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贴敷联合穴位药熨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2024-04-02王肖萍
王肖萍 田 丽
(1.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治未病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2.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手术室,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而无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据调查,欧美国家FD发病率为20%~25%,亚洲国家FD发病率为8%~23%[2]。FD起病缓慢,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常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现代医学认为,该病主要与进食后胃底容受功能障碍、内脏敏感性高等有关[3],主要症状包括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胀痛、上腹灼热感、嗳气、食欲不振、恶心等,不少患者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FD虽无器质性病变,但其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现代医学治疗FD主要使用促胃肠动力药改善胃肠运动,但会引起其他不良反应[4],且无法消除病因,易反复发作,不宜长期使用。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我们应用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贴敷联合穴位药熨治疗脾胃虚寒型FD 60例,并与多潘立酮片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20例均为我院脾胃科门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20~80岁,平均(46.2±9.3)岁;病程1~5年, 平均(1.26±0.78)年。对照组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21~76岁,平均(41.8±10.1)岁;病程1~5年, 平均(1.30±0.75)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1]中FD的诊断标准,必须包括以下1条或多条:①餐后饱胀不适;②早饱感;③上腹痛;④上腹烧灼感。并且没有可解释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证据,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中FD的诊断标准:①自觉胃脘部痞塞、胀满或胀痛不适;②起病缓慢,时轻时重,反复发作3个月以上;③发病常与饮食、情志、起居、寒温等诱因有关。辨证为脾胃虚寒型[5],主症:胃脘胀满或疼痛,纳少纳呆,便溏不爽;次症: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必备主症3项,或主症2项+次症2项,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1.2.2 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及辨证标准;反复发作6个月或以上者;年龄18~80岁;入组前2周停用其他抗酸、促胃肠动力等药物;无贲门、食管及腹部手术史。
1.2.3 排除标准 依从性差者;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胃息肉、病理诊断疑有恶变者;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孕妇、哺乳期妇女或服药期可能怀孕者;具有严重的原发性心血管病变、肝脏病变、肾脏病变、血液病或影响其生存的严重疾病;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围绝经期综合征;就诊前1周使用其他治疗本病的中西药物。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予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贴敷联合穴位药熨治疗。穴位贴敷药物组成:吴茱萸6 g,肉桂1 g,丁香18 g,附子12 g。研成药粉,将药粉与蜂蜜水混合调成膏状,再加入姜汁,均匀涂在规格为 10 cm×10 cm 医用敷贴上,制作成膏药贴。取穴:中脘、关元、天枢(双侧)、足三里(双侧)、脾俞(双侧)、胃俞(双侧),每穴1帖,每日1次。贴敷方法:采用子午流注纳子法,于每日辰时(7:00~9:00)贴敷,每次2 h。疗程14天。穴位贴敷后予药熨。药熨药物组成:荜茇20 g,艾叶20 g,豆蔻20 g,木香20 g,大青盐500 g。药熨包加热至60~70 ℃,沿顺时针方向,依右侧天枢、中脘、左侧天枢、关元顺序熨烫,先中脘、关元、天枢推熨,再脾俞、胃俞上下来回推熨。开始时温度高,用力宜轻,速度宜快,至温度降低,减慢速度,稍加用力。温度适宜时敷于上述穴位,待药熨包温度变冷时更换。温度以局部有温热感而不烫伤皮肤为度,为保证治疗时间,可备用2个药熨包交替使用。
1.3.2 对照组 予多潘立酮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426)10 mg,每日 3 次饭前 15~30 min口服。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28天。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①比较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早饱、脘腹痞满、脘腹痛、纳呆、脘腹灼热感、干呕)评分[1]变化。症状程度:症状不明显,在医师提醒下发现为1分;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偶尔服药为3分;症状非常明显,影响日常生活,需长期服药治疗为5分;症状介于1分和3分之间为2分;介于3分和5分之间为4分。发作频率:无症状为0分;症状出现频度<1天/周为1分;症状出现频度为1天/周记2分;症状出现频度为2~3天/周记3分;症状出现频度为4~5天/周记4分;症状出现频度为6~7天/周记5分。主要症状积分=症状程度积分+发作频率积分。②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6],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况,SAS和SDS内容均为20项,每项1~4分,所得总分乘1.25为最终评定标准分值。焦虑、抑郁程度均分为3度:50~59 分为轻度, 60~69分为中度,≥70分为重度。
1.5 疗效标准 疗效指数=(治疗前主要症状积分-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100%。痊愈:脘腹痞满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脘腹痞满等症状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有效:脘腹痞满等症状好转,30%≤疗效指数<70%;无效:脘腹痞满等症状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5]。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58/6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46/6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各项主要症状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主要症状评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 分,
