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的民本思想

2024-04-02冠乔

秀江南 2024年1期
关键词:百姓苏轼

冠乔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一颗耀眼的文化巨星,是举世公认的文学家、书法家,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似乎也并无不妥。目前,学术上虽有诸多争议,但还是有人坚持他也是一位政治家。我们姑且搁置争议,单从他自身保有的民本思想与为民情怀这个维度,探讨苏轼的一些政治主张以及他本人围绕这些主张所进行的一系列实践与探索。

居庙堂之高,以“重德崇礼”的文化

理念铸打民本思想

“夫民者,万世之本也。”儒家思想向来“循民本”“重民生”,其政治主张如荀子所言,“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君主追求富民的同时,要努力做到安民之生、惜民之力、恤民之苦,这样才能使社会繁荣、君位长久。

博闻强识,立志为民

苏轼生于四川眉山,自幼随母亲程氏接受启蒙教育,勤奋刻苦,聪颖好学。后入私塾,师从道人张易简。在书院学习时,受书画俱佳的刘微之老师影响,研经史子集,凡学一点即通,明会要旨。据《宋史》载:“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有一次,母亲为苏轼讲授《后汉书·范滂传》,不免叹息。范滂是东汉名士,社会声望很高,是位道德楷模级人物,后因卷入宦官专权的党锢之祸,担心连累家人,面临杀头却不愿独自逃走,而是对母亲表示自己去九泉之下追随父亲,弟弟在世足以尽孝,恳请母亲不要过度悲伤。范母不愧是女中豪杰,劝儿子:“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意思是:你现在能够与李膺、杜密这样的贤士名臣齐名,就算死了又有什么遗憾的呢?既想要名垂青史,又要苟且偷生求长寿平安,难道能兼得吗?

听完这个故事,苏轼问母亲,如果他是范滂,母亲能答应他舍生取义吗?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意思是:儿子你能成为范滂,我就不能成为滂母吗?

“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也许正是因为《范滂传》里的这句话早早在幼年苏轼心里扎了根,使其树立了远大的人生理想,苏轼才能在以后屡遭贬谪、频罹厄运之后依然保持淡泊豁达的心态。志向如此高远,哪里还在乎什么蝇营狗苟与雕虫小技?一个人内心住着星辰大海,是无须与鼠目寸光争论的。

母亲的教育是苏轼民本思想的启蒙。每天放学后,母亲都会带苏轼和弟弟去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借以锻炼意志,培养与劳动人民的感情。多年之后,苏轼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做多大的官,都会以挖土开渠、植树造林、关爱百姓、造福一方为己任,“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苏轼在《送贾讷倅眉》中如是说。

父亲苏洵的教育同样重要。苏轼家里虽然并不富足,但是藏书不少,他在《答任师中家汉公》中记述:“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苏洵教导儿子的方法与书院不同,他要儿子熟读《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据载,苏轼曾将长达120卷的《汉书》手抄两遍,既加深了记忆,又练习了书法。这样的博闻强识使他终身受用,以至于后来在翰林院任职时,他起草的公文不仅文字优美,史料典故也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除了基础教学,苏洵还注重引导孩子们拓展眼界。苏洵早年游历名山大川,后来又游学四方,见多识广,回到家中,经常给苏轼及弟弟苏辙讲述名胜古迹以及旅途见闻,将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不易以及“循民本”“重民生”的儒家思想灌输给孩子,教育他们树立报效国家、立志为民的远大理想。

重德崇礼,以善统真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20岁的苏轼赴京应试,在自拟的“高考”题目《刑赏忠厚之至论》中初露锋芒,阐明他一生所遵循的重德崇礼、以善统真的民本思想。区区几百言,至今读起来依然有青铜之音。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傷,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此次考试的主考官正是天下文宗欧阳修,他被答卷中的才华深深吸引,转念一想,文章如此老道精练,莫非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为,为避免揭榜时瓜田李下,说不清楚,便将这篇《刑赏忠厚之至论》点为第二名。

