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改造设计的时间之维*
——设计方法应用研究
2024-04-03徐永红张鹏举
徐永红,托 亚,张鹏举,吴 迪
引言
建筑改造设计活动中,建筑师们致力于探索其核心问题。特别是在能源危机爆发后,大规模和持续的建筑改造活动逐渐暴露出:无差别的强调功能、结构、经济而导致地域环境、文化环境等人文精神的缺失等问题。当前,建筑改造这一在回应历史和人文主题上有着重大责任的建筑活动,关此问题似乎是最为适合的研究对象。其设计本质即保留什么,某种意义上并不是任何“基本实体”,而正是对其意义的追问。之谓意义,正如海德格尔所言:“当我们问某物的意义时,我们是在问使其可能的东西。”后来他在《存在与时间》中把时间性定义为“重复曾经此在(dagewesen)的在世存在的可能性”[1]。因此,改造建筑的时间之所以对我们重要,就在于它们是意义的发生境遇,总是与人的目的和决定相关[2]724。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结合现象学阐明时间性对改造建筑意义进行诠释的独特价值和基本方式,希望通过探讨时间性在建筑改造设计中的作用及应用,解答“为什么改造”和“如何改造”的问题,强调建筑改造设计时间维度的活力与变革。
1 建筑设计的时间观先导
西方哲学和建筑设计中对时间本体的研究,历经了前主体性、主体性、主体间性等阶段的交织发展(图1)。起初,时间具有前主体性并以其作为意识还是物质存在而被讨论。威廉博涅特、牛顿的观念是将时间视为外在于人的物质存在的绝对时间观;相反,柏拉图、康德及爱利亚学派等则持相对于客观时间的主观时间观点。然而,时间的存在本身并不是自明的,涉及到难以观测的问题,由此,许多学者以其他对象为媒介来观察时间。直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将时间与空间作为一个整体讨论,首先从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等对运动、空间这类借助对象的关注转向对关系本身的探讨,时间才开始作为一个元素走入城市与建筑理论视野,并在建筑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动词的建筑具有“推进”的作用,既可以使人们在“现在”仍然能够体验到“过去”,也可以将“此后”置入“当下”,使得构想中的愿景成为现实[3]。在现实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无形的时间通过有形的建成环境给世界带来变化[4]。
而此时,在建筑设计中时间仍具有他物借助的主体性。例如,时间作为客体被认为是空间的组成部分、空间氛围的催化剂、空间反应的参与者,或作为主体在历史中与人建立关系,初步出现时间的主体间性的萌芽。吉迪恩将建筑看作空间,时间被当作空间的第四维度看待,探讨时空包含与被包含的主客体本原问题1)。屈米、库哈斯的一些电影蒙太奇式建筑设计作品使得时间的存在更为明确,其中体现出麦兹将时间作为叙事参与到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思想;同时发展的爱森斯坦的蒙太奇和斯卡帕的断裂时间拼贴则通过打破线性时间,来突出人在历史中的具体位置。在此,时间成为空间和历史的具体借用对象,也从简单的线性、连续时间过程发展为更为复杂和多维的现象叠加。
进入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及理论家试图进一步削减“空间”在建筑中的主导地位,将环境和地域等视为需要关注和应对的重要因素。随着对象的拓展,时间的关系论从被借助对象的侧重迭代为更为整体层面的关系本身。现象学就是这样一种方法,将时间、意识和生命连接在一起,使人与环境互为主体,强调主体间性的整体关系论。无论是存在主义现象学还是知觉现象学,二者都强调建筑的意义是通过人进入建筑后与建筑的交互及共存来创造建筑的价值。围绕这种整体性,现象学将借由时间叠加的精神共鸣[5],2)从不可测量和外观的精神意识领域层面外化为场所与感官,为建筑实践提供了可操作的思路[6-9],3)。
