于广东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目的在于厘清该区域已有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研究的发展脉络,分类梳理现有研究方向的研究进展,总结问题并提供后续学术研究的建议。研究回顾结合文献计量的方法,首次聚焦于特定区域,结合地域自然和人文特征梳理目前杂乱分散的区域风景名胜区研究动态,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研究建议。
1 研究方法
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简称 CNKI)作为信息统计源,以“广东 风景名胜(区)”以及广东国家级和省级共26 处风景名胜区的名称(表2)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检索。其中包括“建筑科学与工程”与“环境资源与利用”、“旅游”、“林业”、“生物学”、“自然地理学与测绘学”等学科交叉的文献,也存在其他与人居环境专业领域无关的文献。为保证专业领域的直接性文献,限定文献相关学科之一为建筑科学与工程。将检索到的包括1979 年至2022 年的所有研究对象为广东风景名胜区的相关文献下载导入Note Express 文献管理软件,剔除重复文献共获得195 条广东风景名胜相关文献题录,包括5 篇会议论文,144 篇期刊论文以及46 篇学位论文。将文献按照题目、出版年、关键词等条目获取词频数据,进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定量分析和综合述评,并基于文献年谱进行分阶段研究内容的发展总结。
表2 广东省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名单1)
2 广东风景名胜区研究特征分析
2.1 文献年谱与关键词分析
通过文献年谱(图1)可以看出广东风景名胜区研究起源于1979 年,到1989 年之前年文献数量在6篇以内呈现不稳定波动状态,在1990 年至2004 年期间年文献数量都保持在4 篇以内的缓慢发展状态,自2005 年之后呈现波动增长状态,年文献量在2018 年达到16 篇的峰值。广东风景名胜研究文献包含565个关键词,共795 频次。如图为频次排序前20 的关键词(图2),其中研究对象相关关键词包括了除湖光岩以外的7 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及“从化温泉”1个与省级风景名胜区相关的关键词。研究内容相关关键词出现了美学、规划设计、植物配置、旅游资源、地域文化等词汇。另外,有469 个关键词频次仅为1,占总关键词83.0%,说明相当数量的研究视角还处于起步阶段。
图1 文献年谱
图2 频次排位前20 的关键词
2.2 研究对象分析
2.2.1 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文献数量差异明显(图3),文献数量排名前10 的风景名胜区研究文献占所有个案研究文献的94.2%,剩余景区研究文献寥寥无几。排前10 的研究案例包括6 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4 个省级风景名胜区,结合表2 国家级和省级的风景名胜区数量对比,可以看出大部分具有区域代表性的省级风景名胜区还缺乏研究基础。从区位上看,排名前10 的风景名胜区除了丹霞山和潮州西湖,都位于珠三角9 市。根据《风景名胜区分类标准(CJJ/T121-2008)》,占比最多的是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包括罗浮山、西樵山、丹霞山等7 处名山。湖泊类风景名胜区惠州西湖、肇庆星湖和潮州西湖3 处。还有特殊地貌类风景名胜区从化温泉风景名胜区。其中,惠州西湖、白云山、梧桐山、肇庆星湖、潮州西湖同时也是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区。
图3 个案研究文献数量排名前10 的风景名胜区
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文献数量居于首位,占所有个案研究文献的26.2%。早在20 世纪80 年代初广东全省风景名胜区规划会议就在惠州举行,并在会议上对惠州西湖风景区做出的相应规划进行了评议以及肯定[6]。个案研究数量位于其次的是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可以发现惠州西湖和广州白云山都是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区,前者自古就在城市管理范围内的风景名胜,后者是因为现代城市发展扩张而被城市建成区包围。这也导致了学者对于两者的研究视角的不同,前者更注重其历史演变过程和组景文化特征及传播机制[7,8],后者更注重其高密度建成区背景下的规划建设与保护管理模式[9-12]。
2.2.2 类型研究
除了将单个案例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还有在区域层次下涉及多个风景名胜区的研究讨论,此类文献仅占比10.9%。该类文献建构的词云显示(图4):从自然流域集群视角,李嘉馨(2018)等以西江流域文化景观作为整体,以西樵山与肇庆星湖为例,探究其历史格局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13]。从地形地貌类型视角,彭莎(2013)、袁雷(2018)对丹霞地貌型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14,15]。从景区历史发展的视角,林广臻(2019)等围绕岭南州府园林,即古代州府城市近郊风景名胜场所,如惠州西湖、肇庆星湖等,总结出岭南多丘陵水系,古代城市建设与自然山水联系紧密,衍生出州府园林这类风景名胜[16]。