2.3 2组治疗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FD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认为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胃肠动力障碍和内脏超敏反应是目前公认的病理生理基础[7]。目前认为,FD病理机制可能与外周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的整合异常等有关;胃肠黏膜和免疫功能改变、肠道菌群改变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心理因素均可通过影响“脑-肠轴”途径,导致消化不良症状的产生[8]。目前FD治疗无特效药,仍以对症治疗、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为主,主要治疗措施包括促胃肠动力、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抗抑郁焦虑、心理治疗等方法。本研究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可增强胃蠕动和食管下端张力,促进胃排空,协调胃和十二指肠的运动,以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中医学将FD归为“胃脘痛”“痞满”“积滞”范畴[9],与饮食不节、劳逸过度、情志不畅、外邪内伤等密切相关。情志不遂、抑郁致肝郁气滞,失于疏泄,或忧思伤脾,脾气受损,运化不力,脾胃升降失常,易诱发本病[10]。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散布精气,腐熟水谷,运化水液,生发、旺盛气血。脾胃虚弱,脾阳不振,中焦虚寒,而见胃寒隐痛,喜温喜按。中焦失和,胃气不降反升,则见腹胀早饱,食少纳呆,嗳气呃逆等。中医学认为,穴位贴敷通过穴位、药物、经络三者共同作用产生疗效[11]。本研究穴位贴敷所用药物吴茱萸性辛、温,入胃、肝经,有暖脾和胃、散寒祛邪、疏肝降逆、理气止痛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吴茱萸含有吲哚生物碱,可调节胃肠道中神经肽类物质,进而促进胃肠动力[12]。肉桂辛甘、大热,入肝、脾、肾经,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作用,“诸药不能透达,肉桂引之”[13];丁香辛、温,入胃、脾、肺、肾经,有温中散寒、下气降逆功效;附子大热、大辛,入心、脾、肾经,有温补脾肾、散寒止痛、温阳逐寒功效。以上四味药均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功效[14]。药熨疗法通过对体表热刺激,使药物通透表里,深达脉络,具有温经活络、散瘀镇痛、祛风除湿功效[15]。药熨包在穴位来回移动或回旋运转,利用温热及药物的共同作用,以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温经通络作用。有研究显示,药熨的镇痛机制可能与激活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Akt/mTOR)通路,适度下调神经细胞的自噬因子 Beclin-1、LC3-Ⅱ/LC3-Ⅰ表达,降低细胞凋亡有关[16-17]。贴敷后予药熨穴位,荜茇辛、热,入胃经,温中散寒,下气止痛;艾叶辛、苦,性温,入脾、肝、肾经,芳香温散,可升可降,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功效;豆蔻味辛、性温,入肺、 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诸药合用,共奏温中散寒、益气健脾功效。
FD病位在胃,发病多与肝、脾相关,久则及肾。故本病辨证取穴选中脘、关元、天枢、足三里、脾俞、胃俞,为基本腧穴。中脘属任脉穴位,为胃经募穴,亦为八会穴之腑会穴,是治疗胃腑疾病的要穴;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为胃之下合穴,“治腑者治其合”,足三里是胃之气血汇聚之处,是治疗胃病的一大要穴[18],与中脘“合募”相配,健脾除湿,温中散寒,增强脾胃运化之功,诸症得除[19]。关元属任脉,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天枢属于足阳明胃经,“枢”在此义为枢纽。《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身半以上天之分也,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地之分也,地气主之。半,所谓天枢也”。天枢有促使胸腹之气上下通畅融和、平衡阴阳功效,本穴为大肠募穴,经气聚集较深,贴敷后在此穴熨烫,稍用力按压,缓解虚寒引起的症状。胃俞为胃的背俞穴,位于背部的膀胱经上,《针灸大成》有言“胃俞穴主胃寒,腹胀而鸣,翻胃呕吐,不嗜食,多食羸弱,腹痛,胸胁支满”,中脘为胃的募穴,胃俞为胃的背俞穴,配合使用是治疗脏腑内科疾病的有效方法。脾俞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为脾之背俞穴,主治腹胀、纳呆等消化系统疾病。脾俞,脾之背俞穴,胃俞,胃之背俞穴,二穴可调理脾胃。诸穴合用,可明显增强胃肠蠕动,从而缓解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肠道症状。
时间医学是探索机体各部分生命现象的时间特点及临床医学中利用生物节律调整各部位功能的具体应用[20]。中医时间医学起源于《内经》,认为人和天、地都源于形和气,具有相同的阴阳、五行结构,都遵循阴阳消长、五行生化制约规律。子午流注的理论及基础为“天人相应”的整体观[21],认为在特定时间内气血流注于某条经时,则该经的穴位气血最充盛,此时刺激该经穴位能起到最佳刺激效应[22]。当气血流注到某脏腑经络所属时辰时,为每日该脏腑经络功能最为旺盛之时,因此选择该时辰进行干预,“择时而治”,借助气血流转、经脉盛衰开阖之机,因势利导,可增强治疗效果。子午流注理论认为,脏腑经络的气血循行有其时间特异性,选择最佳的治疗时间才能充分发挥治疗效果。子午流注“纳子法”又称“纳支法”,按时循经取穴法,一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配一经,辰属胃。本研究所选患者为脾胃虚寒者,故选取胃经的相关腧穴,胃气虚弱采用在辰时提升胃气温补脾胃的方法。气血在辰时(7:00~9:00)流注胃经,此时胃经当值,在此时辰内辨证施治,通过经络与穴位的共同作用,同时予穴位贴敷和药熨治疗,从而加强疗效。有研究表明[23],胃经非开时与胃经开时比较,受试者胃各导联(胃体导联、胃小弯导联、胃大弯导联和胃窦导联)胃电图平均幅值上升明显(P<0.05),也为按时循经取穴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58/6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46/6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各项主要症状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主要症状评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贴敷联合穴位药熨可有效改善脾胃虚寒型FD患者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在胃经气血当盛时辰内,予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贴敷联合穴位药熨治疗脾胃虚寒型FD,疗效显著,用药安全,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