在之后的制科考试中,26岁的苏轼在《策别七》“敦教化”一章进一步写道:“昔武王既克商,散财发粟。使天下知其不贪;礼下贤俊,使天下知其不骄;封先圣之后,使天下知其仁;诛飞廉、恶来,使天下知其义。”

周武王在子民心中成功树立了“不贪”“不骄”的光辉形象,“其仁”“其义”的民本思想令天下叹服。如此一来,教化天下的基础和实质便真正确立,天下敬仰,所有人都有忠信廉耻之心,在此基础上用礼乐文治来修缮,建设学校来教导,百姓自然会心悦诚服、好好遵守。

“古之设官者,求以裕民;今之设官者,求以胜民。”苏轼进一步分析,古代设置百官的目的是更好地让人民丰裕,他批评眼下北宋设置百官的目的却是压制管控民众。他继续论述道,现在天地之间只要有可以获取或获利的资源,朝廷就会设立法律严禁私贩而采取国家榷卖专营手段。朝廷追求利益的范围太大,而用法又过于繁密,这样反而导致老百姓因为困境不堪不得不变得贪婪。“臣愚以为难行之言,当有所必行。而可取之利,当有所不取。以教民信,而示之义。”苏轼指出,朝廷可以将这些巧取豪夺的利益让于民,以此来教育百姓忠信,同时展现朝廷的仁义。

这些重德崇礼、以善统真的民本思想,还应进一步渗入道德风俗中,“夫国之长短,如人之寿夭。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故臣愿陛下爱惜风俗,如护元气”。在他看来,圣人之道的根本在于爱护尊重道德风俗。最高统治者只有以诚心爱护尊重这些道德风俗,才能达到治理圣明的境界。

在经济思想方面,受传统儒家“民有恒产,方有恒心”思想影响,苏轼认为保持社会秩序稳定的关键是使人民安居乐业、安身立命,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医、难有所助。因此,终其一生,苏轼总是高度重视土地制度、赋税制度、水利工程和赈灾济伤等民生问题。

这些民本思想反映到文学创作中,重德崇礼、以善统真的特质就更加鲜活了,表现出苏轼文学作品对民众情感的极度诚挚、反映民众疾苦的淋漓尽致、表达民众诉求的情真意切,使作品丰富而新颖、深切而生动、豪放而宏阔,以其对社会生活体验的固有深度、广度,展现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持久生命力和时空穿透力。

因法便民,责人从宽

再看这篇自拟的考题《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临阵奇思妙想竟杜撰出一则让主考官欧阳修吃惊的生动历史故事。“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故事的真实性已不重要。欧阳修读罢大为震惊,直呼“后生可畏,老夫当放一头地也”!苏轼文中的政治主张是“皋陶严惩,尧曰宽宥”。意思很明显,百姓畏惧皋陶,但更多的还是敬仰尧用刑之宽。

在法治方面,苏轼认为法律应更多体现仁政,因法便民,责人从宽,以淳朴忠厚的风俗为本,尊重人的生命,主张和缓恤刑,谨慎适用刑罚。苏轼对刑罚的这种认知自觉站在民本的高度,坚守仁爱的儒家信条,他赞成“赏疑从与,罚疑从去”“罪疑惟轻,攻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刑罚的作用是有限的,仁爱忠厚的道德施行才是王道。

单从这种“因法便民、责人从宽”的法治思维,也能看出苏轼与王安石所持政见的不同。两人虽皆尚儒,但王安石在儒家思想里融入了一定的法家思维;而苏轼的儒家信仰似乎更多吸收了佛家和道家教义。说起来也有渊源,在早年的启蒙教育里,母亲程氏是佛教的忠实信徒,私塾老师张易简却是位道人,这就使苏轼身上既有儒家的自强不息,又有道家的乐天知命,还有佛家的无我自在。