图4 类型研究文献关键词词云
2.3 研究方法分析
研究方法可以看到两条比较明显的路径(图5),一是通过文献研究获取历史资料,结合实地勘察进行风景名胜区历史发展过程以及现有特征的定性分析;二是通过各种调查研究方法获取景区现状量化数据,进行数理统计或地理空间统计,从而进行量化评价。以量化研究为主的文献在2009 年之后逐步增加(图6),截至2022年共有23 篇,仅占总文献量的11.9%。其中包括了以游客为主体的景区使用和旅游体验评价,以及以景区为主体的空间分布特征、生态敏感性、人类影响强度、环境承载力等的评价。
图5 两条主要研究路径总结
图6 量化研究文献的年谱
2.3.1 以游客为主体的定量分析
以游客作为主体的定量分析过程,一是采用问卷调查,借助spss 软件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张西林(2012)运用使用状况评价(POE)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分析等形式,归纳总结肇庆星湖绿道的使用规律和基本特征[17]。曾琪(2019)通过探究家庭自身影响因素与公园环境影响因素对于家庭游憩体验的影响,构建了家庭游憩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18]。二是爬取网络评论文本,借助rost cm6 进行以词频分析为主的语义分析。廖剑威等(2021)采用网络语义分析与ipa 模型(重要性—表现性分析法)结合的方法,通过感知要素在网络评论文本中出现的频率以及主观评论句定性转化分值作为坐标轴,获得优势区、维持区、改进区和劣势区的景区旅游体验要素评价,以进行提升建议[19]。在获取游客相关评价的过程中,随着大众线上点评习惯与网络数据获取的渠道增加,网络语义分析成为一种相对于问卷调查,可以分析既有评价的新方法。
2.3.2 以景区作为主体的定量分析
以景区作为主体的定量分析过程,一是gis 技术未介入的统计分析,张林博(2010)通过监测景区流量结合计算模型的方法,对白云山进行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评价[10]。二是借助gis 技术进行地理信息统计分析。王耀建(2013)等利用gis 技术对深圳梧桐山生态敏感性进行地形、生物多样性、森林景观价值等的单因子分析和专家打分权重叠加的综合评价[20]。高誉珈(2020)基于人类影响指数(HII)模型选取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状况、交通可达性、电力基础设施和干扰时间等作为评价指标,进行空间量化分析以评估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人类活动强度[21]。Gis 技术的发展,有效帮助风景名胜区这种大型综合体进行信息定位与统筹分析。景区的评价维度上,也从开发前的自然生态基础评价,逐渐转向开发后关注人类活动对景区的影响评价。
3 研究内容阶段性分析
3.1 第一阶段 研究兴起期
以文献年谱为主要分类依据,1979 年~1989 年之间是广东风景名胜的研究兴起初期,平均每年有2.5 篇文献。在活跃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学界开始关注以风景名胜区为主的广东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刘管平在1978 年全国绿化工作会议与同年举行的广东风景区规划会议的基础上,提出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课题牵涉价值识别,资源评价开发,与规划设计理论和实践3 个方面,认为风景建设应“顺其自然风貌,保其文物古迹,点其景,便其游,功利兼收”,即进行基于资源调查的自然与历史保护,以便适度开发[6]。对于广东风景名胜区资源的梳理,陈广万(1986)在《广东园林》二、三期中分别进行了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的详尽介绍,文章也收录于同济大学出版的《风景名胜研究》中[4,5]。陈廷根(1989)则总结了东江流域的旅游资源特色以及开发建议[22]。同时对于案例研究也在规划实践和理论基础两方面开展。郑祖良(1984)等结合规划实践讨论了如何建设白云山风景区以及麓湖公园作为广州市区扩展后的中心公园应该怎么规划的内容[23]。叶岱夫(1989)则梳理总结了惠州西湖的形成过程与特点,开始了广东风景名胜区基础理论的铺垫[24]。这个阶段学者们进行了区域风景资源的分类梳理,并在参与规划设计实践的过程中开始了对主要风景名胜区的初步研究,包括景区史略以及规划设计构思。
3.2 第二阶段 实践探索期
1990 年~2004 年期间广东风景名胜区的讨论并没有持续蓬勃发展,平均每年只有1.7 篇文献,呈现一种缓慢发展的态势。由于1989 年公布了第一批14 个广东省省级风景名胜区,改变了广东省仅有3 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局面(表2),所以1990 年之后正是实践探索积极展开的时期。在这个阶段文章多与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实践相关。邓其生初步梳理了罗浮山(1991)和西樵山(2003)的资源并且提出相应开发建议[25,26],王闿文(1994)等讨论了封开县龙山的规划设计构思[27],林兆璋(1994)则阐述了西樵山云影琼楼的设计理念[28]。其中也出现了对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初步理论性研究。俞孔坚等(1992)以丹霞山为例相对系统地梳理了风景名胜区景观规划理论与技术体系,展现资源评价与规划设计实践的衔接路线[29]。李贞等(2001)参考美国风景资源管理系统(VRM)进行了以梧桐山南坡废弃石场为例的景观生态敏感性分析研究,在gis 技术未介入的情况下,为中小场地规划管理提供了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价方法[30]。在此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学者们引入了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并尝试梳理总结景区规划设计理论体系。
