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好人性的艺术展现

2024-04-01王思凡

西藏文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尼玛短篇小说病房

王思凡

短篇小说集《透进病房的阳光》是除长篇小说《紫青稞》《在高原》外,尼玛潘多在小说创作方面的又一个重要收获。这部短篇小说集中的作品,不仅讲述了关于协噶尔村普通人的温情故事,而且表现了作者隐藏在小说深层的浓烈情感,还艺术地呈现了作者理性且富有逻辑的艺术思维和创作智慧。

作为一位活跃于当下西藏文坛的重要作家,尼玛潘多拥有成熟的理性思维,同时又抱有柔软的温情,重要的是,她可以将两者合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由此,《透进病房的阳光》是一部读过之后便让人难以释怀的小说集,它在许多方面展现了尼玛潘多小说创作的审美追求和艺术取向。

一、独特巧妙的叙事安排

八篇小说都是以第三人称口吻来叙述普通人身上所发生的故事。通过第三人称的视角,直接客观地呈现出人物丰富多彩的生活。其中,叙事技巧的娴熟和写作中的客观态度,与尼玛潘多记者的身份有着密切关系;而叙事内容的真实,也是因为小说里的题材绝大多数来源于尼玛潘多的采访记录中。客观、真实与当下巧妙地结合,使小说更加充满独特性。作者将这些发生在普通人身边的故事作为内核,将父子、邻里、朋友、陌生人之间的情感冲突,甚至是老年、少年还有女性等个体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致巧妙地刻画。然后通过自己的视角对普通人日常生活进行真切关注,进而抒写充满温情的人间百态。

《提亲》主要描写的是老木匠和小木匠父子俩之间的家庭“纠葛”,他们对小木匠的工作和提亲两件事情上产生了摩擦和纠纷。小说一开始运用倒叙的手法,从老木匠内心活动中呈现提亲未成功的结局。正是这一倒叙,让读者捕捉到老木匠的懊恼情绪,促使读者深入到作品之中。《透进病房的阳光》和《城市的门》刻画的是主人公与陌生人之间的关系,小说中跌宕起伏的情节,同样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透过病房的阳光》中描写的是26床的措和24床、25床的病人及他们家属在病房里发生的事情。通过这些形形色色的小人物之间产生的摩擦,将小说的情节不断推向新的高度。《城市的门》中的主人公是一位被男人抛弃的乡村女人桑吉,她在生活的压迫和伦理观念的迫使下孤身一人去县城寻找丈夫。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桑吉起起伏伏的人生:桑吉在寻找丈夫的过程中,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变故,这些变故丰富了作品故事情节,也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在推动叙述不断行进的同时,让读者在桑吉的身上感受到了来自陌生人的爱与温情。《晒太阳》中注重侧面描写,尼玛潘多将大量的笔墨用在小人物身上,通过描写这些小人物的所作所为,来表现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从具体内容上看,作家通过双方家人在解决问题时对桑丹的态度上,较隐晦地描写桑丹老人被所有人忽视后的失落情绪。《协噶尔村的央宗》里,作者采用采访的形式去了解主人公的故事。从央宗和她丈夫之间未化解的矛盾到她丈夫遇险去世后,央宗才知道丈夫当初是因为坚守承诺才不惜背负罪名。但是丈夫的去世一直是央宗不愿提起的痛苦,最后她在信念中选择了宽容隐忍。

二、生动细腻的艺术语言

注重细节描写,强调语言的灵活运用是尼玛潘多这部短篇小说的一大吸睛之处。黄国荣曾讲过:“好看的小说,除了故事外,都有独具特色的语言魅力,好故事也要有好的语言来表述。”在尼玛潘多的小说语言中,最吸引人的是它的质感。所谓质感,我认为是小说语言不仅仅只传达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更重要的是将语言文字自身富有的生命力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它的鲜活、张力或者幽默,使读者领略其中的蕴味。如《羊倌玛尔琼》里:

挂在倒车镜上的哈达翻飞成小鸟,玛尔琼的想象力也开始作祟,仿佛自己是悬挂在倒车镜上的哈达,能感受到风的幅度。

或者是《晒太阳》中:

如果早上孙女她们带她去热定寺,如果那件白袍子不是昨晚送来,如果不是有一颗虚荣心,也许……唉,没因无果,也许自己就该在这里遭一坎,桑丹多么希望这一坎不是在她八十岁穿白袍这天,她觉得这一事给她的八十岁蒙上了灰,给她本人也蒙了灰。想到这里,她决定谁也不管了,起身准备回家,这一起,尾骨处一阵刺痛袭来,她把整个身子撑在拐杖上,拐杖在地里杵出印子,人才算站起来了,她控制自己没让别人发现这个秘密,走了几步,那个刺痛慢慢消失,她松了一口气。

回到家,天已擦黑,她们的谈论还没结束,桑丹皱了皱眉头,嘴巴连砸了几下,才算制止住了这场谈论,孙媳妇给她端来了一碗热茶,让她坐在靠近炉边的位置。她捧着茶,告诉自己要忘掉这件事,她的目光跟随炉灶缝隙间透出的青烟游移,烟熏的椽子木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厨具架上的一排铜瓢,暗淡无光。这一眼看得桑丹的心里又焦乎乎的,她准备擦擦铜瓢找点事做,一起身,她忍不住叫出了声“啊”。几人紧张地张大眼睛,用眼神关切地询问桑丹。桑丹装作没事地说,差点踩死了一只小虫子,闷儿子松了一口气,嘟囔道:“这眼睛倒挺尖。”

这两段文字中,看似是对桑丹在外面和回家后两个场景所发生的事情进行客观叙述,实则是描述桑丹内心丰富多彩的情感变化。整段文字在表层语言下凸显张力,但是又在深层处延伸拓展,以达到推动读者先思考,后追问缘由的艺术效果。第一个片段中,桑丹老人在外面遇到了玛尔琼,并意外倒地,内心里不断挣扎。但在一阵反思后,最终选择站起来回家。起身回家的过程中,桑丹老人“尾骨传来的一阵刺痛”,这样的描写究竟意味着什么?仅是简单的因为是老年人常有的疼痛,还是之前发生碰撞造成的疼痛。这不由得引发我们思考。而第二个片段切换到回家后的场景,桑丹老人以为家是心灵寄托的地方。但实际情况却并不是如此,在家里,老人面对的是家人的抱怨。桑丹老人的情绪和内心的感受全被忽视了。在桑丹因疼痛发出尖叫时,面对家人的询问,她只是默默说了一句“是一只虫子”,而她的闷儿子却说了一句“这眼睛倒挺尖”。细品两人的对话,使人感到意味深长。桑丹的话里暗含了对这个“家”的失望,而闷儿子的话包含着暗讽的成分。这些看似普通的语言,表层是写儿子对母亲被车撞的责怪,往深层看,则是闷儿子对母亲的忽视和不關心。

另外,小说中一些看似不经意的对话,其实也包含着丰富的生活内涵。短篇小说《提亲》结尾处,把琼珠和丹增之间的对话上升到一种社会问题的探讨:

“既然不是你的意思,你干吗听任他们安排?”琼珠的语气多了几分轻蔑,“我忘了你是一个没有想法的人,你的‘开关在你的父母手里。”说完独辫一甩一甩地走了。

“我不是,我是……”丹增望着琼珠的背影,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连自己是什么都不知道,还想娶媳妇?”这句话就这样刻在丹增心上,很多年后都忘不了。但他不知道这句话是琼珠说的,还是自己想出来的。

琼珠提到的丹增的“开关”在他的父母手里,这句话不仅仅是对小说做了一个总结,更重要的是抛出了一个反思性问题。没有清晰的自我以及被父母禁锢了自由的情况,只是在丹增一个人身上发生吗?很显然,作者对父母对孩子过分约束,对孩子不能在心理和精神上长大成人感到不满。

这种语言表达在《针尖上的日子》中也有体现:

“人生就像是在针尖之上,无处安详宁  静……”这句歌词刚刚跳出,就被白玛央金的耳朵敏感地捕捉到了,她的心微微一颤。这些天的日子不就像歌词中所唱吗?……

这两句简单的歌词和白玛央金的生活状况格外相似,突如其来的共鸣也不仅只是白玛央金,太多人都会有同样的感触。

三、美好人性的着力彰显

短篇小说写作对小说家来说是一种锤炼和磨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表示“在优秀的短篇小说中,我们可以读出作家对细节的追求、故事的裁剪、情感的控制,以及语言风格、地域风情和小中见大的寓意内涵。我们可以看到大时代中细微的生活点滴,以及这些点滴闪烁着的时代大潮的光影。”余华也曾讲过:“短篇小说犹如锋利的刀片,阅读的过程就像是抚摸刀刃的过程,而且是用神经和情感去抚摸,然后发现自己的神经和情感上留下了永久的划痕。”尼玛潘多的短篇小说注重在身边去寻找题材,将朴素的故事用朴素的语言呈现出来,同时注重藏民族文化在小说中的呈现。除此之外,尼玛潘多的小说还着力彰显普通人内在的美好品性。这使她的小说呈现出人性的光辉。可以说,无论是叙事方面的巧妙安排,还是语言上的精心选择,都是为了很好地表现普通人身上的美好品性,都是为了传递人世间温暖美好的瞬间。

《羊倌玛尔琼》讲述的是协噶尔村的玛尔琼在中考失利后回到农村成为羊倌的故事。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使他很难融入乡村生活中,所以他时刻想着逃离并走入城市。在他和老羊倌的对话中,老羊倌看出他的心思,对他说:“想干什么就去干吧,听从心的旨意”。这句话点燃了玛尔琼心中的勇气,促使他逃离家乡前往城市。真正改变他的是在圣湖之畔遇到旅行团司机后发生的事情。司机希望玛尔琼替自己十岁的孩子转圣湖十圈。高昂的收入、朋友的怂恿和欲望的驱使,让他决定只转完第七圈就搭车回家。返程途中遇到同行的老人,他对着山峦说了一句:“没有愧疚的心是最快乐的。”玛尔琼受到感化,选择回到圣湖边,虔诚地转完剩下的三圈。可以看出,尽管玛尔琼也想挣更多的钱,但良善却是他的本色。他的善良纯洁的心灵最终还是得到了捍卫。淳朴的文字让读者的心灵在无形中得到触动,这也许就是尼玛潘多想表达的文学核心精神。

《晒太阳》中,桑丹老人的故事有些幽默,更多的是伤感。八十岁的桑丹,在家里似乎没有那么重要,她渴望得到关注,渴望被家人重视。但是儿媳妇只想让她呆在家里不要出去走动,孙女也和自己之间没有了之前的亲密。出现的问题让小说内在主旨上升到社会层面,它触及到乡村老人情感关怀,城乡一体化中社会的信任危机。更重要的是呼唤家庭和社会对桑丹这类人的关注,去提高老人晚年的幸福感,真正体现出文学的社会责任感和引导价值。

《协噶尔村的央宗》中,虽然一直采访的是央宗,但是给人内心最大激荡的是作者笔墨较少的央宗丈夫。从他决定离开央宗带着另一个女人走开到结尾处误会解除,央宗才真正看清楚丈夫的真实内心。原来丈夫为了坚守承诺不惜背负罪名,被他的善良深深震撼。真相远远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才是小说所要重点表达的主旨。《透进病房的阳光》中,通过措的简述,表现了患者面对病痛时的那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最引人注意的是25床的那个女孩,一直把自己藏起来,后来她与其他人相处后,从开始的沉默寡言到后来的阳光向上,讓读者在小说中感受到温暖。病房里的阳光是措敢于追求自我的勇气,是25床重新面对生活的坦然,也是病房中所有人之间温暖的关心和鼓励。小说中所描绘的病人的情感,就像文中提及的阳光一样让人心里暖洋洋的。病房里25床在朋友圈发的一段文字,巧妙地诠释了小说所要传递的美好信息:“生命中注定有许多低谷,感谢命运让我与她们相识,学会了感恩,学会了接受。”

尼玛潘多的短篇小说通过独特巧妙的叙事安排,以真实贴近生活的内容题材,运用细腻朴实的语言,让其小说充满艺术感染力。在一个个充满温情的人物身上,去感受人性的光辉和生活的温暖,并在诸多生活细节描写当中,去了解真实的藏族乡村生活。尼玛潘多做到的是拂去罩在生活之上的任何虚浮,抓住生活背后所隐藏的本质的东西,这是她的小说所追求的艺术境界。

责任编辑:次仁罗布

猜你喜欢

尼玛短篇小说病房
更正
关于1940 年尼玛抄写的《托忒文文法》手抄本
怎样写短篇小说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尼玛泽仁绢本彩绘
尼玛泽仁佛像画欣赏
尼玛泽仁《藏传佛教故事》配图选页
便宜的病房
寻找初恋(短篇小说)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