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种植技术及落花落荚的防治措施

2024-04-01

种子科技 2024年3期
关键词:结荚落花喷雾

王 丹

(东阿县陈集镇人民政府,山东 聊城 252200)

大豆是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蛋白质来源,同时可以加工成多种豆制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随着耕地资源的逐渐减少,应用科学的大豆种植技术能够确保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应加大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力度,提高大豆种植户的经济收入,推动大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1 大豆种植技术

1.1 种子选择和处理

1.1.1 种子选择

做好种子选择工作,避免盲目留种和引种。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种植水平选择适合的大豆品种,针对热量充足的地区,选择生育周期比较长的大豆品种。针对热量不足的地区,选择生育周期相对较短的大豆品种,同时还要选择抗倒伏能力和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大豆品种。

1.1.2 种子处理

种子选择工作完成后,做好种子筛选工作,去除病粒、瘪粒和杂质,选留粒大、饱满、整齐的优质种子。筛选出的种子需要进行晾晒处理,在晴天晾晒2~3 d,并且定期翻动,可以灭杀种子表面的一部分病菌和虫卵,并且增强了种子的活力。播种前还要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能有效预防地下害虫和苗期的病害,使用62.5 g/L 咯菌腈· 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300~400 mL 与大豆100 kg 混合进行种子包衣处理[1]。

1.2 选地和整地

1.2.1 选地

土壤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豆产量和质量,因此应重视地块选择,可以根据大豆的生长特点选择适合的种植地区,最好选择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有利于大豆吸收养分。

1.2.2 精细整地

结合大豆的生长需求精细化翻耕整地,改善土壤的耕层结构。针对迎茬地块的整理,应选择适合的整地方法。可采用深翻或者深松的方式,翻耕深度控制在18~20 cm;耙耕深度为12~15 cm;可利用机械设备深松,深松深度为25 cm 以上[2]。

1.2.3 施肥

在大豆播种之前,做好肥料用量的控制工作非常关键,目的是促进根瘤菌的生长,保证大豆苗全和苗壮。要控制基肥的用量,施用有机肥450~675 kg/hm2,搭配施用磷酸二胺1 800~2 175 kg/hm2,施入硫酸钾600~825 kg/hm2。有条件的种植地区,可以选择大豆专用肥料,用量控制在450~480 kg/hm2。

1.3 播种要点

1.3.1 播种时间

结合种植地的环境和天气确定具体的播种时间,播种时间太早或者太晚都会影响大豆出苗。如果播种太早,温度达不到大豆出苗的标准,会影响出苗率,导致大豆的结荚率下降。如果播种太晚,温度高会促进大豆出苗,但是大豆秧苗徒长会导致大豆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下降。当平均气温达到8 ℃左右,即可播种。正常情况下,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播种或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播种。

1.3.2 播种密度

结合大豆的品种特性和土壤的肥力情况确定播种的密度,通常情况下,播种量控制在90 kg/hm2左右。

1.3.3 播种方式

可以选择机械播种或者人工播种的方式,机械播种能够提高播种的效率,实现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环节。选择机械播种应该采取等距离播种的方式,行距控制在60 cm 左右,并且要控制好播种量。还可以采取人工点播的方式,将播种的深度控制在3~4 cm,完成之后应覆土,提高土壤保墒保肥能力,保证大豆苗全。

1.4 田间管理

1.4.1 补苗

在大豆出苗之后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种植户应定期观察出苗情况,如果发现缺苗现象,要及时地补苗,避免给种植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通常情况下,在播种之后的7~10 d,种植户要对出现苗株坏死的地区进行标记,并且将坏死的苗株挖出,及时补苗。最好选择带土的苗株进行补苗移栽,能够提高幼苗成活率。在补苗完成之后要做好标记工作,便于种植户观察补苗之后的幼苗生长情况。

1.4.2 间苗

做好大豆的间苗工作十分重要,种植户发现杂苗和病苗之后应及时拔除,确保大豆植株间距合理,保证其对养分和水分的充分吸收,进而提高大豆的产量。在完成第1 次间苗工作之后,种植户要定期观察植株的生长状态,如果发现间距过密,应将品质较差的苗株清理,确保优良苗株的健康生长。