2 建筑设计中的现象学时间关系论
本文研究中建筑设计的意义及时间性观点不仅仅局限于主客体的二元对立关系,而这正着眼于现象学视角下“此在的本己性的可能性即根本意义与它时间的整体性之可能性互为条件”的观点[10]32,即建筑与人、人与人互为主体、相互作用,主体间关系在时间性中统一为“共在”。这种主体间性视角,正是现象学在探讨时间性问题上的独特价值。海德格尔早年曾根据人与存在者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己的关系,把世界分为周围世界、共同世界和自我世界3 个不同的维度,并在《存在与时间》中强化了周围世界而弱化了另外两者,表明了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同时,他认为此在(Dasein)的时间性在以上3 个维度中起作用并扮演重要角色,表现为日常性、历史性和内在时间性。转化在建筑设计活动中,本文将人与周围世界的日常性同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中对身体与环境融合的理解、保罗·利科“内时性”宇宙时间的运动结合起来,解读为“生命感”的时间性精神共鸣;将人与共同世界的历史性(即建筑作为时间的产物,承载着过去的演变和未来的可能性)进一步与胡塞尔的人与建筑过去未来和现在的同一观点相契合,理解为“历史感”的时间性精神共鸣;将人与自我世界的内在时间性与保罗·利科“深时性”主体心灵时间的叙事观点结合,形成了“故事感”的时间性精神共鸣。
上述可见,现象学正是本文关于建筑时间性的理论基础。即以关系的角度提出将时间性的精神共鸣外化为关系本身,从具有主体间性的时间性关系论出发,首先将此种精神共鸣分化为人与环境的整体关系及人与人的整体关系两种。其次,时间的介入,亦使得环境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含有时间特性的自然环境要素和人造环境要素(如植物、光、水文、建筑材料等),人与之互动产生的时间性精神共鸣表现为一种同一的生命感;一是建筑在时间维度上的发展,人与之互动产生的时间性精神共鸣表现为一种过去、未来统一于当下的历史感。而人在时间的介入下成为与人的活动有关的特定叙事,其整体性关系表征为人与人类精神认同的故事感情绪(图2)。
图2 整体性关系的精神共鸣
时间性在现象学视角下,并不仅仅只是流俗时间(一个具体量的客观)的简单表现,而更是关乎其根本意义的体现。海德格尔指出,意义是事物的可理解性之所系,即事物因意义而成为可理解的。“正确看待和正确解说的时间”不是一种纯粹的计量形式,而是理解存在和阐释存在的境域,是总体性的意义关系境域[10]64。此种理解亦与胡塞尔所言,“先验还原”过程中借由时间的叠加所完成的精神共鸣密切相关,其根本,是围绕一种关系网络发生作用。具体而言,建筑设计的意义在于其经由设计链接整体产生的精神共鸣,时间是其发生的境遇,时间性关系着建筑设计中关联系统的意义所在,强调的是关联对象之间的空,这份粘连的互动构成了精神场域的基础。交互中出现的人、事、物通过彼此的互动被标注,并在时间性的精神共鸣中成为整体而被赋予意义。因此,建筑设计中的时间性首先具有主体间性,其次是一种整体而统一的意识联结,与建筑设计的意义紧密关联。
3 建筑改造设计中的时间维
时间犹如一座桥,将环境与人、过去未来与现在、人与人类,通过生命感、历时感、故事感的时间性精神共鸣连接成整体系统,成为其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但在建筑设计中时间性并不唯一重要,不同的设计意图造就不同的场所气质。转而在建筑改造设计中,由于其独特的目的和责任,时间性恰是建筑改造设计关于“保留什么”或“更新什么”的核心。同时,相较于新建建筑活动,建筑改造设计的时间性之特性、意义和应用侧重点更为显著和具体。
