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2024-04-01陈玲顺
陈玲顺
(浙江红船干部学院/中共嘉兴市委党校,浙江 嘉兴 314000)
病虫害在蔬菜生产中普遍存在,对蔬菜的品质、产量和销售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目前,应对病虫害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是人为施用农药,但是由于害虫常寄生于蔬菜茎叶、根部,在植株表面喷施药物的效果较差,灌根施药已然成为最常用防治手段。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多数菜农缺乏农药施用相关知识,利用高毒农药防治病虫害对蔬菜的食用安全性造成了严重威胁[1]。
生物防治技术是实现蔬菜植物病虫害防治的一项重要手段,生物制剂作为重要的生物防治药剂,具有安全、环保等优点,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蔬菜病虫害防治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 蔬菜病虫害发生机理
生物防治技术研究是当前植物保护领域的热点和难点之一。为了制订有效的防治策略,深入了解蔬菜病虫害的发生机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深入分析蔬菜病虫害发生机理,可以为后续的防治技术研究和实践奠定基础。
1.1 蔬菜常见病虫害及其发生规律
蔬菜常见病虫害有很多种,患病的原因也各不相同,随着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方式不断更新,逐渐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掌握其规律对预防和防治病虫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叶子菜类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常见病害包括霜霉病、灰霉病、病毒病、软腐病、斑枯病、黑腐病等;虫害有蚜虫、白粉虱、小菜蛾、棉铃虫、菜青虫等[2],防治应有针对性。
1.1.1 茄子果腐病
茄子果腐病是一种由植物体内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随枯萎叶片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普遍认为茄子果腐病产生的原因是换季后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和湿度过高,从而引起了病害暴发。
1.1.2 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发生在蔬菜瓜果的叶片上,初期会造成叶面出现白色粉状的小圆斑,后会扩大为不规则的白粉状病斑,甚至布满整个叶片。受到白粉病侵染的蔬菜,在病害发生前期叶片会从绿色变为黄色,发病后期,叶面产生许多黑褐色的小斑点,蔬菜叶子慢慢枯竭,甚至造成植株死亡,导致蔬菜严重减产甚至绝收[3]。
1.1.3 炭疽病
炭疽病主要为害蔬菜果实和叶,也会为害花、茎和叶柄。在蔬菜刚感染炭疽病时,叶片上会出现针尖大小的斑点,斑点旁边还会有黄色的晕圈,之后逐渐感染形成椭圆或近圆形的病斑,病斑颜色由深褐色逐渐变成灰白色。若蔬菜感染急性炭疽病,其病斑形状是不规则的。发病后期,作物的病叶就会逐渐黄化、脱落[4]。
1.2 病虫害的影响
病虫害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会造成生态失去平衡和威胁人类健康等问题。
在农业生产方面,病虫害的暴发往往会对蔬菜的产量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一些害虫会啃食蔬菜的叶片或根茎,导致作物生长受阻或死亡;而一些病害则会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降低其产量和品质。
在生态方面,病虫害的危害也不容忽视。一些濒危的昆虫、小型哺乳动物、鳞翅目和鸟类等,由于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其生存和繁殖都受到了威胁。这些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减少会对整个生态系统平衡造成影响,进一步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
在社会方面,病虫害的危害更是不可小觑。一些害虫会传播疾病,如疟疾、登革热等,这些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2 生物防治技术
2.1 生物防治技术概念
生物防治技术被广泛认为是创新且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可利用拮抗微生物、病原物寄生物、抗生素植物抗菌剂对蔬菜病害进行防治,使用微生物制剂、寄生线虫及原生动物、植物杀虫素对蔬菜虫害进行防治[5]。
2.1.1 以虫治虫
以虫杀虫是指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的方法。常见的天敌昆虫包括瓢虫、草蛉、赤眼蜂等,可以通过释放天敌来控制蚜虫、粉虱等常见害虫。这些天敌昆虫可有效降低害虫的种群数量,并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1.2 以菌治虫
以菌治虫是指利用病原微生物控制害虫的方法。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这些微生物感染害虫后,会在害虫体内增殖,导致害虫死亡。与化学农药相比,病原微生物对环境友好,对天敌昆虫的威胁较小。
2.1.3 以鸟治虫
以鸟治虫是指利用鸟类控制害虫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鸟类能够有效地控制蔬菜田间的害虫数量,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一些鸟类以害虫为食,能够捕食大量害虫。在蔬菜生产中,可以利用鸟类的这一特性来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为了更好地发挥鸟类的治虫效果,需要保护和招引鸟类,为其提供适宜的栖息地和食物。
2.1.4 以菌治菌
以菌治菌是指利用病原细菌防治病原菌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以菌治菌的方法对于防治蔬菜病害具有显著效果,且对环境友好。一些病原细菌能够寄生在病原菌上,抑制其生长和繁殖。在蔬菜生产中,可以通过喷洒拮抗菌来抵抗病原菌的感染。
2.2 生物防治技术的效益和劣势
生物防治技术指利用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具有选择性广、无污染、无毒、无害、不会产生抗逆性等优势,一般可选择的生物天敌种类丰富,取材方便[6]。
2.2.1 社会效益
相较于传统的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减少了农药的施用和残留,不仅有利于提高蔬菜的生产力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而且有助于建立起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应用生物防治技术,可以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对未来农业发展的前瞻性布局。
通过应用生物防治技术,可以确保蔬菜安全、健康,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蔬菜产品,同时为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推进生物防治技术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产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2.2.2 生态效益
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护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施用化学农药往往会对非靶标生物造成伤害,破坏生态平衡,而生物防治技术则具有选择性,主要针对蔬菜发生的病虫害进行防治,对其他有益生物和环境的影响较小。通过合理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可以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有助于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避免造成某些物种因过度施用农药而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
