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策略
2024-04-01安徽省阜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安徽省阜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张 璞
大单元教学是未来学科教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教师需要通过整理单元内容提炼出整个单元主题,并结合学生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一致化。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积极运用“大单元”观念,依托相关主题单元来重构学习内容,科学选择教学资源和活动内容,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大单元教学的特征
“大”是大单元教学理念的核心,结合学科教学特点,教师在课堂中应用大单元教学理念时应突出整体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一)整体性:以“大”概念为引,整合教学内容
小学道德与法治素养包含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等多个方面,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更应从学科知识出发,通过生活习惯、人际交往、道德品质等多个方面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使用的教材多以单元为主构建课程内容,通过案例、问题、知识融合的方式来呈现知识,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繁多,且呈碎片化状态。而大单元教学更强调知识的整体性,主张以“大”概念为引导,整合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将多个单元主题和内容相关的单课融入同一课时,组成全新的单元结构,使每一节课既独立存在,又与其他课程彼此联系,与教学目标相呼应。
(二)实践性:以“大”任务为先,优化教学方式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很多知识都与学生发展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这让学科教学充满了实践性,而实践又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应以“素养”为本位,改变“大道理”式的教学方式,挖掘教材中的实践资源,引导学生从哲学的角度思考和分析,从科学家的角度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借助大单元教学手段来设计教学方案,将理论知识与社会问题衔接起来,并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社会实践中展开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从而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二、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一)梳理单元内容,理清逻辑结构
道德与法治学科本身就具有内容完整、逻辑结构清晰等特点,这在教材排布上有明显的体现。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活动的设计者,应积极理清单元间的逻辑结构,深入挖掘其中的内在联系,并从整体角度出发去理解和分析知识体系,这些都是单元式教育开展的前提。同时,教材已经对单元内容主旨做出了大致规定,教师在大单元教学中应以单元内在逻辑结构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基础,整合碎片化知识,规避传统课时教学中的不足。
以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教学为例,本单元对应的是“我们的国家”这一生活领域,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要结合单元内容展开梳理,设计有序的教学方案。
首先,结合教材结构可以发现,本单元主要由两课组成,分别是“我们神圣的国土”和“中华民族一家亲”。从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来看,学生需要在明确我国地理位置和领土面积的同时,认识到我国是由多民族组成,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存在差异,从而激发学生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其次,从单元整体逻辑出发,课题之间联系密切,“我们神圣的国土”能够培养学生的国家自豪感,“中华民族一家亲”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归属感。由此,教师梳理单元内的知识结构可以发现,本单元教学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国家领土的完整性和不容侵犯性,从宏观角度认识我国国情,感受祖国的国土辽阔和山河壮丽,并通过搜集中华民族的历史了解明媚辉煌的民族文化,从而产生自豪感和责任感。基于此,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从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入手,为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二)设计序列活动,突出学科实践
教师在大单元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教师要立足实际需求,以大单元议题为引领,以任务为驱动,设计序列化的单元教学活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
1.巧设问题体系与学习活动。
单元教学活动是实现整体单元设计的关键一环,而通过设疑来引出知识,创设情境活动是单元教学的关键一步。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先设计问题,围绕教学主题设计完整的问题链,并组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活动,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如此一来,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核心素养。
以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为例,为了促进学生思考,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应将问题作为自身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首先,教师结合单元题目提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公共生活吗?”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展开讨论,认为“去图书馆看书”“去商店购物”“外出旅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都是公共生活。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公共生活对人们有哪些影响?”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感悟畅所欲言,认识到公共生活对丰富生活经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公德意识等有着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设计子问题将问题细化,进一步引导学生思维。
其次,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表演“公共场所插队”“高铁霸座”等现象,其他学生则担任“评委”,负责对同学的演绎进行点评,点评中要明确说明自己的观点,以及改变这种现象的方法。由此,学生通过实践性活动参与课堂,并通过亲身经历、旁观点评等多种方式认识到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城市早晚高峰的现象,思考“交警维持秩序对交通环境的影响有多大”,并结合所见所闻写一篇观后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基于此,教师结合学生能力,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提出一系列问题,促进学生深度思考与探究,同时结合学生的反馈给予相应的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创设大单元真实情境任务。
