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汉时期的黄河航运

2024-04-03王立婷

新楚文化 2024年5期
关键词:秦汉

【摘要】秦汉时期黄河航运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渭水——黄河水系的漕运较为发达,关东所征租赋,大都纳入黄河干道,再溯河入渭,到达咸阳或长安,为保障秦汉时期中央政权的稳定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东汉迁都洛阳,东方漕运至首都不再过三门峡,东汉王朝又在洛阳开通阳渠连接黄河。此外,西汉时期黄河上也有渡运以及商运活动。

【关键词】秦汉;黄河航运;漕运

【中图分类号】K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5-0016-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5.005

自秦统一中国以后,历代王朝为维系其统治,相继建立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官俸军食所需浩大,加以统治者的耗费挥霍日甚,京畿地区人口大量集中,所需粮食等物资的供应数量不断增多。秦、汉均建都关中平原,虽然自古就是“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1]的富饶地区,但也不能适应封建王朝浩大的财政所需,必须“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2],把各地所征租赋(主要是粮食、布帛等实物)以水运为主运到京都或指定地点。秦汉时期,除了关中,黄河中下游一带的关东平原,即函谷关往东至海滨,南至鸿沟水系流经的区域,北至今山东北部地区,也就是齐鲁区域,都是盛产粮食的农业经济富饶区。当时的关东也称为山东。关东所征租赋,是秦汉王朝财政经济上的主要来源之一,由关东齐、鲁地区西运关中的粮食,主要通过泗水、荷水和济水等水路,进入黄河干道,再溯河入渭,到达咸阳或长安,来满足其浩大的政费开支、军需供应,以及统治阶级本身的享乐消耗等日益增多的财政需要[3]。所以,此时统治者对黄河漕运是非常重视的,从而达到历史上黄河漕运的高峰。

一、秦对渭水、黄河、济水、鸿沟水路的利用

秦朝的都城咸阳在渭水旁,经济中心城市陶在济水边,从济水上溯入黄河,再由黄河入渭水。这三条水道上下贯通,给秦朝漕运关东粮食以很大方便。这些粮食的一部分来自荷水流域和江淮之间,一部分是来自鸿沟流域和淮南地方。秦朝在荥阳附近建立了一个规模宏大的敖仓。这个敖仓所在地正是鸿沟和济水由黄河中分流出来的地方。敖仓之所以要建立在这个水口,有两个原因:一是会和由济水和鸿沟运来的粮食;二是因为在济水和鸿沟中所行的船舶体型较小,不适宜行于黄河之中,而必须改换船只,这敖仓正是改换船只时卸粮贮存、起中转作用的适当地点[4]。

渭水、黄河、济水、鸿沟等水道当时的运输力量有多大?史书没有明确记载,所可能推测的依据,主要求之敖仓。敖仓位于鸿沟、济水入黄河水口的地方,几条河道的粮食汇运至此,数量必然很大,致使黄河航运无力做到随到随运,而必须在仓暂时存放,等待黄河船只陆续转运,一直到秦亡之后,刘邦和项羽争战时,敖仓内的粮食还有大量积存。

秦朝漕运,除满足咸阳城的粮食供应,也需要供给驻扎在边疆的军队。据史书记载,秦为维护统一,防止匈奴入侵,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在河套以南地区置三十四县,因河为塞,遣兵远戍,徙民实边,“发天下丁勇以守此河”(今内蒙古境内的河套地区)[5]。然而,这一带地多沮泽而咸卤,不生五谷,其军粮的供给主要从关东运输,有的远取于滨海的黄(今山东的黄县)、睡(今山东的睡县)和琅邪(今山东胶南县琅邪台西北)等富庶的产粮地区,漕船载粮,溯黄河西运而“转输北河”[6]。说明当时在河南北部溯黄河西上的漕运转运线已经形成(见图1)。

二、西汉黄河中下游航运的发展

黄河航运在西汉时期迎来兴盛发展。早在楚汉相争时,萧何在关中为汉军筹措军需物资,通过渭水、黄河水道,运往荥阳前线,解决了刘邦军队“军无见粮”的危机(在刘邦占据敖仓之前)。西汉建立,对于都城的选择,张良力薦刘邦选择长安。他提出“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7]。这反映出当时黄河在沟通关东和关中之间的水运交通上,通航能力已相当可观,逐渐成为承东启西的唯一水运通道。而且沿着黄河向东,其与黄淮平原的济水和鸿沟水系相通,连接了济、汝、淮、泗等水道。都城长安粮食的来源,大多由关东地区、鸿沟流域和江淮地区利用鸿沟、济水等水路,再进入黄河干线,溯河入渭而到达[3]。

(一)两汉漕运新发展

西汉政府为了解决都城长安的粮食问题,需岁漕关东粟,以补关中生产的不足。文、景二帝统治时期(公元前179—前141年),东粮西运数额尚小,故“漕转山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粟,以给中都官(两汉京师各官署的统称)岁不过数十万石”[8]。汉武帝时,国力兴盛,大兴土木营建都城,加上对抗匈奴的需要,运粮任务艰巨。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前105年),“山东漕益发六百万石。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2]。