3.3 第三阶段 理论拓展期
2005 年~2022 年,广东风景名胜的研究开始了明显的波动式增长,平均每年有7.8 篇文献。《风景名胜区条例》在2006 年颁布并且与2016 年修订,其中对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内容有了明确的要求,风景名胜区规划实践有了相对系统与规范的内容。这个阶段基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在定位、资源评价、保护管理等方面的需求有了更多的理论拓展。自2010年起共计学位论文46篇,学位论文的增加对于风景名胜区案例系统的基础研究以及探索量化评价方法的运用具有积极意义。
整体上文献研究内容主要有历史演变与风景特征、资源识别与评价、保护管理措施与体制研究3 个方面。在历史演变与风景特征方面,梁仕然(2012)以古代理法程序分析了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形成、内涵、物质空间和风景价值[7]。冯惠城等(2022)则通过惠州西湖组景教化机制的分析探究组景获得民众认同的规律[8]。类似地,肇庆七星岩、丹霞山、罗浮山和西樵山的历史演变与风景特征和局部要素也通过文献研究为主的方法得到系统的梳理[31-35]。在资源评价方面,通过以上文提及的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内容包括了资源分布、生态敏感性评价、旅游开发强度以及游客体验等方面。在保护措施与管理体制方面,从整体体系上,何昉等(2015)认为,广东省的国家公园体制以国家风景名胜区为基础,国家风景名胜最贴近国家形象,但风景名胜区体系对于大规模生态系统保护和活态文化重视不足,提出广东应建立融合生态和游憩的包括国家公园和省立公园的体制,同时论证了广东建立该体制的公益性、资源确权和后备用地的可行性[36]。从个案上看,关注到了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区的边界协调与开发控制问题。梁建豪(2020)关注到星湖风景名胜区的“城市景中村”岩前村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面临景区、村庄、城市三者风貌协调的复杂问题[37],刘为等(2022)则提出白云山山城边界存在慢行可达性弱、界面视线受阻、边界功能不均等问题[12]。总体上看,该阶段呈现出积极探索历史演变的影响机制、拓展量化评价和保护管理方法探索的三大发展特征。
3.4 分阶段研究内容发展趋势
回顾广东风景名胜研究的3 个阶段,可以发现广东风景名胜研究内容在历史演变与风景特征、资源识别与评价、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保护管理措施与体制4 个方面逐步拓展(图7)。风景名胜的历史演变与风景特征研究主要是探究风景名胜区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特征,从最开始仅仅是结合规划设计实践提及的史略,发展到对具体空间演变和影响因素的研究。资源识别与评价从最初的区域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分类梳理,到初步引入空间资源的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到发展出考虑游客游憩体验和景区承载力的多方面量化评价。在广东风景名胜研究发展初期,许多前辈结合实践经验讨论了风景名胜规划设计方案,随后引入了注重生态基底的景观规划技术路线。随着增量到存量的时代背景转变,对于风景名胜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逐渐减少,关注点转向以调整和管理为主要思路的风景名胜保护管理措施与体制的研究中。
图7 广东风景名胜区研究阶段性发展过程图示
4 研究现状与问题
4.1 区域体系研究缺乏,案例研究不全面
从目前的文献梳理结果来看,广东风景名胜区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研究对象区位上集中于珠三角地区,类型上以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区为主,重要研究对象如惠州西湖已有相对完善的研究基础,但存在研究对象的覆盖面不足的问题。
首先是针对风景名胜区的区域体系研究还不足够。为提高区域保护与利用开发的效益,需要增强区域范围的系统研究。其次是风景名胜区个案研究不全面,像丹霞山、西樵山、湖光岩等国家风景名胜区的研究还十分缺乏,省级风景名胜区更甚。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在增量转存量的背景下,相当规模的风景名胜区已鲜有调整比较大的规划建设计划,因而缺乏关注;二是省级的风景名胜区开发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规划文本的编制过程中缺乏基础研究的组织。