教师在大单元教学中应基于真实的生活经验和学情,创设贴合实际需求的大单元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完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过程,真正实现知识的巩固,进而在大单元教学中促进教师与学生相互成就。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设计大单元任务情境时应先分析学生能否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学习任务,同时,情境问题能否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和引导,由此,才能保证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性。
以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教学为例,教师应围绕单元主题“热爱家乡”来设计大单元真实情境任务,将本课初步设定为三个板块,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首先,教师应以“传统节日”为切入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思考节日背后代表的人文、历史等因素,进而对民族和家乡产生自豪感,在真实、生动的体验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当地的节日风俗,分析传统节日习俗与当地风俗有哪些异同,并探究这些风俗的背后蕴含的美好情感。这样一来,以教材中共有节日的特殊性为切入点,讲述当地特有的习俗,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最后,教师将提前准备好的资料以图片、PPT 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以时间为线索探究风俗的演变过程,并融入个性化理解,尝试分析风俗演变的原因。由此,学生才能客观地对待不同的风俗。同时,教师在学生探究后提出问题:“这些风俗是否都需要保留?哪些风俗脱离实际,需要淘汰呢?”将实际问题融入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借助任务驱动丰富实践体验
大单元教学还强调实践性,对知识的探索不能局限在课堂中,而是要延伸到课后,通过课内外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闭环,丰富课堂教学内涵。但是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更多以知识为本位,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片面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忽视了课堂中生成的学习体验,导致课堂教学较为浅显。而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单元主题制定“大”任务,并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后实践来拆解任务,引领学生由课堂进入社会生活,在实践中感悟理论知识,进而实现自身能力与素养的发展。
以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教学为例,根据实际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生活轨迹较为简单,多是在家庭与校园之间往返,在教师和父母的呵护下,社会阅历较少,对一些常见问题的思考不足。对此,教师应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利用任务来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
首先,本单元主要包括“自主选择课余生活”“学会沟通交流”“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三课,这三课属于并列关系,都是从学生个体健康情况出发,致力于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教师可以针对三课主题设计三种不同的情境,如“上课后兴趣班”“因得不到父母的理解而离家出走”“小学生吸烟”等,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通过讨论的方式寻求解决方法。
其次,部分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对以上提到的问题毫无解决头绪,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引入丰富的案例来辅助学生进行分析,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并结合所学知识有序阐述观点,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发展提供实践舞台。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着重讲述生活中遇到的类似问题,并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制定解决方案。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实践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在下节课以PPT 或报告的形式反馈问题及解决方案。
基于此,以大单元教学为引领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进而主动探究知识,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实现“知行合一”。
(四)总结学习表现,优化评价方式
评价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新课标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应对学生的价值观、学习态度和过程表现等展开详细评价,并将评价融入课程各个环节,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活动性,教师在评价时应强调以学生为本,扭转结果与评价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教师应认识到结果性评价的弊端,将书面测验与表现性评价相结合,并在课堂中融入过程性评价,让学生的成长过程以动态的形式呈现,从而针对性地采用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合理的引导下不断提升。
以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教学为例,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友谊,在日常交往中做一个说话算数的人,并 在与同伴产生矛盾时理性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并优化评价方式,使学生获得针对性的提升。
首先,教师在教学前可以为学生发放调查表,以选择题形式为主,以简答题形式为辅,调查学生对同伴交往、友谊维护等问题的看法。同时,为学生建立电子档案卡,记录学生在调查中的真实表现。电子档案卡不仅是之后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更是了解学生的主要途径。
其次,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案例资料,引导学生对“如何维系长久的友谊”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对友谊形成正确的认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仔细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任务完成情况等,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可视化处理。
最后,教师在网络平台设计相关习题,鼓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我测评,并主动借助平台的纠错功能来纠正测评中所犯的错误。教师则利用教师端的统计功能分析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对课堂的“教”和“学”形成正确判断。
基于此,教师将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的表现情况进行对比,指出学生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评价内容明确自身的优点,正视自身的问题,并利用评价展开反思,从而促进道德素养的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课堂具体实践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以大单元理念为引导,整合单元知识,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坚持以素养为本位的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和重构,设计多元化的活动来实现大单元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动手实践、理性分析的过程中升华自身的道德素养,增强法治意识。如此一来,大单元教学形式的应用解决了传统课堂中的不足,进一步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