首先,建筑改造活动是建筑这一人造物获得永恒时间意义的重要方式,建筑的永恒是由其历时性的磨蚀所堆砌而成,即在时间轴上不断消耗自身又创造自身——今日的紫禁城绝非昨日的紫禁城[11]。改造建筑的时间性呈现出一种宏观与微观、破损与永恒相辩证统一的和谐特性。与新建建筑相比,建筑改造设计中必然需要回应的时间性不仅仅限于现在的瞬时感知,其作为结果的出现是对当下情境与过去叠加状态的否定之否定。这便使得时间性在整体性之上,包含着的一种从情境到意境的“先验还原”愈加重要和明晰,时间性本身在其中便作为一种辩证关系存在,愈加突出强调时间叠加的作用。
其次,改造建筑本身就存在着时间性的要素,同样的空间操作方法,改造的设计意图下得到的时间性精神共鸣往往是相对新建活动特有的,更具有针对性和差异性,需要回应的时间性也更加具体和具象,形成的是某种特定的时间情绪[12]。而其设计操作策略相对于建筑传统的形态空间手法在非线性的时间表达、动态视角的整合、情感与叙事的融合方面具有独特性,强调了建筑时间维度的活力与变革,与传统的静态空间手法形成对比。同时,一方面,我国城市建筑的发展正由“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空间上的满载将通过建筑改扩建的利用在时间上扩容[13];另一方面,在改造设计过程中利用和强调时间性的策略将给予建筑以场所感,获得“十次小组”所言的“by us,for us”的群体意义,时间性亦油然而生。而这种“时现”(zeitigen,Zeitigung)就是时间性起作用的方式[1]。生命感、历史感和故事感即是时间性之时现形式。因此,本文主要探索改造建筑设计活动中的时间性介入设计所产生的作用和具体应用,且重点聚焦于精神共鸣的氛围营造上,其关于空间共享和可持续性、适应性类功能性等方面的研究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
4 时间性在建筑改造设计中的作用及应用
建筑改造设计活动中含有时间要素的东西众多,但我们要寻找的是时间性要素的东西,即是最能展示其意义的根本,这样才能积极地占有过去现在和未来。设计中的时间性不是从外部物体的观察中得来,而是从我们作为时间性存在体的内在体验中显现,故须借助时间性体验来达成。因此,关于如何达成生命感、历史感和故事感3 种精神共鸣,需要改造建筑活动中蕴含时间的要素经由意识的叠加,形成特定的情绪或叙事。而时间性借由建筑与环境各项物质要素,在联结人与环境、人与建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人与人类的过程中也得以显现。时间性在改造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结果和精神提炼,反过来也可为建筑改造设计时间维的实践活动和思考提供一些启示。
接下来,本文将据此从辩证统一和精神还原的建筑时间现象学视角出发,将时间性的精神共鸣分为生命感、历史感、故事感3 种,并根据改造涉及的主体间性关系之特性来划分设计的策略。进一步由建筑师的设计意图或出发点来探究什么样的建筑和什么样的设计操作是能体现时间性的问题,叙述过程也以描述代替逻辑分析,这正是使用了现象学的方法。现象学并不像类型学那样为追求客观、科学而竭力剔除建筑师的“主观性”,相反,它认为这种剔除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在思想领域中,人的因素和非理性的存在并不是我们获取真理的障碍,而是作为人类的我们可依赖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手段。与此同时,现象学仍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故本文在研究方法上承袭了归纳和对比分析的逻辑手段,在建筑环境、形式、质料、结构、细部等方面对现有部分改造建筑实践活动案例进行总结归纳(表1),尝试表现和整理时间性在改造建筑中较为特异的作用和具体应用,所选择的案例同时统合了多个时间性策略,以此统计学的方法反向总结提取和归类时间性的设计策略,在此基础上,对比了同一策略下的不同操作方法,并对应列举一个案例,以细化时间性在其中具体的作用方式。
表1 统合案例信息表
4.1 人与含时间性的环境要素同一的关系——生命感