1.4.3 中耕除草

大豆出苗之后,应该进行1 次中耕,增强土壤的透气性,间隔25~30 d 之后可以进行第2 次中耕,避免造成土壤板结,并减少水分的蒸发。当前比较常见的除草方式包括人工除草和化学药剂除草,人工除草对土壤的污染较小,能有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播种后、出苗之前应做好封闭除草工作,主要选择50%乙草胺1 500 mL/hm2,兑水675 kg/hm2喷雾防治。或者选择70%都尔乳油1 800 mL/hm2,兑水675 kg/hm2之后喷雾防治。在大豆出苗之后,可以选择50%精稳杀得乳油900 mL/hm2,并加入氟磺胺草醚1 200 mL/hm2,兑水之后喷雾防治即可[3]。

1.4.4 灌溉技术

因各种植地气候条件不同,大豆播种完成之后,一些土壤墒情比较差的地区可能会出现土壤板结的情况,为此,在播种之后的3~4 d 要及时灌溉,可采取喷灌或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保证大豆出苗整齐。如果大豆苗期没有出现特别干旱的情况,一般不需要浇水,切忌苗期灌溉过多,否则会造成植株徒长,使大豆抗病虫害能力下降,也会增加倒伏的概率。在大豆开花前3~5 d,要做好田间的灌溉工作,但是要控制好灌溉量,保证土壤中的含水量适宜。在大豆的开花结荚期,要做好灌溉和施肥管理工作,满足大豆生产过程中的养分和水分需求。

1.4.5 施肥技术

结合大豆不同的生长时期和土壤肥力的情况科学地施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的施肥时期。

1)播种前。在大豆播种前,整地时施入基肥,可选择含有N、P、K 等元素的肥料,科学配比各种肥料用量,并结合土壤的墒情适当增施氮肥。

2)苗期。苗期的施肥管理很关键,该时期的大豆根瘤菌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种植户应观察大豆的生长状态,若发现缺肥应及时补充。肥力较差的田块可追施尿素75 kg/hm2。

3)花粒期。花粒期是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做好该时期的施肥管理,促进大豆结荚和鼓粒,可选择施用尿素150 kg/hm2。

4)鼓粒后期。在该时期施肥能有效提高大豆产量,可以选择尿素7.5 kg/hm2和磷酸二氢钾3 kg/hm2,配合施用适量的微肥,如钼酸氨和硼砂等,用量分别为375、1 500 g/hm2。此外,叶面喷肥可延缓叶片的衰老,减少落花和落荚。

1.4.6 化控措施

在大豆生长初期阶段,若养分过于充足会造成植株徒长,增加大豆倒伏概率。选择缩节胺300 mL/hm2,兑水300 kg/hm2之后均匀喷雾防治;选择15%多效唑750 g/hm2,兑水600~750 kg/hm2之后喷雾防治。在大豆开花的初期阶段,要结合大豆植株的生长情况施用30%矮壮·多效唑450~750 mL/hm2,兑水225 kg/hm2均匀喷雾,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缩短大豆节间长度,促进大豆更好地开花结荚。如果大豆植株生长过旺或种植密度较大,可以适当增加用药量;长势弱的植株可以减少用药量或者不用药。

2 主要的病虫害防治

2.1 大豆霜霉病

大豆霜霉病对大豆的叶片和籽粒的为害较大。发病之后会造成叶片脱落,减产10%~15%,严重时甚至达到50%。针对该病,除了要选择高产稳产且抗病能力强的大豆品种之外,还要做好拌种处理,可以选择甲霜灵或者福美双等药剂,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将大豆和其他作物轮作,做好田间土壤管理工作,通过深翻土壤,将病残体翻入到土壤中,减少病原菌的数量。发病之后及时地用药喷洒防治,可以选择施用甲霜灵2 000 倍液或代森锰锌1 500 倍液,每间隔7~10 d 用药1 次,连续用药2~3 次,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2.2 大豆花叶病

大豆花叶病是由大豆花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病害,是当前比较常见的传染性病害之一,会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染病的叶片逐渐变为黄绿色,并且伴有皱缩现象,病情扩散之后,患病的叶脉逐渐坏死,并且在籽粒上很容易出现斑点,会造成大豆减产5%~7%。发病之后会严重影响大豆的商品价值,因此,应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是十分关键的,并与其他农作物合理轮作,发现病害之后,要及时深埋或者焚烧病株,并及时用药喷洒防治,避免病害的扩散和蔓延。可以选择70%甲基托布津或70%百菌清药剂。蚜虫也能够大面积传播大豆花叶病毒,做好蚜虫的防治工作也是避免该病发生的关键措施。