“山东粟”或“关东谷”,皆指黄河下游及济水流域所产的粮食。由崤山以东的平原地带向关中漕运粮食,要利用黄河、渭水水路。面对着水陆交通的巨大困难,汉武帝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坚决进行水道的开凿、治理工作,连通了渭河、鸿沟与黄河,使关东多则600万石,少则400万石的谷粟源源运至关中,而且持续到汉宣帝以后很长时期。

1.开凿漕渠

漕渠开凿之前,西汉每年从关东漕运几十万石粮食至京师长安,完全是利用渭水河道进行的。但渭河存在许多问题,汉武帝登基以后,随着河渭漕运量迅速上升,使得本来已经十分艰难的渭水漕运更为窘蹙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司农郑当时提出了开凿漕渠以代替渭水漕运的建议。根据郑当时的规划,漕渠开通后漕运路程将由九百余里缩减到三百余里,运期由六个月缩短至三个月,而且还可以发挥灌溉作用。

汉武帝在元光六年(前129年)即下令兴修漕渠,从长安城西北穿渠引渭水(一说源头为灞水),同时,又引昆明池水。昆明池在长安城西南(今西安南门镇附近),使漕渠和昆明池水会合于长安西南。漕渠沿着南山(秦岭)北麓向东,沿途收纳灞河、浐河、沋河等增加水源。经过临潼、渭南、华县、华阴、潼关,在临近渭河与黄河汇合处三河口——即今潼关老城西吊桥附近,注入黄河。西汉政府发动人役数万,用3年时间把漕渠开成后,漕粮运输改由黄河—漕渠一线。漕渠流经的地区,位于渭河以南的平原,而且从秦岭北麓源源不断地流入含沙量少的河水,从而漕运畅通,而且和渭河水道相比,漕渠航程缩短了约600里。从关东至长安的漕运时间,从6个月缩减为3个月,比过去少了一半,并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每年的漕运量达到400万石(约12万吨),最多时曾经达到600万石(约18万吨)[4]。

2.建设仓库

西汉政府为了使漕运顺畅,在渭水、黄河沿侧建有完善的仓储设备。如渭水下游置有京师仓、嘉仓、细柳仓等[9]。京师仓设在渭水入黄河处附近[4],成为漕船由黄河转入渭水的中继码头。嘉仓在汉长安城东(或西)[4]。细柳仓位于汉西渭桥北端不远处[10]。

3.开凿整治三门峡漕运

秦朝和西汉定都长安,关东运往都城的漕粮必须经过三门天险。秦朝已经有了通过黄河向关中输送粮食的漕运痕迹。

西汉武帝时,人们对三门天险依然束手无策,漕船经过三门时,损失很大。为了满足京师的需求,朝廷曾试图通过避开三门峡来解决漕粮运输的问题。例如,武帝时期,河东太守番系提出开发晋西南“渠田”替代关东漕粮运输的办法;张汤提出开凿褒斜道以避免关东粮食西运途中经砥柱所造成的浪费;到汉宣帝时,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建议采取加重关中和晋南赋税的办法来减少关东的漕运[10]。然而,这些办法都不能彻底解决困难,朝廷不得不把视线重新转向黄河漕运,特别是三门峡航道的建设。

随着西汉时期的冶铁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朝廷准备开始凿镌砥柱的巨大工程,这是西汉历史上唯一一次对黄河砥柱的治理工程——杨焉凿镌砥柱。《汉书·沟洫志》曰:“鸿嘉四年,杨焉言:‘从河上下,患底柱隘,可镌广之。上从其言,使焉镌之。镌之裁没水中,不能去,而令水益湍怒,为害甚于故。”[11]此次疏浚三门峡航道的工程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却开启了古代封建王朝对三门峡河道开凿的历史。

到了东汉末年至北魏时期,人们对三门天险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寻找到一种较为切合实际的办法,即在三门天险周边的山石上开凿栈道,通过纤夫挽船的办法,帮助漕船顺利通过三门天险。三门峡栈道便在这个时期初具规模。迄今发现的最早关于三门峡栈道修凿的记录,在三门峡黄河北岸垣曲县五福涧栈道崖壁上发现的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的题记,上面写着“建武十一年……时遣石匠口口(积临水)石师千人”修治栈道[12]。

4.东汉开凿阳渠

东汉迁都洛阳,东方漕运至首都不再过三门峡。而是由黄河入洛水,由洛水通阳渠至洛阳城。阳渠为人工渠,相传最早是西周时周公旦创建,后来逐渐湮没。建武五年(公元29年),王梁“穿渠引谷水注洛阳城下,东泻巩川”,但渠成后水不流,以失败告终[11]。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张纯改引洛水经该县城南,北穿谷水后,利用王梁所开的旧渠,经洛城南过太仓入鸿池陂,并在偃师以东注入洛水,使古阳渠重新改建。