建筑环境中的自然物本身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生长性,改造建筑在纵向时间的老化、兴衰变迁与更替具有同样的性质。神奇和无限的变化给予了人类以启示和想象的空间,而与人生命感的同源使得我们感到亲近。建筑改造活动中可以介入和谐共生、更替变化、场地互动等操作,营造强大恢复性和持续性的精神氛围,对建筑进行特殊的标注(表2)。使人产生内在的亲近感,将人与自然环境、人造环境统一于生命感的精神共鸣。
表2 生命感的精神共鸣操作
4.1.1 共生
生长的自然植物和随着时间“老化”的建筑材料是时间与建筑共生的有效要素。建筑改造活动中可以保留旧有植物或加入季相院落,运用真实自然的材料如石材、木材、砖石、瓦片、灰泥、耐候金属等,借助材料“老化”的真实性呈现时间,利用建筑与自然时间生长性、一贯性和延续性的伴生,获得生命感的时间性体验。
案例:贵州美术馆改造设计中用保留的手法,将新馆西侧审慎退让出一个含有两棵百年古树的凹入庭院,借古树与建筑的共生,展现历史与现代、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北京花木公司办公楼改造则用植入新的时间的方法(图3),特设了多个绿洲中庭、下沉庭院等,结合空间路径,强化了改造建筑活动的更新与活力,获得建筑的“亲生命性”。CaixaForum 艺术中心将原电力站的标志性砖墙立面保留下来(图4),建筑的顶部加建部分,采用穿孔耐候钢板作为围护材料,穿孔和受到刮蹭的部分产生锈蚀的保护膜,在时间作用下留下老去的痕迹,与老建筑的历史氛围相得益彰,统一于生命感的时间性精神共鸣。
图3 北京花木公司办公楼改造项目
图4 CaixaForum 艺术中心改造项目
4.1.2 更替
改造建筑空间中自然光的流变、季相植物的交替、场地水文的荣枯,都记录着每日不同时刻与每年不同时节的时间体验。这种变化基于利科的“内时性”时间结构的叙事,在建筑中通常表现为可感知的宇宙时间体验,如昼夜时间、季节时间的引入,使自然时间节律充溢建筑[14]。建筑改造活动中可以结合功能的更新引入场地特定的光线和大气状况,或加入当地季相明显的植物和水环境,利用场地特定的时间性自然要素,展现生长的更替和永恒的希望带来的生命力,为更新改造提供特殊的仪式性时间标注。
案例: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改造设计选用季相更替的方法标注生命感,其在旧有厂房立面选用季相特征明显的地锦植物,春季嫩叶抽芽、夏季枝绿繁茂、秋季灼灼如火、冬季枯枝傲雪霜。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之索纳雷德大楼设计则结合房间功能更新的需求(图5),以场地季节与昼夜时间的自然光为主题,将变化的光阴感融入场所:秋季正午35°的日光穿过三层面向城市的露台,夏季毕业典礼时正午57°的日光通过庭院的玻璃天顶倾泻到负一层的礼堂。普通的自然节律时间得以再现,给新改造的空间创造了亲人的体验感和场所氛围。
图5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之索纳·雷德大楼改建项目
4.1.3 互动
场地特殊的天气和水文环境,常与旧建筑形成特定的互动记忆。改造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改进照明设计和窗户布局,将雨水滴落和雪花融化的过程展示在建筑表面,或利用建筑空间的组织呼应水与场地的旧关系。在特定时候,水文与气候变化同时展现了自然的时间和历史的时间因素,容易获得建筑锚固于场地之中的感受,激发人们的时间意识,建构有机环境。
案例:挪威特罗姆瑟的霍尔特斯教堂改造项目让透明玻璃幕墙围绕整个教堂建筑,使雨水好似顺利滑落在旧墙面上,并利用室内灯光照射,形成独特的雨景效果,篆刻场地特定的雨雪天气记忆。意大利威尼斯的奎瑞尼·斯坦帕里亚基金会改造建筑设计项目中(图6),建筑师在建筑临河面架了一座桥,回应了因河流涌入而产生的特定时间和特定进入方式,改建的底层地面与旧墙体脱开了一道渠,沟渠的高度代表潮汐的最高水位线,置入场所特定潮汐的消迹和繁荣,为建筑注入了独一无二的场所感和时间记忆。