苏轼同时提出了监督制约集权的必要性。在集权国家制度里,君主口含天宪,言出法随,拥有最高立法权;赏罚出于一人,拥有最高的行政权。从本质上讲,能制约君权的主要力量来自君主的自身修养,如果不附加必要的权力制约,诸如北宋这样的封建专制国家,皇帝一人的过失就会成为全国的过失。因此,苏轼强调台谏自由的重要性,谏官应充分发表意见,有原则的意见一定胜过无原则的附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历观秦汉以及五代,谏争而死,盖数百人,而自建隆以来,未尝罪一言者,纵有薄责,旋即超升”。他认为,绝不能让台谏因言获罪,而应创造条件使其敢于直面百官、宰相乃至皇帝的过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纵使每次谏言都不一定正确,也要保持应有的锐气。

苏轼对谏官重要性的阐述说到底还是民本主义在法治思想中的应用,因法便民、责人从宽,应对生病的囚犯实施人道主义治疗。在《乞医疗病囚状》中,他详细阐述了医疗病囚就是善政,可充分表达朝廷重惜人命、哀矜庶狱的精神,提出给监狱配置医生,对病囚加以治疗,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他建议“军巡院及天下周司理院各选曹司一名,醫人一名,专掌医疗病囚,不得更充他役”。在徐州、杭州任职期间,他还直接将这些理论付诸实践,充分体现“以人情为本、以民生为本、以民意为本、以人道为本”的境界,在某些层面,已经触摸到现代民主制度的接口。

处江湖之远,凭“知行合一”的

生动实践践行为民情怀

为民情怀是苏轼为官从政的原生色,在一首《庆源宣义王丈以累举得官为洪雅主簿雅州户掾》中,苏轼这么评价自己:“吏民莫作官长看,我是识字耕田夫。”

建言献策,为民请命

嘉祐六年(1061年),25岁的苏轼走马上任凤翔签判,到任不久就洞察到百姓的窘困。在给宰相韩琦的信《凤翔到任谢执政启》中,他写道:“(百姓)编木筏竹,东下河渭;飞刍挽粟,西赴边陲。大河有每岁之防,贩务有不蠲之课。”当地百姓为应对“衙前役”,不得不辛苦砍伐终南山树木编成木筏,下渭水、入黄河送至京师;又不得不尽其所能,将粮草向西北边陲转运。渭水、黄河每年都有河防的徭役要承担,小商小贩们又有许多赋税缠身,这就导致不少老百姓倾家荡产。他在信中自责“救民无术,坐以自惭。惟有署置之必均,姑使服劳而无怨”。意思是:在给百姓分配劳役时尽可能公平,姑且使百姓减少些怨气,自己也就这点本事了。宰相韩琦到底还是欣赏苏轼的才干,给足了这位后生面子,最终使凤翔府“衙前之害减半”。

从这封信可以看出,苏轼第一次实际接触基层事务便立刻发现民众苦于“衙前役”的惨状,并且在信中向宰相韩琦详细报告,斥责朝廷徭役之失,自责无力,足见其面对百姓窘困的急切心情、对民情民瘼的深切思考,这些发自内心的关爱、无需提醒的自觉,正所谓以善统真、以美映真、以美导善,是为民情怀,更是崇高修养。

苏轼一生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位皇帝,知掌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登州、颍州、扬州、定州八任太守,从政所到之处,无不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我虽穷苦不如人,要亦自是民之一”“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在《庆源宣义王丈以累举得官为洪雅主簿雅州户掾》这首诗中,他说“吏民莫作官长看,我是识字耕田夫”。在开封推官任上,他上书《谏买浙灯状》,避免了许多商贩破产;在杭州,他疏浚西湖,连上十二道奏状祈赈灾民;在密州,他治理蝗灾,奏请免除民间个体盐户纳税;在扬州,他力挺取缔“万花会”,上书朝廷免除百姓“积欠”,堵塞官吏勒索百姓的渠道;在登州仅5天,便上书《乞罢登莱榷盐状》,留下“五日登州府,千载苏公祠”的历史佳话……