2.3 大豆螟虫

豆荚螟幼虫3 龄之前为害较大,田间出现害虫之后,及时用药喷洒防治,选择5%高效氯氰菊酯悬浮剂6 750 mL/hm2,兑水之后喷雾防治即可;亦可选择48%毒死蜱乳油11 250 mL/hm2。

2.4 食叶害虫

出现害虫之后,选择2.5%溴氰菊酯9 000 mL/hm2,并配合施用12%甲维· 虫螨腈9 000 mL/hm2,兑水6 750 kg/hm2喷雾防治。

2.5 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的幼虫直接为害大豆的根部,可选择50%辛硫磷500 倍液,加入适量炒熟的谷子,混合均匀后撒在土壤中,在防治蛴螬和地老虎的幼虫方面效果显著。针对地老虎的幼虫,可以选择48%毒死蜱乳油2 000 倍液喷雾防治,效果明显[4]。

3 落花落荚的防治措施

在大豆生长过程中,落花落荚是影响产量的主要问题之一。一般情况下,大豆花荚脱落率能够达到50%~60%,甚至达到70%~80%。引发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田间种植密度过大,导致大豆植株之间的通风透光性差,增加了叶片黄化和脱落的概率,从而造成花荚的大量脱落。同时,氮肥施用过多会造成大豆前期徒长,增加了倒伏的概率,同样也会导致落花落荚。土壤中缺少微量元素,如B、Ca、Mg 等元素,若在开花时期没有做好叶面喷肥,很容易出现花荚脱落的现象。同一地块长期种植大豆会影响其产量和质量,使土壤中的养分流失过快,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也导致大豆落花荚现象的出现以及籽粒品质的下降[5]。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防治落花落荚。1)控制种植密度。改善大豆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条件,能够降低落花落荚率。如果是春播大豆品种,留苗量为13.5 万~18.0 万株/hm2;如果选择夏播品种,留苗量为15.0 万~22.5 万株/hm2。此外,分枝较多的大豆品种应稀植,土壤肥力较好的地块也应稀植。2)科学施肥。如果地块土壤肥力不足,要增施基肥和种肥。在大豆初花阶段,适当增加施肥用量以促进开花结荚,满足大豆生长发育后期阶段的需求。通常情况下,施肥以磷肥和钾肥为主,选择过磷酸钙450~600 kg/hm2和硫酸钾105~120 kg/hm2,并施入碳酸氢铵165~225 kg/hm2。在大豆结荚时期,对养分的需求量增多,要做好该时期的叶面喷肥工作,选择0.3%磷酸二氢钾和0.5%尿素并搭配0.2%硼砂喷洒即可,每间隔7~10 d 用药1 次,连续喷洒2~3 次,满足大豆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求。3)灌溉排水管理。在大豆的开花期到结荚时期,大豆需水量较大,要及时灌溉,并且控制好灌溉的次数。田间湿度控制在70%~80%。在高温多雨的季节,降水过后,田间会出现积水,应及时排出,避免内涝。4)控制播种时间。大豆的开花结荚期为25 d,选择在4月底播种,会在6月底至7月中下旬开花结荚,此时间段内高温多雨的天气较多,导致花荚脱落的概率增加。因此,可以适时早播,目的是避开高温天气,以免对大豆开花授粉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土壤深5 cm 处地温连续3 d 稳定在12 ℃左右即可播种,能够避免高温干旱对大豆生长的不利影响。5)病虫害防治。在大豆生长过程中经常遭到病虫害的侵染,应定期检查田间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做好常见的大豆病虫害防治工作。6)加强对极端天气的预警。在大豆花荚期要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情况,出现干旱、涝害和低温等不利天气应及时预警。一旦遇到高温干旱的天气,可以选择施用旱地龙3 000~3 750 g/hm2,兑水600~675 kg/hm2,避免在高温时段喷药,会灼伤大豆的叶片。选择在12:00 之前或者17:00 之后喷药,能够提高大豆抗旱能力,降低落花落荚率。

4 结束语

大豆作为优质蛋白质来源作物,在我国需求量巨大,为确保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不仅需要不断改进大豆的种植技术,同时要重视落花落荚防治工作,在满足消费者对大豆需求的同时促进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结荚落花喷雾
能追光、充电、照明和喷雾的太阳伞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豆角开花多结荚少管理有绝招
还原喷雾
架豆角结荚期如何科学管理
归来落花拂罗衣
过不去的过去终于过去了
睡眠喷雾
落花人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