图6 奎瑞尼·斯坦帕里亚基金会改造项目
4.2 人与建筑中过去现在未来的同一关系——历史感
改造建筑作为场地上多个时间的叠加和延申,在设计中常模糊纠缠或清晰自明空间架构中的先后时间性变化和发展。改造活动中可以介入建筑材料、形式、建构和细部等的旧秩延续、过渡修补、并置对比等操作,营造浓重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场所氛围,同当地的历史发展背景相缠结(表3)。使得人们对现在的感受是过去的持留、未来的预存及当下的原初映像,共同构成当下时间的“长”[15]。将人与建筑的过去未来和现在同一于历史感的时间性精神共鸣。
表3 历史感的精神共鸣操作
4.2.1 延续
新旧建筑的关系延续保留了历史发展的痕迹,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建筑改造活动中可以利用旧材料秩序及遗迹进行再现或改造再利用,保留历史建筑的原有特征和痕迹。对于旧有建筑的空间秩序可以对其外部形态秩序、内部空间秩序、周边环境秩序及格局进行再现、延续或延申创建,以延续建筑的历史氛围和美学价值。使得人与新旧建筑统一于历史感的空间体验和文化价值。案例: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扩建项目延续旧建筑轴线基础上新加了一个交叉的轴线,新建筑明亮透明的玻璃大堂欢迎着大众进入并提供了一个新的出发点,完成了透明性的叠加。关于再现旧质感,奎瑞尼·斯坦帕里亚基金会改造建筑在熟石灰内掺大理石粉作为墙体抹面材料,再现威尼斯旧的材料形式。伦敦泰特现代博物馆改扩建项目则通过新材料旧建构来再现旧砌筑方式(图7)。建筑师把砖这种传统的结构材料作为表皮与玻璃平等对待,扩建部分的砖挂贴在钢结构之上,与玻璃条带共存于表皮,呼应了原建筑砌筑的形式,通过延续旧的建构逻辑获得场所的历史感。
图7 伦敦泰特现代博物馆改扩建项目
4.2.2 修补
既有建筑通常具有较为复杂的历史发展背景,不同时期的材料、秩序、建构、细部同时存在,并已形成某种文化。建筑改造活动中可以通过材料、建构、细部上的过渡、布局上旧肌理的修补、边界上利用植物进行模糊融合,连接新旧断层,获得清晰而统一的历史感。
案例:德国科伦巴博物馆采用一种特殊的“科隆巴砖”,它的颜色、形式与黏合方式,都能搭配旧建筑、原有石头与砌砖的颜色以及建筑师戈特弗里德·波姆使用的水泥块结构,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进行了织补。文里·松阳三庙文化交流中心新介入的廊道蜿蜒灵动(图8),打通连续了历史断层,与场地树木一同模糊着新旧的界面,使不同时空的物质遗存与场所记忆得以交融共生。
图8 文里松阳三庙文化交流中心改造项目
4.2.3 并置
建筑改造设计中,通过新旧材料、建构逻辑、外部形式及细部的色彩、肌理等的并置与对比,使得由它们代表的多段历史同时共存,呈现改造建筑时间的复杂性,高光节点和戏剧冲突,让人感知多重时间意义的叠合,碰撞跨越时间的变化,营造场所共时性的历史感。
案例:北京798CUBE 美术馆改造中,采用建构对比的方式呈现历史感,凡是新建的都用混凝凝土,且具有承重结构性能,由无柱大跨现浇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密肋式薄而高的大跨横梁结构体系,与已有起围护作用的红砖墙建造方式形成对照。关于外部形式并置的方法,文里·松阳三庙文化交流中心在基地内植入深红色耐候钢廊道,与老建筑坡屋顶形式并存。奥利维蒂陈列室改造设计则采用新旧材料的并置方法(图9),斯卡帕用金属条(黄铜或铜)和玻璃分割水磨石,在威尼斯传统灰泥中置入金属,同时呈现不同时代的材料质感,以新的组合碰撞加强不同时代善用材料的差异性来突出建筑的时间性特征。普特拉艺术学院加建项目在基地两侧不同时间建造的历史建筑之间嵌入的一个连接体(图10),将原有建筑的楼板分别引出,在相会处设置坡道解决高差,坡道尽端装设透明玻璃清晰呈现并放大了交汇的形态操作,强调了不同年代生活空间的变化和各自的历史记忆。
图9 奥利维蒂陈列室改造项目
图10 普特拉艺术学院加建项目
