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居谷地质文化村地质遗迹特征及其建设探讨*

2024-04-03汪宏涛李注苍

甘肃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文化村丹霞地貌白垩

汪宏涛,段 凯,李注苍

(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50)

0 引言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地质文化村的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地质文化村是指依托当地地质资源禀赋,通过深挖地质科学和地质文化,并将其与乡村建设相融合,发展特色产业和经济,提升乡村生活品质和文化内涵,从而形成的宜居宜业特色村。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落实,地质文化村作为一项新生事物,迎来了快速的发展。它不仅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手段,也是地质公园、矿山公园、温泉之乡、化石村等的重要补充,还是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得到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地质文化村的建设是以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开发为基础。地质遗迹是地球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化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1]。丹霞地貌作为地质遗迹中一种重要的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在全球范围有着广泛的分布[2]。九居谷地质文化村发育了较为集中的丹霞地貌景观,具有西北地区较为典型的干旱型丹霞地貌特征[3-7]。

九居谷位于甘肃省漳县县城西6 km 的朱家庄韩家沟,这里群峰成林,丹霞如画,既有山野之烂漫,又有林泉之幽僻。因山谷中仅有9户人家,故而名为“九居谷”,已获批成为全国首批、甘肃首家国家级地质文化村。通过对九居谷地质文化村的地质内涵进行全面调查,重点介绍区内地质遗迹的分布、类型、数量等主要地质遗迹特征,揭示其科普内涵,为进一步促进地质文化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支撑。

1 地质背景

九居谷所处的漳县盆地位于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中部,是新生代中新世形成的具有剪切拉张性质的盆地,也是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的关键地段。九居谷一带地势北高南低,最低海拔2 000 m,最高约2 574 m,整条沟近南北走向,季节性水流汇入近东西向的漳河。因靠近漳河河谷地带,气候温和湿润。

1.1 地层

九居谷一带出露的地层有二叠系石关组、白垩系河口群及白垩系麦积山组、新近系甘肃群及第四系。

二叠系石关组分布于调查区南侧,呈不规则椭圆状小面积产出,南与新近系甘肃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北与白垩系麦积山组呈断层接触。出露岩性主体为灰色微晶灰岩,底部为浅灰白色粗粒长石石英砂岩。

白垩系河口群则广泛出露于调查区中北部,南侧在坡沟下村一带与白垩系麦积山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出露岩性以砖红色复成分中砾岩为主,底部出现红褐色含砾粗砂岩、粉砂岩等。

白垩系麦积山组作为调查区丹霞地貌的主体,集中分布于调查区的中南部,北侧与白垩系河口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南侧与二叠系石关组呈断层接触。出露岩性单一,均为褐红色复成分中砾岩,局部夹少量细砂岩,多呈巨厚层状、块状,砾石整体呈棱角-次棱角状,粒径在1~5 cm,成分复杂,有紫红色中砂岩、细砂岩、灰白色花岗岩、青灰色硅质岩、紫红色细砾岩、灰白色石英脉等。总体砾石分布杂乱,但局部有一定的成层性和规律性,局部成层性非常明显。

新近系甘肃群仅分布于调查区南侧边缘及其外侧,底部与二叠系石关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岩性以松散胶结的浅红色灰绿色复成分砾岩为主,夹少量浅灰色泥质粉砂岩。

第四系则主要分布于调查区南缘的主河道中,以松散杂乱堆积的砂砾石、黏土为主。

1.2 构造

九居谷一带构造较为发育,以断层为主,其次为节理。

区内仅发育一条断裂,即为漳县-车厂区域性断裂。该断裂是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中段主要断层之一,是一条典型的多期变形的脆性断层,地貌上呈北西西向线状负地形。

沟谷内发育南北向和北东向2 组共轭节理,其中较晚的南北向节理控制了砾岩层中最为发育的南北向沟谷,而较早的北东向节理控制着砾岩层中的次级沟谷。

依据前人的研究[8-14],九居谷丹霞地貌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距今约2.5 亿至2 亿年前的印支运动,使漳县一带逐渐隆起成山,被海水淹没的地区逐渐上升成陆,该地区至此结束了海相沉积,开启了陆相沉积的历史;第二阶段,距今2 亿至0.65 亿年前的燕山运动,使该地区褶皱成山,中间相对下陷,漳县盆地的轮廓基本形成,经历亿万年的风化剥蚀,为盆地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形成了九居谷白垩系巨厚的砂砾岩层,加之当时气候炎热、干燥,属强氧化环境,铁质氧化后使砂砾岩呈现紫红色;第三阶段,距今约6500 万年前开始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青藏高原发生急剧隆升并不断扩展,受扩展影响,本区所在的西秦岭地区发生强烈逆冲,与此同时,区内软硬相间的砾岩、砂岩、泥岩沿节理面发生崩塌,并在流水侵蚀和风化剥蚀等作用下逐渐形成了以翁形围谷、赤壁丹崖、丹霞石柱为代表的丹霞地貌组合。