中国苏轼研究会会员、徐州市苏轼文化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徐新民先生做过统计:苏轼一生创作作品73卷、文章4800篇、诗词3000首,合计约200万字。但从作品内容分析,主要都是批判王安石变法、上书皇帝奏状、史论、策问、序文、书信等,大多是为民请命的讽谏和访贫问苦的调查报告。

身体力行,格物致知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苏轼的民本思想与为民情怀反映到具体实践中,自然表现出应有的责任担当、敢为善为。发现问题,直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用思考就知道这类干部的风格。

熙宁十年(1077年),甫一到任徐州,苏轼便面临一场百年难遇的洪涝灾害。据《宋史》载:“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苏轼下令将富户们重新驱赶回城中,不顾地方首领不得擅自调动禁军的国朝法度,跑到禁军武卫营中动员卒长:“黄河决堤,眼看就要吞噬徐州了,十万火急,即便尔等属密院、三衙管辖的禁军,也请和本府一起抗洪!”

在徐州城危在旦夕、人心思逃的关键时刻,苏轼以书生之躯、府台之尊亲临前线,面对全城百姓生命,以其应有的责任担当战胜了一切本能的恐惧,最终完成了徐州抗洪的伟大胜利。

苏轼的魅力不只在于豪爽率真的性格和横溢的文才,更多的是他的实干精神和为民情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他一直坚守的人生信条。在定州,他把家乡眉山盛产的水稻种子运来,并亲自向农民传授水稻插秧栽培技术,使定州昔日的荒野水潭变成了一块块稻荷飘香的水田,老百姓高兴地唱起了插秧歌,后来发展为河北地方戏剧戏曲“定州秧歌”。在惠州,他向当地百姓推荐武昌秧马,这种插秧工具可节省人力、提高效率,“我有桐马手自提,头尻轩昂腹胁低。背如覆瓦去角圭,以我两足为四蹄”。在颍州,他阻止建“八丈沟”,避免了贻害无穷、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赴任杭州,他战饥荒、驱疫疾、疏浚两河、整治六井,雷厉风行,政绩卓著,赢得百姓的爱戴与信赖。

身体力行,躬行实践,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人间不可无一人,千年一人苏东坡!

不畏权贵,仗义执言

王安石不能算作理财专家,只是一个怀有梦想又缺乏务实经验的人,当时,年轻的神宗皇帝急于扭转宋朝财政的颓势,而王安石无所畏惧的性格恰好与皇帝“聚敛民财”的期望不谋而合。

我们应当承认王安石变法的积极意义,只是与苏轼的民本主义相比,王安石更像一位激进的君本主义者。据《宋史》载,王安石变法前的宋景德年间,国家年税收为680万石,而变法后的熙宁十年(1077年),国家税收跃至5210万石,增长近8倍,足够户部正常支用20年。与此对应,各州县地方收入逐级加码,财力足够支用24年。

令人遗憾的是,变法没有使百姓的生活水平同步提高,反而加剧了底层的贫困。以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为例,本意是每年夏秋两季,农民在青黄不接时可以向当地官府借贷现钱购买谷物以安排正常的耕作,等农民丰收之后,再把贷款还给官府,整个过程官府仅收两分利息。这个方案的出发点没问题,利息也没有问题,但是地方官员在执行过程中出了大问题。以当时的社会管理技术,朝廷不可能准确统计出每个村子到底有多少人需要借贷,但当时考核官吏的政绩主要看《青苗法》收上来多少银子,于是地方官员为了攀比政绩,不顾老百姓需要与否,迫使所有村民借贷。正如苏轼的材料所报,“乃知青苗不许抑配之说,亦是空文”。后来,利率也逐年翻倍,地方上缴国家的银子的确多了,官吏也因此得以升迁,但越来越多的贫民因还不起贷款而破产,最终流离失所。