4.3 人在特定叙事中与人类的认同关系——故事感
改造建筑通过特定的叙事将建筑锚固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其核心内容是时间叙事的逻辑性与文学性及其双重语义[16]。通过其体现的价值观、文化符号和历史背景,使人们在建筑环境中寻找着自己的定位,并通过对动态时间的感知来与之产生精神认同和共鸣。建筑改造活动中,可以在情节顺序中介入异质结构、主题聚焦和镜像映射等操作,引发集体的历史记忆,强化人与人在特定叙事中来源故事感的精神认同(表4)。
表4 故事感的精神共鸣操作
4.3.1 漫游
利用建筑要素的心理力作用,引起人的体验注意,整体时间节奏发生变化,带动主观时间的改变,使大脑接收到持续层叠的片断场景。这种行进式体验连接起时空、身体,创造出一种人的独特感知,本身隐含着一种时间结构[17]。每个人选择的路径不同,文化和经历不同,所得到的时间体验也不同[18],进而产生丰富的漫游体验。在改造建筑的空间设计中,利用空间氛围的转换,路径的分支、转向导致多选择下时间片段的交织,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无限的时空故事感体验。
案例:奥利维蒂陈列室改造项目中依托既有建筑的中柱和梁高,利用异质的光氛围和路径方向,将建筑前部营造成一个类似引力场的空间,后部处理为一个低调的展陈空间,两者形成有益的反差:一个戏剧化,一个平淡;一个明亮,一个幽暗,这样的体验节奏为长动线带来故事和趣味感。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则通过改变路径空间的比例尺度(图11),给参观者带来不同的时间节奏感:从老建筑进入新建筑通过地下一条长而幽暗的坡道,拉长真实时间感受,将观众代入到事件的情绪中,后面的路径逐步跟随空间向上打开,则获得相反的体验,实现了从战争到和平的叙事转换。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扩建项目中设置多选择路径和多个连通室内外的建筑出入口(图12),使人拥有更为灵活多变的时空体验。如建筑师所言:“当身体在空间穿行时所感受的一切是一种纠缠的经历,这时不再有清晰的单独元素,单独元素融入包含一切的模糊场景中[15]。”
图11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改造项目
图12 纳尔逊 -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扩建项目
4.3.2 断裂
通过在动线中设置节点,把路径中的停顿作为整体时间节奏的纽带。视觉的聚焦让观者的知觉动能图示被暂停,取而代之的是精神图示,空间功能的缺席让人们体悟到空间从引导运动模式转化为激发记忆和想象的模式[19]。在改造建筑的空间设计中,可以在空间上介入断裂的路线、核心标志物等重组时间节点,借助光与特定材料、遗迹的互动,形成整体路径的核心,暗示重要场所,串联多重复杂空间,建立丰富层次,触发主题叙事性的时间体验。
案例:德国科伦巴博物馆光线从墙体缝隙渗入,斑驳的光影交错在残垣断壁之上,其安宁与祥和构成明心见性的教堂语言,奠定故事基调。奎瑞尼·斯坦帕里亚基金会改造建筑借由冬日潮水的隔绝,使路径在历史遗存的一对柱子面前断裂,意外产生了神性和庄严感,变化无常的光影与幻觉一般的运动感使这一角宛若巴洛克的神龛,充满故事感。维罗纳老城堡博物馆改建在空间转折处的二层挑台上设置一尊骑马雕像(图13),形成视觉构图的焦点。在这里,记忆被重新调动,形成停顿-运动-又停顿的节奏,时间要素被中断又重新接续,丰富了空间体验,强化了空间的精神核心。
图13 维罗纳老城博物馆改建项目
4.3.3 隐喻
隐喻可以承载的内容和故事性巨大。改造建筑活动中可以利用声音的心理暗示、历史符号的再现,或如生命更替的同质特性的对应,镜像映射建筑和人在历史上的特定叙事,建立人与人的认同关系。