2 地质遗迹调查方法与类型划分

2.1 地质遗迹调查方法

首先,通过对前人地质成果资料[15-17]研究,完成调查区大比例尺(1∶10 000)地质图的修测,从而获得调查区详细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产出情况;其次,开展专项地质遗迹调查,完成实测地层-构造剖面1 条,调查路线15 条,调查地质遗迹点161 处,填制地质遗迹调查卡片161张,拍摄数码照片755张;最后,通过室内综合整理,系统统计区内地质遗迹类型,依据《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 0303—2017)[18]中不同地质遗迹类型科学性和观赏性指标对地质遗迹点逐一进行价值评价,判定遗迹点等级,绘制遗迹点分布图(图1)。

图1 漳县九居谷地区地质及地质遗迹分布图

2.2 地质遗迹类型

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 0303—2017)[18]、《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18972—2017)[19]等相关地质遗迹分类标准,参考前人研究成果[20-23],结合整体地质遗迹景观特征,采用“大类→类→亚类”三级分类体系,调查区161处地质遗迹点的类型可划分为3大类、6类、11亚类(表1)。

表1 调查区主要地质遗迹资源分类表

3 主要地质遗迹资源特征与价值评价

调查区导向性的地质遗迹为地貌景观大类中的丹霞地貌,主要发育在上白垩统麦积山组陆相红色砂砾岩中,以“顶平、坡陡、麓缓”为特征,广泛发育石柱、石钟、石堡、石墙、石峰、方山、绝壁、石柱、风蚀穴等类型,多集中分布于九居谷中游坡沟下村附近,一步一景,惟妙惟肖。

参照《地质遗迹调查规范》及前人相关研究,将地质遗迹级别划分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和省级以下4 个等级标准。经过科学评价,九居谷内有国家级地质遗迹景观2 处,省级地质遗迹景观42 处,省以下级地质遗迹景观117 处。以下择要进行简介。

3.1 石柱

坡沟下石柱(鲁班崖):位于坡沟下村正南约100 m处。该石柱高80~100 m,下部直径约30 m。顶部呈锥状、中下部横截面呈正方形,表面岩层层理清晰,倾角平缓,约4°。表面较光滑,一般呈褐红色。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色彩变化较大,极为奇特。该石柱沿层理经风化形成凹槽,当地传说为鲁班用绳自异地背移至此地,留下的勒痕,故又名“鲁班崖”。构景岩层为白垩系麦积山组紫红色砂砾岩,由该处岩层发育走向为5°和230°的2组节理,经流水侵蚀和风化侵蚀作用而成(图2a)。该石柱规模宏大、特征鲜明、形象逼真、位置优越,属国家级地质遗迹。

图2 漳县九居谷主要地质遗迹野外照片

3.2 石钟

九居谷钟状丹霞(禹王崖):九居谷下游东侧支沟处发育一规模较大的石钟。该石钟直径约30 m,高约50 m。整体呈浑圆状,顶部呈纽扣状,中下部呈椭圆状,表面光滑。石钟侧面看,头正身直,华彩盛装,面南而望,颇有古代帝王气势,结合当地大禹疏导漳河的神话传说,故又命名为“禹王崖”。该石钟成景地层为白垩系麦积山组紫红色砂砾岩层。该处岩层沿节理经流水及风化作用侵蚀而成现今景象(图2b)。该石钟矗立沟口、气势磅礴、形态威严、细节逼真,属国家级地质遗迹。

3.3 石墙

坡沟下石墙(小麦积):在坡沟下村西侧支沟中发育一处石墙丹霞地貌。该石墙出露规模较大,面积约0.2 km2,高约200 m。由顶部起伏的山梁及下部垂直岩壁组成,整体形态宏伟、壮丽,形态与天水麦积山景观相似,故命名为“小麦积”。岩壁表面光滑,发育近水平延伸的大小不一岩穴。岩穴或三五成团,或零散点缀。多呈狭长椭圆状,长轴在0.2~2 m,宽度0.1~1 m 不等。岩壁中部见流水凹槽,水流干涸,可见一条垂直的宽约0.2 m的白色印痕,形似白练。该石堡地层为白垩系麦积山组褐红色砾岩。一组近东西向节理发育。近水平层理清晰。受流水侵蚀及风化作用,岩层节理面风化形成堡状地貌,沿层理风化形成大小不一的石穴(图2c)。该石墙形态宏伟、色泽鲜明、石穴点缀、景致错落,属省级地质遗迹。