4.2 目前定量研究较少,方法选取缺乏论证
广东风景名胜区量化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跨学科的评价方法。一是以景区为主体的量化评价,往往采用地理信息学和统计学的方法;二是以游客为主体的量化评价,在问卷数据或网络文本的基础上,采用环境心理学与环境行为学的使用状况评价、管理学的ipa 需求分析法等。整体上看定量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一方面体现在量化研究的文献数量较少,未有相对成熟的研究视角。部分原因是多数量化方法引入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目前缺乏对风景名胜区统一的数据监测开放平台,导致对于风景名胜区的深入量化研究存在壁垒。另一方面体现在方法选取缺乏论证。在跨学科和研究方法趋于多样化的前提下,对于风景名胜这种大型自然和人文结合的空间综合体的研究,需要基于其定位和空间特征去选择研究方法,但是目前仍有很多研究未能对具体评价方法的选取作出有效的对比论证。
4.3 内容上区域特征初显,但缺乏深入探讨
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过程中,研究内容存在研究兴起期、实践探索期和理论拓展期3个阶段的演变过程,横向体现在历史演变与风景特征、资源识别与评价、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保护管理措施与体制4 个方面内容的完善,这体现了风景名胜区研究过程的部分共性。此外,广东的区域特征也初步显现。
除了在个案研究数量上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区遥遥领先,研究内容上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区的共性以及面临的问题已经初步体现,包括组景教化传播机制体现出的景区与城市的文化互动,以及“景中村”与“景区-城市”边界的规划设计和控制管理的问题。但目前仍然缺乏聚焦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区的深入探讨,景区与区域内高密度城市的互动关系以及开发控制问题缺乏系统研究。
5 结语与展望
5.1 巩固基础对象的系统研究
风景名胜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未来风景名胜区研究不仅要覆盖研究对象,更要优化基础对象的整体性研究。彭琳(2018)提出对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质研究时,应该强调整体性概念,整体性包含了系统性(侧重要素关系)和完整性(侧重要素数量)的范畴[38]。风景名胜往往是人文系统与自然系统相互作用与制约形成的整体,由此产生独具特色的风景特质。所以在进行基础研究过程中要注重风景名胜区自古以来的风景建设模式与内在影响机制。
5.2 拓展学习前沿技术方法
学习国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经验是国家风景名胜科学化管理与研究的起点[39]。技术方法的拓展需要着眼于遗产保护与文化景观的研究前沿。一方面风景名胜区的内涵与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定义“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高度契合,文化景观具有悠久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传统,风景名胜研究可以从与文化景观理论研究的衔接探索更多的研究方法[40]。另一方面现有的科技手段介入在不断更新遗产管理和价值传播的方式,例如在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世界遗产“介入式示范”项目中,通过建立遗产数据库以及研发增强现实的解说系统等方式,建立了相关利益者交流和分享遗产信息的平台,增强了景区与社区群众的紧密联系,有利于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41]。
5.3 深入地域特色内容研究
华南的风景名胜区不同于华中与华东的文化之厚重,也不同于西南地貌之独特和西北面积之辽阔[2],但也具备自身的特征环境。广东是个经济与人口大省,珠三角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区域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关系比较紧张。风景名胜区建设需要协调与内部“景中村”、周边村落以及周边城市建设土地的关系,这是广东大部分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需要面对的问题。另外独特的亚热带气候与岭南文化特征赋予广东风景名胜区浓重的地域色彩,基于该特点可以推动风景名胜区的气候适应设计和市民文化影响机制的相关研究。
图、表来源
表1:作者基于对参考文献[5]、[6]的信息进行整理绘制;
表2:作者基于对2015 年广东省住建厅编制印发的《广东省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2015—2030)》的信息进行整理绘制;
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
注释
1)其中白云山、惠州西湖、罗浮山、湖光岩、梧桐山五处风景名胜区由省级风景名胜区升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