案例: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改造中反复应用声音象征叙事,从廊道里的观众脚步回声,推开大屠杀塔金属大门的回声,到室内空间缝隙引入户外的热闹的生活化声音,再到落叶装置中铁脸碰撞发出的刺耳金属声,都暗示着遇难者悲惨的遭遇。798CUBE 美术馆改造使用了符号的映射,墙上的缝隙是将旧的道路网格“竖立”起来所形成的意象,反映了798 工业区几何正交的特征。“时间的宫殿”以唐朝宣政殿为拟像的原型(图14),填补结构间隙的树木枝叶繁茂时,宫殿曾经的样貌隐约完型;落叶时废墟感显现,暗示王朝的衰弱。建筑中树木周而复始的变化生长象征历史的更替,建筑结构暗示过去凝固的历史人文时间,两个时空维度叠加作用塑造记忆与感知聚合的故事体验。
图14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时间的宫殿”
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象学视角下,建筑改造设计的时间性首先具有主体间性,其次是其改造的根本意义所在,并以生命感、历时感、故事感为主要表现形式。虽然改造建筑设计和新建建筑设计在时间性方面的应用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时间性作为一个重要的设计因素,可以在两者中发挥关键作用并相互关联。时间哲学的理论和思考可以为两者提供共同的参考框架和创造性的启示,对于理解时间的本质和在设计中的角色具有普适性,共同丰富建筑设计的维度和深度。
所选案例从现象学角度,部分策略独具经典和代表性,但同时也使得其存在难以复制的问题,这正是现象学方法的一些局限性,具有神秘主义的嫌疑。但历史已经说明科学方法不是通达真理的唯一道路,从事物的特殊性中得出一般性有两条道路,一是科学的归纳,虽然严谨却缺乏创造力;另一种则是依赖于康德所谓的判断力,它依靠人的本质直观能力,从并非整体的个体案例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共性,是活生生的,新鲜而灵动的。与此同时本文吸收了唯理论的逻辑方法,利用分析哲学进行分析和归纳,设计方法的探索虽不能穷尽所有达成精神共鸣的具体方法,但是从案例总结入手提取对应关系的操作,同来自关系的分类一起双向支撑了时间性精神共鸣在建筑改造设计中的作用。尽管如此,本文对于改造建筑中达成各类精神共鸣的策略分类之认同性和自明性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图、表来源
文中所有图、表均由作者绘制。
注释
1)在这之初,贝尔拉格、彼得•贝伦斯、阿道夫•路斯等人的建筑空间以静态的包裹空间为主,时间在建筑设计中作为空间的特性和分析视角而存在,在这儿,时间仍然从属于空间。此后,荷兰风格派、包豪斯风格、密斯等的流动空间成为阿道夫•希尔德布兰德与感知相连的塑性空间理论,建筑设计中的时间性促成了人和空间的关系链接,但空间仍然是主导参与反应的要素,时间在其中充当催化剂的角色。
2)胡塞尔以人直接感知体验下建立的通感和联觉为基础,将世界“还原”为因情境建立而产生的直接情绪感受,并在从情境到意境的“先验还原”过程中借由时间的叠加完成普世的精神共鸣。(详见参考文献[5])
3)其中,海德格尔、雷尔夫和舒尔兹将由时间引起的精神共鸣外化为场所,并认为场所的本质是其内部的人的活动及由不同物质材料组成的“环境的特性”。(详见参考文献[7]、[8])在此影响下,西扎从地域和场所的角度切入建筑设计活动,将场所看作时间的函数,使得人与环境在时间的作用下成为事件的同时互相关联。另一方面,柏格森在胡塞尔的基础上,在知觉现象学下批判性思考了柏拉图关于唯理的时间空间运动关系理论与康德关于可被感知的经验时间观点,影响梅洛•庞蒂建立多元知觉体验现象学的构架。斯蒂文•霍尔、帕拉斯玛等延续柏格森“人的知觉时间是身体的绵延”的思想展开了一系列探索。霍尔从人在建筑中的三种时间体验(场地时间、宇宙时间、哲学时间)的角度建构了时间性在建筑设计中对人心理的联结和把握,并在具体的实践中加以呈现和表达。(详见参考文献[9])帕拉斯码则将精神共鸣外化为感官,借由“建筑七感”来表达建筑设计的时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