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症状管理理论在心血管疾病病人中的应用进展

2024-04-02王小转李春燕梁迎接牛少琼陈文博

全科护理 2024年4期
关键词:管理策略心血管病人

王小转,李春燕,梁迎接,牛少琼,陈文博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发病机制复杂,起病隐匿且迁延不愈,心肌组织由于缺血缺氧导致结构和功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害,从而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1]。心血管疾病是指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在内的多种疾病,常见的症状是胸痛、呼吸困难、疲劳、心悸、意识障碍、水肿等[2]。调查显示,我国2022年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可达3.3亿,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病死率占城乡居民死亡的首位[3]。

症状管理理论(symptom management theory,SMT)在护理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最初在国外该理论用于癌症病人的症状管理。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病人随着疾病的进展承担着极大的症状负担,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需对心血管疾病病人进行一定的症状管理[4];并且在2018 年美国国家护理研究学会(NINR)会议中指出,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病人也需要进行症状管理[5]。症状管理理论在国外已经形成成熟的理论框架,但在国内关于此理论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多为调查性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本研究对国内外症状管理理论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推动症状管理理论在心血管疾病病人中的应用。

1 症状管理理论概述

1.1 症状管理理论的基本概念

症状管理理论是指导护理实践中症状的评估和管理,并提出护理研究问题和假设的理论[6],于1994年提出,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弗朗西斯科症状管理模型发展而来。在2001年和2008年该模型更新了2次,在2001年将护理领域中的人、环境、健康和疾病融入症状管理过程中,于2008年修订后正式更名为症状管理理论。症状管理理论的主要优势是它是一个多维的、动态的症状管理过程,为症状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一个框架[7],包括症状体验、症状管理策略和症状管理效果3个相互联系的维度[8]。症状管理策略和症状体验能够决定症状管理效果,同时症状管理效果会影响症状管理策略和症状体验[9]。

1.2 症状管理理论在其他疾病领域的应用情况

相关研究显示,症状管理理论在癌症、脑损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髋关节置换、剖宫产等其他疾病领域应用成熟,并且取得一定成效。Lin等[10]研究发现,症状管理理论能够有效缓解癌症化疗后病人疲劳、食欲缺乏和焦虑等集群症状,同时也表明症状群管理干预是一种有发展空间的护理方法,可以用于改善癌症病人的多个症状群。Letzkus等[11]指出,在对脑损伤病人进行症状管理干预后减少了病人不适症状的发作频次,减轻了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与症状相关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病人严重脑损伤后的功能(认知和运动)结局。Chatreewatanakul等[12]研究显示,COPD 病人的症状管理有助于识别病人疾病恶化的早期体征和症状,进行症状的管理和控制,从而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医疗成本。耿慧君[13]研究表明,症状管理理论结合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效果明显。在缓解晚期癌症病人疲劳相关症状的多个临床应用中均获得明显疗效与好评。胡小芳[14]研究表明,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剖宫产术后病人疼痛症状,促进病人身体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回顾发现,症状管理理论在其他疾病领域应用广泛,并且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轻病人的不适症状,但症状管理理论在国内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1.3 症状管理理论对心血管疾病的适用性研究

有关症状管理理论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发生转变,例如从对单一症状的研究转变为对症状群的研究,从相关性因素分析的横断面研究转变为纵向干预性研究,从疾病的常规护理转变为对“症状”的关注[15]。因此,症状管理理论作为一个症状管理的参考方法,能够根据心血管疾病病人的症状体验,制订相应的症状管理策略,以促进病人症状的早期识别,尽早预防或干预心脏不良事件,缩短从症状感知到寻求救治的时间。

2 症状管理理论在心血管疾病病人中的应用现状

2012年症状管理理论首次在国内出现,研究者将此理论的研究成果和理论知识进行了分析整合,为后期制定相关护理研究及有效的症状管理策略提供了理论框架[9]。邱婷婷[15]指出,对于社区高血压合并焦虑病人通过一定程度的症状管理干预可以降低病人焦虑水平,改善病人的血压水平和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刘瑾文等[16]通过症状管理理论探索冠心病病人恐惧疾病进展(FoP)的危险因素,发现冠心病病人FoP的发生率较高,同时指出病人应充分利用家庭的内外部资源,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增强生存信心,进而加强对疾病的感知控制,减少疾病的不确定感。其他研究指出,症状管理理论可促进心力衰竭、脑卒中以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的身体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提升病人自我管理能力[17-19]。

国外学者Hilow 等[20]研究表明,心房颤动病人患病时的负面情绪可强烈影响症状严重程度,因此对心房颤动病人进行相应的情绪症状管理可以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对症状和生活质量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Wiandt等[21]研究显示,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提高心力衰竭病人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协助病人识别症状变化,同时证明心力衰竭病人的自我管理取决于病人对症状变化的识别,通常是呼吸困难和疲劳的恶化,症状的有效管理减轻了心力衰竭病人的不适症状,促进了病人的身体康复。综上所述,症状管理理论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病人,通过减轻不适感、促进病人积极参与治疗、改善医患沟通和提供综合治疗,提高心血管疾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3 症状管理理论在心血管疾病病人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和方法

