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在青岛传承绵延
2024-04-03
一代又一代青岛工匠,用自己的实践、体悟、思考,不断创新创造,共同铸造“工匠之城”。青岛的产业基础成就了他们,他们也用惊艳世界的成绩,书写了与青岛紧密相连的城市故事。
青岛“工匠精神”溯源
“19世纪后期,德国工业突飞猛进,重化工业技术先进。德国租借青岛之时,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国。” 青岛市档案馆编辑研究处处长周兆利表示,1897年,德国占领前,青岛地区已出现制造陶瓷、草编等传统工艺的手工业作坊。1899年,青岛港和胶济铁路动工,构建起港口与铁路的现代交通体系,造船、机车等现代装备制造业随之出现。
早期工业技术教育的开端也为青岛工匠的孕育奠定了基礎。“当时,为满足青岛租借地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船坞工艺厂徒工学校和四方工厂徒工学校相继建立。” 周兆利说,随着制造业的发轫,青岛成为中国较早启动工业化的城市之一,西方现代工业开始输入青岛,奠定了青岛现代工业文明的雏形。
新中国成立后,青岛的机械、钢铁、化工、家电等产业得到发展,工业结构由轻到重,工业门类由少到多,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纺织、机械等产业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位;橡胶工业产值仅次于沪、津,位居全国第三。青岛纺织工业为均衡国家工业布局,抽调大批技术、装备力量,援助京、晋、冀、豫以及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等边远地区的纺织基地建设。仅在山东省,就以“母鸡下蛋”方式,援建15个棉纺厂,为大小“三线”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青岛是近代中国少有的几个从一开始就直接导入现代化大机器生产的城市,工业基础较好,产业工人队伍庞大,最多达到4万人;而且,青岛产业工人一开始就接触到现代化的机器大生产和技术,见过世面,受过锻炼,眼界开阔。”周兆利表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企业民主改革,废除了把头制、包身制等落后制度,工人翻身做了主人,激发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涌现出一批像郝建秀一样的技术革新能手、优秀产业工人,并在他们的带动下,形成一个个团队,带动了所在行业的技术革新和产业的发展,比较突出的有郝建秀细纱工作法(郝建秀小组)、青岛印染厂的王吉庭小组、技术革新能手徐呈龙、振超效率和孙波效率等产业工人品牌。
产业工人主动掌握机器,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品质,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工匠精神”。青岛拥有产生能工巧匠的深厚土壤和氛围,加上青岛有深厚的产业基础,产业工人有施展的舞台,由此,青岛的金牌工人层出不穷。再加之,改革开放以来,青岛施行品牌战略,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更加严格、规范,并向世界名牌看齐,对技术的要求就更高、更严格、更规范,各行各业中优秀的技能人才大批涌现。
设立“青岛工匠日”,以城市之名致敬工匠
目前的青岛,拥有41个工业门类中的36个,素有“品牌之都 工匠之城”的美誉,“工匠精神”一直浸润着这座城市的血脉。
青岛在培育工匠方面,也向来不遗余力。2023年,青岛的“工匠故事”有了新的篇章,青岛以城市之名致敬工匠——青岛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了《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设立“青岛工匠日”的议案》。会议决定,自2023年起,将每年的7月26日设立为“青岛工匠日”。
近年来,青岛出台《关于全面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全面推开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以市政府名义“顶格”出台《关于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工匠之城的意见》,将打造“工匠之城”上升为全市战略,持续推进“未来之星”培养、“岛城工匠”培育、工程师梯队培塑等计划,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
实体经济的振兴,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离不开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支撑。青岛市印发《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的意见》,作为未来一段时期人才政策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明确提出,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高超的技能人才队伍。预计到“十四五”末,青岛技能人才总量将达到130万人以上,高技能人才将达到35万人以上,技工院校学籍注册人数不少于5万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
(本刊据《学习青岛》《大众网》等媒体资料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