3.4 风蚀穴

坡沟下风蚀穴(巨舰出海):在坡沟下村西北侧约300 m处见一丹霞风蚀穴地貌。该石穴沿沟谷北侧岩壁产出。长约300 m,高约50 m。石穴排列整齐,单个石穴长约0.4 m,宽约0.2 m,深0.1~0.3 m,呈窗棱状产出。石穴所在崖壁呈砖红色,沿沟谷向下倾斜,顶部中小山梁,植被茂盛。有一人工信号塔建于其上,底部为沟谷底部。中部基岩裸露,石穴定向排列。整体构成一艘巨型船舷,石穴似鞭窗,生动形象,为一处罕见的地貌景观,属省级地质遗迹。该石穴所处岩层为白垩系麦积山组砖红色砂砾岩。流水沿节理面风化侵蚀形成沟谷,受砂砾岩层抗风化能力强弱差异,岩石沿层面风化强弱亦不同,最终形成此处风蚀穴地貌(图2d)。

4 地质文化村建设

4.1 地质文化村开发建设条件

(1)地质遗迹资源质量较高。九居谷地质遗迹类型丰富、数量众多,层型剖面、构造剖面极具科学价值,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等具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如九居谷内有国家级地质遗迹2 处,省级地质遗迹42 处,省以下级地质遗迹有117 处,结合当地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景区建设,达到申报国家地质文化村的标准要求。

(2)人文景观资源优势突出。九居谷内特色村寨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富多彩。人文景观资源对于九居谷地质文化村的申报和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和特殊意义。

(3)基础设施完善。九居谷位于甘肃中南部,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2 h交通圈可以辐射兰州、定西、天水等城市,潜在客源量巨大;景区周边配套设施完善,游客接待能力较强。此外,景区基础设施正不断完善,有利于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开发。

4.2 地质遗迹保护建议

(1)禁止在地质遗迹分布区内从事采石、挖砂、开矿等改变自然地貌、破坏和影响景观的活动。

(2)建立九居谷禁入项目名录,对不同级别地质遗迹保护的责任要落实到专人。

(3)相关主要管理人员要熟悉所有地质遗迹的数量、名称、内容、等级及其保护状况,以确保珍稀地质遗迹不被破坏。

(4)重要地质遗迹景观需限制开发利用强度,不允许超容量开发,确保景观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5)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保护山体稳定,避免物质污染和视觉污染。

(6)九居谷内可进入性较强,需要加大管理力度,通过导游、标示牌、科普等对游客开展宣传教育,对当地居民采用传单、定期科普教育的方式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地质遗迹景观的意识。

(7)要加强丹霞地貌遗迹的科学研究,制定科学的保护方案。

4.3 总体布局

借鉴国内有相似丹霞地貌发育的地区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经验[24-25],结合地质遗迹保护与九居谷景区发展需求,将九居谷地质文化村以“一轴四区两中心”作为总体规划思路进行建设。“一轴”是指进入九居谷的主干道,“四区”是指景区内的4 个功能区:服务配套区、人文景观区、山地观光区和乡创核心区。“两中心”是指景区内地质文化探秘体验区和乡创核心区2个重点区域。

5 结论

九居谷地区较重要的地质遗迹点共161 处,分属3 大类、6 类、11 亚类,且集中分布于九居谷中部地区。综合研究认为,符合国家级地质遗迹标准的有2 处,省级地质遗迹有42 处,省以下级地质遗迹有117处,结合周边丰富的人文资源,满足国家级地质文化村的创建条件。以九居谷丰富的丹霞地貌地质遗迹资源为依托,建设好九居谷国家地质文化村具有较大的优势。景区内以“一轴四区两中心”作为总体规划布局,尽快开展国家地质文化村建设工作,将九居谷建设成集科学考察、科普教育、康养、研学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国家地质文化村。

猜你喜欢

文化村丹霞地貌白垩
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第三批地质文化村(镇)评定和天然富硒土地认定结果
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第二批地质文化村(镇)评定结果
藏在粉笔中的亿万年地质史
丹霞地貌——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下)
赵雪作品
美丽丹霞地貌
中国地质学会公布首批地质文化村(镇)
微量元素在鹤岗盆地早白垩世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我省又增4个“全国生态文化村”
神奇的七彩丹霞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