生物防治技术还具有促进生态系统中生物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作用。利用自然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来控制害虫种群,可以维持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生态平衡机制稳定。维护生态平衡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2.2.3 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方面,由于生物防治不施用化学农药,大大降低了蔬菜农药残留量,提高了安全性。这使得蔬菜产品更受消费者欢迎,有助于提高其市场价格和销售量。同时,由于生物防治能够有效地防治病虫害,保障了蔬菜的健康生长,提高了产量,也为种植户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收益。
间接经济效益方向,由于应用生物防治技术不仅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而且使得土壤和水资源得到长期的保护和恢复,提高了土地的生产能力,为种植户提供了更加稳定和长期的收益来源。同时,生物防治技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的投入,这不仅为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提供了新的商机,也为种植户提供了更多的技术培训和就业机会。
2.2.4 劣势
虽然生物防治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但仍存在一些劣势和局限性。例如见效慢,生物防治技术的效果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相比于化学农药的快速杀灭效果,生物防治技术的速度可能会相对较慢;成本较高,生物防治技术的使用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如购买生物防治剂、建立生物防治系统等;技术要求高,生物防治技术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如对病虫害的识别、生物防治剂的选择和施用等。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防治手段,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2.3 生物防治技术的改进研究
生物防治技术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在该技术的实践应用过程中,还面临着调控技术与部分生物防治剂存在互害、防治效果不稳定等问题,因此,改进生物防治防治技术十分必要。
加强技术改进,对生物防治剂的成分、用量、注入方式等参数进行科学调整,关注生物防治剂对环境和植物等方面的影响,并在实践应用中逐步优化生物防治技术,避免对环境、植物和人类健康等造成潜在风险。
针对不同的病害类型、地区等实际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生物防治技术方案。在技术选择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生物防治剂的特性和所要应对的病虫害类型,及时调整生物防治技术方案,通过综合使用多种农业技术,提高整体的防治效果和可持续性。
在生物防治技术改进的过程中,要注重对相关知识的研究和积累,建立起完善的病虫害监测、生态环境监测和生物防治技术相关数据记录等机制,不断强化信息与技术共享服务,开展紧密的技术培训和技术评估工作,加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和组织活动,提高农业生产者素质和创新能力。
3 生物防治技术推广路径
3.1 加大宣传力度
为了提升种植户对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宣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科学的内容设计、多元化的宣传方式和针对性的宣传策略,可以提高种植户对生物防治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促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投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宣传教育的内容设计主要包括生物防治技术的原理、优势、操作方法等,同时要强调蔬菜病虫害防治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内容的设计要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宣传方式除了传统的宣传方式外,如广播、电视等,也可以利用网络、社交媒体等新媒体进行宣传。此外,现场示范、培训讲座、发放宣传册等方式也应该得到充分利用。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蔬菜病虫害,宣传的内容和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
3.2 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加强科研开发能力
研究人员应将科技成果实际应用到防治工作中,通过实践找到最有效的防治方法,进一步提升防治效果和技术水平。只有将技术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确保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效果,为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方面,需要加强科研开发,不断探索和创新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引进先进的科研设备和人才,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优化生物防治剂的制备工艺,提高效果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加强与其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研究工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另一方面,加大技术攻关力度,解决生物防治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难点问题。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蔬菜病虫害,开展系统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制订针对性的生物防治策略。同时,加强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工作,提高种植户对生物防治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推动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
3.3 建设示范基地,培养高素质团队
建立蔬菜病虫害生物防治示范基地,成立专业的技术工作人员队伍来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定期向种植户展示不同蔬菜品种、不同病虫害种类中的应用方案和技术要点,以及生物防治技术的实际效果和应用价值。相关部门应注重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并定期开展深入的学习研究和实践探索活动。
3.4 政策扶持与激励
政府通过政策扶持和激励措施,促进蔬菜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例如,可以制定相关的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鼓励种植户应用生物防治技术。同时,也可以通过设立奖励机制、评选优秀案例等方式,激发种植户应用生物防控技术的积极性,促进生物防控技术的发展。
4 结束语
蔬菜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是一项复杂且重要的任务。通过深入探索生物防治技术,不仅有助于了解生物防治技术,同时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然而,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仍面临许多挑战,如效果不稳定、成本较高等。面对挑战,应继续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加强科研开发能力,尽快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应重视宣传工作,提高种植户对生物防治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推动其在蔬菜生产中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