“杖藜裹飯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农民们拄着拐杖、带着干粮从乡下赶到城里,千辛万苦借来的青苗钱转眼就用光了。“况复连年苦饥馑,剥啮草木啖泥土。今年雨雪颇应时,又报蝗虫生翅股。”新法搞得天怒人怨,灾害频发,饿殍遍野,百姓怨声载道,甚至要吃野草、啃泥土了。

苏轼因此仗义执言、为民请命,连续写《议学校贡举状》《上神宗皇帝书》《再上神宗皇帝书》诉说百姓疾苦,痛陈变法危害,指出“今日之政,小用则小败,大用则大败,若力行而不已,则乱亡随之”。姑且不论观点,只看苏轼的士大夫风骨:为民请命,仗义执言,他真的敢写;不畏权贵,不顾安危,他也真的敢做!“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老翁已逐渐吃不出春笋的甜美,甚至三个月连盐都没得吃了,就差骂娘了!

再看一则苏轼不畏强权的事例。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任密州太守,司农寺(相当于农业农村部)颁布了一部新的《手实法》,规定百姓自行申报所有田宅财物,甚至连家养牲畜也不例外,并鼓励举报他人隐匿财产,一经查实,以犯法者查获资产的三分之一充赏。《手实法》覆盖范围如此之广、如此细密,鼓励告密获赏的法令一经颁布,黎民百姓人人自危。密州太守苏轼对此非常不买账,硬是顶着压力拒不推行。足以证明苏轼具有先见之明的是,次年熙宁八年十月,朝廷看到《手实法》弄得地方鸡犬不宁、人皆惶恐,终于罢废了此条新法。苏轼的密州坚持取得了胜利,密州百姓“私以为幸”。百姓自然不如苏轼“艺高人胆大”,见百弊丛生的新法终于夭折,只能小心地私下高兴了。

置低潮逆境,靠“独善其身”的

达观修为教化启迪百姓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在这里,苏轼把人生逆旅的低潮看作修炼功业的高潮,其开放包容的态度、对人性的基本尊重、对文化多元的呼吁,是当今东西方文明互鉴中需要的底色。

坚守初心,不负使命

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至惠州。“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酒凄然北望。”恶劣的气候环境和执政大臣的肆意迫害没有击垮苏轼仁政爱民的坚定内心,范母劝子“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的话语时时点燃他的激情,年近六十初心不改,度尽劫波仍对百姓念念不忘。

经过调查,苏轼发现惠州城四面环水,居民出行非常不便,不少人掉进湖里。他向当地太守詹范提出计划,决心修建“两桥一堤”工程为民解困。工程开工,他亲自指挥建设,资金吃紧,他把家中最值钱的御赐犀带捐了,资金还不够时,他又写信向弟弟苏辙求援,弟媳史夫人深为感动,把以前内宫赏赐的数千两黄金也捐了。绍圣三年(1096年)六月,历时8个月的“两桥一堤”工程终于建成,惠州百姓欢欣鼓舞,大家从家里带来酒肉、土特产,纷纷向苏轼敬酒表达感恩之情,年逾花甲的苏轼挥毫题写《两桥诗》:“群鲸贯铁索,背负横空霓。首摇翻雪江,尾插崩云溪。”“后来勿忘今,冬涉水过脐。”

在去世之前的日子里,他还留下一个赠屋老妪的爱民故事。据《梁溪漫志》记载,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好友在阳羡帮苏轼买了个宅子,几乎用光了苏轼所有积蓄。一夜,他与好友踏月散步,听村落一夫人大哭,其声甚哀,便推门而入。问了原因,方知自己买来的宅子居然是老夫人家中不孝子卖出的百年祖宅。苏轼反复安慰老妇,告以实情,居然拿出宅子买卖的券契当面烧毁,又叫来她儿子,令其带母回祖宅安居。从此,苏轼不再购置田宅,而在常州借了房子暂住,“是岁七月,坡竟殁于借居”。