3.1 症状观察和记录

病人应定期观察和记录自己发生的各种症状[22],特别是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可以使用症状日志或移动应用程序[23],帮助病人定期记录症状的发生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

3.2 症状评估和分类

医生可根据病人的症状观察记录,对其进行评估和分类。常见的评估工具包括调查问卷和体征检查等[24]。在评估症状的严重程度时可以使用量表或问卷,如西雅图心绞痛量表[25]、症状记忆评估量表[26]或疾病感知问卷[27]等,以便更好地了解病人的症状状况。

3.3 症状干预和治疗

根据病人的症状评估结果,医生可以制订个性化的症状干预和治疗计划,可以包括药物治疗,如使用抗心绞痛药物来缓解胸痛症状[28],或使用利尿剂来减轻心力衰竭导致的水肿症状[29]。同时,护理人员为病人制订个性化健康方案并帮助其改变生活方式也是重要的症状干预措施,例如帮助病人制订个性化活动策略、监督病人学习疾病相关知识等。通过参与各种活动、调整饮食、使用药物和进行定期检测等措施,病人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规范饮食结构,有助于改善病人心肌侧支循环,保持心肌正常供氧,从而减少心律失常、过度劳累、容量过剩或不足等问题的发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此外,这些措施还可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17]。

总之,症状管理理论在心血管疾病病人中的应用策略是通过观察和记录症状、评估和分类症状,以及制订个性化的症状干预和治疗计划来帮助病人更好地管理疾病症状。这样可以提高病人病情的控制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疾病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

4 护理人员在心血管疾病病人中的症状管理实践

护理人员在心血管疾病病人症状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通过病例管理、教育指导等方式参与病人的症状管理[30]。病例管理包括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识别症状和相关因素,并制订个性化的病例管理计划[31]。教育指导则是通过向病人和家属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了解和管理症状,如药物管理、饮食控制、运动建议等。在护理实践中,已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32]。例如通过建立多学科团队合作,协调病人的症状管理和治疗计划;采用有效的沟通和倾听技巧,理解病人的需求和感受;应用新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提供在线咨询和远程监测等服务。护理实践对心血管疾病病人的症状减轻、康复和生活质量改善有积极的影响。通过有效的症状管理,可以减轻病人的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并提高病人体力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护理人员还可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病人更好地应对症状和疾病,并促进康复过程[33]。

总之,护理实践的重要性在于个性化的症状管理计划、专业的护理团队合作和全面的病例管理,这些措施能够提供符合病人需求的症状管理支持,改善心血管疾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5 症状管理理论在心血管疾病病人中应用的挑战与展望

5.1 心血管疾病病人个体差异对症状管理的影响

心血管疾病病人的生理状态存在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基础健康状况等。这些差异可能导致不同病人对症状的感知和应对能力存在差异,从而需要个性化的症状管理策略[34]。并且不同病人可能有不同的症状管理偏好和目标。一部分病人更关注药物治疗的效果[35],而另一部分则更注重生活方式改变[36]。护理人员和医生需要了解病人的偏好,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个性化的症状管理计划。

5.2 症状管理策略和方法的局限性

症状管理主要侧重于减轻病人的不适感,但往往并不能完全消除病因。例如,药物可以缓解胸痛,但无法直接根治心脏病。因此,在症状管理中仍然需要考虑疾病的治疗[37]。近年来尽管症状管理理论已逐渐发展,但在某些症状管理方法的具体效果方面,仍然缺乏充分的科学证据。这使得护理人员在临床选择和应用症状管理策略时可能面临一定的困扰。在临床上有效的症状管理通常需要护理人员、医生与病人三方长期合作,并对病人进行定期随访和指导[38]。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护理人员和医生的时间和资源是有限的,这会对症状管理的深入实施产生一定的限制。

5.3 症状管理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不断发展,症状管理理论也应朝着个性化方向发展[39]。通过结合病人的基因组信息[40]、生活方式特点和健康水平等,实现更加精确和个体化的症状管理策略。伴随数字化技术的进步,移动应用程序、远程监测设备等的广泛应用,可为心血管疾病病人提供更多的自我管理工具[41]。未来,症状管理理论可进一步结合数字化技术,提供更加方便和实用的管理方式。在进行精准医疗和数字化技术管理症状的同时,需要加强心血管疾病病人和公众对症状管理的了解和认知,增加他们对显性症状和潜在症状的警觉性,提高早期识别和干预的能力。同时,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护理人员及医生对症状管理理论的认识和应用水平[17]。

6 结论

通过对目前症状管理理论在心血管疾病病人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发现症状管理理论在心血管疾病病人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个体化症状管理、数字化技术应用、心理支持和教育等因素的综合运用将促进症状管理的有效实施,并不断改善心血管疾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使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症状管理的重要性和对病人的益处,不仅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疾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而且还可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探索症状管理理论在心血管疾病病人中应用的潜力,并努力改善病人的症状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

猜你喜欢

管理策略心血管病人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房建工程招标组织与合同管理策略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谁是病人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管理策略探讨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的应用探索
病人膏育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