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2024-04-01魏连杰

种子科技 2024年3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农药小麦

魏连杰

(东明县长兴集乡人民政府,山东 菏泽 274504)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小麦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一种重要经济作物,其产量直接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面粉加工、畜牧业等。科学合理地采用小麦种植技术,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发展[1]。

1 小麦种植技术

1.1 种子选择

种子选择是种植小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技术人员需要了解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最适合的种子。在选择种子时,应优先考虑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抗病性强的种子能够抵抗常见病虫害的侵袭,从而减少因病虫害导致的产量损失,适应性广的种子能更好地适应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确保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小麦都能获得稳定的产量。优质的种子具有更高的发芽率,生长出的麦苗更健壮,能更好地抵抗不良环境的影响。

1.2 土壤准备

土壤准备是种植小麦的重要环节之一,采用深耕、施肥、调整酸碱度和碎土措施,可创造适宜小麦生长的土壤环境,为小麦的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在种植小麦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深耕,打破犁底层,使土壤变得松软,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能力,将底部的养分带到表层,提高土壤肥力。为了确保土壤肥力,需要根据土壤类型和需求进行适当施肥。对于贫瘠的土壤,可以施入有机肥或化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含量;对于肥沃的土壤,可以适当减少施肥量,避免过度施肥导致烧苗。土壤酸碱度也会影响小麦的生长,不同的小麦品种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不同,需要根据品种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土壤,如果土壤酸性过强或碱性过强,可施入石灰或硫黄粉进行调整,使土壤酸碱度适宜小麦生长。此外,在种植前,还需要平整土壤和碎土,保证土壤表面平坦、无大块土块,便于播种,保障种子能够正常生长[2]。

1.3 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对小麦的生长至关重要。适宜的播种时间可以确保小麦在最佳的气候条件下生长,避免因过早或过晚播种导致其生长出现问题,在温暖湿润的地区,播种时间可以相对较早,在寒冷或干燥的地区,需要气候条件适宜时再播种。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气温、降水量、土壤湿度等。在温暖湿润的季节,土壤温度和湿度都较高,有利于种子发芽和生长。因此,可以根据土壤温度和湿度决定播种时间,当土壤温度为15 ℃左右且土壤湿度适宜时可以播种。需要考虑小麦的生长周期,不同的小麦品种生长周期不同,有些品种的生长周期较长,需要更长的时间成熟,选择播种时间时,应考虑小麦品种的生长周期,确保小麦能在最佳时间成熟、收获。

1.4 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可以确保小麦有足够的生长空间,避免过度拥挤,还能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种植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灌溉条件、小麦品种等因素来决定,土壤肥沃、灌溉条件好的地块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土壤贫瘠、灌溉条件差的地块则需要适当减少种植密度。种植密度应根据小麦品种的生长习性来调整,一些生长较快的品种需要较小的种植密度,而生长较慢的品种则需要较大的种植密度。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小麦的株高和分蘖情况,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在控制种植密度时,采取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避免植株之间过度拥挤。因此,在播种前,应根据土壤肥力和灌溉条件制订合理的灌溉和施肥计划,确保小麦健康生长[3]。

1.5 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是确保小麦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能够促进小麦生长和发育,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在播种前,应测量土壤湿度,确保土壤湿润适合播种;在小麦生长期,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湿度适时浇水,避免过度浇水导致土壤过湿或积水,避免浇水不足导致土壤干燥。在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如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需要适时浇水,以满足小麦生长所需的水分。保证水源清洁,避免因水质问题对小麦生长造成影响。除此之外,过度浇水会导致土壤过湿,容易引发病害和植株倒伏,浇水不足会导致小麦生长受阻,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因此,根据小麦生长情况和土壤湿度,合理控制浇水量和浇水频率。在浇水的同时可以适量施肥,满足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根据小麦品种和土壤肥力情况选择肥料种类,并合理控制施肥量,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1.6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确保小麦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之一。定期检查小麦生长情况,及时清除杂草、防治病虫害,可以确保植株健康生长,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定期巡查田间,了解小麦的生长情况,如株高、分蘖量、病虫害等情况。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和气候条件,及时调整田间管理措施,如浇水、施肥、除草。及时清除杂草,避免杂草与小麦争夺养分和水分,影响小麦生长和发育。施用除草剂或人工除草确保田间无杂草。除此之外,小麦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染,如蚜虫、锈病、白粉病等,要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如喷洒农药、人工捕杀,注意保护小麦植株,避免施用对小麦生长有害的农药。保持田间卫生,及时清理残叶、杂物,为小麦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 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是小麦田间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锈病和白粉病是常见病害,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锈病会在小麦叶片上产生红、黄或绿色斑点,白粉病则会在叶片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农户应定期检查植株,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防治锈病时,可以施用三唑酮、烯唑醇杀菌剂;防治白粉病时,可以施用氟硅唑、三唑醇。在施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照推荐剂量施用。在病害发生初期施用药剂,每隔7~10 d 施药1 次,连续施药2~3 次,注意均匀喷洒所有叶片,可以有效防止病害扩散。同时,改善田间管理也是防治病害的重要措施。合理施肥、浇水、除草,可以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保持田间卫生,及时清理残叶、杂草,可以减少病害传播。采用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定期检查植株、选择合适的杀菌剂以及正确的施药方法、改善田间管理方式、综合防治都是防治小麦病害的有效方法[4]。

