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2024-04-01李梅娟
李梅娟
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柔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调整单位组织关系,使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更加密切,使单位管理效率获得显著提高。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柔性管理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在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部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需要创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柔性管理模式应用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点关注柔性管理模式,通过该模式的运用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但是目前很多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也比较缺乏专业人才,这导致柔性管理模式的使用面临着一定的难度。
一、柔性管理的概述及特点
(一)概述
传统管理模式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要让职工实现单位预先所设定的目标,使职工创造性受到限制,这对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柔性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有所不同,柔性管理模式可以弥补传统管理模式的缺点,其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让职工的想法得到重视,并且能够根据职工的专业特长来进行业务安排,从而提升其工作质量。
(二)特点
1.科学化
柔性管理可以让事业单位的奖励以及工作计划更具科学性,并且可以调动单位职工的积极性,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之下,职工的工作能力也将会有所提高。比如,事业单位需要通过奖励制度让职工开展良性竞争,增强职工的责任感以及对单位的归属感,使事业单位的发展水平获得全面提升。
2.扁平化
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动态管理方式目前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获得了进一步突破。在柔性管理方式下,单位部门中的上下级之间也获得了更好的交流途径,职工可以和负责人共同讨论一些关于工作的问题,并且可以简化信息审核的时间,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除此之外,这种管理方式也使单位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职工的工作情况,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获得较快发展。
二、现阶段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目前很多人力资源管理部門人员缺少专业技能的培训,在履行本职工作时,因为专业技能有所不足,对事业单位发展会造成一定阻碍。很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没有自主学习及探索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和技巧,无法进行高效的柔性管理,只能被动地选择管理模式,这也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面临极大的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当中,事业单位的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的管理模式影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团队由于比较缺乏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面临一定的难题。职工没有接受比较专业的知识,而且也没有提高自身能力的平台,只能进行较为普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无法将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这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符,对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也会造成阻碍。
(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事业单位发展战略不契合
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管理本单位的人力资源工作,对单位发展战略的了解有所不足,这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产生了一定的偏差,事业单位的服务属性被忽略。所以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人力资源业务方面虽然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其工作却很难与单位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只是以管理职工工作为基础目的,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失去了原本的宗旨,这对单位后续的发展是不利的。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持续发展,很多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性也有所重视,并积极地把人事部以及人事处转变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使其拥有了新时代的特点。但我国事业单位目前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较为传统的管理方式,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事业单位发展战略不够契合的情况仍然有待改善。
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柔性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强化部门间的合作,提升单位工作的灵活性
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柔性管理模式完全契合其发展要求,并且可以加强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营造出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使部门之间实现良好的竞争循环。柔性管理可以让信息的传播更加迅捷,有效减少共享信息的成本,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除此之外,柔性管理的灵活性也是非常显著的。在一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满意度都相对较低,部门工作参与度也相对不足,加之人员配置非常复杂,导致事业单位的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柔性管理模式可以让职工获得充分自由,按照自己个人的规划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并在完成工作之后,还可以组织分享经验的活动,将自己的感悟发表出来,这对职工之间的情感纽带的维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当今时代信息化发展迅猛,单位当中的职工流动性较强,通过柔性管理的方式,可以降低职工流动性,从而减少因为职工流动而导致的工作延迟情况的发生。
(二)有利于调整单位之间的组织关系,提升管理效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单位中职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组织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较为传统的强制性的管理模式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需要运用弹性管理机制进行代替,柔性管理模式将会成为各事业单位的必然选择。柔性管理模式可以改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形式,并使其朝着扁平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因为职工大多分布在事业单位不同的岗位当中,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也有所不同,职工工作的需求存在差异。扁平化管理方式可以让职工获得足够的自由,使他们可以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履行职责,防止因多层审批而延误时机,导致决策失去应有的效用。通过柔性管理也可以让职工的技能充分发挥出来,使事业单位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柔性管理的工作方式可以有效地弥补早期管理工作当中的不足之处,把情感和日常工作相融合,通过与职工之间进行有效交流,增强部门凝聚力;通过为职工解决问题,使职工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三)有利于人性化管理文化的建设,增强职工的归属感
在进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当中,柔性管理的方式可以让职工的归属感有所提高,增强职工的奉献精神,让职工的凝聚力有所增加。和较为传统的管理模式比起来,柔性管理模式更加重视职工个体的想法和意见,并且通过分析职工心理,用比较适当的方式鼓励职工,增强职工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的意识,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使单位职工的心理特征也获得了一定的改变。柔性管理更加注重职工的平等性,增强了职工的自觉意识,将职工的专业技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提高单位的绩效水平,通过比较完善的奖励制度,让更多业绩出色的职工获得相关奖励。所以,柔性管理模式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这种管理模式更加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此外,加强事业单位中的各个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加顺利运行的保障。
四、柔性管理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建立柔性化的职工培训系统
在事业单位当中,一些管理人员希望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并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按照职工的个人需求制定更加灵活的培训计划,并且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任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结合当前单位各个业务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对管理人员以及职工的培训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更多的职工获得全面的知识技能,并很好地胜任工作。除此之外,对于职工的培训方式也需要根据单位和职工的实际情况有所变化,如将在线培训与新媒体相结合,从而使职工可以灵活地利用培训机会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二)建立科学柔性的职工薪酬管理及考核机制
首先,事业单位需要按照行业发展战略要求对事业单位的发展进行定位,并利用分类考核的方法制定一些具有差异化的考核指标,从而让事业单位的考核机制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轻职工的绩效压力,特别是对于一些业务并不熟练的职工。其次,通过实行柔性管理方式,可以进一步优化考核激励约束机制,有效落实主体责任,让职工工资和工作绩效挂钩,从而将考核机制的杠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最后,要完善和职工考核机制相关的薪酬考核制度。完善职工薪酬制度,对职工薪酬进行分层次管理,让薪酬分配方式差异化,同时要提升职工的福利待遇。此外,建立起比较健全的薪酬管理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利用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激励方式,增强职工的责任感,进一步激发单位的发展活力。这些措施都是比较典型的柔性化薪酬管理措施,通过这些措施,不但可以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质量,而且也可以推动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公平、公正、透明的职务晋升体系
在事业单位中,普通职工和一般管理人员晋升困难,职业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也会导致普通职工和一般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建立起更加开放准确的职工激励系统,以柔性管理的方式构建公平、公正的职务晋升体系,让职工获得晋升通道,从而激发职工勤奋工作的热情,使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四)建设柔性化的管理文化
優秀的单位文化可以让职工表现出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并且愿意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发挥更多的光和热。优秀的单位文化可以对职工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让职工在工作中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并且愿意主动维护单位的文化价值。管理者可以利用单位的网站或各种网络平台,建设优秀的柔性化的管理文化,从而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要与时俱进,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将自身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事业单位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根据时代发展的具体要求,利用柔性管理的方式优化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通过柔性管理的模式,使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建立起更加科学有效的薪酬管理及考核制度,构建更加公平的晋升体系。同时也要重视柔性管理文化的建设。在这样的管理体系之下,事业单位中的各种组织关系可以得到优化,各部门之间能够更加密切地协作,单位的管理效率必然会有所提升,使得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加灵活高效,从而推动事业单位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