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信息化 提升学习力

2024-04-02葛秀珍龙丽辉

天津教育·上 2024年1期
关键词:课堂教师教学

葛秀珍 龙丽辉

信息技术有着超强的交互性和参与性,其数据资源丰富且有可灵活操作等特点,赋予数学课堂新的生命。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就能使得数学课堂变得丰富生动,能极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优质。

一、媒体辅助,激发学习动力

爱尔兰诗人叶芝曾说过:“教育并非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支火。”教学方法只有能够充分的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及对于学习过程的热爱,才能够激发孩子的内驱动力,从而激励孩子们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究、钻研,从而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相对于单一的教学方法,微视频能够给学习者以视觉上巨大的冲击,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激发他们参加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能够有效激发学习的动力。

(一)借助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遇到比较枯燥、难懂的知识,往往没有耐心,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的效果。在上课时,教师可把教材中部分的较为抽象晦涩难懂的知识点、不易掌握的几何知识等,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功能,采用图片、文字、动漫、视频、摄像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起学生探究的愿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角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因为每个学生对角的大小理解程度有所不同,存在小部分学生对“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认识得不彻底,并没有完全认识角的大小和角的长度无关。课堂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将二个张嘴不相同的角放到一起比较,再通过把角的一边重合,使学生可以轻易看到:两个角中,哪一个的张口比较大,再由学生评判,最终可以得出结论:当角的两边张开越大,这个角度也就越大。同样,可以借助多媒体,先是把一个角的两边都向一边延伸,再向另一边慢慢缩短,引导学生观察:角的大小是否发生了变化?学生们通过多媒体演示,很容易得出结论:角的两端都已经延长了甚至缩短了,可是角的大小却不会产生变化,以此帮助学生认识: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关系。

(二)微课导学,提高学习动力

微课作为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形象的照片、动漫,结合教师的音频讲解,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在教学中,利用微课视频,将教学内容可视化,能够全面适应孩子个性化学习的需求,给他们创造主动学习的环境,进而增强了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学习的动力。

例如:教学《尝试与猜测》(鸡兔同笼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采用假设方法较为乏味,且不容易被学生理解,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方法的灵活运用,及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课前教师通过这样的微课导入新课:喜羊羊家族准备在新年之际,在家里举行迎新化妆舞会,邀请小鸡和小兔来参加舞会。客人到了,喜羊羊让美羊羊去数一数:小鸡、小兔各来了多少只?美羊羊很快发现:大家头上都带着面具,并且把身子全部裹在了连体衣内,完全分不清哪只是小鸡,哪只是小兔。只知道二十只带着面具的小动物,以及脚的总只数是52。美羊羊只得求助于智羊羊。智羊羊拿出纸笔,很快就统计出了小鸡和小兔的只数。这时,教师呈现问题:小朋友们,你知道智羊羊是如何算出的吗?问题一经抛出,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列表尝试、猜测,掌握列表解决问题,从而顺利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二、资源整合,提高学习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方便,突破了传统教学点状、单一的教学模式,由于运用数字化手段,对信息系统加以高效集成,可以提高学习者对抽象知识点的掌握,助力学生主动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直观演示,激发学生想象力

新课标指出: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可以给学生带来大量的知识资料,进而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开拓他们的眼界,启迪他们的创造性。

小学高年级数学已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性,在教学时,往往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而小学生认知思维有限,仅仅依靠凭空想象,则难以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演示,可以给学生提供想象的抓手,助力学生独立思考,从而解决问题。

在《圆的认知》一课中,在关于圆的特征教学环节,教师出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常用的轮子都是何种造型的呢?”学生脱口而出:“圆。”老师接着提问:“为何轮胎不做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呢?”学生们说不出所以然。此时,教师适时用多媒体技术演示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的轮胎在路边滚动的视频,学生配合着多媒体视频的生动演示,充分地进行了思考,脑海中产生了坐在车里的感觉,接着,教师再抛出问题:“现在,你们明白轮胎为何要做成圆形了吗?”学生通过多媒体动画的演示,很清楚地看出:除圆形以外的其他形状的车轮,各图形中心点运动轨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结合自己想象坐在这样车上的感受,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圆形车轮的优越性,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圆形的本质特征。在这个案例中,多媒体技术的正确运用,不但调动了他们的思维,而且提升了他们对学科知识的本质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力。

(二)多重整合,提高分析能力

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和研究性学习,但是传统教学,无法根据学情灵活调整,学生互动参与面较窄,不易处理教学时“预设”与“生成”產生的教学问题和矛盾。这样的教学,学生很难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结合网络资源,给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或是人机交流带来方便,从而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有位教师在教学《条形统计图》一节课时,先是创造了这样的情景:教师准备购置一部新手机,老师准备从华为、vivo、小米、苹果中挑选一款,老师询问了一些亲朋好友的看法,但亲朋好友们看法并不一致,怎么办?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分工合作、自由表达,逐步修正刚才制作好的条形统计图,然后,教师又抛下问题:现在我可以决定选购什么手机了吗?学生们看到,教师调查的人数较少,这几款手机都各有一位朋友推荐,没有说服力。因此,根据这个统计图,不能判断买哪种手机。那应该怎么办呢?通过讨论,一致认为,应该增加调查人数,这样更有说服力。此时,教师指导学生们拿出电子投票设备现场投票,并利用多媒体设备汇总数据,同时展示数据,数据显示,选择vivo、苹果的人数极少。可是,华为、小米这两款数据很接近,还是难以判断。紧接着,教师又适时介绍了天猫上四款手机的销量及行情统计图,结合朋友意见、学生投票、天猫销售情况,让学生通过多个角度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三、活用媒体,强化学习毅力