2.2 虫害防治

虫害防治是确保小麦高产和优质的重要环节,蚜虫和麦蜘蛛是小麦的常见虫害。蚜虫通常群集在小麦的叶片和茎秆上并吸取汁液,麦蜘蛛会在叶片上产卵,为害小麦植株,农户应科学合理地制订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是环保的防治方法,可利用害虫天敌控制害虫:蚜虫的天敌有瓢虫、草蛉,可以有效控制蚜虫,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控制害虫,如增加生态多样性、合理轮作。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按照推荐剂量施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注意安全施用农药,避免农药中毒意外事故的发生。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如选用抗虫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发生和传播。除此之外,定期检查小麦植株,特别是在生长关键期,如拔节期、孕穗期,一旦发现有害虫迹象,应立即采取措施。为了更好地管理小麦田地,应记录每次防治的时间、方法、效果,不仅可以评估防治效果,还可以为今后的种植提供经验。如果在虫害防治过程中遇到困难,应及时与农业专家或当地农业部门联系,寻求帮助和建议。虫害防治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虫害的发生和传播,确保小麦高产和优质。

2.3 预防为主

以预防为主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如优化种植技术、合理施肥、控制种植密度等,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加强田间管理、科学用药和引入天敌可以更全面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小麦品种,并适当处理种子。合理安排播种时间,确保小麦生长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适宜。根据小麦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施肥。选择养分均衡的肥料,避免单一施用氮肥导致病害发生。适时追肥可以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适度密植,避免种植过密导致小麦植株间通风和光照不足,为病虫害提供滋生环境。定期检查小麦的生长情况,特别是拔节期、孕穗期等。如果发现有病虫害,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及时清除杂草和病叶,减少病虫害的寄居场所,合理灌溉和排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避免土壤缺氧。

2.4 科学用药

科学用药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环节。在施用农药时,应选择合适的农药并适量施用,以减少对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影响。与此同时,加强培训和学习,提高科学用药意识和技能水平。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避免施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农药时,应仔细阅读农药说明书,了解农药的成分、毒性、残留量等。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预测预报,适时施用农药,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避免病虫害扩散和蔓延。按照农药说明书的推荐剂量和使用方法,适量施用农药,避免过量施用农药,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在配制农药时,应按照说明书要求,将农药和水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避免农药质量浓度过高或过低,影响防治效果。在施用农药时,应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农药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体内。与此同时,应避免在高温、高湿等不利气象条件下施用农药。此外,避免长期施用同一种农药,以免产生抗药性,合理轮换施用不同种类的农药,提高防治效果。农户应加强培训和学习,了解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科学用药意识和技能水平。

2.5 建立预警系统

建立预警系统是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应完善病虫害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在关键区域建立病虫害监测网点,定期监测和调查,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监测网点应涵盖植物、土壤、气象等各方面的监测指标,以便全面了解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等技术,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快速获取大面积的病虫害发生情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环境因素,制订预警模型,定期监测和数据收集,不断优化预警模型,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通知农户采取防治措施。预警信息应涵盖病虫害种类、发生区域、防治方法等信息,以便相关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农户应加强培训和学习,了解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积极参加培训、阅读相关资料和听取专家讲解等方式,提高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的意识和技能水平。通过建立病虫害监测网点、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制订预警模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等措施,可以提高病虫害防治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 小麦种植与病虫害防治工作未来发展趋势

3.1 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采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方式进行小麦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的精准化管理。比如,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实时监测小麦的生长情况,全面、深度进行数据分析预测病虫害的发生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防治效果,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5]。

3.2 绿色、环保的病虫害防治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的病虫害防治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环保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比如,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或者采用灯光诱杀、性诱剂等物理方法防治害虫,此类方法不仅对环境友好,而且能够长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3.3 精细化种植与管理

精细化种植与管理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以实现对小麦生长全过程的精准调控。比如,根据小麦的生长规律和土壤条件,合理安排播种密度、施肥时间和施肥量,以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和产量。加强田间管理,定期清除杂草和灌溉排水,确保小麦正常生长。

3.4 合作与交流的加强

未来,小麦种植与病虫害防治工作将更加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各国之间的农业技术交流将进一步加强,共同研究和解决病虫害防治中的难题。除此之外,还需利用合作的方式开展跨国项目,共享资源和经验,可以推动小麦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进步,提高全球粮食安全水平。

4 结束语

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在农业生产中都非常重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同时,应关注农业环保问题,采用环保型农药和种植方式,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农药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无花果田间管理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