物我合一,天人同化

为百姓造福无穷,不仅在于民本思想的实践应用层面,还在于苏轼处事风格对后人影响的精神层面,尤其是面对逆境所修为提炼的安身立命之道,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我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佛家亦说:“色身非我,不过是一终究要成住坏空的暂时的寄居之所。”苏轼出儒入释、参禅悟道,面对困境逆境,敢于剥除自身异己成分,完成人生的精神救赎,实现毕生的文化突围。在“竹杖芒鞋轻胜马”“也无风雨也无晴”的黄州,他不忘抒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人生豪迈;在“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的儋州,他依然躬耕陇亩、自食其力,并为陋室取名“桄榔庵”;在“试问岭南应不好”的“蛮貊之邦”,他竟然还“五日一见花猪肉,十日一遇黄鸡粥。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熏鼠烧蝙蝠”“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种远离俗世、安之若素的处世原则,物我合一、天人同化的超人境界,历尽磨难、不改初心的坚定从容,正是苏轼饱经忧患却始终不失赤子之心的人生写照,也是苏东坡精神标识与文化精髓留给后人的有益启示。

《老学庵笔记》记载的这则故事,或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出苏轼如何参透物我合一、天人同化之理,面对逆境低潮又如何保持乐观自适、随遇而安的心态。

绍圣四年,苏轼、苏辙兄弟贬官南迁,于梧州、滕州一带相遇,见路旁有卖汤面的商贩,兄弟俩各买一碗吃了起来。估计是因为当时岭南蛮荒尚未开化,汤面的味道粗恶不堪、难以下咽,曾任御史中丞的苏辙如何吃得下,便放下筷子长声叹息。没想到,苏轼这边却顷刻间吃得精光,还拖着长调取笑弟弟:“九三郎,你难道还准备细嚼慢咽再吃下去吗?”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

苏轼一生四起四落,四次遭贬,先后任八州太守、三部尚书、一任帝师,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因“乌台诗案”被侮入狱后,在他任职过的湖州、杭州,十万百姓涌入寺庙,为他焚香念佛祈祷平安。离任徐州,百姓十里相送,依依不舍,他含泪告别,深情写下“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在杭州西湖,苏太守“落笔如风雨,分争辩讼,谈笑而办”。“薄晚则乘马以归。夹道灯火,纵观太守。”在大庾岭,当地老农听说苏东坡北归,由衷地感慨:“天佑善人!”他因此题诗感慨:“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26年)七月,苏轼溘然长逝,四方震悼,山河同悲,弟子李廌撰联“皇天后土,鉴一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万古英灵之气”。甚至在苏东坡去世一年之后,民间还广泛传颂一个上天降怒的故事,充分说明苏东坡在老百姓心中的位置已无异于天界下凡的文曲星。

故事说,宋徽宗崇宁五年正月初一,天空出现彗星,立在东京汴梁文德殿东墙上的元祐党人碑突遭雷击,一劈为二。元祐党人碑为哲宗元祐年间所立,以苏轼为首的蜀党被打压后,当权的一群政客为使蜀党永世不得翻身,便列出以苏轼为首的309人黑名单刻在石碑上,奉旨颁行天下,分别在全国各州县树立,直到现在,好像有些山顶上还留有这种石碑。这本是将原元祐党人一网打尽、赶尽杀绝的一条恶计,谁承想,大年初一惹怒天界,竟遭雷击。看来上天真的有好生之德!

“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無足怪者。”苏轼在题写《潮州韩文公庙碑》中如是说。

知名文化学者蒙曼认为,苏东坡有很多特质是跨文化的,如果用现代传播手段将其表达清楚,将会“圈粉”更多年轻人,加深其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的确,苏东坡文化当下已深深植入国人内心,苏东坡俨然成为关心民瘼、为民办事最响亮的代名词,很多领导上任伊始发表感言,都会拿苏东坡其人其事说道说道。

—你都说崇拜苏东坡了,还不为老百姓办点实事吗?

猜你喜欢

百姓苏轼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不让百姓撇嘴骂
从善如流
百姓记着你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吞并六菜”
百姓在心中
苏轼吟诗赴宴
走进百姓
百姓看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