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具有比较抽象、逻辑性强等特点,和其他科目相比,学生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很多孩子在学习中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利用平台,发挥互联网的强大交流与监控作用,形成自我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毅力。

(一)搭建平台,强化学习毅力

现代教育提出教学要适应各个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传统数学课堂,受时间与教学手段的限制,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数字化的数学课程,老师们可通过数字平台,为学习者定制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教学目标,并通过平台跟踪,及时评价,使不同的学习者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功的感受,从而由“要我学”转变为“我想学”。

入学伊始,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行动水平、能力层次的不同特点成立学习小组。接着指导他们制定出适宜的短期、中期、长远目标。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分组,将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设定为小组长,通过网络平台,监督、反馈本组同学的学习情况,利用班级空间把学习结果展示出来。教师们利用网络平台,做好监控,并进行反馈,与学生一起交流,总结经验。与此同时,教师根据网络平台反馈,利用班级微信群,及时给予未达标学生激励、引导,对达标学生予以赞扬、鼓励等正面评价。学生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和组内同学的互相监督,让不同的学生都能保持比较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强化了学习毅力。

(二)媒体激趣,提升学习专注力

抽象化也是数学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数学知识点本身就相对枯燥、难懂,因此数学教学中很难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学生一旦失去兴趣,则很难维持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如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够恰当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生动有趣的环境,则能够高效地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引起他们对所学知识点的关注,从而提升学习的专注力。

例如:在《小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播放了一个小故事视频:淘气和笑笑外出游玩,途中口渴了,他们合买了一根甘蔗,笑笑说:“我先给你0.3米,好不好?”淘气不吭声,接着笑笑说:“那给你0.30米,可以不?”可是淘气仍然嘟着嘴,很不开心,笑笑想了想,说:“这样吧,给你0.300米,这样总可以了吧?”淘气高兴极了,他认为自己这下吃到了更长的甘蔗。这时,教师呈现问题:淘气真的吃到了更长的甘蔗了吗?接着,我顺势引入课题《小数的基本性质》,展开新课的学习。此时,学生已完全被激发了探究的欲望,自然能专注地进入下面的学习环节。

在以上的课堂案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录像,全面充分调动了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有效地引发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可以更为投入地进入后续的学习,从而保障了课堂教学成果的高效性。

四、巧用设备,培养学习创新力

培育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当前中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心。所以,教师在课堂中不但要对孩子传授基础知识,更要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通过图像齐全、声像并存、容易操作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指导学生自由探究,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启迪灵感,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

(一)借用设备,激活发散思维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老师应给他们创造自主学习、探究实践的平台。所以,教师在全面掌握学情的基础上,适当运用现代化手段,营造孩子主动参与、自由探究的环境,容易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如:在《三角形的面积》教学中,他们早已有了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的基础,初步掌握了转化的思想方法,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启发他们思索:三角形的面积是否也可以通过转化成已有学过的平面图形来推导呢?接着,让他们自己在信息化终端上(如iPad)上自主操作、自主探索,通过智能化的信息终端,使割、补、拼的操作,更加简便、快速,他们的想法也得到了激发,在兴趣盎然中,学生通过探索,发现了许多转化的途径,有转化为三角形的,有转换为长方形的,还有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的……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思考,自主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S=ah÷2。在此次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给学生提供了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有效地启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线上线下结合,培养创新思维

教育的实施在课堂,课堂的效果看作业。作业,实质上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在作业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精准设计、分层实施,帮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利用“在线作业”的平台,将大数据分析等前沿科技运用在学生的日常纸质作业中,通过电子扫描仪、照片上传等方法,可以精确地收集学生当天作业的完成状况,并利用大数据分析,及时地形成每个学生的专属题库,并在此基础上,免费地给学生推送错题讲解微课堂教学视频、錯题库、触类旁通题等,帮助学生强化薄弱知识点,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家里可以利用网络观看名优教师微课,并利用精准推送的习题,帮助他们突破知识的重点、难点,提升学习效率。而且,在线作业系统能够对作业问题进行分级标注,进行问题分级,系统自主地在老师安排的任务中,选出符合学生水平的相应习题,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不仅减少了孩子们作业时间,而且提升了作业的正确率。

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协助教师精确部署任务,学生高效完成作业,真正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让学生有精力自主去完成更有挑战的、富有新意的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使学习变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毅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创新力,进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让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趣、高效。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科所课题“人工智能+教育(AIED)助推小学生学习力提升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立项编号:FJJKZX21-380)的研究成果。

(徐德明)

猜你喜欢

课堂教师教学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