5.西汉狼汤渠和东汉汴渠

在荥阳县北(今县东北),可由荥口进入鸿沟水系,西汉称其为狼汤渠,连通了黄河淮水。狼汤渠至开封以东分为东、向两支,分别叫汳水(或汴渠,其下游叫甾获渠),和狼汤渠正流。东汉汴渠经过王景修治后,狼汤渠又常通称为汴渠。汴渠至彭城(今徐州)入泗水通淮。据《水经·谷水注》记载:洛阳建春门外有一石桥,桥头柱上刻着东汉顺帝阳嘉四年(公元125年)的一段诏书说:“城下漕渠,东通河、济,南引江、淮,方委贡输,所由而至。”说明当时江淮一带的粮食顺着汴渠北上,进入黄河再转洛河到达洛阳。

(二)黄河的渡运活动

西汉时期,有关记载在黄河和渭水上乘船航行的记载很少,而仅有渡运活动。

《秋风辞》是汉武帝在由长安去河东祭祀后土祠的行程中,在船上所作的一首歌。歌中有“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13],其中“济”字和“横中流”一词,点明这里是由渡口乘船横过黄河(西汉时,黄河以外的河流统称“水”)的情形。

《论都赋》描述的是东汉光武帝在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巡历关中时去祭祀后土祠一事,其中记述:“干乘万毂,万骑骈罗,衍陈于岐、梁,东横乎大河。后土,礼邠郊。”[14]其中“横”指的是横渡黄河,不是沿河航行。

《汉书·薛广德传》记载,薛广德等人跟从汉元帝去宗庙祭祀,他们从长安城西面出城之后,皇上想坐船过河,但被薛广德阻拦,他建议皇帝走桥过河。先行的光禄大夫张猛也建议皇帝,乘船不安全,走桥安全,最终皇帝听从了薛广德的建议。文中有皇帝与大臣之间或从桥、或乘船的争执,可推出汉元帝想乘的不是在水中长途航行的客船,而只是渡口上的渡船,否则,也不会说出不乘船而从桥的话。

(三)黃河的商运活动

汉代山东煮盐、冶铁和丝绸纺织业等手工业很发达。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在全国设有48处铁官(山东就有12处之多)、38处盐官(山东占12处),山东盐、铁生产居全国首位[15]。盐产于沿海诸郡县,如千乘、北海、东莱、琅邪等郡;铁产于丘陵山区,如济南、千乘、泰山郡。鲁西南地区也非常兴盛。西汉时,齐鲁已是全国十大经济区域之一,商品交换日益发展。山东丰富的盐铁物资成为封建王朝的急需品,这些物品,通过黄河、济水西运到达关中。

东汉时,商业流通更发达,山东通往关中的水路商运相当活跃。汉代山东的临淄、定陶是当时两个纺织中心。临淄的三服官(专门生产宫廷、贵族服装的官营丝织手工业作坊),生产技术相当高超,产品精美。临淄、定陶都靠近济水,大量的丝织品通过水运转输京都。横贯亚洲的“丝绸之路”,其东端起自洛阳、长安。实际上,大量外运丝绸等物资是先从关东各地经黄河水运至京师所在地的[16]。

三、结语

秦汉时期黄河漕运规模较大,是中央政权赖以生存的主动脉。相较于陆运,黄河水运规模大,既省时又省力,显然更具优势,为京师的物资供应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卷28 地理志[M]//班固.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2]卷24 食货志[M]//班固.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3]张圣城,主编.河南航运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4]王开,主编.陕西航运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5]卷64 王父偃传[M]//班固.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6]二集:论《禹贡》的著作年代[M]//史念海.河山集.上海:三联书店,1981.

[7]卷55 留侯世家[M]//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

[8]司马迁.史记:平淮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5.

[9]陈钲.历史上黄河航运的兴与衰[J].人民黄河,1990(05).

[10]史念海.三辅黄图校注[M].何清谷,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

[11]卞建宁.三门峡黄河漕运历史变迁及其对陕州发展的影响[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7-18.

[12]卷29 沟洫志[M]//班固.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13]卷77 王梁传[M]//班固.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87.

[14]卷45 秋风辞并序[M]//萧统.文选.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5]卷80 杜笃传[M]//班固.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87.

[16]山东航运史编委会.山东航运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

王立婷(1991.1-),女,汉族,硕士研究生,中级职称,研究方向:黄河文化、治河文化。

猜你喜欢

秦汉
先秦秦汉时期的法律方法
从《九章算术》看秦汉女性在经济生产中的作用
朱克敏重装《秦汉瓦当文字》考略
我与秦汉东北史研究
淮上重镇——秦汉谷阳城遗址
秦汉甘泉宫的演变
秦汉宫苑的“海池”
秦汉时期世界最大木构桥梁
流变与传承
——秦汉时期“伏日”考论
简评《秦汉军制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